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解语其实不是没有扎根而是扎根太深而忘记了抬头发芽。
路川和花解语看似更像同路人,然而太一分阴阳,有阴即有阳应和,有阳即有阴应和,能彼此长落相随的却只有那个相对应的一个。陆川没有那个心花解语也没那个意,朋友可以同路可以相互扶持但却没有心有灵犀。
花解语当了三年班长,即使不开窍也知道集体的力量,曾作为集体先锋的花解语知道凡事有自主的重要性。步入高中的新集体,花解语的自主过了头变成了特立独行。傲雪凌梅独自开,其实不过是钻牛角尖以及把别人屏蔽了。
集体是组织,组织是大树,独一无二的一个人是大树的根本,根是大树的根基,集体这棵大树是许许多多的根扎在大地生长起来的。根长出了树干长出了叶子,世界上没有同一片叶子。可见独立与集体也在循环变化,就像人是会因时因事而变。
花解语之所以特立独行是因为迷惑,有时候对身处的时间、成长的环境、身边的人们等等只有其中一项让人想不清楚就足以迷失。花解语想知道一些问题,脑袋里有十万个为什么,却没有一本百科全书。
高中生活让花解语忙碌着,人像陀螺一样连轴转停不下来,花解语从小到大身边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后来花解语就明白一个道理,人是会走的,连接微弱但连接着,微弱连接太稀薄她就不维持了。花解语习惯了人来人往,地球是圆的,跑完全程没准回到了家。
互联网的兴起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但混沌初开暧昧不清。人们在狂欢人们在哀悼。网络天花乱坠,降落了星星点点的关心与刺痛,让花解语感到自己还活着,苟延残喘光鲜亮丽都躲在了屏幕背后。
时轻言有自己的战场,人生的每一个节点说得好听点是考场,说得严肃一点就是迎难而上的战场,它们在考验美德也在彰显自然而然的必然。
高二来了,文理分科的难题摆在了面前。很多人都说理科好,聪明的人都选了理科,文科记记就行了。事实证明文科也没有那么肤浅,理科也没有那么光鲜。花解语是想选理科的,即使曾经她对人说过多么喜欢历史,想深究埃及的神秘的金字塔,想更深入的了解历史洪流中留名的风流人物。但她也实实在在的认真对待过生物,密密麻麻的知识网络花解语认真的梳理出的哪些脉络,像毛细血管一样杂而不乱,一点一点道明知识要点。
班主任重耳却有不一样的见解,他支持花解语选文。花解语不解,但高中的数学和物理化学生物确实让她举步维艰。花解语从初中听说政治哲学这门学科就不太喜欢它,没有想到自己学它比起其他学科来却是最易掌握的一门。历史跟着时间连轴转,花解语总是分不清它们发生的先后,那些看起来似曾相识的故事也让花解语迷失。有些大事件在历史上发生得毫无征兆,却硬要记得年份,花解语记得最清楚的年份是自己出生那一年,然而这样的记忆对学历史课本并没有什么帮助。花解语想了解的历史只有个阴影吸引着花解语去破解。地理本着实用主义花解语是下过功夫去学的,然而成绩平平。
分叉路口的抉择,前进,时间在催促。花解语并没有坚持自己的选择,毕竟花解语对文理分科的影响并不十分重视,也不能够知道其中的厉害,每当这种时候就是随便。花解语的主见在自己认知范围内体现,对于超越自己认知能力的事情自动沉睡。
机缘的巧妙就在这里,没有权衡利弊没有长远的打算却是恰巧的一条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神算子,还是百分百的命中。其实,在自己无法做主的事情上面就应当遵循更有见识的人的建议。
花解语随便的选了文科,却没有随便的应付,而是用心对待。认真学习是花解语坚持信条的其中之一。她是从看见过一个故事受到的启发,一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当你没有目标的时候就好好学习,等你找到目标那一天,就不是什么都没有准备只能徒然叹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