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人活着,在任何时代,除过外在的不一,本质是一致的,首先就是生存,就是从自然性向社会性不断进步。组织也是如此,也应该如此。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这一切,都只是理论上的,真实的世界,却更多体现了自然性即动物本能,特别是组织的自然性,对历史进程的阻碍扭曲,却真实发生,无时不在。尤其在我们的历史上,个人代表组织,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由于个人的自私贪婪,却更多体现了组织的无耻,可悲,可憎;体现在人即大众的,则是无知,无奈,麻木,自私等,这些必须深刻认识到。
我前面说,原始社会从原始部落走来,到了后期三皇五帝,具备了原始共产主义特征,就是一切资源的共有共享。确实如此。一方面那时的组织,特别是组织带头人即部落首领,自然性较少,社会性层次很高。因为原始部落大多都是由亲缘关系凝聚到一起的,组织及部落形成,既有一定自发性,又具备了合理性,一盘散沙是没法生存的。生存的问题是首要问题。组织和大众,形成了和谐的互助互动关系,大众形成组织,依靠组织;组织组织大众,凝聚大众,这才是组织和大众的真实面目。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神话传说,一方面体现了那时的大众所知甚少,对一切新生事物充满迷茫神奇,在人力无法解释时,自然产生了神话;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大众朴素的价值观,谁做了有益大众的,大众是不会忘记的,都给予神的待遇,把一切不合理以合理方式解释出来。但不管如何,大众与组织是团结向上的,是融为一体的,这就是后世许多文人大哲总是追忆这个时代,主张法先王等。
上古时代很多神话,其实今天看来,都有其存在性,合理性,正确性。如女娲补天,教化种植,养殖等,神农尝百草等,钻木取火等。这个神话过程,即是大众面对一无所知大自然不断探索,扩大生存空间的不竭努力。更是组织者深入人心,组织大众探索自然的自发行动。这一时期的神话,具有正向引导作用,与后期神话有根本不同,这一点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今天所说的有所作为,就是对那一时期最好的明证。这一时期大众是奋发向上的,组织是尽力而为的。说到底,就是简单,简单的生存,不论是组织还是大众,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发展的,壮大的。
到了三皇五帝,我觉得从我自己理解,应该是五帝三皇,可能简单点,准确点。五帝即: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三皇即:尧舜禹,这些对不对可以讨论。这时,基本有了较大的以氏族为单元的部落,大众的生存空间有了大的提高,向外界的探索不断深入。自然性,不论是组织的,还是大众的,逐步较少,社会性随之而来。因为单个人,更多体现自然性,一旦融入群体,自然性必然要有所改变,人与人之间,社会性应该是主要特性。虽然那时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战争也时有发生。最醒目的,当属黄帝蚩尤大战,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涿鹿之战,由此也就有了涿鹿中原一说。这是人性的必然,历史的必然。因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从原始部落,不断发展壮大,到了五帝三皇时,历史进化到相对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大众的生存有了大的改善。组织的作用,相对正面,九州归顺,四夷朝拜。可以说人与组织是和谐的,各司其职。出现了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禅让制等。诸如此类充分说明,组织首先考虑的是普罗大众的事,而不是自己如何,组织如何。这放到当前,都是很高层次的。再说管理,那时考核官员的是百姓的口碑,这是不是层次很高。如此等等不枚胜举。我们可以理解为民智初开,之所以把它分为童年期,也意在此。我觉得污染相对较少,把人性中的优秀性,即社会性无限放大的缘故吧。组织的优秀,无形中放大了大众的优秀。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任何阶段,大众都是弱势的一方,必须有一个组织来引导,依靠组织而生存发展;组织,作为权力拥有的一方,势必是强势的一方,是从大众中产生而出的。只有大众与组织是相辅相成,才能各得其所,否则就会互伤互害,而历史恰恰是沿着这一走向发展的,而其中变故的主要因素就是组织的变异,说白了就是组织后面人的变异。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