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好像在上课。便连忙依门旁听。
望身影,看胡须,听口音,好像是朱熹在授课呢。
朱熹19岁中进士,儒学集大成者,南宋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学者们尊他为朱子,如尊孔子。如果在当今可是顶级教授。这可是千载难逢呢。得仔细聆听。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啊!《中庸》,“四书”之一。朱熹的《四书集注》是后世学校必读教材和科举考试命题和答案准绳。这好难得。便屏息而听。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哈,才开头!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天命,就是人的自然禀赋。率,遵循。率性,遵循本性。”
喔,我明白了,这三句意思即是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着“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着“教”。哈,明白了,明白了!
正要继续听下去,突然从门外闯进一个人,是接舆?不像。好像是《红楼梦》中的跛足道人呢。只见他大声嗤笑道,“说那么艰深做什么,不就是庖丁解牛说的“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窾,因其自然”吗?所以他的刀十九年所解数千头牛,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也。”
朱熹出来平静笑道,“这只是厨师的话,我们则是君子之言。你这是道家之说,而我们这是儒家。你们是讲修身,我们可讲治国。”
道人反笑,“是啊,文惠君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难道他只是用来养生,就不能用来治国吗?”
对呀,我一下悟到:这就是自然运行。无论庖丁小人物,还是朱熹这样大家,还是文惠君国君,都必须遵循这天道。任何人没有例外。都要“慎其独也”。儒家和道家虽有许多不同,但万流归海,在终极上是一致的,没有分歧。
Good!想不到一生糊涂,却一经点化明白了!原来儒家,道家,两大家,都主张遵循自然禀赋修养,不可妄为。此刻真有点“两岸猿声啼不住,千里江陵一日还”,收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一下醒来,彻底轻松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