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长篇小说《香海棠》目录 引子

时间:2021/11/18 作者: 唐胜才 热度: 132605
  《香海棠》
  (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

  唐胜才,曾用名唐伯翔,笔名海潇、渝桥,男,汉族,大学文化,一九四九年九月生于重庆市荣昌县(区),一九六八年参军入伍,先后在青海、甘肃、陕西等地服役,一九七三年回乡任民办教师。一九八四年后应聘新疆建设兵团任教。后任大型辞书《重庆之最》编辑与统稿(重庆出版社出版2007年)、《重庆荣誉》大典主编(重庆出版社出版2009年)等,现为重庆作家协会会员,荣昌区作协会员。

  从入伍开始创作起,近几十年创作的大小作品有千件之多,发表出版的作品有:反映大革命时期的长篇小说《川江女儿红》1—4卷259万字,(文汇出版社出版);反映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山乡风雨》60万字、《草根扎在山沟里》46万字;反映文革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长篇小说《太阳风暴》120万字;反映大后方抗日斗争长篇小说《热血男儿英雄花》60万字;反映川渝革命地下斗争题材的长篇小说《川江风云录》80万字;反映都市变革的长篇小说《无形塔》46万字;反映古代爱情的长篇小说《香海棠》35万字;反映高原军人生活的电影文字剧本《军人的妻子》;反映剿匪斗争的电视剧本有《紫红色的土地》(40集);反映当地人物的电视剧本有《画侠陈子庄》(40集)。

  内容提要

  新的昌州府衙刚刚建立,主人公向海棠作为第一代昌州人便诞生于世,她的诞生给昌州人民带来了无比的欢乐与美好。六岁时与表哥吴彩华一起被罗汉寺选为金童玉女,由此招来了顽劣之童张超的不满和嫉恨。向海棠的父亲昌州刺史向子荣是个难得好官,他的民族政策被居心叵测的同僚歪曲被罢官,向海棠作了僚人的人质却化解了汉僚长期存在的尖锐的矛盾。

  在建立新县城和新昌州的过程中,向海棠认识了县丞唐子同和君香,并成了好朋友。后来,吴彩华一家遭了大劫难,向海棠不弃不舍,获得了爱情,获得了世上独一的一株含有香气的香海棠树。从此,香海棠树便成了爱情的信物在昌州形成,并远播四方。

  在人生最重要的抉择中,向海棠勇敢献身,支持丈夫进京科考,自己留下来与张超等奸人作斗争。后来昌州城被杨张叛军焚毁,向海棠在唐子同的帮助下,带着香海棠树逃到了静南县五抬山避难。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诞生了第二代昌州人,培育了昌州美景棠堰飘香。

  唐子同一边照顾向海棠母子,一边积聚力量同叛军作殊死斗争,欲恢复昌州的建制。

  吴彩华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终于考上了新科状元,被朝廷派作钦差回到了昌州,联合多路人马,打败了杨张叛军,自己则光荣献身。

  昌州恢复了,唐子同当了第二任刺史,又获得了纯洁的爱情。向海棠与唐子同的爱情故事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本部小说以美人向海棠的成长过程为线索,表现了古代昌州人民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不怕艰险、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战胜困难的优秀品质。同时全面描写了古代昌州的建立、毁灭、再生的过程。他们创造与留下的海棠香国文化,千百年来仍然闪着辉煌的光芒。是我们今天难得的文化瑰宝与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本书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突出,是一部了解和熟悉古代巴渝、巴蜀历史、文化的很好的教科书。

  全书共分31章,35万余字,结构层次分明,语言丰富亲切,感人至深。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三喜临门
  第二章 金童玉女
  第三章 快乐人质
  第四章 新城新歌
  第五章 泸州做客
  第六章 女儿心愿
  第七章 昌州战火
  第八章 为官之道
  第九章 彩华投亲
  第十章 海棠花开
  第十一章 女大当嫁
  第十二章 茶仙论茶
  第十三章 海棠拒媒
  第十四章 三觅花踪
  第十五章 张超断案
  第十六章 破庙夜读
  第十七章 天机泄漏
  第十八章 杨张造反
  第十九章 采萍复仇
  第二十章 败走成都
  第二十一章 古庙成亲
  第二十二章 抗婚出走
  第二十三章 棠堰传奇
  第二十四章 生命乐章
  第二十五章 棠堰飘香
  第二十六章 真相大白
  第二十七章 重振旗鼓
  第二十八章 杀蟒成婚
  第二十九章 钦差归来
  第三十章 营救海棠
  第三十一章 抗敌平叛
  后记

  六州划地置昌州
  (历史知识补遗)

  六州旧时指泸州,现在的四川省泸州市,时辖泸川县(今泸县,含双河、清升、清江大部分)、富义县(含昌元、安富、隆桥驿大部分)等五县;荣州,现在的四川省自贡市,时辖旭川县(今荣县,古代荣州治所)、和义县(含古昌元县时期的龙集、荣隆和石碾、李市、界石、渔箭、周兴、石燕桥)等六县;资州,现在的四川省资阳市,时辖磐石县、牛鞞县(时含今吴家镇、清流镇、远觉镇部分)、汉安县(时含今荣昌远觉、清流部分与内江市大部分)等八县;普州,现在的四川省安岳县,时辖安岳县、普康县(时含吴家镇大部分)等六县;合州,现在的重庆市合川区,时辖石镜县、赤水县(时含大足大部分和荣昌区的河包镇、古昌镇部分)、巴川县(时含大足县和永川县部分)等六县;渝州,现在的重庆市,时辖巴县、万寿县(时含今荣昌区的直升、双河部分和今永川区的朱沱、红炉、永荣等镇部分)等四县。

  唐肃宗至德第一年,即乾元元载(公元758年)李亨欲新设置昌州,由该六州各划出部分土地共计4320平方公里正式建置了昌州府治,辖昌元县、静南县、大足县,后静南县撤销,新设置永川县,土地大部分划分荣昌县和大足县和永川县。昌州昌元、治所首设昌元(荣昌县南30华里的周里场)。764年,因泸水蛮反叛将其焚烧,后迁置昌元县(今荣昌县盘龙镇狮子坝昌州村或者今吴家镇五台山一带),771年又被杨子琳、张潮叛军焚毁,州治遂罢废,土地与行政各归六州原位。

  唐代宗大历十年(公元775年),剑南道使崔宁(原名崔旰)又奏朝廷复置昌州,则以镇压杨子琳叛军和夷獠(僚人部落)为目的。州治先后搬至昌元县濑波山鸦屿口山上(今安富街道李家寨一带),再迁治静南县今古昌镇旧址,今河包镇旧址多地。公元885年州治整体迁治大足县北山旧址。至公元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昌州被元朝廷废置。延至到公元1285年,昌元、大足、永川等县辖地先后并入铜梁,后合州,再并入渝州至今。昌州从设置到撤销,共历经了521年的时间。时间虽短,却留下了宝贵的海棠香国历史文化,让今人格外之崇敬而自豪。

  引子

  在唐朝玄宗以前,中国的版图上还没有昌州及昌州所辖的昌元县、静南县、大足县和后来的永川县、昌宁县、荣昌县这些称呼。那个时候,这一大片土地分别属于当时的泸州、荣州、资州、普州、合州和渝州这六个州分别管辖着,属巴蜀大地共辖。

  到了唐朝肃宗至德第一年,即公元758年,乾元元载,由于“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举国战乱不断,外有吐蕃侵略,内有藩镇割据称霸,甚至有许多节度使心存二心,自己招兵买马,随时准备叛乱,背离朝廷,另立王国。大唐盛世已走向衰败,岌岌可危。

  这一年桂月,唐玄宗逃到了蜀地避难去了,为平乱的形势所迫,太子李亨在宁夏灵武称帝,号肃宗皇帝。为了控制巴蜀局势,任命严武为剑南道东川节度使,同时也派他代表新朝廷面呈玄宗皇帝,禀报他在灵武登基就位之原因。随即又秘密派遣朝廷谏官左拾遗李鼎祚前往剑南道进行暗访,看看“安史之乱”后,巴蜀大地的官员们的状况究竟如何。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那毕竟是一块肥得流油的宝勒肉呀。巴国、蜀国据险生存了千余年;萧何得巴蜀作为汉王刘邦的丰富的军需物资供应基地,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刘备依附巴蜀,也坐了几十年的江山。大前年太上皇李隆基也是靠巴蜀这块土地躲过了“安史之乱”这场大劫难的。

  现在巴蜀的各州刺史已形成大小军阀割据之势,虽然有几个州在作乱,已被严武将军平息了,但严武会不会再拥兵自重,再做造反之人呢?这是很难预料的呀。他毕竟是前丞相房琯的爱将呀?房琯被贬宰相一职难道他不生一点疑义吗?一旦据巴蜀而称王,那还了得呀。要巩固大唐王朝的江山,巴蜀乱不得,更丢不得呀。所以秘密派遣李鼎祚前去实地考察一番。

  李鼎祚不辱使命,当即带了十几个随从灵武出发,经岐山,越秦岭,过阆中,涉水嘉陵江,直插泸水,不声不响地来到了巴蜀腹地。因李鼎祚是资州人,对蜀中的官吏将士、风土民情、地理山水比较熟悉,很快就了解到严武将军是一个可信赖之人。他们继续往东南前行,准备再去泸州、渝州考察,然后顺江而下,从川峡,经汉水,再翻秦岭返回都城。

  这一日他们来到了泸州、资州、荣州、渝州管辖之间的地界内,所见这一片土地辽阔,山川秀丽,却道路拥堵;物产丰富,林木茂盛,却人烟稀少,耕者寥寥。一天之内,三次被僚人和山贼挡道劫货;十天内,战死、饿死、病死、虎噬、失踪数十人。真谓九死一生,危在旦夕。走到泸州地界时,随从只剩下三人了,且官符丢尽,伤残累累,身无分文,体无粒米,饥饿难忍。还得了严重的秋日咳,在生死关头,碰上了一名自称菖蒲的云游和尚倾心搭救,以菖蒲为药治好了他们的病,又把他们带到一处正在修建的寺庙里,安排食宿,热情款待。

  李鼎祚见菖蒲大师乔松之寿,佛眼佛心;知识渊博,函盖乾坤。于是与他长膝促谈,听他讲地方治理的看法和意见。其中领悟到许多治国的道理。

  李鼎祚回到长安后,立即向肃宗皇帝汇报工作,并建议在西川与东川之间再增设一个行政州,以解决这州县土地阔远,无法管理的状况。肃宗皇帝要他写一个详细的奏折,当朝议断。

  李鼎祚回到家里,连夜写好了一个奏折,第二天早朝时献给了肃宗皇帝,肃宗皇帝看后,要他向百官详细讲一讲增设州县的理由和根据。

  李鼎祚介绍了他的所见所闻,最后说:泸州、荣州、资州、普州、渝州、合州之间土地辽远,各州县管理起来鞭长莫及,造成如今的管理混乱、土地荒芜、人力资源出现严重问题。我建议在这六个州之间新设一个州,取名叫昌州,下辖三个县,首县叫昌元,州治可设在昌元,另设静南、大足两个县。为什么取名昌州,因为这片土地菖蒲遍地,随处可见,还救了我们几个人的性命,使我们走出了饥饿和疾病的困境。菖同昌,昌即兴盛发达之意,希望新的昌州能昌达、昌盛、昌世。

  肃宗皇帝插话说:还有昌言无忌。李爱卿所言既是。那三个县名又有何意?

  李鼎祚继续说:昌元县是昌州的治所,谓首县。明年为乾元一年,用元是沐泽了皇上的恩赐;静南县是希望该县成为剑南平安宁静的地方;大足县以佛留大足的地名为县,也包含了大丰大足的意思。昌盛兴隆、平安和谐、五谷丰登、官民祥顺。不知陛下意欲如何?

  经过“安史之乱”,强大无比的盛世唐王朝已大不如前,政治衰败、经济萧条、社会动乱、人心不古,正一步一步走下坡路。肃宗皇帝听了李鼎祚的昌言吉语,哪有不高兴的。不等百官发言,便说:很好,准奏。”当即命令尚书省二十天内对昌州作出版土和版图的规划,并选拔好州县两级官员,所选官员必须在明年元月前全部到位上任。

  李鼎祚又向肃宗皇帝建议,第一任昌州刺史最好任命现任泸川县令向子荣担任,此人是本地人,熟悉地方情况,他任县令已经五年,政绩颇佳,民声很好。就是有些胆小,但办事谨小慎微,也不算是什么缺点吧。

  没料到肃宗皇帝立夏李亨直率地说:“胆小好,胆小好,免得造反,与我朝廷抗衡。提到向子荣,我这里正好有两封剑南来的奏章,其中一封就是向子荣县令的,他在政治上主张安抚僚人,汉僚一统;‘军事上主张削弱藩镇力量,权力不能过大。另一封是资州盘石县令郑绍伦写的,他的主张与向县令截然不同,他主张扩大州县军事力量,驱蕃灭僚,把叛乱的因素彻底解决。李爱卿,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李鼎祚听了,沉吟了一阵才回答说:“要说清楚这件事情需要费很长的时间。皇上,我打个比方吧,一座大山里有虎也有豹,它们在各自的山头上生活着,但为了抢夺食物,偶尔也发生争斗。您说我们该不该把他们全杀了?”

  肃宗皇帝听后,沉思了一阵,笑道:“李爱卿真会说话,当然不能杀虎,也不能灭豹,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各有所短,也各有所长。”

  李鼎祚继续说:“我们大唐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希望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发展空间。不管是什么民族,只要他拥立朝廷,安宁生活,我们就应该与他们和平相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我们的军队是用于防御外敌,镇压叛乱的。向县令的宽抚政策应该是对的,让他当昌州长官更是恰当无比。”

  肃宗皇帝一锤定音,说:“好!我马上下一道圣旨,安抚僚族,李爱卿你再辛苦一趟。亲自送去,这次要大锣大鼓地去。新建昌州的事务就交给你督办了。不过,郑绍伦可以任昌州长史再兼录事参军之职。忠奸共事,掣肘两肋,明白我的意思吗?”

  李鼎祚答应道:“这,这,喔,明白!卑臣一定遵旨办好。”

  李鼎祚立即召集相关部分,群策群力,迅速规划好版图,标明勘界位子,并配备好官员人事,管帽礼服和州县大印。二十天后,他带着圣旨、版图和几个朝廷从各个州府选拔的二十几个命官,有司马兼司兵高立虎、长史兼录事参军郑绍伦,和昌元县令王天正、静南县令赵英槐、大足县令涂基德出发了。半月后顺利地来到了泸州、泸川县内集中,宣读了肃宗皇帝的圣旨。

  向子荣接了圣旨后,立即作好了各方面的充分准备,乾元一月按时到了昌州府任上。开始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建设新昌州的工作,其间香海棠的诞生成长历程,和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奉为圭臬,至今传扬四海。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