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7月12日下午,在省革委会主任办公室里,崔钢再次找潘复生谈心。这时,潘复生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我们个人之间就不用谈了,你好好准备一下,明天你向全体常委谈谈,再听听大家的意见。”
崔钢心情沉重地回到他的办公室,准备明天常委会议上的发言稿,但心中无数,不知如何下笔,便先找宋振业谈一谈。宋建议他再找全体群众代表开个会,听取大家的意见,争取大家的支持。当天晚上,崔钢把当时在省革委会的全体群众代表,他们是聂士荣、韩潮、孙宝生、刘雪峰、宋振业等人找到他的办公室。崔钢把他的想法向大家作了介绍,他们一致赞同范卫军的看法,并表示完全支持他。这使范卫军和宋振业大受鼓舞。
第二天早上,省革委会办公室里烟雾腾腾,好几个人都在腾云驾雾。缕缕烟雾,飘过省革委会主任的坐椅,摇曳到天花板上的灯玻璃罩下盘旋,交熔,化成浮云,在各处漫游飘浮。与会者都难以幸免,个个成了雾中人。
全体常委出席了会议,潘复生邹阴沉着脸,坐在他的宝座上,简单地说明了会议议程,接着指名要崔钢发言。
崔钢把他同潘复生谈话的内容以及对炮轰派的看法全盘托出以后,宋振业马上表态,完全同意崔钢的意见。
这时,会场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在崔钢和宋振业发言完之后,潘复生一反常态,态度非常严肃,一丝不苟:“崔钢同志讲完了他的意见,现在请常委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请常委们来帮助帮助他。”
代表们一个个发言,大家的发言内容如同一撤,似乎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是崔的意见是错误的,应该予以批判。二是崔的发言美化自己,打击潘汪,否定中央批准的省革委会的工作。三是崔迎合当前资产阶级的需要,是错误思想在省革委会内部的反映,应该揭露和批判。四是崔把自己的意见提了出来,这很好,大家要帮助他认识错误,同时希望崔钢同志及早醒悟,以免犯大错误。
常委们发言之后,汪家道把问题直接提上了纲:
“我看不是我们犯了方向错误,而是崔钢他自己犯了方向错误。”
汪家道批了崔钢一顿之后,潘复生作了总结:
“第一、当前炮轰派迎合资产阶级二月逆流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需要。第二、崔钢同志的发言,承认炮轰派有错误,省革委会也有错误,各打五十大板,这是折衷主义,二元论,是违背毛泽东思想的。第三、崔钢夸大了省革委会工作中的问题,把一个指头同九个指头的关系颠倒了。”
潘复生讲完后,问崔钢和宋振业:“你们俩还有什么意见?有,尽管讲出来。”崔钢心里感到非常难受,觉得目前不宜同他们辩论,于是在会上表示:
“我们的发言各位常委不能接受,各位常委的发言我们也不能接受。不过事关大局,我们还是诚恳地希望大家很好地考虑我们两人的意见。”
省革会常委会议一连开了三天,崔钢当时有三个没有料到。
一是,他没有料到常委们故意算了一笔糊涂账,把他当不当班长同现实工作扯在一块,把他的善意批评变成他个人的恩怨和对潘汪的人身攻击。
二是,他没有料到原先和他有同样看法的群众代表们,一夜之间全部倒戈,站在潘汪一边反对他。
三是,他没有料到,潘汪和常委们只针对他个人讲话,完全不提其他人也有他一致看法的问题。
但这个打击并没有动摇崔钢的意志,相反更坚定了他一定要把是非搞清楚的决心。就在这个时候,解放军报驻哈记者董学章坚定地站在他一边,鼓励他们尽快地向中央反映哈尔市的实际情况,请求中央采取适当措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