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古稀往事(卷二 第三十八章 程老师 上)

时间:2021/6/28 作者: 道平 热度: 395812
  第二天刚刚上班,门诊来了几个病人。大多数是沙沟本村的,他们听说卫生院来了中医大夫,有的是想看看病,有一大部分是来考察一下新来的大夫医术如何。他们有的拿着厚厚的病历,提着CT、X线片子,都是一些反复治疗不愈的疑难杂症,也有一些常见病。胃病多一些。

  中医诊病主要是靠脉诊和舌诊,一般找中医看病的人都是先看中医大夫的脉、舌辩证水平。如果大夫通过诊脉察舌辨证,能说出患者症状,即使处方疗效不好,病人也会说大夫的看病水平不低。如果通过脉舌辨证说不出患者的临床症状,你的水平再高,患者就不会看好你。问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部分,但是,中医大夫开始就问诊,病人肯定不配合。90%的患者都是把手往脉诊袋上一放,听大夫怎么说,说准了临床症状,就答话。说不准临床症状,病人就否认了大夫的医疗水平。开了处方也不会取药。

  第一个病人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头,有一个青年扶着,走起路上身活动受限,面容痛苦,坐下来将手放在脉诊袋上,看了看我没有说话。诊右脉三部脉没有明显的病理特征,左脉寸尺二脉略涩,左关脉弦涩,舌暗红苔薄微黄。

  脉舌分析:左关主肝,弦脉主气滞、主痛,涩主瘀,左关弦涩为肝经气滞血瘀而疼痛,舌质暗红为血瘀之象,苔微黄是气滞血瘀开始化热之象。于是我问他:

  “你肋部痛都服了什么药?”

  他儿子听我说对了病症,将X线片子及服用的药瓶子递给我说:10天前,滑到肋部搁在了石头上,拍X线片没有骨折。但是,肋区疼痛难忍,活动受限,服用布洛芬、三七伤药片,外用活血止痛膏10天疗效不好,特来找您看看。

  我没有看片子直接对他说:你这是外伤引起的肋间神经损伤导致的疼痛,属于中医的肝经气滞血瘀,经气瘀阻不通,不通则痛。我给你开些活血化瘀理气的药,服后慢慢地就好了。

  处方;柴胡15g、白芍25g、枳壳15g、木香10g、川芎15g、五灵脂10g、牡丹皮10g。六剂,水煎二次,早晚各一次。

  三七参50g、元胡索50g、土鳖虫50g研细粉,日二次、每次10 g加红糖一勺开水冲服。

  跌打损伤镇江膏一贴、外用。

  交代了服用方法让病人去取药。

  第二个病人是一个女的,50多岁,用手我捂着上腹部,面容有点苍白,来到就说:“我拉肚子有七八天了,肚子一痛就上厕所,一天四五次。吊瓶打了三天,药服的无数,就是不好。”

  诊双脉沉细缓、右关脉细迟,舌质淡苔白润。

  脉舌分析;脉沉细缓主气血虚弱,右关脉主脾胃,脉沉主虚、迟主寒,脾胃虚寒,中阳不足,运化无力,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故腹痛即泻,脾虚血亦虚,故舌质淡,中阳不足气化无力而苔白润。

  补中益气温里止泻,参苓白术散合理中丸加减:

  处方:太子参10g、茯苓15g、炒白术30g、陈皮10g、炒山药30g、砂仁6g(如下)、炒薏苡仁30g、炙甘草6g、干姜6g、诃子10g,制附子15g(先煎)。6剂、水煎二次,早晚各一次。

  七八个病号到九点就处理完了,刚倒了一杯开水,想休息一下,门外来了一个60多岁的老年人,孔大夫看见了说:“程老师来了?”

  “孔大夫忙着啦?又来个助手?”来人问道。

  “不是,禇大夫是才来的中医大夫。替王庆任大夫的。”孔大夫解释说。

  “奥!咱这里就是缺中医,这位大夫一来,为大家解除病厄,造福咱这一方啊!”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伸向我伸来,并问道:“大夫您好?”

  我伸手握了握他的手说:“程老师您好,鄙人初来乍到,还请程老师多多关照,今后有做的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教。”

  “客气喽,大夫家居何乡?”程老师问。

  “东边,南常。”我回答道。

  “南常地方好,人杰地灵。你看镇长,院长都是您南常禇家的人。”程老师笑着说。

  “沙沟乃历史古镇,文武豪杰辈出之地,南常只是一乡村而已。”我礼貌地回答。

  “禇大夫,毕业于何校?”程老师开始向我盘底。

  “山东中医学院。”我回答。

  “山东中医学院是山东中医最高学府,在全国也是著名的中医院校。山东中医学院四大名教授那可是全国出名的大专家。首任中医院院长刘惠民是毛主席的御医。了不起啊!名师出高徒,名校的学生必定医术高超,造福沙沟人民。中医是国宝,是中国几千年人类繁衍、救治、生存总结的医疗精髓。以“医圣”张机的《伤寒杂病论》为后世的中医打下了六经辨证的基础。张仲景可是伟大的医学家。”程老师滔滔不绝的啦了起来。

  “《伤寒论》是中医生必修之课,老师在给讲《伤寒论》的时候也串讲了一些张仲景的事迹,比如“坐堂”、“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不过当时没有往心里记。”

  “禇大夫,历史的事你听程老师的,他是教历史的,他肚子里都是历史。”孔大夫笑着说。

  “84年,咱市教育局为了提升历史老师的视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组织了全市各中学教研室主任参观了历史著名人物的遗迹、纪念馆。那一年我有幸参加了那次活动,去了河南,参观了张仲景的故里、“医圣祠”。在那里多了解了一些张仲景的一些事迹。”

  正好门诊没有病人,于是我和孔大夫都让程老师把他在河南见到的事迹讲给我们听听。孔大夫说:

  “程老师,现在我们没事,你也没事,你给我们讲讲吧?”

  “有中医大夫在此,我讲“医圣”那不是班门弄斧吗。”程老师微笑的客气道。

  “程老师说笑了,我在你面前永远是学生。”我笑着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