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路上(第九章 每天六个馒头活下去)

时间:2021/6/25 作者: 913202808 热度: 416767
  在路上(第九章 每天六个馒头活下去)

  七月下旬,学校期末考结束,我和其他留校打工的同学一起,加入到了城市打工仔行列中。口袋里已经没钱了。

  在我的鼓动下,班里大概有五六个同学一起留校打工。各人的梦各人圆。我已经有了清晰的打算,到民族时报社做实习记者,而他们缺少必要的规划,到底留下来做什么一概不知,抱着找到什么工作干什么的心态。

  大家都在熬。一直为着生活奔波。他们出去找家教,学历低,没人要;想做财务,一个学生,缺乏经验,涉及经济命脉的工作人家是不可能让你干的。社会上有些职业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时代产物,电话和网络还是奢侈品的当下,职介所、婚介所多如毛。最后,黔驴技穷,几个人凑了两三百块钱,委托职业介绍所找工作。很快以失败告终。中介费交了才发现上当受骗。职介所今天让你去这家公司应聘,被辞退,明天又让你去另一家公司,他们以办证、手续费、工资保证金、服装费等理由,想着法收钱。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学生,时时感到被生活的波涛巨浪所淹没。

  他们也曾迷茫,不知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眼睛里是无穷无尽的困惑与迷惘。

  我在《民族大世界》上给他们写了一篇特稿,发表在七月底出版的报纸上,题目叫《留校打工梦难圆》,三千字。文章刊登出来,我带上报纸,找到属地劳动监察部门跟踪采访。我发现,拿着这份公开发行的报纸,到劳动监察部门走一遭,效果很明显。报纸没曝光前,你去采访他爱理不理的,甚至很多问题拖了很久,也是于法有依据、于情于理有关部门应该解决的,但有关部门总是推诿、拖延。当白纸黑字的报纸印出来,直指这一行业乱象横生,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存在工作疏漏的问题时,他们比谁都渴望问题很快解决。领导一个指示,要人有人、要车有车,如临大敌般涌向被曝光的职业介绍所,问题连夜解决。就是一篇几千字的文章,竟然产生这么大的魔力。这就难怪很多手拿状纸的人不管前路有多艰险,总喜欢来报社找关系发稿的关键所在。

  当看到这样结果的促成,倍感欣慰。当然,不是所有问题一经曝光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媒体不是万能的,媒体人有时也很无奈。有些部门,他要看你这个报社的影响力有多大、辐射力有多强、权威性有多高再来相机行事。有的事情曝光了,同样没有一个政府部门介入,不了了之。这就是平台的问题。你说一个地方台的记者写的文章和中央台的记者写的文章含金量能一样吗?你文采再好,没有强大的平台作支撑做后盾,依然是白瞎。

  钱花光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饭菜票吃光了,他们折服了,妥协了,不知道去哪里借了点钱,买车票回家了。

  酒逢知己醉,茶遇知音香。这个时候,唯一和我相依为命的是一位在师范大学就读的高中同学。同是来自边远小镇,同是农民的儿子,境遇相似,我们也就有了许多相通的语言和来自农民身上的坚韧和吃苦耐劳的基因。两个学校离得不远。他们学校假期要让出宿舍来给函授生住,只好搬来和我住。

  他读师范专业,想利用假期做家教。周边几所高校林立。僧多粥少。每天在西站立交桥下,手里举着“求家教”牌子的大学生比想找家教的家长还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他找到了一份周薪不菲的工作,帮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大户人家二十岁的女儿辅导成人高考的功课。当他获得这份望穿秋水工作的时候,我和他之间仿佛久旱逢甘露,相拥在一起高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那时包里穷得连食堂五分钱一壶的开水都没法儿再继续维持下去了。我们甚至穷得将上届学生留下来的、从床底下翻箱倒柜找到的已经锈迹斑斑的电热管翻出来烧水。在保温瓶里盛上自来水,一边小心翼翼地将电热管放进水壶里,一边将电源线远远地引到插座上——怕电源漏电,击到本已高度缺乏营养的身体。

  在他拿到第一笔家教费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已经很精确地计算出了每人每天每顿饭只能啃三个、每个两角钱的馒头,外加几大杯开水以抵御饥饿的侵袭。

  家教费用每个星期结一次账。一周也就是五六十元钱。

  莫到无时想有时。因有前车之鉴,我们格外节省。正值长身体的年纪,两个男人每顿去食堂提六个馒头回来,一人啃三个,将就一壶白开水吃一餐。

  尽管发表了一些文章,但报社的稿费迟迟拿不到。也不知道到底实际能拿到多少?刚到报社,人也不熟悉,也不能问。不能让别人觉得你太功利。别人给你实习这个舞台已经是雪中送炭了。

  王小波说:“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人的韧性很大,没有受不了的。凭着这样的生存窘境,硬是将假期挺了过来。渴望成功、渴望成为这座省会城市的一员是自己的精神支柱。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从年底发表在《中学生》上的《我们这个年纪》这首小诗可以窥见一斑。

  我们这个年纪

  我们这个年纪,心中编织着五彩的梦,一直飘啊飘,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我们这个年纪,认为一切都懂,其实一切都是朦胧,但绝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我们有我们的审美观、观察点。

  我们这个年纪,笑是纯真的,哭是认真的,心是诚挚的。希望如同繁星,很多很多。

  我们这个年纪,心底有爱,额头有伤,有理不完的思绪,解不完的愁。

  我们这个年纪,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豆蔻年华,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

  我们这个年纪,老师上课时,思想总逃逸出黑板的磁场,让心绪飘啊飘,因为我们的梦在远方。
赞(1)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