33
老白常到老茹办公室坐,宋军上课去了,他就会走过去。宋军与他在同一个办公室。今天他又去了。
一进门,他就对老茹说,宋军露了一手了。
老茹当然明白他指的是什么,只看了他一眼,坐吧。
两人隔着办公桌,面对面地坐好,谈话总是这样开始的。老茹知道老白的个性,他憋不住的话,总会抓紧时间来吐露,那时候老茹更是不露声色。老白心中也明白,许多话,其实老茹更想说,只是他自己在心中急,面上不说,所以两人在一起,总是老白话多些,老茹也总能听进去。彼此都能明白对方心里所想,这种默契,打老白到工职校任副校长起,三年时间的磨合,已经炉火纯青了。
他搞实验饭店,简直没跟我们打过招呼。
嗯。老茹应了一声,从抽屉拿出半包香烟,递给老白一支,前几天去喝喜酒得了包烟,抽吧。老白是个烟鬼,老茹可不怎么抽烟,偶尔抽一支那种。
开业了。他不动用学校的一点资金,要借实验饭店的名头私人经营不成?他也做起财梦,抓老鼠了?老白抽着烟,继续他的话题。
老茹说话了:好像不至于吧,宋军不是个糊涂人。
我们可派会计小陆,每个月查一次实验饭店的经营账目,谅他也不敢……
这个办法好。老茹打断了他的话,可见他也想过对付的办法,没想出道道来,现在被老白点醒,恍然大悟地叫起好来。
老茹接着说:他有什么不敢?他的胆子比天大!现在是教育局压着,到现在都不任命,他自已清楚。那次会议,他把教育局领导逼得走投无路,教育局作出反应,他才没有放肆。现在他露一手,就能叫人伤筋动骨。这人小看不得呢,老白。
是的,我们得防着。
就在他俩谈话时,邮递员送来报纸,其中有一份文件,拆开一看,正好是教育局的任命文件。两人都看了。
这不出我们的意料。学期过半才任命,恐怕任何其他学校没有过的吧?教育局对他不放心,他还敢放肆吗!老白自鸣得意地说,我看他不是呆子!
老茹一句话都没说,他比老白沉稳得多,骨子里想到也比他多得多。
我们不能给他任何机会,不给他爬到我们头上的机会。
只见老茹微微地点着头,接过老白的一支烟,抽起来,云里雾里的。
34
一个星期后,老茹召开了教师会议,主要宣布学校领导班子的任命,以及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这只是个形式,其实,老茹有一副完整的班子,班子周围,包括中层干部,甚至教研组长,没有一个人是宋军的,就是说,整付班子,除了增加了宋军,都是老工职校的,没人听你使唤,你本事再大都施展不开。没有人理睬你,你就一文不值,老郭退居二线,不再参加行政会议,你连一个搭档都没有,宋军你看得明白么?
宋军分管教育工作,体育工作,主管烹饪,食用菌,花卉园艺三个你带过来的专业,其他的专业不用你过问,你永远别想熟悉这些专业,想管也就管不了。
老茹唯一担心的,书记老余是宋军高中同学,只要他的口子不开,就是铜墙铁壁,万无一失,江山稳固。宋军虽然连任命文件都没看到过,但其中的奥妙,自然心中有数。
会议一结束,宋军就到老茹办公室。老茹好生奇怪,他说:小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宋军微微一笑,能有什么不明白的!我想跟你商量一下实验饭店的管理问题。
这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你决定就是嘛。
有些事我必须跟你商量。办实验饭店的目的,是解决烹饪专业教学工场短缺这一实际困难,解决学生实践教学的难题,你知道,书本上是烧不出菜来的。实验饭店场地有限,不可能全班学生都过去,只能分批地让学生去实际操作,学技能,这对教学工作带来不便。我跟专业教师讨论过这个问题,专业课不成问题,他们能够处理好,问题是其他课,去实际操作的学生上不到了。也就是说,烹饪专业的教学,要突破现时的模式,应时制宜地处理。
老茹只听不言。
宋军继续说,这不是大问题,学生自学与主动补课可以解决,教师的工作我可以做好。问题是,实验饭店要经营,需要有长驻人员才行。两位专业教师要上课,不可能去长驻,学生嘛,现在还不能胜任。这是个大问题。
宋军又停下不说,让老茹有思考的时间。
老茹说,嗯,是个问题。你说怎么解决呢?
宋军胸有成竹,两校合并后,食堂的厨工比较富裕,是不是可以抽一位厨师过去掌勺,负责日常经营?
老茹想了一会,说:可以考虑,这也是一个解决办法。
你有其他好的解决办法吗?
就按你的办法去做。
那,这位师傅的人选,请你考虑决定。
宋军继续说,记录经营情况,可以让学生担任,每天派三位学生,一位记账,两位做服务工作。学生可轮流,不必固定,这样不会影响他们学习,这些具体问题,可交给专业教师去处理。你觉得可以吗?如果财会人员可以抽出身来,那派个财会人员去负责账务更好。要不然,派个财会专业的学生去,也是很好的。实验饭店每月报一次账,落实管理也很重要。
老茹想起老白曾经的提议,不能让宋军卸去这个责任,便一口拒绝,财会人员不可能去!
老茹知道,厨师该我派,调动校内员工工作的权力是我的,宋军明白这个道理,不敢自作主张,还算懂规矩。于是他说,我去征求一下厨工的意见,谁愿意去实验饭店。
宋军看着他说,经营不是目的,但既是饭店,就得经营;要经营,就有管理,实验饭店也是学校的一个组成部门,经营得有人,管理也得有人,谁都不能做无米炊啊。
老茹眨着眼睛,没再说什么,意思是,管理人员我不管。宋军便告辞出来,心里想,你留根尾巴我没办法,何必呢。
35
学校座落在剡溪两条支流交汇的地方,校旁就是堤岸,竹林茂盛,夜深人静时,晚风吹动竹林,呼啸声声入耳,晚间初闻,真有点惊心。
这座新办而不新的学校,像一个半老徐娘,重组一个家庭,这辈子走什么运,再老到(老到,方言,老成,很有城府)的徐娘,恐怕也难以算计。
学期已经过半,学校要办成什么样子,上头一直没有明确指示,好像合并后就完事了,连最起码的要求都没有,宋军等呀等,始终没有等到,期望期待终成为一种顾虑,决策者们决定两校合并时,难道没有考虑过这一问题么?倘若放手让学校自主发展,那是最好不过了,以前参观过的那些典型,都让学校有充分的创新空间,我们这里,学校都服从统一布局,统一指挥,上行下效,谓之大局观,像机关一样,学校还定了行政级别呢,我们是县属县管处级,要像当官那样当老师,宋军真的适应不了。
宋军其实不应该这么想。
你不是第一把手,全局上的问题,已不是你的考虑范围,分管的事办好就是了。可是,教学是学校工作中最大的事,教学工作与学校的办学方向密不可分,怎么可以不考虑全局?宋军不可能不问皂白,得过且过。宋军是老三届,思想单纯又固执,珍惜自己的工作,尊重自己的本性,要他不干他做不到,要他马虎也做不到,要他不思考更做不到,所以他的苦恼肯定不会比别人少。
老茹从来不谈办学方向之类的问题,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考虑的,他守住这所学校,严管老师的言行,绝不允许有人乱来,影响学校即自己的声誉。他私下对宋军盯得最紧,他亲历过教育局会议上宋军的锋芒,内心充满恐惧。单从寝室安排就可以看出,宋军寝室隔壁,安排了他的头号亲信老夏,负责监视人员往来,言行举止,宋军的寝室则在最惹眼的楼梯口,他的一切活动都在掌控中。
他疑心很重,多思多虑,甚至较宋军有过而无不及。宋军跟他商量什么事,他牛头不对马尾地扯,还笑说,抓教学是最轻松的工作,具体事情么,教务处会做的;课么,教师自己会去上的,你担忧啥呢?他像忽悠小孩那样,把宋军忽悠一通,让宋军一头雾水,不知他的真情实意。他对宋军充满“外人”的不信任感,甚至可以说不敢信任他,怕他的“野心”发作,威胁自己,防人之心不可无么,防住了他就安全。
宋军感受到了这种氛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干,能不求人就别劳烦人。这是宋军作出的无奈的决定,只有通过时间考验,才能慢慢地融入到他们的圈子中。无论怎样,生活总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也会变,这是宋军的看法,总有路给我走。
食用菌专业教师曾老师,跟宋军商量,平茹种植的最佳季节到了,专业实践教学启动,但是缺少土地或者场地。学校没有场地,只有一块土地空余,早先临中(工职校前身)颓败的小花园,没种花草,长满荒草,看上去是绿的,其实是空地,可以利用起来种平菇。曾老师想起了它。
他们走遍校园,的确没有空地,只有这个“小花园”是最大的空地。
其实,“小花园”面积也不大,大约一二分地,花草早已死光,杂草长得兴旺,是一片绿草地。它在两座教育楼旁,人们走过路过,谁都不会记得它的曾经,确是一块荒草地。如果把它开发成平菇地,也不会引起人们多大的反响,宋军认为可以,跟老茹商量一下,他肯定会同意。
小曾老师觉得,这点小事,不需跟老茹商量。我们把材料准备好,自己动手,当天翻地当天播下,很简单的一桩事。
我们还是跟老茹打个招呼一声为好。
小曾老师原是临中(工职校前身)老师,跟老茹同事过,当时老茹是副校长,有过矛盾。老茹任校长后,小曾老师就被调离临中,现在是二进宫。依老茹的脾性,小曾老师去批平菇地是不会同意的,即使你宋校跟他去谈,他也会找各种理由不同意,他就是这样的人,你不可不相信。故他竭力主张自己搞,先斩后奏。
宋军知道这个情况后,感到很为难,商量了怕他不同意,那食用菌的实践教学就无法进行,我们再也不可能到外面去租一块土地种食用菌。不商量先种下,他会怪罪吗?或许他支持呢。宋军尽可能向好的方向想。
小曾老师再三劝宋军,别跟老茹去商量,他心眼小,因我的关系,他一定会尅住这件事,食用菌种不下,这个专业的教学也无法进行了,书本上种不出平菇。我们先种下,我有各种理由可以说,你当作不知,这样就罪不着你。为了这个专业,你只能这样做。
宋军最终还是同意了小曾老师的主意,先突击种下,再跟老茹去说一声。
曾老师突击成功,平菇顺利种下。不到一天时间,原来的荒芜草地,地翻了,划成畦,铺上棉花籽壳,种上平菇,覆上了一层塑料薄膜。
宋军向老茹通报小曾老师种平菇的事,老茹一声不响,不知他心里怎么想。
这对于平静的学校是件新鲜事,平菇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好奇让他们去揭开薄膜看看,原来平菇种在棉花籽壳上;怎么没看到平菇呢?原来只是把菌种接种到棉花籽壳上,繁殖起来才会长出平菇。平菇可以食用,味很鲜美。曾老师守着菇畦,向询问的老师们作着解说,同时也维护畦面安全。如此热闹了好一阵子。
烹饪与食用菌专业,让老师们觉出了某种不一样,那是以前没有发生过的事。财会专业在打算盘,文秘专业在练字,这些都是教室里可解决的事,哪有食用菌烹饪那么兴师动众,搞实践教学?不过话还得说回来,职业教学不动手,真本事能学得到吗?这样的议论,的确很多。
老茹听到,却觉出了滋味,他来到菇地察看,默默地站了一会,好像在想些什么,这是在我眼皮底下再露一手?烹饪与食用菌,另树了旗帜,在圈子外标新立异。他感觉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我不是傻瓜,这种侵损伤害在无言中,难怪老师的议论会这么多。老茹把问题看得很严重,不过,他也没有声张,心中有数就够了,不久就默黙离开。
36
食用菌专业的师生们,像母鸡孵小鸡那样护理平菇地,天天察看生长情况,做着记录,一丝不苟。回报渐渐显现,菌丝露白,平菇初见,日复一日,长成一朵朵漂亮的小伞,小伙子小姑娘们高兴得合不弄嘴,到收摘的时候了!
曾老师指导同学们採摘,今天只採两筐,不要多摘。平菇长得快,开摘后,就天天有收。今天这两筐送到食堂去,首先让师生们尝尝平茹的美味。
食堂师傅不知怎样烧平菇菜,叫来烹饪老师小马指导。
小马老师买关子了,他笑呵呵地提出条件说:我可以烧一碗肉丝炒平菇,不过,这一碗菜得归我,我要下酒。
食堂师傅说,行,行,不过你得炒两碗,一碗归你,一碗我们大家都尝尝鲜。
小马老师说:便宜你们了。
小马老师果真炒了两碗,还把平菇的各种烧法,配料等烹饪技巧,都传授给他们,这一碗平菇炒肉丝,可不是白给的哦。
从此以后,食堂天天可供应美味平菇。
平菇可上市,对当地民生来说,也是一件新鲜事,要想推广开来,必须扩大影响。宋军跟曾老师商量,晚上回家的老师,可以让他们带一袋回去,让他们家人品尝,然后影响周围群众。建议实验饭店菜谱,增加一道平菇菜,免费供给食客。还有,我们可以派食用菌专业的学生,同烹饪专业的学生一道,带着平菇,炊具,到城里菜市场周围去宣传,现烧品尝,如果他们赞许,免费送他们一袋平菇,告诉他们烹制方法。这样,就能逐渐地让大家认识它,接受它。
曾老师完全赞同,与小王小马老师商量好了,马上行动起来。
首先,找来一块很大的木板,糊上油光纸,请全校毛笔字写得最好的裘老先生,写上一句广告语:新产平菇,物美味鲜,现烹现尝,免费赠送。请美术老师配画,制成精美显目的广告牌。他们从食堂借来一辆三轮车,把广告牌固定在三轮车上。
曾老师挑选了口齿伶俐的一男一女两位学生,负责平菇宣传推广工作。烹饪班挑选了烹艺最好的学生同往,负责烹制。实验饭店提供煤饼炉与工具。一切准备就绪,踏着三轮车上街了。
你看过演戏唱戏的,看到过街头卖唱的,看到过舞刀弄枪卖艺的,看到过耍猴子要钱的,或许你也看到过要饭的,讨钱的,种种街头谋生计的手段,但是你看到过踏着三轮车,烧着火炉,现烧送平菇菜给人家的吗?这是天下奇闻,他们不谋生计,是县职校食用菌专业,为推广食用菌,独一无二的创造!这一辆三轮车和车上的人们,为的是宣传推广食用菌,为了一个本土的新生产业。县职校食用菌专业的学生,可以申请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他们无愧是事业有心的人。
第一天,他们去全城最大的农贸市场,送掉两筐平菇。
第二天,他们去城北菜市场。
他们跑遍了全城所有的菜市场,然后进入居民区,大街小巷,一切人员往来密集的场所,宣传推广食用菌。日复一日,不管风晴落雨,从不懈怠。
功夫不负有心人。县供销社农商部得到信息,平菇上市,认为这是很好的商机,发展起来,可以形成一个有前途的民生产业,于是派出技术人员钟师傅,来到学校,了解平菇的生产与相关信息,有意承担平菇生产的推广工作。他们邀请曾老师,到农商部讲授平菇和其他食用菌的生产技术问题,曾老师欣然接受了邀请。
讲座在晚上举行,县供销社大会议室座无虚席,总经理和所有的干部都到场听课,尤其是农商部,全体成员一个都没有落下,盛况空前。宋军也去了,听讲座长知识,宋军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不久,县职校与县供销社农商部签订合同,协作成立食用菌生产推广机构,负责食用菌专业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曾老师担任技术总指导,并且在南山区,成立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这是了不起的第一步,从学校迈向社会,所有食用菌人梦寐以求的呀!
食用菌推广得到社会相关部门的协作很重要,改变了学校单一作战的局面,推广工作更加顺利。全县第一个食用菌专业户,是食用菌专业学生的家长,得到了供销部门的资金支持,他的示范效应非同小可,引起许多人效仿,逐渐产生了不少专业户。这又是一个突破,食用菌生产,那是产业的开始!
曾老师指导食用菌专业户种植不同菇类,成为专业户们互相参观学习的示范。从实地示范,再推广开来,那是最放心得过的。这可是食用菌发展模式的问题了啊!
这可忙坏了小曾老师与食用菌专业的学生们。县职校承担起菌种生产的使命,培养好菌种,供应菇农,让菇农直接进入播种环节,减少了风险,简便了生产流程,大受菇农欢迎。指导播种,也是学生们的义务。专业户在生产过程中,有什么疑难,发现什么问题,需要帮助解决,只要一个电话,师生们就奔赴现场,不管刮风下风。曾老师与学生们虽忙碌,却也是乐在其中,没有怨言。
随着时间的积累,县职校食用菌专业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全县食用菌专业户的主心骨,有难题找县职校,是专业户们通行的,学校与专业户已经连在一起了,大家合力同心,让食用菌产业之花,开遍山村,平川,甚至城市居民的阳台花钵,家喻户晓。
城关市场,各集镇市场,都有食用菌销售,食用菌成为大家喜欢的家常菜,品类也逐渐多样化。县供销社食品厂,还制作食用菌罐头食品,销往大城市。食用菌产业终于在剡地开花结果了。这个小小的成果,是县职校与供销社共同努力的产物,人们会记得它。
县职校举行过一次食用菌专业户论坛,商讨全县食用菌生产发展问题,宋军全程参与,老茹也参加了会议,发表了欢迎辞以后就退出会场,再也没有出现。他不懂食用菌,他更不能容忍,食用菌专业名声和影响力盖过其他专业,自然不甘为其助阵。他的算盘,打得比任何人都精。
可是,食用菌产业像竹园春笋,一旦破土,便不可收拾。它是一个传奇。
赞(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