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医院是山东中医学院的第一附属医院,办理进修管理的是中医系主任赵纯修和丁书文老师管理。省中医每年招收两次进修医师,每年四月、十月考试录取。我们几个人直接到中医系办公室找赵主任要了进修申请表,填好后交给给了赵主任。赵主任知道我们正在学校学习,面临毕业考试,就没让参加进修考试,直接发给了进修通知。毕业考试后,直接转到省中医院进修。
山东省中医院坐落在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路42号。南依风景秀丽的千佛山,北邻闻名遐迩的趵突泉。是济南市文化教育的中心。山东省中医院建于1955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中医师进修的中心。是国家中医管理局评审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首任院长刘惠民医术精湛,1956年在青岛给毛泽东主席治疗疾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1957年随毛泽东主席去苏联负责保健工作。后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总理及其他国家领导人治病。刘惠民院长带领山东省中医院员工继承传统医学精华,把中华医术发扬光大。开创时代新篇章,播撒华夏文明新风。缔造了山东省中医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生命的阳光温暖大家的院魂。铸造了一代又一代的医学精英。
80年代初,中国还是一个贫穷积弱的年代,缺医少药成了当时最大的难题。能解决外科急诊的大夫少之又少。于是我选择了人们最急需的普外专科。
当时省中医院外科不大,是一排红色的瓦房,房子的中间是走廊,向阳的一面是病房,走廊北面是大夫办公室、护士办公室、大夫值班室、护士值班室、配药室、换药室、器械室、仓库等,一排房子分两个病区,一个科分两个组,一个周围血管组,一个普外组。东病区是周微血管病区,西病区是普外病区。外科主任国医大师尚德俊是周围血管科的创始人。
我们报到的第一天,尚主任给我们开了一个小会。进入外科进修的一共四个人,一个来自河北省中医院的刘娟,一个来自威海中医院的叶壮,一个来自莱阳中医专科学校李福明,他三人进修周围血管科,只有我一个进修普外。尚主任对来自河北中医院的刘娟表示欢迎,并希望刘娟把河北的先进经验传给大家。
散会后李福明说河北刘娟大夫:“刘大夫是牌子大面子大,皇上的太监比宰相大。看看主任给刘大夫的面子真让我们汗颜,逗得刘娟神魂飘渺。”
尚主任从进修期间的管理制度,到学习方法,生活安排。从病例的书写,到论文的撰写,详细的作了安排。最后要求我们:“希望你们一定要与本院医生搞好关系,努力学习,在论文撰写方面一定要实事求是,做到论点鲜明,论据详实,做到可重复性。不要像有的报道治疗几千例几万例疑难杂病,让人看了不相信。无论你的医术多高,同一个种病的病人不会都找你一个人看。做医生一定要认真,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只有认真辨证论治才可能把病人治好;你马虎,辩证不明,用药不准,就会影响治疗,造成病人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死亡。做医生的目的是救死扶伤,你违反了医疗规章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医疗事故,甚至造成病人死亡。所以,我要求每一位医生一定要做到认真努力,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普外组由张福林主任负责,还有王宁田、周庆符副主任,主治医师有陈柏楠,住院医师有秦红松、李铮、司呈泉等。由于病区小,床位少,住院的周期长,大夫不算太忙。
进修的第一个月,是观摩期,熟悉病房的情况,书写病历,观摩手术,没有具体的分工。第一天参加查床后,几个住院医师就安排我写病程记录,填写医嘱。下午收入一个乳腺癌的病人,就开始写住院记录,按医嘱开化验单,查体写大病历,忙到晚上十点才回宿舍。从那以后就天天忙忙碌碌的过着一天又一天。
病房里星期一、三、五为手术日,二、四、六查床。每个星期二上午尚主任查床,每周一次。大家一到尚主任查床就提心吊胆,因为他要求严格,大家必须做好功课,否则过不了关,特别是病历书写,要求的更严。
尚主任195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分配到辽宁省辽西人民医院工作。一年后选调参加在天津举办的全国第一批西医学习中医离职学习班,以第一名优异成绩毕业,荣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金质奖章和证书。先后在辽宁中医学院、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62年来山东中医学院工作。他工作认真,教学严谨,医术高超。所以每逢尚主任查床前一天大家就把必须做的工作做好,病例书写规整。
尚主任查床先由见习医生汇报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诊断及化验结果。再由进修医生汇报治疗情况,及治疗经过出现的病情变化。然后是负责床位的分管住院医师详细汇报完整的治疗经过和今后的治疗计划。尚主任听完汇报再望、闻、问、切、听、叩、触详细的检查,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再由主治大夫给大家讲解疾病的病因,发病经过及预后。然后尚主任在详细的分析讲解每个病人的病情治疗建议,需要注意事项、必须做到的预防、预后。每查一个病例,就是一堂现场教学。让你牢记这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 让你受益终生。一个病人查下来需二十分多钟,一个病区查下来须整整一个上午。大家只有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加班完成病程记录、医嘱、完善各种化验。
尚主任对病例的书写比较严格,从书写格式,文字的工整,标点符号的运用,错白字的出现的机率,他都严格给指出,有时候病历上被尚主任画满了红圈圈,再进行认真修改;对书写不公整的病例,严格得要求重抄或重写。开始的时候,我写的病例每个星期都有被尚主任用红笔圈改的地方。经过尚主任的严格要求,慢慢地养成了书写规整的文风,对用词不准的地方就查字典确认后再书写。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个星期开始观摩手术,学习洗手消毒,练习打外科结,练习打结重要的是速度。手术中的时间是争分夺秒,做助手配合不好,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侓。没有手术的时间在病房里换药、导尿、吸痰、冲洗引流管……。除了吃饭我基本都在病房里忙碌着。
由于床位少,住院病人的周转期长,收进来的新病员少,写大病历就少,时间就有结余。没有事的时候我就去病房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询问病人有什么需求。和病人接触多了,获得病人的信任。病人有什么不适就找我处理。慢慢地融入,成了病区医务人员中的一份子。
科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谁管理的病人谁手术、谁主刀。只有自己处理不了的时候由上一级大夫主刀。大手术一般都是主任主刀,也有病人点名要求某某大夫主刀的。主刀大夫是这一台手术的领导者与指挥者,同时是主要劳动者。其余大夫都是配角。我能参加手术的机会就是夜晚,值夜班的都是住院医师,主治大夫听夜班不值夜班,主任没有夜班。年轻的医师想多锻炼自己,夜晚来了急诊他们就收入院治疗,夜班的大夫少,我就可以上台做助手。为此我夜夜就都在值班室里过夜。值夜班的大夫也高兴,有我在,他可以出去办点私事,院办查岗我签到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我上手术的机会就多了起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