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投入运动
2、六、六事件
3、流血事件
4、见毛主席
5、古城怒火
6、反“反右倾”
7、上海之行
8、军民办报
9、路线教育
10、军队支左
11、赴渝支队
12、大辩论会
13、武斗风潮
14、风雨同舟
15、退守南山
16、求助军区
17、保护“敌人”
18、兴平之行
19、赴京汇报
20、炮打康生
21、回校办班
22、他的“罪行”
23、平反冤案
一、投入运动
1966年春天,古城西安上空,乌沉沉的天紧紧扣在城廓上。尽管城池边的柳树已经吐出新苗,但大地上仍然寒气逼人。从黄土高原刮来几团灰白色的云彩,绕着塔顶不肯离去,云层顺着城楼漫下来,城市隐没在一片雾霭中。几只老鸦扑打着翅膀,匆匆忙忙自天外归巣,古城上空留下了一片凄凉的呱呱声,它们象是告诉城里的人们:“来啦!快来啦-------”
肖勇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在他即将大学毕业,走进社会大展鸿图的时候,一场政治大风暴把他席卷进去,莫名其妙的造反生涯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1966年4月1日至5日,肖勇在学校做大学毕业鉴定,4月6日上午传达分配方案,4月8日学校举行庆祝建校80周年和迁校10周年活动,同时举办校运会。紧接着,4月26日,肖勇和9位同学起程赴上海电缆研究所作毕业设计。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5年的大学生活眼看就要结束了。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所谓的政治大风暴正向他们袭来。
在上海电缆研究所,肖勇的研究课题是【南京大桥11万伏过江电缆】,他一边做实验,一边做总结,十分忙碌。在政治活动时间,他和工人师傅们一起批判【燕山夜话】、【三家村】和【海瑞罢官】。由于参加过7个多月的四清运动,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经受过阶级斗争的洗礼,肖勇自己认为政治毕业不成问题。因此,对党中央二月提纲指出的这场学术讨论并不在意,甚至认为,自己没有读过【燕山夜话】,看过【海瑞罢官】,也不认识三家村中任何一位,无中毒可言,批判也罢,讨论也罢,与自己关系不大。他没有想到,这些批判竟然是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5月16日,党中央下发【五一六通知】,一场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式登场了。
5月18日,中央抛出所谓彭、罗、陆、杨反党集团。肖勇意识到,这场政治运动将是对自己阶级觉悟和思想觉悟的大检验,自己决不能置身事外。
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北京、西安等地大中学校立即掀起了批判校党委的造反行动,学校乱了。这时,交大运动的情况也传到上海,从报纸上肖勇知道,学校党委靠边站了,校长彭康被批斗成了黑帮,省委书记严克伦带领工作组进驻学校。
6月10日,上海电缆厂也出现了批判厂党委的大字报,肖勇他们不了解厂里的情况,没有发言权,他们议论着,辩论着,纷纷要求回校参加运动。但是,工作组的回应是不同意,要求他们就地参加文化大革命。
6月1日,肖勇他们得知学校里爆发了六六事件,领头的李世英、赵瑛、刘维娜等党员、学生干部成了反革命分子,被批斗、游街、关押,学校停课了。肖勇他们再也不想做总结试验,写毕业论文了。他们电告学校工作组要求返校。工作组回电同意,7月6日,他们回到了学校。
7月8日,学校成立
了文化革命委员会。
7月18日,毛主席回到北京,批评刘、邓“派工作组是错误的。”“凡是镇压学生运动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运动犯了方向路线错误。”西安交大六六事件平反了,写第一张反工作组大字报的李世英受到了最高领袖的赞许,被称为“交大学生领袖”。
8月1日,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会议公布了毛主席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一封信,红卫兵运动兴起,西安交大也成立了红卫兵组织,肖勇回校后,立即参加了红卫兵,他决心象刘英俊那样忠于毛泽东思想,把这场政治大革命进行到底。
8月中旬,李世英当选为校文革委员会【文革总会】主任,取代撤走的省委工作团领导学校运动。肖勇以【12、9评论员】为笔名写大字报,发评论文章,当时主要是评论省委工作团,批严克伦,批判赵xx是陕西省黑帮总头目。
8月13日晚上,学校在运动场召开严克伦问题辩论会,全市50多个单位300多人参加,提出“深挖西北局、陕西省委黑根”,运动从学校开始走向社会,大动乱开始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