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初次读到它,对其义不甚了了,但它的颈联却让我眼前一亮,不由想起沉睡在我记忆里的久远的往事。我的父亲年青时教过私塾,是个有文化的人,每到年底有不少乡亲请他写对子(春联)。儿时的我就给他磨墨,打下手。年岁稍长,父亲便让我写些开门大吉、太公、灶对之类小对子。再往后,便叫我帮着写些中等的,如后门、房门的门次、门堂等。在这过程中,我曾见父亲写过一些我从未见过的联语,如:勿过奢华勿过俭,也知稼穑也知书;携酒泛舟游赤壁,爱鹅握笔写黄庭;举步让人先,存心昌我后;沧海月明珠献彩,蓝田日暖玉生香等等。我觉得挺好的,蛮有意思,至今记忆犹新。我成年后也曾常给邻里写春联,其时,我多次在写房门次时用过“沧海月明珠献彩,蓝田日暖玉生香”这一句。我曾见父亲写过此联,便依样画葫芦这么写,并不知其底里。如今方知,父亲无疑是化用了李商隐的这一诗句,也算是解了我一个小小的困惑。过了不久,7月里,天气炎热,宅在家无所事事,便翻翻书吧。翻开南京大学程千帆先生夫妇的《古诗今选》,看到有李商隐的七律《锦瑟》。这是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买的书,我当初就看过了。可那时却未曾注意到这首诗,可见自己是多么粗心。
(2018·10·14初稿,2021.5.18改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