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弗洛伊德自述(86 秃鹫撞嘴:达.芬奇关于童年的一个幻想)

时间:2019/12/3 作者: 黄忠晶 热度: 176037
  就我所知,达.芬奇的科学笔记本中只有一个地方记载了他童年的情况。这是描述秃鹫的飞行情况,他突然中断了描述,回忆起浮现在脑海中的早年事情:“似乎注定了我跟秃鹫有如此深厚的关系,因为我记起了很早的一件事情,那时我还在摇篮中,一只秃鹫向我飞来,用尾巴撞开我的嘴,接着又撞了多次。”

  我们这里看到的是一个童年的记忆,十分奇特,其内容以及涉及的年龄都很奇特。也许有的人可能保有其婴儿时期的记忆,但其真实性很难确定,达.芬奇回忆中所说的秃鹫用尾巴撞开一个小孩子的嘴,这种情况听起来太离奇、太不可能了。对此,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情景并非达.芬奇对童年的记忆,而是他后来形成的一个幻想,变换到童年中去了。这一观点有助于解答我们的疑问,并可能对这一“记忆”作出正确判断。

  如果达.芬奇有关秃鹫落到他摇篮的故事仅仅是他后来的一个幻想,我们会觉得不必在它上面花费那么多时间。然而一个人对其童年记忆的思索并不是一件不值得我们注意的事。情况往往是这样的:在他自己都不清楚的残存记忆中,正好隐藏着他心理发展过程最重要特征的证据。现在精神分析技术已经可以帮助我们把隐藏的材料揭示出来,通过这一极好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把达.芬奇关于童年的幻想融入其生活故事中去。

  如果以精神分析学家的眼光来看,达.芬奇对秃鹫的幻想并不显得多么奇怪。我们似乎可以回想起许多类似的事,例如在梦中所见。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幻想的特殊语言转换成通常容易理解的语言。这一幻想的实质是关于性的。在意大利语以及其它许多语言中,“尾巴”一词往往作为男性性器官的象征和替代物来使用。秃鹫用尾巴撞开孩子的嘴,并在里面有力地拍打,这一幻想意味着把阴茎放进有性关系的人嘴里的性行为。这一幻想具有被动特征,就像在女人或被动的男同性恋者那里发现的一些梦和幻想一样。

  这里我要请读者能够克制一下自己,不要因为我们把精神分析首次用在一位伟大而纯洁的人的记忆上,就对我们愤愤不平。实际上这种愤愤不平并不能让我们知晓达.芬奇童年幻想的意义。既然达.芬奇已经承认有这个幻想,我们就不能放弃这一探寻的好机会;我们断定,这类幻想必定有某种意义,与另一些心理创造活动如一个梦、一个妄想有着相似的地方。

  把男性性器官放进嘴里并吮吸它,这在上流社会里被视为令人恶心的性变态行为,但今天有不少女性有这种行为;正像一尊古代雕像所表现的那样,过去也有类似的行为,看起来似乎并不那样让人恶心。医生们发现,女性中不少人会自发地产生这种性幻想。进一步的发现告诉我们,这种受到道德严厉谴责的行为实际上来自一种最纯洁的原初状态:它只是以不同形式重复了我们都曾感受过的一种愉悦:我们还在吃奶时,把妈妈或奶妈的奶头放进嘴里吮吸。这是我们生命中最初的快乐源泉,这一体验无疑在我们心中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后来,孩子逐渐熟悉了跟人乳房功能相同的牛乳房,而它的形状和在肚子下面的位置,让孩子将它与阴茎联系在一起,这一阶段会让他产生令人恶心的性幻想。

  现在我们理解了,达.芬奇想象中的秃鹫体验,要掩盖的是在妈妈怀里吮吸奶头的回忆。这其实是一幅人类美好的情景。他跟许多艺术家一样,借着圣母和她孩子的形象来描绘这一情景。这里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这一回忆本来对两性都很重要,却被达.芬奇这个男人转换成一个被动的同性恋幻想。实际上,传统观点确实把达.芬奇当作一个具有同性恋感情的人对待。为了解释达.芬奇的幻想,我们还得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达.芬奇用秃鹫替代了他的母亲,那么这个秃鹫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注意到,这里关于单性秃鹫的寓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教士们抓住这个自然史中的“事实”,作为对他们有利的证据,来对抗那些怀疑神圣历史的人。如果在那些最好的古代记载中秃鹫就是迎风受孕,为什么同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女人身上呢?既然秃鹫的寓言已经这样重要,被几乎所有的教士们经常挂在嘴边,我们可以假定达.芬奇也知晓这个广为流传的寓言。

  现在我们可以重新构建达.芬奇关于秃鹫幻想的起源了。他偶然在一个教士那里或一本自然史的书中读到,所有的秃鹫都是雌的,而且它们在没有雄性帮助的情况下能够自己繁殖。这时一个记忆浮现在他脑海中。而这个记忆被改造成我们正在讨论的这个幻想。这一幻想表示他也是这样的一个小秃鹫:有过母亲,却没有父亲,与此相联系的是在母亲胸前吃奶的愉快感受。而教士们经常宣讲的关于圣母和孩子的思想,也就是每个艺术家都喜爱的主题,对达.芬奇来说,更为增加了这个幻想的价值和重要性。他以这种方式将自己等同于小基督,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安慰者和拯救者。

  我们分析一个童年幻想,其目的是区分其中哪些是真正的记忆,哪些是后来被修改和歪曲的东西。就达.芬奇的情况而言,我们已经了解其幻想的真实内容:秃鹫替代母亲,意味着孩子意识到自己缺少父亲,只有他和母亲相伴。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这一事实与他关于秃鹫的幻想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他才将自己比作一只秃鹫的孩子。我们对他童年的另一个事实也有确切的了解:大约五岁时,他被父亲的家庭所接受。这里秃鹫幻想的意义在于,它似乎在告诉我们,达.芬奇一生最关键的几年,不是在其父亲和继母身边度过的,而是与他那贫穷和被抛弃的亲生母亲在一起,因此,在一段时间里他体验了缺乏父亲的感受。我们精神分析得出的这一大胆结论,其根据虽然不够充分,随着我们研究的深入,其意义会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来。如果我们考虑到童年情况确实对达.芬奇起作用,这一结论就具有更强的肯定性。据有关史料记载,在达.芬奇出生的那一年,他父亲与出身名门的阿尔贝小姐结婚。由于他们婚后一直没有小孩,他被父亲家庭收养。正如有关文件所表明的,那一年他五岁。婚后时间不太长,就让一个年轻并希望自己生养小孩的新娘来抚养一个私生子,这样的事很少见。如果达.芬奇跟孤独的母亲生活了至少三年或者五年之后才变成有父有母的,那么这就与秃鹫的幻想相吻合了。但这时已经晚了,在生命的最初三、四年,一些印象已经固定下来,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方式也已经建立,后来的经验很难将其抵消。

  如果一个人童年时难以了解的记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幻想是其精神发展最重要的成分,那么,由秃鹫幻想证实的达.芬奇最初几年同亲生母亲共同度过这一事实,会对他塑造内心生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一情况的必然后果是,这个孩子要比别的孩子多产生一种问题:婴儿是从哪里来的来的?父亲对婴儿的产生有什么关系?等等。他会带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来思考这个谜,使得他在很小时就成了一个研究者。我们有一个模糊的猜测:达.芬奇的研究和他童年的经历就这样联系着,促使他后来声称:还是躺在摇篮时,秃鹫就来拜访过他,因此,他是注定从一开始起就要对鸟的飞翔问题进行研究的。

  ——达.芬奇对童年的一个记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