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北魏分裂(卷3 河阴之变 第12章 南萧北荣)

时间:2022/5/7 作者: 平淡显无华 热度: 73486
  在北魏,尔朱荣被看作是北方长城,萧宝夤被看作是关陇长城。同为“长城”,两人的境遇却完全不同。尔朱荣有自己的契胡武装,有自己的地盘,朝廷根本拿尔朱荣无从下手;萧宝夤用的是朝廷的兵,朝廷的将,守的是朝廷的地盘,还是个外来户,一举一动,都被朝廷看在眼里。

  秋九月,关陇战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二秦军”领袖莫折念生(天生的皇帝哥哥)被叛徒杀害,余部走依高平(今宁夏固原)的万俟(mo qi)丑奴,已经难以对关中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冬十月,北魏朝廷一边下诏表彰萧宝夤为稳定关陇作出的贡献,尽复萧宝夤旧封,齐王爵,兼任尚书令(虚领国务院长官)。一边又任命御史中尉郦道元为关右大使,出使长安,企图收回萧宝夤的兵权。

  郦道元不仅是北魏末年有名的地理学家,而且还是有名的酷吏,做事向来对事,不对人!萧宝夤图穷匕见,对郦道元下了狠手。当时的舆论对萧宝夤非常不利,不得不求助行台郎中(行台的高级僚佐),卧病在家的苏湛(zhan)。

  苏湛在家会见了萧宝夤派出的密使,这个人还是苏湛的姨弟。

  姨弟传达了萧宝夤的口信:“郦道元此来,深不可测,我不能坐着等死!我考虑了很久,下决心(割据关中)再也不做魏臣了,希望和卿荣辱与共!”

  苏湛比之姨弟,头脑显然更加清醒,为人更加诚实可靠。不知死活的姨弟还在那里大放厥词,而苏湛却放声大哭。

  姨弟很奇怪,连声制止苏湛象女人一样只知道嚎哭,他还对苏湛说:“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你也不至于就哭成这样吧!”

  苏湛听了又气又恨:“你说我象个女人,可你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做事情却一点不动脑筋,一心贪图富贵!连女人都不如!”

  苏湛对这位姨弟说:“我有百口之家,本来活得好好的,却没有想到会遇到灭门的祸害,你说我能不哭吗!”说完后,又开始哭了起来。

  姨弟只好让苏湛哭个够。苏湛哭了十数声后就暂时止住了悲声,因为他知道他再这样哭下去就真成了女人了。

  缓过劲后的苏湛看了姨弟一眼,说:“请你一定要把我的话带给齐王!”

  但凡成就大事,没有道义和舆论上的支持是不行的。诸葛亮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而“齐王(在这方面明显先天不足),从以前的萧齐皇子,到现在的寄人篱下,可以说是穷鸟投人。(齐王)受到朝廷的礼遇,封为王爷。朝廷更授予重兵成为方面统帅,宠任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国人眼里,齐王就应该感恩图报,誓死效忠朝廷。目前四方构难,正是国家需要忠臣效力的时候。齐王不能为国竭尽忠诚,报答朝廷的恩宠,反而受到某些人的鼓惑,企图乘天下云扰的时机,以求一逞,这从道义上能说得过去吗?!”

  苏湛非常严肃地说:“如果大王听信不切实际的,没有见识的言论,在行动上有什么不轨的举动的话,就会在大众面前站不住脚,陷入被动!”

  诸葛亮说曹操“拥百万之众,无人可与争锋”;刘备则“跨有荆、益”;孙权“国险而民附,足以自保”。而齐王“(拥)羸弱之兵,败散之卒。(却幻想着把萧齐王朝搬到北方)欲以羸败之卒,守关问鼎!可是,魏德虽衰,天命未改!”

  姨弟极不赞同苏湛的观点:“太悲观了!今天下大乱,人心思变。只要齐王把大旗一挥,就会有万人响应!‘魏德虽衰,天命未改’未免耸人听闻!”

  苏湛一声冷笑,醍醐灌顶:“大王自镇关中以来,连连征战,百姓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更没有感受到大王的恩德。现在关中好不容易稍稍安定,百姓渴望和平,将士普遍厌战。大王想要脱离朝廷自立,就会失去关中的人心。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人们看到齐王太多的失败,没有看到过齐王的成功。齐王如果孤注一掷,起兵造反,关中的豪强出于自身的利害考虑,未必纷纷响应。”

  苏湛在萧宝夤幕府工作有年,与萧宝夤相知很深,别看萧宝夤平时少言寡语,但是个人意志非常坚强,只要是拿定主意的事情,就一定会做下去,哪怕是撞得头破血流!苏湛叹息地说道:“湛不能为了大王把全家百口的性命给搭上。至于‘共荣辱’吗?!湛只有对不起齐王了!”

  姨弟将信将疑,转身打道回府,把苏湛的话一五一十地说给萧宝夤听。

  可是,利令智昏的萧宝夤哪里听得进去。萧宝夤企图割据关中,称王称霸,而苏湛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萧宝夤又派其他人来传达口信,“我是为保命不得不这样做。”希望苏湛能够看在多年老朋友的份上,帮助自己成就大业。

  苏湛这个时候也慢慢知道些底细,知道鼓惑萧宝夤心动的都是些什么人。苏湛连连长叹:这些“鼓惑仔”就是些投机者、随风草,哪里知道逆顺的道理。

  出于报答萧宝夤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也或许出于不忍心看到萧宝夤的悲惨结局,苏湛决定再设身处地,为萧宝夤好好设想一下。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孙权之所以能割据东南,是因为“占地利,人和。国险而民附,智能之士为之用。”而刘备虽然实力最弱,但是他“信义著于四海,”很多人愿意为他效劳,占有人和,而萧宝夤呢?

  苏湛对来人说:“凡是图谋大事,部下没有杰出的人才出谋划策肯定不行,没有智勇的将士冲锋陷阵也不行。而今与大王谋事的人都是些赌徒。他们把赌注压在齐王身上,希图一逞,毫无远见卓识,焉能不败。齐王如果倡议起兵,割裂关中和朝廷的关系,必然会招致天下人的反对,处于孤立地位!我担心(齐王的庭院长时间没有人打扫,)荆棘就会丛生(意指萧宝夤必败)!”

  苏湛越说越激动,越分析,越觉得萧宝夤前途暗淡,他最后说:“我身体不好,一直有病在身,不能陪伴在齐王的左右。希望齐王能够(看在多年挚交的份上,)赐我骸骨,回老家武功(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养病!”

  萧宝夤自负其才,认为即使不能象曹操那样在军事上有个大作为,但是象三国时候的刘备,孙权那样割据一方还是大有可为的,更何况他兵多将广,拥有雍州这个关中根本,先天条件比刘备好多了。

  苏湛知道萧宝夤太多的秘密,本来应该杀之灭口。萧宝夤总算看在多年老友的情份上没有下此毒手,“听(任苏湛举家返)还武功”。

  尽管萧宝夤极力为自己开脱,可是到了最后,一切证据都表明:“郦道元被刺的幕后真凶就是萧宝夤!”萧宝夤“反朝廷的面目”完全暴露。

  一时之间,舆论大哗,帝党、后党成员纷纷站出来,发表谈话,谴责萧宝夤,一片口诛笔伐之声。

  胡太后咒骂连声:“萧宝夤的良心何在!公理何在!天理何在!”。

  小皇帝元诩恨声连连:“朝廷在萧宝夤最困难的时候,收留了他,封为齐王。现在却掉转矛头,反叛朝廷。朕这才知道萧宝夤是个犯上作乱的人。”

  相比帝、后、大臣的批判,前长安县令杨侃批判萧宝夤更为形象生动:萧宝夤是“野兽”,他住的地方是“兽穴”。

  许多大臣觉得光骂不解恨,纷纷建议:“周惠达是萧宝夤的行人(联络官),现在就在洛阳。应该立即将周惠达逮捕,好好审问一下,查清楚事情的真相。”

  之前,萧宝夤向朝廷诉苦,说是“为杨椿父子所诬!”要和在老家华阴养老的老杨椿打笔墨官司。现在,老杨椿总算舒了一口气。萧宝夤撕下了伪善的面目,他和萧宝夤的黑白官司终于大白于天下!

  萧宝夤遭到各方人士的激烈批判,就连尔朱荣也感觉到了莫名的压力,第一次感受到舆论的压力,再也无法安宁。弯弯的月亮高高挂起,所有的梦想或是野心,就如同炽热的太阳隐没在夜色之中。当阳关再次普照大地,天地万物重新苏醒,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原来是野心还在燃烧,雄心始终不灭。

  “粗脱少智”的尔朱兆、“少有大志”的贺拔岳、“有澄清天下之志的”高欢、“好乱乐祸的”斛斯椿等人被通知参加重要会议。

  人们相继步入会场,尔朱荣还没有出现。

  高欢叹了口气:“萧宝夤宦海浮沉,老于世故,谁能想到他竟然公开反对朝廷,甚至连同帝党、后党一起反对。除了利令智昏,已经无法解释了!”

  高欢表面是在嘲笑萧宝夤,似乎也是有意炫耀自己“清帝侧,分化帝、后力量”的策略是多么的高明。

  贺拔岳冷笑道:“萧宝夤实际上是帮了太后的大忙。现在太后、皇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密团结。‘清君侧’怕是要缓一缓了!”

  高欢听出贺拔岳话中有话,反唇相讥道:“贺拔公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贺拔岳正要回答,突听得一声大吼:“谁不听话,就叫他见识见识我手中的大刀!”尔朱兆已经厌烦了望风的角色,抖了抖手中的大刀。

  一声断喝,打断了所有人的争吵,“还不快到门口把风!”尔朱荣走了进来,心情烦躁,挥手打断了尔朱兆的讲话。斛斯椿紧随其后。

  众人坐定,尔朱荣指指门口望风的尔朱兆:“晋阳不比秀容川,朝廷耳目众多,不得不如此。”冲锋陷阵的尔朱兆成了望风者,也算是一种人才浪费。

  尔朱荣不象萧宝夤,有什么话不敢说出来,更没有萧宝夤那么多的负罪感,他更不甘心在“萧宝夤之乱”中毫无作为。

  有人劝说尔朱荣:“坐观成败。”

  斛斯椿听完这个人建议,又听听那个人的意见,努力揣摩尔朱荣的想法:“大都督可以上表朝廷,以讨伐萧宝夤的名义出兵,乘势夺取唐州(今山西临汾),解除晋阳的威胁;相机进入河东(今晋西南),窥视洛京。”

  尔朱荣鼓掌大笑:“重演肆州的故事,果然好计!正合我意!何人为我赴洛京一行!请命讨伐萧宝夤!”

  参军樊子鹄躬身答道:“子鹄不才,愿为大都督请命!”

  贺拔岳与兄长贺拔允对视了一眼:尔朱荣越来越象董卓,连走的道路都跟董卓一模一样。
赞(3)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