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通常被称为意志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这种称呼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叔本华哲学的核心概念就是意志。
一、什么是意志
他所说的意志跟我们通常理解的有不同;在我们看来,只有人(或者还有一些较高级的动物)才有意志,其它物体是没有意志的。而在叔本华看来,整个世界都是意志的体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意志的。这里他把意志跟意愿作了区别:意志是所有物体(包括无生命物)都具有的,而意愿仅为人和某些动物所具有;有意愿的活动是由于动机而产生的;人们通常说的意志,不过是他所说的意愿而已。
意志是这个世界的本体,是自在之物,是我们无法直接认识的;这个世界只是意志的显现即表象,也就是现象,我们通过感官或大脑认识的就是这些现象。意志本身没有任何目的,也没有任何限度,它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追求。
意志的对象化即表象是分等级的:较低等级的对象化是较为纯粹的表象,跟意志本身的关系较少,我们比较容易认识,因果关系也较为明确;而对象化的等级越高,则跟意志本身的关系就越多,现象之中因果关系就越不明确,我们就越难认清两者之间的联系。
意志是我们人跟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有的,属于共性;而只有人才具有智慧和知识,并且只有在这一方面才能显示出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属于人的个性;如果一个人的意志活动过于强烈,超出其意识的范围,表现得像一个只凭意志而没有理智的动物,我们就说他是一个普通人,意志把他降低到只具有类的水平。
人的种种欲望和冲动都是生命意志的体现,而其中性的欲望是对它最强有力的肯定,因为这不是为了个体自身的生存,而是为了种族的延续,这正是大自然的要求。而禁欲则是对生命意志的否定,这是由于对意志本质的完全认识,并通过禁欲者的行动表现出来。
人的生和死都属于生命现象,都是生命意志的体现,而生命意志本身是无所谓生死的;意志只是通过现在表现为生命,而不是通过过去和未来,因此我们不必考虑生之前的过去,也不必去想死之后的未来;如果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把死亡当作一种幻象,不再害怕它。
从意志的角度看,一个人作恶就是其生命意志过于强烈,大大超出肯定其身体的程度,只追求自己的安全和快乐,完全不顾及他人,将他人视为不真实的存在;然而在其内心深处,他仍然会感悟到,显现于所有个体之中的是同一个生命意志,他的作为就等于是这生命意志自己来对付自己,由此产生一种良心上的自责。
一个人只有获得对意志本身的认识,不再受制于根据法则,摆脱了动机的作用,处于宁静状态,才会产生意志自由。
二、什么是人生
人生问题是叔本华哲学主要探讨的对象,他从意志出发,最后都归结到怎样看待我们的人生,我们应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在叔本华看来,我们的生存是属于在时间中流变的现象,因此它必定会走向虚无;我们处于永远不断的运动之中,没有一刻可以停息下来,也就是说,生存的特点就是不得安宁。
在人生的道路上,命运是最起作用的东西,当然,我们如何应对它也很重要;人生就像下棋,我们该如何走,要先看对方即命运怎样走棋,因此,我们不得不屡屡改变自己的人生计划,有时等到我们实现预定目标时,这个计划已被改变得面目全非了。人生最要紧的是把握当下现在:未来总会让我们的希望落空,而过去也跟我们在此之前想象的不一样,只有当下现在才是真实的,我们应该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并由此而消除曾有的痛苦和烦恼,我们的生命就在这里。
从年龄角度看待人生,叔本华认为:童年处于人生的认识阶段,而不是由意志起主要作用,这种认识方式既是纯粹客观的,又极富诗意,因此童年的生活是幸福的;将人的青年时代和老年时代相比,前者总是向前看,而后者看到的是死亡,或者说,前者拥有的过去很短暂而未来很长远,而后者正好相反;然而老年并不是人生的悲惨岁月,到了老年,人的欲望逐渐减少,其心境趋于宁静平和,认识能力达到最佳状态,有着更为丰富的精神生活。
叔本华还从人生角度探讨了自杀问题:一方面他对自杀持反对态度,因为自杀者本想通过自杀从这个苦难的世界中解脱出来,然而这种解脱只是表面上的、未能真正实现;另一方面他坚决反对把自杀看成一种犯罪行为,因为每个人都有处置自己生命和身体的权利,我们应该同情自杀者的不幸,佩服他从容赴死的勇气,即使他在认识上或许有错,但这并不等于犯罪。叔本华对自杀的态度或许跟他父亲之死有关,据说他的父亲是死于自杀,那一年叔本华才17岁。
三、幸福与痛苦
在探讨人生问题时,叔本华还把重点放在有关人的幸福和痛苦方面。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特性是其幸福的最为根本的因素,它长久不变地起着作用,比他的财产和名声重要得多;在人的种种素质中,最能直接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是快乐的心情;而最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是身体健康,对于幸福而言,身体健康具有最大价值。
闲暇时间让我们在辛苦劳作之余享受自己的意识和特性带来的愉悦;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闲暇意味着烦闷无聊或者纵情声色;只有那些内心十分丰富的人才能从闲暇中获得幸福。
叔本华认为,人生来就是痛苦的,痛苦是他的本质;一旦其需要获得满足,再无其它欲望,空虚无聊又很快袭上心头,于是他的一生就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活动;人们要消除痛苦的种种努力,除了改变痛苦的形式之外,没有其它任何作用。“幸福的生活”只不过是“较少痛苦的生活”,也就是我们还能忍受的生活;生活并不是让我们去享受的,减少甚至免除痛苦就是衡量一个人幸福的标准:如果我们免除了某种痛苦,也不感到无聊,那就已经达到幸福的状态了。
个别的不幸事件发生或许出自偶然,但从总体上看,不幸及其造成的痛苦却是必然的;痛苦具有肯定的性质,它让人们感受其存在,而幸福和满足总是表明某种欲望的满足,也就是某种痛苦的消除;由此可知,快乐并非像我们通常所希望的那样美好,而痛苦却总是比我们所能估计的更为深刻。
我们应该以控制想象来减少痛苦:不要去想象那些只是有可能发生的灾难和不幸,因为它们要么是被虚构的,要么是可能性很小的,尽管它们有可能发生,但用不着让想象来把它夸大;如果一定要想象,那就想象一些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
人和动物的快乐和痛苦之源相同,但人对快乐和痛苦的感受要比动物敏锐得多;此外人的快乐和痛苦还是自己反思的结果,而死亡作为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也增加了他的痛苦;而动物既不会反思也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其痛苦和快乐比人少得多;动物表现出一种真正的智慧即那种宁静的态度和安于现状的快乐,往往让我们人类感到羞愧。
四、什么是道德
在叔本华的思想中,道德方面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他曾两次应征丹麦科学院的有奖征文活动,写了《论人的意志自由》和《论道德的基础》,前一篇论文获奖。
叔本华认为,人类的行为动机有三种:自利、敌意和同情;由前两者产生的是非道德的行为,由同情产生的是道德行为。自利心理是源于每一个体都兼有意志和表象两种身分于一身,他会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首先考虑自己的生存和幸福,为此不惜牺牲一切甚至毁掉这个世界。敌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各自私,人各自利,彼此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当一个人办错事、说错话、有缺点时,也会招致他人的敌意;敌意还有一个来源是嫉妒,可以说嫉妒本身就是一种敌意;嫉妒和幸灾乐祸是心理上的,落实到行为上就是敌意和残忍。同情是对于他人的痛苦有着直接而深切的感受,竭力消除他人的痛苦,而自己的满足、快乐和幸福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这种同情才是一切出自内心的正义、仁慈行为之真正基础,只有出自同情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正义是一种由同情而产生的美德,它对抗着自利和敌意的动机,不让我们去做给他人造成痛苦和损害的事情;“不要伤害他人”就是正义的基本原则。不义就是一个个体由于利己的特点,超出对自身的肯定,乃至否定其它个体中显现的同一个意志,其做法可能是毁灭或伤害别人的肉体,也可能是强迫别人身体的力量为自己的意志服务。
仁慈是另一种由同情而产生的美德:这时的同情不仅是阻止一个人去干损害他人的事,还激发他去帮助他人,做出或多或少的牺牲来减轻或消除对方的痛苦;仁慈的原则是“尽你所能去帮助他人”。
道德上的自由就是“没有任何原因的自由”,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任何特定境况中,具有这种自由的人都有可能做出两种完全相反的行动来。
五、人在社会
叔本华在观察他所生活的社会时,也充分运用了其关于意志的思想。他谈到社会各种人等的名誉问题:名誉从客观上看是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从主观上看是我们对这一评价的注意;一个人只要没有完全堕落,就必会有羞耻感,会珍视自己的名誉;由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形成的名誉主要有市民名誉、公职名誉;女性名誉和男性名誉;另有一种骑士名誉是旧时代的产物,它的原则跟其它名誉不同,是我们应该抛弃的。
名声跟名誉不同:人人都有名誉,但不是人人都有名声;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较大的名声,人们获得名声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有过人的品行;二是有杰出的作品;名声只有次要的作用,它不过是一个人的成就之回响和反映。
叔本华还论及妇女问题:在他看来,女人是有很多缺陷的,天生幼稚、轻浮,很少理性,目光短浅,判断力低下,没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缺乏艺术细胞等等。
他认为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规定男女两性平等,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应该实行一夫多妻制,还应该规定女人不能继承全部遗产,获得的遗产数额以能够维持其生活为限。
叔本华这种对妇女的偏见和歧视态度可能跟他个人的经历有关:他跟母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26岁时同母亲彻底决裂,9年后母亲剥夺了他的继承权。
在论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叔本华反对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提倡让孩子由直观到抽象、从实践到书本的自然发展;有关课程的设置也要遵照这一原则;他的有关看法是很正确的。
叔本华反对奴隶制,认为奴隶的产生是由于社会上有一群高高在上的人不劳而获;另一个原因是少数人对奢侈品的需求大大减少了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在作出这些正确判断的同时,他又说,这些奢侈品的生产也有好处,就是让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结果是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从中获益的不仅有富人,还包括所有的阶级;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和谬误的。
在政治上,叔本华主张君主政体而反对共和政体;他认为,君主政体最符合人性,人和其它动物一样,都需要把其中的一个放在首脑的位置上;在君主体制下,有才智的人才能身居高位;而在共和体制下,有才智的人会受到群氓的打压,权力被那些愚昧无知的多数人所掌握,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这里表现出叔本华政治观点的保守性和陈旧性。
叔本华还探讨了道德和立法的关系:两者的区别是,道德只关涉到正义或不义的施行,立法则只讨论不义的承受问题;两者的联系是:立法必须从反面来利用道德关于正义和不义的本质及界限的学说,否则立法就成了积极不义的根据,国家就变质为专制政体;这里他澄清了人们常有的一些模糊认识。
在论及刑法时,叔本华强调了一点:刑法的目的,就是威吓人们不要犯罪;其着眼点是未来而不是过去,这就是刑罚跟报复的区别;报复的动机是落在已经发生的事件上,也就是把过去只是当作过去。
在具体社会问题上,叔本华还特别讨论了噪音问题:他坚决主张用法令形式禁止噪音,特别是鞭打声制造的噪音;这应该跟他是一个脑力劳动者、平日深受噪音干扰之苦有关。
六、处世之道
在同人打交道、应付世事方面,叔本华也有一整套自己的想法,其基础仍然是他的意志学说。他认为,我们不应该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它可能破坏了我们内心的安宁;应该正确考虑和恰当估价他人看法的价值,无论这种看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以免成为他人看法的奴隶。
在同人打交道时,要透过假象即对方的伪装来认识其真实面目;而一般人都是极其善于伪装的,就像头上戴了一个面具一样;不要对任何人期望值太高,还要注意通过小事来观察人,这样就不至于陷入深深的失望、惭愧甚至遭到伤害。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外貌来了解他的为人;他的相貌要比他所说的话更能让我们了解他;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采取纯粹客观的态度,尽量不带主观色彩,而且要在对方孤身独处时来观察;这一方法主要用来判断对方的才智,至于道德方面的情况则很难作出判断。
在财产问题上,叔本华认为,正确的态度是:如果已有的财产足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我们就不应该再去追求更多的财产,而应该倾注全力发挥自己的特有的才能,从事一般人无法干的工作,为人们创造出美好的东西,以此来回报命运的馈赠。
叔本华提倡一种顺其自然的处世之道:遇到喜事就要高兴,遭受不幸也不要强忍悲伤,这是因为,世事难料,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而人们对此的判断却难免出错;要能够冷静应对灾难和不幸,最根本的是要认识到,世上一切变化发展都具有必然性,因此我们应该顺应这种必然性,也就是顺应不可避免的命运。
叔本华还认为,做人的诀窍在于装痴卖傻:这是因为,如果你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会让其他人嫉恨不已,成为众矢之的;你要做的就是让对方觉得你在智力上低他一头。
在叔本华看来,说假话并不一定是不义的行为,我们反倒可以用假话来对付不义,这是用诡计来对付诡计,预先采取措施防范他人可能的伤害;与此同时我们要把说假话严格限制在自我防卫这一范围之内,否则它就会被滥用,因为说假话本身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武器。
七、文艺之光
叔本华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研究,把审美作为直观意志、把握其本质的唯一方式。例如所谓壮美,就是不把注意力放在跟我们有敌对关系的观赏对象上,只是作为无意志的纯粹认识主体来宁静地观赏它们,并把握其中跟这种关系毫不相干的理念,因此超越一切欲望,于是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壮美感,这种对象就被称为壮美。
他还谈到人体美:大自然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完美无缺、毫无瑕疵的人体来;因此,不能说艺术家对人体美的创作是模仿自然的结果,也不能说他是把不同人身上那些最美的部分合成了一个美的形象;他是通过从个别事物中发现其理念,从而找到这种他从来没有实际见过的美。
在审美方面,建筑艺术唯一的素材就是重力和固体性之间的对抗;建筑艺术的任务就是将这种对抗清晰、完美地显现出来;它的具体做法是不让这些力量获得直接满足,而是采用迂回曲折的方式把这些力量给支撑住,让它们的对抗延续下去,两种力量的相反趋势就会以多种形式向我们呈现出来。
叔本华认为,在文艺作品方面,朴实自然是在最好的风格;那些真正有思想的作品自然流露出一种朴素的美,而那些假冒伪劣的思想则把所谓的风格当作一种掩盖真实情况的面具,其特点就是华而不实、矫揉造作、极不自然。
他还探讨了美与趣味的关系:两者的区别是,美是来自对理念的认识,这一认识对象是超出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而趣味来自境况,是充足理由律的结果;美是由于纯粹的智力认识而存在;而趣味则通过激发意志而起作用。有些文艺作品可能很有趣味,十分吸引人,然而却没有任何美的含量,以至于我们看了以后深感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说在文学名作中就都不含趣味的东西;在有些文艺作品中加上适当的趣味性是很有益处的。
叔本华还论述了历史与文艺的关系:前者给了我们个别的真实,后者给了我们一般的真实;前者具有现象的真实性,通过现象说明真实性的由来,后者具有理念的真实性,而这是任何个别现象都无法提供的,然而又显现在所有现象之中;在某种意义上说,在文艺作品中要比在历史记载中有着更多的内在真实性。
叔本华认为,无论从产生的影响还是从创作的角度来看,悲剧都是文艺的顶峰;悲剧的目的就是要表现人生可悲的一面,表现人类的痛苦、悲伤、获胜的邪恶、捉弄人的偶然性、无辜者不可避免的失败等等;这里就暗含着世界和人生的本质,反映了意志同自己的矛盾和斗争,具体表现为人类遭受的巨大痛苦。
叔本华针对文学评论的现状谈了自己看法:他认为现在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文学评论,因此提议办一个专门发表认真和公正的评论、不会被收买的刊物,同时要消除匿名评论的现象,因为匿名评论是所有文学罪恶行为的保护伞。
叔本华对音乐情有独钟,认为音乐表现的是意志的本质,而其它艺术表现的只是意志的影子;跟其它艺术相比,音乐的效果要强烈和感人得多,对我们内心的震撼作用甚至超过了任何一种语言。
叔本华还大力提倡学习拉丁语,用拉丁语写作,他指出,在学习拉丁语的过程中,一个人不仅学会了一些词语,也获得了许多新的概念,由于使用的语言不同,他的思想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不仅熟悉了各门语言,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使得自己对事物的观察更为敏锐,思想更为深刻。
他还讨论了手势语言:随着生动谈话而打的手势,自身就是一种语言,其应用之广泛,甚至远远超过文字形式的语言;这种手势并不是事先约定的结果,而是自然生成的,是一种真正的自然语言,而它们被固定下来,则是由于模仿和习俗的影响。
八、什么是天才
天才问题也是叔本华探讨的一个主题。他指出,天才的特性就是最为完美的客观性,其精神所指,跟他本人即主观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天才在直观中摆脱了意志的支配,完全没有自己的喜好、意志和目的,成了一个纯粹的认识主体,有了一双能够洞悉这个世界的明亮眼睛。
一个天才应该具有两种理智,一种是留给自己用的,服务于意志;另一种是给世界用的,用来反映这个世界,就像一面镜子那样客观;天才创作的艺术、诗歌或哲学,就是其第二种理智产生的结果;而平常人往往只有第一种理智。
天才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道德,这不是说他会去干坏事,而是说跟常人比起来,他的良心受到的日常生活压力更小一些,因为他对这个人生已经看得十分透彻;天才不会犯下大的罪错,因为一旦碰到这种情况,他们能够十分清楚地分辨善恶,其智力足以控制自己的意志,并且像圣人那样改变意志的方向。
天才总是带有几分疯狂:在天才和疯狂之间确有一道界限,但这道界限是犬牙交错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疯者可以正确认识当前的个别事物,也能认识过去的个别事物,然而对于它们的关系却不能正确认识,从而造成错觉并乱说一通,这就是疯者和天才之间的契合点;这是因为,一个天才也会抛开依照根据法则而结成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为的是从事物中寻找其理念,这种现象与疯狂颇有几分相似。
天才必定是孤独的:一个人自身内在的东西越是丰富,他有求于别人的东西也就越少;正是这种自我满足感使得他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因为这种交往可能牺牲他的自我;因此天才往往会选择隐居,尽可能地减少社会交往,以保留或扩大自己的自由,从而表现出一种人生的智慧。
在论及天才的名声时,叔本华认为,一个天才人物必定会默默无闻许多年,然后才有可能获得殊荣,不过这时也许他已经死去多年;无论他的作品是诗歌、哲学还是艺术品,他都如同一个孤胆英雄,同反对他的力量作生死搏斗;为了创作出可以真正流传后世的作品,他必须排除一切影响,做好放弃同时代人赞许的心理准备。这里叔本华颇有夫子自道的味道:他自己就是多年默默无闻,甚至连大学的教职也未能保住,直到晚年才开始得到人们的承认。
九、学术宗教批判
叔本华还对德国哲学的现状作了批判,指出它开始成为国家和某些个人的工具;而他自己30多年来不为所动,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样做是出自于一种本能的冲动,此外还有一种发现了被遮蔽的真理的自信。
他说,他的哲学是出自于康德,只有在完全理解康德哲学的基础上才能构筑自己的哲学。叔本华认为,康德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作了明确的区分;他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指出人类的道德意义完全不依赖根据法则,而是直接关系到自在之物;他的第三个伟大贡献是彻底摧毁了经院哲学。
叔本华还对逻辑和辩证法作了区分:逻辑是关于思维规则的科学,也就是关于理由和论据的方法,而辩证法则是现代意义上所说的关于争论的技巧;这样,逻辑研究的对象是纯粹先天的和超验的,而辩证法是两个有理性的人之间的一种交流,他们思想上分歧是经验的因素造成的。对于辩证法的运用,叔本华还列出了种种具体例子来予以说明。
对于宗教,叔本华首先有一种批判态度,他指出宗教的种种错误:宗教采用一种偏执和残忍的方式来传道,同时又大谈什么宽容、忍耐和服从;一个人在童年就被灌输了宗教教义,他的良知、同情心甚至所有的人类情感都会被扼杀殆尽,这是最可怕的事情;一神论宗教像一座大山压制人类的理性,特别是对哲学,从而严重阻碍了人类的进步。
他还指出了基督教的种种缺陷:其教义的本质具有寓言性,无法用理性规则作出判定,从而显得荒诞不经,而它根本就不承认自己的寓言性,反而竭力隐瞒这一本质,这是它最坏的地方;另一个缺陷是,它没有纯粹的系统的教义;其教义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历史事件,一些具体的事实、个人行为以及受难的情况等等,其核心只有一个:灵魂获救;它还有一个根本缺陷是,对人和动物之间的不自然的划分,将人看成是万物之灵,而动物则被视为普通的物体,因此不能保护动物免受公众残忍的伤害。
另一方面,叔本华又对基督教教义的某些观点持肯定的态度,例如原罪的思想,实际上原罪就是意志的肯定,而解脱就是意志的否定,这两者合起来就构成了基督教内在的真理;在对生命意志的态度问题上,基督教表现出它正确的一面;叔本华还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学说可以说是唯一真正的基督教哲学。”
总起来说,叔本华哲学以意志为核心概念,广泛涉及人生、道德、社会、文艺、学术、宗教等领域的方方面面,其思想独树一帜,且一以贯之,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重估一切价值”(尼采语)的印象,因此对后世影响极大。尼采的思想就是直接来自叔本华的哲学,他曾将叔本华视为精神之父,尽管后来他又是叔本华哲学最激烈的反对者。德国著名音乐家瓦格纳也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特别是其有关音乐的思想,他把自己的名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献给这位哲人。中国学者王国维也深受叔本华思想的影响,这反映在他的诸多文学论著中。
另一方面,叔本华的思想也有其多种渊源:他受柏拉图和康德哲学的影响很深,基督教和其它宗教的某些教义也对他有较大影响;他的哲学带有某种神秘色彩,在具体运用当中,既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也有一些陈旧甚至谬误的观点;后一种情况往往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性格特点有关。在阅读叔本华的东西时,我们会获得许多有益的启迪,同时也要注意对上述两种情况作出甄别。
本书从叔本华的大量著述中选译了那些最能反映其独特思想的内容,按照九大主题编排而成。如果你想通过一本书就能比较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这位哲人,那么,本书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你的需要。
黄忠晶
2013年9月19日(中秋)于无锡静泊斋
赞(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