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了千佛崖极乐洞,这里是隋朝雕刻得最早的石窟造像群而著名。极乐洞是因为七十八尊佛像,成为其中的主窟。各处佛像雍容华贵,栩栩如生。
岀了极乐洞,来到西门内南侧的九龙泉,泉水澄澈见底。四周古树参天,阴翳蔽日。大家用树叶取水,泉水喝到嘴里,甘甜可口,细品似有香味。龙泉洞的书法题词,各显奇秀。洞边枝柯相盖,古典雅静,让人神清心静。
千佛崖是唐代时期的佛教雕像,这些佛像主要集中在四门塔西北,在白虎山东麓,是山东省内的唐代佛教石刻造像主要遗存。也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整个石窟长65米,高8.5 米的崖壁上,主要为摩崖龛像。小型洞窟有6个,现有大小造像214尊,铭刻45处,其中10 尊刻有武德、贞观、永淳、文明等年号。绝大部分为唐初的雕塑,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保存基本完好。经过整修更是活灵活现。
千佛崖雕像内容及形式均很单纯。除了两龛倚坐佛像外,其他均为结跏趺坐阿弥陀佛及释迦牟尼佛。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组合仅有一龛。佛像高的为2.8米,小的仅有数十厘米,但雕琢均甚精湛、细腻、写实,世俗化倾向较为明显,为典型的唐代造型的风格。如南平长公主造像,体态丰腴,面目圆润,微微带笑,温雅敦厚,俨然一贵妇人气派。第73龛佛像,高2.2米,面部落长,但不失丰满,眼睛若眯,目光向下,鼻梁端正适度,口唇曲线微妙清晰,神态似在静观沉思。令人于温和慈祥中感到矜持端庄。数十厘米的小佛像,有盘着脚,有一本正经地念佛、有的用手抠耳朵、还有的正看着前方,大的大、小的小,千姿百态。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离开千佛崖,我们向下一个景点走去,穿行在窄窄的羊肠小道,奔走在密密树林里,踏着清爽的石板上,坐在古老的大石头上休息。把清脆的欢声笑语,洒在阳光斑斓的石路上。树枝上的喜鹊轻轻地摆着扇子般的尾巴,听到我们的脚步声,一声鸣叫飞走了。鸟巢垒在高高的树枝上,隐在密密的绿叶中。它们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卖能着青翠的歌喉。
千佛山的山道像长龙似的,山道两旁的树荫差不多遮住了太阳,偶尔漏下一个个光斑,随着树枝的摇动而变换着位置,象捉迷藏似的。大头佛位于千佛山东南面的佛慧山, 佛慧山海拔460米,此山峻峭耸立,伫立于满山的野花翠柏之间,佛山赏菊指的就是佛慧山。佛慧山上有一处佛龛,上面题有“大雄宝殿”,四个字。字出自清末御史、书法家张麟英之手。大佛头就在这佛龛内,大佛头刻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如来。最早开凿于北宋景祐二年,距今为止,大佛头有近千年的历史。大佛头仅雕刻了肩以上部分,高7.8米、宽4米,相貌庄严丰满。
据传说宋朝时期,有一名信佛的能工巧匠,为了让佛家弟子能够烧香拜佛,使自己受到佛教的熏陶,使用玉石打造了一把锤子和一把斧子,来到这里,用它打造大佛。他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把满山打造成一个佛都。后来又怕老百姓破坏,又打造了一个神龙护法使者来保护大佛。
有人要问,为什么大头佛只刻了肩以上呢?有学者通过考证,探究其原因认为,当时的确是计划雕刻整尊佛像,但当佛头完工后,雕刻人发现下面的山体构造较为松散,不适合再做雕刻,因此放弃雕刻其他部分。就有了现在的大头佛。
大头佛西边石壁刻有明.万历年间的三月重修题记;东侧石壁刻有北宋景祐年间的方形浮雕塔两座,虽然经历岁月的沧桑,佛像已经有风化残缺,但依然不影响游客来此欣赏大佛头的壮观和庄严。
佛慧山全山景色秀美,有小溪、有古松、有青山、有许多的怪石头,有的像象鼻、有的像元宝、有的像蜗牛……。怪石嶙峋,危峰兀立,有的地方十分陡峭,累得我们 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每爬过一块大石头,都要找一个东西抓住,否则就怕过不去。
几经周折,我们到了黔娄洞,内里只有石刻,没有引起大家的兴趣。但是一个游客讲了一个传说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据说黔娄先生去世时,盖了一块白布,白布小一点,盖头露脚,盖脚露头 。孔子的弟子曾参的孙子曾西说:“把布斜盖不就盖严了吗?”
黔娄的妻子韦丛说:“斜盖有余,不如正盖不足。先生在世的时候,非常正直,死后却让他歪斜,这哪能是先生的本意呢?”
这个故事传为佳话,也深深教育了大家,做人一定要方方正正。
我们沿着山路慢慢地走着,天空的太阳已经转向了西边,大家都累了,感觉又渴又饿又累。山上没有卖零食的地方,大家只好忍着。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道小溪,小溪的上边有两个清泉。大家跑过去,在泉眼的地方喝起了泉水。清凉而甘甜的泉水喝到肚里,竟比喝冰镇可乐还提神。让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泉水汩汩地冒着,一大一小两个泉眼,大的在下,小的在上。泉水形成了小溪,溪水里有许多的小鱼小虾在水里游来游去。茂密的树林,清清的泉水,遍地的闲花野草,鸟鸣蝶舞,仙境一般的地方。溪旁有一处施工的地方,几个民工坐在溪边休息。房师芹走过去问:“老师,这泉叫什么泉?”
一个老年民工回答说:“这个泉叫母子泉,上边的小泉是子泉,下边的是母泉。这母子的泉水供养着半山的树木、花草、动物。没有这泉水,就没有这山清水秀了。”
“老师,这附近有卖食品的地方吗?”我问道。
“有,在‘唐槐亭’那边。”年老的民工用手指着对我说。
大家休息了一会,向“唐槐亭”走去。一边走一边欣赏路两边的风景。路边的十八罗汉石像栩栩如生,有的罗汉眉毛长到脚,有的罗汉手里托着塔,像托塔李天王。还有狰狞可怕的罗汉。有伏虎罗汉,有降龙罗汉……。回到半山腰,在一片平坦的地方,有一棵古槐,树干已经干枯,但又有一幼枝从老树中长出,犹如老树怀中抱婴儿。有人叫它“母抱子槐”。槐树旁有卖饼干、饮料、方便面等零食,大家买了一些零食,一边吃一边观赏着古槐。
简介介绍:据传说秦琼曾在此处拴过马 。又叫秦琼拴马槐。传说:秦琼非常孝顺,每年都要来为老母进香,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孝心,秦琼从不骑马上山,而将马拴在此处 。由此处徒步上山。
半山腰还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全城景色一览无余,近处大明湖明亮如镜,远处的黄河飘渺如带。回头看,“第一弥化” 四个篆体大字 刻在高高的山崖上,映衬着泉城的风景。
夕阳西下,晚霞腾空。千佛山比不上泰山那样雄伟,也比不上黄山那样瑰丽,但它满山苍松翠柏,葱茏储润,奇伟深秀充满了仙境一般的地方,给人另一种的感觉。眺望济南风光、追忆济南人文,写下:
济南
海右泉城历史久,三山环抱黄河流。
一湖荷花三山柏,水滟山葱趵突流千佛宝刹名四海,泉城风光甲天下。
高楼争雄群山叹,人文奇秀独一家。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