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还好,冷的不是太突然,至少给了人们防备的时间。而在我的家乡,皖北平原,天气变化的就很快了。
中秋节前后,院子里会堆满了苞米。拖拉机的轰鸣声会从早晨5点响到晚上8点。近几年还好,机械化作业减轻了人们很多压力。记得在我小时候,纯手工作业,人们先用镰刀把苞米放到,之后再由两三个人用手掰下苞米,扔到一堆。我是不大喜欢收割季节的,甚至理解不了收获的喜悦。满地金黄的苞米没有给我带来丝毫的喜悦,反而让我联想到几个小时之后要去翻动苞米,晚上要在充满蚊虫的黑夜里守候苞米。
后来,我渐渐的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认识,那些赞美农忙时节的文字似乎都有些虚假的成分,至少他们的作者不属于真正的农民。真正体验过,感受过农民生活的人,写出来的文字应该是滚烫的,应该是饱含某种心酸的。
我家有十几亩地,在当地的普通家庭中,应该算是数量比较多的了。耕种一季苞米,除去种子,农药,化肥,还有收割、播种费用,收成好的情况下,一亩地差不多净收入六七百元,忙碌几个月,没有别人在大城市一个月工资挣得多,这属实也成了很多农村人的隐痛。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务工,村庄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巢。
我爸曾有过一句感慨,我至今记忆犹新: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离开家乡,外出奔走。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这位中年男人的心酸,我想这句话也道出了无数人的心酸苦楚。理想与现实,人人都向往理想,可是大多数人却又不得不选择现实。希望这种无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消失。
赞(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