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就是从所谓的“文艺革命”开始的。长期在文艺界以“革命左派”自诩,动辄以极其“革命”的面孔陷人于罪的江青、张春桥、姚文元一伙,便是以“文艺革命”为突破口,首先夺了文艺界的领导权,进而控制宣传舆论阵地,妄图逐步窃取党和国家领导权的。四人帮横行时期,是新中国文艺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江青一伙公开砍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大搞法西斯的文化专制主义,恣意践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社会主义文艺方针。他们把61部国产影片打成毒草,把诗歌、小说、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优秀作品,统统扣上“封、资、修”的“黒货”而打进冷宫。他们对广大文艺家和艺术家进行了残酷的迫害,成千上万的文艺界人士被下放、被斗争、被监禁,不少的著名作家、艺术家被迫害致死。
十年文革,在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禁锢下,文艺园地一片凋冷,正如毛主席所说,那是一个没有小说,没有诗歌,没有评论,没有百花齐放的时期,文艺园地是一片死寂和荒芜。当时,“八亿人看八个样板戏,鲁迅走在金光大道上”,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后来,茅盾先生用“八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这样一句话,非常形象地描给了那个时代的文艺事业。八个样板戏大家都非常明瞭。那么,一个作家指的是谁呢?
这个作家就是浩然。提起浩然,可能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大名,可是在那个特殊年代里,谁不知道他的名字?在图书馆里,人们只能借到他的小说【艳阳天】,在电影院里,人们也只能看到由他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艳阳天】。
浩然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加入共产党,当过八年的村、区、县基层干部,1954年调进河北日报当记者。他虽然只读了三年书,但对学习非常勤奋,酷爱文学创作,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4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共出版著作70多部,仅在国内发行量达1000多万册,是我国作品发行量最大的作家之一。
1964年,一本名为【艳阳天】的长篇小说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而作为小说的作者浩然也是声名鹊起。
【艳阳天】是最能展示浩然五、六十年代的创作作风和艺术成就的代表作。小说以宕大的规模,细致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五十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形态,展现了那个年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它通过京郊东山坞农业合作社麦收前后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勾勒出农业合作化篷勃的生活画卷,精细刻画了农村各阶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性格,热情歌颂了在阶级斗争大风暴中的新生力量。故事情节曲折多彩,结构完整紧奏,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朴素流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当然,和那个年代产生的文学作品一样,【艳阳天】带有不可避免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色彩,60年代阶级斗争左倾思潮的影响显而易见。
【艳阳天】塑造了众多的农民形象,通过这些艺术形象,表达了社会主义永运是艳阳天的坚定信念。在小说里,不管是描写,序事还是抒情,对社会主义的赞美由衷流诸笔端,全书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艳阳天】全书分三卷,在不同时间由不同出版社出版,120多万字,下面对【艳阳天】的内容做简单的介绍。
1957年夏天,东山坞农业社迎来第一个丰收年,一些落后社员提出“土地分红”,阶级异己分子、社副主任马之锐煽风点火,破坏麦收。团支部书记焦淑红心里很焦急。
社主任、党支部书记萧长春在水利工地接到两封相互矛盾的来信,一封是马之锐的,叫他安心在工地。一封是焦淑红的,叫他马上回来。马之锐事发跑到北京躲起来。一队队长马连福提出散社,东山坞农业社一时人心涣散。
秋后整党马之锐被撤职,马不服,制造事端赶萧长春下台,萧制止突发事件,稳定人心。马大炮等落后分子制造谣言,扩大事态。
坏分子社会计马立本想夺权,制造矛盾,萧长春从马大炮入手,了解土地分红真相,召开社员大会,重新制定分配方案。
地主分子马小辫搞阶级报复,要翻天。马之锐指使孙桂英勾引萧长春,萧一身正气,使阶级敌人的阴谋落空。
为保证麦收顺利进行,农业社撤销马立本职务,由贫农后代韩小乐接任,焦克礼接替一队队长,把印把子掌握在贫下中农手中。马之锐召集落后分子弯弯绕等人开会,散布谣言,攻击党的政策。他还提出要给焦淑红找婆家,借此赶走焦。弯弯绕放鸡吃社里的麦子,被社员捉到,马之锐让放掉。萧长春开社员大会,批评了吗之锐。麦收开始,社员们大干忙着收麦子,马之锐却暗中挑拨离间,鼓吹多分社员,少缴公粮。
马小辫企图谋杀萧长春,放火烧麦子的阴谋破产,便把萧的儿子小石头推下山崖。马之锐借此机会叫社员去找小石头,让地里的麦子烂掉。萧长春揭露他的阴谋,忍住悲痛,让社员抢收麦子,保住粮食。社干部韩百仲抓住凶手,下乡检查工作的乡长李世丹听了马的假汇报,自作主张将凶手放掉。
马之锐打着乡长的旗号,领着一帮落后分子抢社里的麦子,焦淑红挺身而出,保护公家财产。马之锐又指使马大炮等人去牵社里的牲口,老贫农马老四保护集体财产,被马大炮等人打伤。乡委书记王国中和公安局及时赶到,逮捕了马小辫和马之锐。
几天后,麦收完工,焦克礼带领社员们交公粮,旗上写到“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一粒粮,一颗心,送到北京献给毛主席”。修水利的社员也胜利归来,大家欢天喜地地分麦子。王国中送给萧长春一部【毛泽东选集】,作为祝贺和鼓励。
说老实话,在这部小说里,带有太多的时代印记,政治色彩非常浓厚。由于有这本书做保驾护航,才使浩然逃脱厄运,成为文革期间唯一的一名“革命作家”。他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和迫害,而且多次受到江青的接见,他的书也成了文革期间最畅销的书。
【艳阳天】是一部颇受争议的小说,时至今日,半个世纪过去了,作者也已经逝世,但围绕这部作品的争论仍在继续,甚至对作者本人,也葆贬不一。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