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们知青点的知青返城(三)

时间:2021/9/14 作者: 天涯若比邻 热度: 237006
  松柏回城工作以后,知青点里的知青们就全部离开了知青点,那一排红瓦灰白灰白土墙的二十来间房子和还有一个十来平方左右的会议室的建筑物,就再没有了一个知青了。

  后来我曾经问过来区食品站看我的大队贫协主任彭建安,他说晚上到了知青点去守他的小卖部的时候,他都有一些害怕,因为一大排房子黑不隆咚的孤零零的杵在那里,没有一点灯亮和人气,风经过那一排房子的窗户时,发出来的声音怪瘆人的。

  我也是从彭主任的口里才知道,其实我们知青点最后一个离开的人还不是吴松柏,而是一个名叫代淑珍的成都女知青。

  经彭主任这一说,我也才想起我们知青点里确实有一个叫代淑珍的成都知青。只是她从来不曾在知青点里住过一天,也没有与知青点的知青们一起干过一天活。

  那个代淑珍的成都知青,一年里只来两次知青点,一次是一年的六月中旬,一次是年终生产队决算后的十二月底一月初。

  代淑珍两次来就按照她那个生产队的每一个劳动日值多少钱,再乘以一个月二十八九天计算,补给生产队之后,生产队就把半年和一年的口粮称给她,然后打成米拿回成都。

  松柏说她代淑珍这样做最划算,因为那个时候生产队的每一个劳动日才三四角钱,算下来代淑珍每一年才给生产队交了一百八十多块钱,就拿了两百多斤米和一百斤左右的面粉回去。

  代淑珍的个儿很小,大概只有一米五多一点,人长得不漂亮但也不是很难看。只是有一个很不讨人喜欢的是她要抽烟,而且烟瘾还很大,一支接一支地抽得滋滋作响。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脸,看到她的时候嘴角上总是叼着一支烟。

  松柏还说代淑珍之所以不干一天活,一年拿一百多块钱就称了那么多的粮食回去,原因就是代淑珍毎来一次,都要送给她们生产队队长和会计一人一条外面买不到的“大前门”的烟,还要送给大队革委会主任和支部书记每人一条也是外面买不到的“牡丹”牌的烟。松柏说要是他家有钱,也能够买到那一种好烟,他也去这样做,不干活!

  我不知道松柏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只是我在知青点两年的时间里,只看到过三次代淑珍,所以印象中知青点里没有这个人一样。

  听彭主任说代淑珍回成都工作的单位是一个街道上的手套厂,盖章办招工走的那一天是他开车的男人一起来的。我当时在心里想,难怪代淑珍能够有钱来买“工分”,而且还抽好烟送好烟给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原来是有一个当驾驶员师傅的男人,那个时候最“吃得开”的人就是开汽车的驾驶员,什么紧缺物资都可以买到。

  一九八二年的一天,那个时候我在区公所当广播干事。区上组织人员到各个乡去宣传兴办乡镇企业。我被安排到了我当知青的那个村去宣传讲解乡镇企业的优势和政策,我特意去看了一下我们知青点。

  昔日曾经人来人往的大队茶场暨知青点,只剩下了几间残墙断壁,原来的茶场保管室呀会议室厨房以及养猪的地方,早已经灰飞烟灭永远的成为了过去式了。

  多年以后,第一个参离开知青点加工作一直在街道上的茶旅馆上班的纺,后来与我参加工作的食品站的一个卖猪肉的师傅,也就是俗称的“刀儿匠”结了婚,到了九十年代末,街道上的茶旅馆开不下去破产变卖了后,就成了失业人员而没有了工作。

  因为又干不来其他事情,纺的一家人全靠纺的丈夫找钱供养。后来纺女儿从石油学院毕业后到重庆参加了工作,结婚生了孩子两口子就到重庆去给女儿带孩子。二零零七年解决了集体所有制破产企业的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后,纺才享受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

  第二个离开知青点的郑,考上省属中专学校读了三年的书毕业后,留校任教当了两年的老师。后来想到成都工作,郑与一个省运输公司汽车队的驾驶员师傅结了婚,那个人也是我们同一个公社另外一个知青点的成都知青。

  婚后调到省一个职工学校去当老师,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又到一家郊县的一个编织袋包装厂去当管理人员。

  而郑的丈夫这个时候却染上了赌博的这个习惯和嗜好,经常把自己运送物资的货款收过来拿去赌博。因为一次赌博的款资数额很大,还不上公司的款后而东窗事发,被以贪污罪和赌博罪给判了十五年徒刑。郑便与之离了婚一个人带着女儿,另外找了一个外省籍的丈夫。

  有一次郑回来看望她的姑妈,我恰巧看到了她,我们站在街边上与她说了一会儿话,言谈中感到郑与现在的丈夫关系很微妙,因为这个现在的丈夫很顾及他原来的妻子和儿子,所以生活不是很愉快。加上郑重新结婚之后再也没有去找过工作,而是在现在的这个丈夫自己的一个小贸易公司上班,工作没有时间概念,很是松散,郑说自己不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和节奏。

  再后来,郑与第一个丈夫结婚生的女儿出国留学后,就没有回来而留在了美国工作,三十五六岁了依然没有结婚,说是这一辈子只想一个人过。气得郑常常暗自神伤,很不放心。

  在我之后第四个离开知青点当兵到了部队的恕,当了三年的兵后退伍安排到了县城一个粮站工作,开始是买大米的售货员,后来又去学驾驶技术,然后就开了几年的车。

  恕后来找到了一个街道医院的护士结了婚。本来以为就这样生活下去了的,可是因为粮食取消了供应制,粮站只有收粮保管粮食的工作,不需要那么多的驾驶员了,恕也因此而下了岗。

  因为恕脑瓜子很灵活,跑去开了几年的翻牌机,找了一些钱。但是却爱上了去卡啦OK厅,经不住诱惑与一个女人搞到了一起,把原来的妻子离了重新又结了婚。由于经常加班熬夜,我每一次看到恕都是一副脸青墨黑的样子。

  只是我意想不到的是,我与恕一提起知青点的话题,恕说他还很喜欢原来那个无忧无虑的日子。

  第五离开知青点工作的晓,开始是在街办企业印刷厂工作,后来父亲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后,办理了退休手续,晓就顶替重新安排到一个区医院当收款员。之后与一个部队的排长结婚之后,生了一个女儿。

  后来晓的丈夫从部队转业回来安排到县防疫站工作。两口子把女儿送进大学毕业后,自己也办理了退休手续,天天打一下小麻将,按照晓的说法,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

  第六个离开知青点的慧,在街道商店当小百货店的售货员,干了几年后因为街道商店关门破产而去当起了个体户。生意买卖还不错,后来还卖起了成品衣服。

  与乡信用社的一个人结了婚的慧,生了一个儿子。本来生活还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已经接近五十岁的慧,跑去与一个房地产老板搅到一起了,后来发展到竟然抛家离子与那个房地产老板一起“私奔”。搞了快一年的时间,已经渺无音信的慧又回来与家人团圆,好在是慧的丈夫很不错,原谅了慧所作的一切。

  两口子退休后都到成都,与儿子生活在一起。

  第七个离开知青点的松柏,在成都二路公交车站上工作,据说后来(八十年代末)与彭县一个蔬菜队的姑娘结了婚,二零零五左右就退休了。

  退休后回到彭县老婆家,生活过得很开心。就是不知道松柏后来结婚了之后,生的小孩是男还是女。只要一提起“知青”两个字,我经常都会想起松柏。

  回想起来,上山下乡当知青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那场当时看起来轰轰烈烈,却让不少人的忧思难忘的青春岁月,转眼就成为了往事。

  两年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我的心里,在我的人生中,在我的记忆里,却是永远无法忘记,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符号和故事。

  知青,这个渐行渐远的名称和名词,也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时代的符号和记忆。因为她改变了很多很多人甚至是一代人的命运和生活,同时也书写与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我不知道几百年以后的历史,会怎样评价和看待那场上山下乡知青运动,以及知青上山下乡给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但我知道她影响和改变了我这个被“知青”了的人的生活和人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