禇大公居山西洪洞,后人分居于秦晋两省各地。
禇二公迁居河南雅州,后人分居于曲阜、泗水、宁阳。
禇三公迁居浙江秀水,后人分居于四川、湖北、安徽、怀远等地。
禇四公迁居辽东,后人分居于天津、石家庄、禹城等地。
禇五公迁居鲁南峄县,后人分居于鲁南、苏北、明光、滁州、黄岛、济宁、临沂等地。
至于南常禇氏本源,本人未去考证,也没查阅史书,只是听老人们传说和参考今人编著。
(一)禇氏祖茔
南常禇氏祖茔位於南常村西南。是从九顶凤凰山最高峰延伸下来的一条龙脉,南北走向。从凤凰山上望下看,一条土陵高出两侧,延伸到禇氏祖茔变为平原大地。堪舆先生称为结穴。祖茔前有两条河,一条是从村东两条河水汇聚走现在的南常街道(现在的南长街道是原来的河道,20世纪70年代,褚福义盖房子,在原供销社的门前挖出砌河堤的石基。),到阎王庙门前汇集村后来的水向村西南西流去,到禇氏祖茔东300米处折向西,河水绕禇氏祖茔前再向西汇集到时庄村东的河里,流入微山湖。第二条河是村东的河走村前向西南走果园前(现在已建成南常小学学校),向西奔小王庄村东的河,流入微山湖。“农业学大寨”的时候,深翻土地挖出原来的河床,河沙有20米宽2米深。全大队的社员干了一冬春才把河沙挖出来,压砂换土改良土壤。河床离禇氏祖茔约300多米。堪舆先生称河为水龙,两河围绕为二龙护穴。
堪舆先生断为凤山龙脉,结穴於平洋大地,又有二龙护卫,此乃上上之地。占有此地,后人可官至极品、富遮一方。
在我的记忆里,祖茔是一个阴渗可怕的地方。祖茔的四周有砖砌的围墙,林门是一个砖瓦结构的门楼,有两扇又高又大的木大门,平时总是关着。门前有两个高大的石狮子,狮子的口里含着可活动的石珠子,把手伸进狮子的口内可转动珠子。狮子前边是一条深深的沟(原来的河床)。只有祭祀、埋葬死人的时候才开林门。
林门内是大大小小的坟头,有的坟头很大,坟前有高大的雕龙碑,有戴石帽的碑、有砖镶套的碑、有半圆头的碑、还有半截碑。无碑的坟头虽然多,但都在靠四周的地方。看来墓地里也像人间的社会一样等级深严。
墓地里面全是高大的杨树,树上住满了各种鸟儿,啼叫着各种各样声音。地下落满了厚厚的一层鸟粪。树空的地里长满高高的黄麦草,草层里寄居在蛇、蜥蜴、蝎子、刺猬、田鼠……小动物和一些昆虫。
夏天里,杨树发满了枝叶,墓地里见不到太阳,阴森森的。风刮着树叶哗哗作响、鸟儿喳喳乱叫,地上的黄麦草1米多高,草丛里不时有蛇游动。所以一般夏天是没有人进去的。住在门楼里的猫头鹰,夜间“哇哇”的叫声像小儿的哭声,听得叫人惊心。我晚上听到了猫头鹰的叫声就下的藏在祖母的怀里不敢抬头。每当有人经过林前,惊动树上的鸟儿,它们群起而飞,黑压压的一片,鸣叫着飞向远方。
墓地的东南角、林墙外边住着一户王姓人家,是看守禇氏祖茔的人家。一般情况下,墓地的收入归看墓地的人所有。每逢祭祀或安葬死人的时候,再给一些费用。
解放后,土地改革,分田到户,祖茔的坟地也被瓜分。1958年大跃进时期,杨树被砍伐一光。一部分木材用做了铁路枕木,一部分大炼钢铁时烧了火。“文革”初期,红卫兵“破四旧”拆了围墙、扒了坟墓,砸了墓碑。墓碑石用去修桥,墓砖盖了 大队部,造反派为了寻找培葬品,把尸骨撒满墓地。棺木生产队改做了牛槽,拖车。后来生产队在里边放牛,坟地也被开荒种地。总之,禇氏祖茔被不孝的后代配合“红卫兵”破坏的荡然无存。改革开放后虽有修复,但至今面貌全非。
(二)百步坟
禇氏祖茔的后边有一个小坟头,据传说、已有几百年。因坟头离禇氏祖茔一百步远,故称为百步坟。据族祖父禇思香讲:此坟埋葬的是给禇家选林地的堪舆先生。当年南常禇氏一世祖选墓地。从南方请来了一位堪舆先生。在周围数十里范围内,翻山越岭勘察三年多,最后选中此地。
堪舆先生告诉一世祖,此地是从凤凰山下来的最大的一道龙脉。结穴於平洋大地,穴前有二龙护卫,以后数百年内,后人可富庶一方、并可岀一升加一斗芝麻多的官员、官至极品。但选了此地,破了天机地脉,我将会双目失明,你必须安排后人对我养老送终。一世祖答应了一切要求,享年内做到宾客相待。并签订了养老送终协议。
一世祖去世后,安葬在龙穴之内,堪舆先生双目失明。数年后一世祖之孙禇显忠封千户侯、晋执金吾羽林卫亲军指挥使使臣。
堪舆先生双目失明后生活不能自理,开始禇家按协议细心照顾。时间一久,其子孙又成了官宦之家,财大气粗,把早年的协议忘了。对堪舆先生不再相敬如宾,生活越来越孬,后来、就和种地的大领(长工)一起生活。先生苦不堪言。
堪舆先生的徒儿数年没有师傅的音信,一路寻找到了南山(南常),看到师傅的情况,抱头相哭。师傅谈了事情的经过,徒弟看了协议、决定与禇家理论。师傅说:“民不与官斗。他们现在是官宦之家,凭你一己之力又有何用,法是官家定的,老百姓怎么和官家争理?”
“那怎么办?”徒弟问。
堪舆先生说:“安莹之前我怕禇家后人不守信用,留下预备。待中秋之夜子时,禇莹会有荷花出现,到时你用镰刀砍下荷花,我用荷花水洗眼既可复明。”
徒弟留下来照顾着师傅,很快到了中秋节。
中秋之夜,万里晴空,天穹一片蔚蓝,亮晶晶的星星在天空中有规律的排列着,散发着温柔的灵光。一轮满月从东方升起,满天的银光 照耀大地。天地之间一片银色的世界,如水如雾。师徒在主人家欢乐赏月,大家其乐无穷。到了子夜之时,堪舆先生的徒弟潜至禇氏祖茔,只见禇氏祖莹内声乐嘹亮,遍地荷花盛开。徒弟手拿镰刀翻墙而入,手起刀落将遍地荷花砍光,只剩一世祖香炉下边的三朵荷花没来的及砍,这时有人从莹前经过,徒弟怕被人发现急忙越墙而去。因为逃走匆忙,徒弟没有带走荷花,师傅的眼睛也没能复明。后来,禇家明朝岀了御史禇德培,清朝岀了刑部员外郎禇德壎、工部员外郎禇光钊。族祖父禇思香说:这三名官员就是剩下的三朵莲花。南常禇氏从此衰落再也没有出大官。
徒儿失败后,堪舆先生对徒儿说:龙穴气数还旺,禇氏还有三名大官未出,切勿乱动。等我死后,葬在禇氏祖茔后100步处,压住龙穴,禇氏后人也就走向败落。
堪舆先生去世后,徒儿按照师傅的安排葬於禇家一世祖祖茔后一百步,压制住龙脉。从此禇氏得不到发展。后来人们称堪舆先生的坟墓叫百步坟。百步坟经历几百年,不大不小。历朝历代无人过问,也没人敢动它。“文化大革命”初期“红卫兵”造反派“破四旧”扒墓平坟也没人敢动。一般坟头经风吹雨淋几十年就平了。而百步坟几百年不变也是一奇。传说无可考证,但百步坟仍然存在。
(三)先生
听老人说:明末的时候,禇家有一私塾先生,是大炉巷人。年终休学、先生回家过年。当时天下着小雨,主人家让大领(长工,领头干活的人。)赶馿送先生回家。先生骑在馿上,大领冒雨给先生打着雨伞,赶着毛馿。走到“黄风口”的山口时,看着山前山后的蒙蒙细雨,再看看身边的大领,冒着雨给自己打着雨伞,心中洋洋得意,信口吟道:“山前山后雨蒙蒙,雇工打伞送雇工。”
“酒桌席前分上下,九秋十月一般同。”大领顺口答道。
先生翻身下馿,道:“学生失礼。”然后自背行李回家,不敢让大领相送。
次年开春,又去请先生复课,先生再三不应,并告诉禇家去请先生的人“你家大领,可为我先生。用大领做先生胜我也”。
禇家改用大领教授子弟,大领讲授的知识大大超过前任先生的水平。原来大领是明末应考的武举人。明朝亡灭、他只好隐其身份,躲避战乱,暂时躲避于南常禇家(因禇家家主禇德培是明末御史,是前朝官员)。
春去夏来,先生放学后坐在私塾学堂的院子里赤脚乘凉,左脚心有一黑痣,痣上长着一根长长的毛,无事用手慢慢的撸着那根长毛。正巧放鸭子的傻丫头路过,看到先生撸脚上的毛便笑着说:“看你珍贵的,俺脚上也有。”说着脱下鞋子给先生看,她两只脚上各长着一个红痣,每个红痣上长着两根毛。
先生看后没有说什么。到了中秋节,禇家请先生赏月,酒席之间,先生提出要取傻丫头为妻,当时禇家认为放鸭子的丫头太丑、粗俗,想给找一个漂亮的。可是先生只要丫头,别人不娶。禇家同意,到了秋后就准备了嫁妆给先生完婚。
清朝打下江山后,需要有人管理江山,满族人太少,无法满足要求。所以就征用前朝老臣。御史是明末崇祯时的官员,在应征之内。御史高风亮节、一臣不保二主,宁死不屈。清朝皇帝要以反清复明罪祸灭禇家九族。当时,禇家的先生已应征到京,在兵部任职,听到消息告诉丫头。丫头从禇家出嫁,以禇家为娘家。娘家要遭灭门之祸,心急如焚。急写血书,星夜差人送往南山(南常)。禇家人见到血书,急忙全家商量,最后决定,御史保其晚节,不入朝为官。其叔弟禇德壎进京为官。既保了御史的晚节,又保了 禇家不被灭门,平息了抗招之祸。禇德壎入京,深得先生和丫头的帮助。顺治四年。升为理判院院判,后历升为刑部山西清吏司员外郎加山东司郎中。顺治10年退归故里。其长子光钊,顺治六年随重亲王平叛山西姜环,以功晋封工部营缮司员外郎。
清朝江山坐稳、社会安定,采取了招考选贤、录用人才,南常禇家再也没岀过京官。
也有人说是百步坟镇住了禇氏祖茔的龙脉。是否真实,难以考证。
(四)一支碑
一支碑是指我曾祖父禇敬蘅的墓地,因他的墓地是他自己英年之时修建的,远离祖茔,独居一处,后来也没有人葬于那里,只有一个坟头和一个不太高的石帽碑立在那里,大家都叫一支碑。
曾祖父讳字敬蘅,兄弟排行是三公,我记得儿时跟父亲去祭祀时碑记刻的是“清增贡生候选训导禇三公讳字敬蘅德配马氏、侧室张氏之墓”。碑后记文已不记得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被“造反派”的“红卫兵”砸了碑,扒了墓,尸骨撒了遍地都是,可谓是撒骨扬尘。可以说当时“造反派”“红卫兵”干尽了丧尽天良的坏事。
听祖母给我们讲,曾祖父参加大考考场患病,回家医治无效而去世。曾祖父的墓地是他自己选择和主持修建的,并告知后人只有他葬在此处,后人不得葬入,若在他的墓地动土,家中必有三人去世。所以后人去世没有人再葬入此地。
曾祖父去世前,曾告诉马氏曾祖母,他x日x时必须到泰州去赴任,让家人准备好棺木、寿衣、车马随从。马氏曾祖母按他的安排做了准备,到了他说的日期,提前一个时辰让家人给他穿好寿衣,架到堂屋的正厅躺下。并告诉家人说:“来接我上任的兵马已到,多烧开水倒在门外的大道上,给前来的阴兵饮用。”家人按照吩咐烧了很多的开水倒到大路上。
正午之时,曾祖父告诉马氏曾祖母说:“我走了。”曾祖母问他:“你到哪里去?”他回答:“泰州城隍庙接任城隍”。说完双眼一闭停止了呼吸。事情真假无法考证,只是听祖母讲述。
后来我大队有一个姓王的皮匠,患病昏迷几天,后来好了,家人说:“你这几天昏迷可把家人吓死了。”他对家人说:“我本来被阴人带走了,刚出了村子,看到大路上来了大队人马,吓的阴人躲在路边,我看见轿子里坐的是楼院的敬蘅老爷,想给他说话,他老人家看见我说:‘王三!你家人正在家里着急,你不回家在外边溜什么?快快回家!’他老人家说完轿子就走了,阴人放开我,我就跑回来了。”
王皮匠好了以后,每逢过年过节或做了好吃的东西都要到曾祖父的墓前祭祀一番。是否真实,王皮匠祭祀是真的,直到他去世。他的儿子文化大革命时期去世,他孙子叫王化伦人还活着。
也有说曾祖父的墓地不可乱动,若对他不敬,定受报应。62年生活困难,大家挨饿,生产队里怕人偷地里的粮食吃,就组织了青年民兵看管。我大队有一个叫禇衍志的青年才18岁,在看管的时候爬到曾祖父墓前的墓碑上去拉屎,回家没一个星期就病死了。是否是拉屎造成的还是得急病病死的,那时候医疗条件落后没法证实。不过老人都用这种事情教育年轻人多做好事,少做坏事
赞(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