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910年赴美留学,1917回国受聘北京大学教授,1918加入《新青年》编辑部,1932年被聘为全国财政委员会委员,1938年还当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8—1942年,出任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前往美国。
就这么一个“一生繁华”的人,他的老婆却是按母亲授意完成的“旧式”婚姻。这背后,作为胡适而言,到底是做到了“忠孝两全”的圆满,还是表面创造了一段“苦涩的佳话”?
从未见面的情人
胡适的老婆名为江东秀,年长胡适一岁。
1904年,江母走亲戚时巧遇沾亲带故的胡适母子,见13岁的胡适眉清目秀,很是喜欢,遂主动提亲。就这样,两家就算有了婚约。
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是由胡适母亲冯顺弟一手包办的。1905年7月,已在上海“作新民”的胡适写信给母亲,拒绝回家完婚,语气悲愤。胡适在种种错综复杂的情绪里徘徊,但最终因为“不忍伤几个人的心”,没有推翻这门婚事。
胡适1910年夏去了美国留学,从订婚到结婚的十几年间,胡适与江冬秀从未见过面,但有通信。出身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江东秀自小在村里念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墨,还缠过足。给胡适的情书,自然经常错别字满篇吧。
胡适深深懂得旧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他要求江冬秀放足,要她读书识字并给自己回信。但很快,他放弃了对江冬秀的文化要求。因为随着阅人历事,他感到女子能读书识字,固然是好事;但即使不能,可无伤大雅,不必一定要求自己的妻子博学多才。对于江冬秀拙朴的家书,他仍持鼓励态度。
从胡适1915年4月28日在美的日记中可以查到,他对未来媳妇的努力与“进步”还是欣慰的。他写道:“得冬秀一书,辞旨通畅。不知系渠自作,抑系他人所拟稿?书中言放足事已行之数年,此大可喜也。”
1917年,胡适留美归来抵达上海,尽管已接到北京大学的聘书,还是先绕道想先见一见从未谋面的未婚妻江东秀。
江家虽热情款待,然而江东秀竟将已放不到位的双脚塞入被单,扯下蚊帐,想见不敢见啊。胡适表示理解,写信说自己知道老家风俗一贯如此,不会见怪。
新旧结合的婚礼
北大秋季开学后,胡适一直很忙,但还是请母亲与江家商定,于12月30日在老家迎娶江东秀。
婚礼前,胡适自拟了两副对联:“环游七万里,旧约十三年”和“三十夜大月亮,廿七岁老新郎”。
胡适的婚礼是热闹的。他穿的是黑呢西装礼服,头戴黑呢礼帽,脚穿黑皮鞋。江冬秀身穿的是黑化缎棉袄,花缎裙子,绣花大红缎子鞋。两人相对,行了三个鞠躬礼。
胡适在婚礼时演说,主要内容是破除旧式的礼节。在结婚证书上盖了章,交换了金戒指……这样别开生面的结婚,闹得看热闹的人非常之多。
回头来看,作为4岁不到就失去父亲的胡适,自小不敢反抗母亲,也在动态的岁月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奉旨完婚”可谓是“孝”。
但另一方面,胡适作为新时期的文化知识分子,他又特别忠于新事物、新思想,在接受婚约后帮助江东秀积极进步,以求共同的语言与婚后生活,这也算是对于新文化的“忠”。
如此一个“忠孝两全”的婚姻,难怪会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评说至今。胡适是民国少有的终身仍与包办婚姻原配一起生活的人,张爱玲也认为“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