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围绕这个问题,人们争论了几千年,至今还没有一个合理结论。
所谓人性,应该是指人的一种性状,它能给人一种关于“人”这一事物的本质认识,人性的归纳,应该是对人的意识与行为的高度统一,能为人们认识“人”这一事物的行为提供预见性,由此我们来探讨善恶人性的合理性。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在社会中论品性,人是可以用善恶来划分的。这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人的性格与习惯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否则抓不住人的品性,也就无从谈人性了;二是对具体一个人来讲,可以用善或者恶来对其定性,但不能对其进行双重定性,即我们不能说此人既是善良的也是邪恶的,这就表明在社会中确实存在两种人,然而用善或者恶任意一种人性观都无法对人性进行统一,这就违背了前段中人性应该是“给人一种关于‘人’这一事物的本质认识及对‘人’这一事物行为提供预见性”的观点。
其次如果我们对人的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我们会发现,善人偶尔也会有恶迹;而恶人也有可能有善举,历史上曹操常被称为恶人,他杀了自己的叔父吕伯奢;杀了祢衡与杨修,可是他没有杀敢于直面骂他的陈琳;唐贞观皇帝李世民以仁爱之心得天下,以仁德治天下,他可称得上是一位善人,可是他身上仍然背有弑兄的骂名,这种集善恶行为于一身的现象带给我们的是人性的混乱之感以及人性难以琢磨的茫然。
事实上我们所谈到的人性善恶,只不过是我们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对他人行为的良善所作的评价,当我们说一个人是善良的时候,表明这个人对他人的态度是友好的,这个人对他人的人身是安全,这样的人也是可交往的,因为这个人骨子里存在着友善的因子;而当我们说一个人是恶的时候,可能意谓着这个人品行不端或者不太在意他人的利益与感受,与这样的人交往存在一定的危险。我们可能会受到这样的人的伤害。
善恶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它反映了人对他人及社会的一种态度与价值倾向。人的行为是由人的精神意志主导的,人的行为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来,绝对不是精神意志的盲动而偶然产生的,它代表了人对他人及社会的认知,对自己行为的价值判断,是一个人对自身、对外在综合感知的结果,是人们生存方式的一种反映。
人性的自私与善恶的人性观既有区别又有很强的关联。人性自私是基于人的“行为服务于自己”这一特定的行为性状作出的判断,它是行为的动力所在,是行为源头上的东西,具有先天因素;而善恶是从人行为的社会效果来说的,是后天形成的,是一种流。从行动者自身来看在他们心中也许没有善恶之分,只有行动的目标是否完成的有效与无效之分。从概念上讲,自私与无私相对,而不与善恶相对,自私、无私针对的是人们心灵服务的对象,善恶针对的是人们的行为对他人、社会的影响。但是从本质上来讲,人对外物具有占有欲,对他人具有排斥性,这与恶又十分相近,而割舍自身,为他人着想,这称为无私,又与善相近。
我们知道人都是有自己基本利益的,在人们内心深处也是具有这种利益感的;当我们内心充满利益的时候,我们可否想过道德在我们内心深处占有几成感受呢?以人心作为支撑点,以利益与道德作为天平的两端,当利益的份量压倒道德进而占据上风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一个人是恶的,相反,当道德的份量大于利益进而占有上风,那么我们就说人性是善的。
孟子与荀子都是儒家弟子,都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但是他们的观点却绝然相反,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却说人性是恶的。在相同的年代他们一定会争论得不可开交,但是尽管他们各执己见,但是他们的观点和著作都得到了后人的认同并得以流传,这与现实中恶人有之,善人亦有之的状况相符。
但是就知名度来看,孟子被称为亚圣,几乎与圣人孔子齐名,而荀子却几乎湮灭于历史的尘埃,无人问津,个中原因不在于其观点的正误,而在于人们心理接受方式不同罢了,当荀子说人性是恶的时候,人们内心可能会这样感觉:你说我是一个坏人。人们的信心来源于自我肯定,当自身被否定的时候,信心又怎能建立,精神的价值就不会被凝聚,这可能导致内心价值体系的崩溃。所以人们不接受性恶论表明了人们拒绝原罪说对自身精神的压抑。
孟子与荀子学说的区别在于:荀子在说人是怎么样一回事,而孟子却在说人应该是怎么样一回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