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乱弹琴(9)

时间:2020/2/28 作者: 自由自在HH 热度: 231602
  女色祸国。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渊源流长,最有名的莫过于妲己,杨贵妃,程圆圆等。一个朝代的灭亡更替,由一个女子来开脱背锅,想想都觉得无耻。有句诗直观反映这一点“城头变换大王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兵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是不是,这么大的责任,一个女子能背起吗?问题是明显的,根源却都在回避,不论是本人粉饰之人还是后人,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问题就只能反复出现,朝代更替的周期论也不外乎如此。想想我们那些英明神武的帝王将相,连基本担当都没有,对自己没有丝毫反思,却要找一个令人觉得荒谬的借口,更有那些为其开脱文人骚客,那不知要如何无耻才能做的到啊。

  如果我们想通这些,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统治粉饰太平不惜欺骗期满毫无担当,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源于历代统治者及统治阶级实际作为体现出来的。我觉得不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以及后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好似进步了先进了,这只是历史的进步,绝不是统治阶级人性的进步,更不是大众生存环境的进步,本质实质依旧是换汤不换药,依旧是人剥削人的本质,更是剥削奴役更为残酷更为欺骗的时期,也逐步发展到了最黑暗的时期,因为不论何时大众没有丝毫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依旧缺衣少吃连基本生存都成了问题,有何自由,与奴隶区别何在,所谓人身自由是不是空谈,是不是更具欺骗性,是不是更残忍。说白了,如果生产者没有生产资料的自主权所有权,说任何都是白搭,解决不了生存问题,就没有大众的任何一切,即便有也只是暂实的虚幻的。

  至于什么盛世,这个之治那个之治,要站在合适的角度去分析,是谁的盛世,大众从中收益了吗,地位转变了吗。从社会发展即大众与组织本源看,这些盛世之治,最多只是对剥削制度的改良及对大众剥削压榨的适度调整缓和,目的只是延缓其统治寿命而已,绝不是从大众角度考虑的,那些盛世的统治者,热衷于做的无不是在如何维护延长其统治上大费周章,在巩固其政权上下大力气,少有的想逐步改变这一现状的却无不受到统治阶级的反抗束缚难展拳脚。从阶级分析的角度看,所谓盛世之治不外乎统治者十个指头各有长短,虽然有其先进性,但大众的生存地位没有丝毫改变,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触及改变统治者及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大众不能像轮盘赌一样,去赌一个道德模范的统治者产生,而应该是组织道德包括制度政体道德的产生,才能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历史上,一个朝代更替另一个朝代,从我们现在看,多半就是资源的争夺,权力也是资源的一种。其中底层大众奋而反抗的,多不胜数,基本都以失败告终,最终销声匿迹。这反映出,既得利益的顽固强大欺骗,为了固有利益疯狂反抗抵抗,也说明新生力量的简单脆弱,对统治阶级认识不足,而其中大众的觉悟程度,极大的影响了最终的结果。历史是组织与大众博弈的结果,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个矛盾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走向就是矛盾发展的结果。而统治者或统治阶级不是解决压迫,而是试图消灭反抗,试图通过各种软硬兼施的手段,消除镇压反抗,这怎么可能那,由此而来的,就是压迫愈加深刻,反抗愈加激烈。

  历史发展的定理就是如此,要么灭亡,要么生存,哪怕暂时得逞一时,最终必将走向各自的归宿,灭亡与生存,就是统治阶级与大众能否找到各自的平衡点。世界绝不是统治者的,它们虽然可以得逞一时,但最终必然消亡,这就是历史的真实面目。统治者或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的利益,一方面是为自己打算,可以作威作福为所欲为;另一方面是为子孙后代着想,试图永享荣华富贵,好似很为长远着想,但其实际的做法就是短视,就是在加速这个过程,富不过三代,就深刻揭示了这一本质。

  一个连亡国如此大的责任都要女子来背锅的一群,怎么会有历史担当,怎么会考虑长远,怎么会考虑民族利益那。想想联姻,我们就更能深刻体会到,凡是阻碍或有益他们自身利益的,都可以牺牲都可以消除,管他三七二十一利益第一,这就是统治者及统治阶级无耻面目。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