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让这个世界变得压抑,无时无刻不在消磨我的意志,最后连叹气都变得慵懒。按理说环境只能影响人,决定权仍在我们手中,可我们却很少使用,甚至都不知道,大多时候环境已足以决定人。可能我仍在怀念,上周的月明星稀,云层随风不断变幻,以及那一抹天空蓝。我脚踏黄土地,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伸手去触摸遥不可及的蓝天,我想摸到,却又摸不到,我喜欢这幅非常有梦想的画面。
连续下雨,对于我这种间隙性多动症来说,有点心烦。室内待久了,如果无所事事,就会想睡觉,一睡就是几个小时,越睡越累。这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想着做点什么却又有心无力,最后还是殊途同归,睡觉。睡觉睡到一定程度上会良心不安,心想堂堂五尺男儿大好青春岂可整日卧榻酣睡,竭力劝自己,心安不就好了……
雨下得再大,总得出门,人再懒,也要懒得有原则,有志气。毕竟课得自己去上,饭得自己吃。既然下雨,就得打伞。想到了舍友的“大伞理论”。他总嫌自己的雨伞不够大,老喊着要买一把大伞,可以躲好几个人的那种。另一个朋友调侃他说,买那么大的干嘛,搞得像你有女朋友一样,你看人家有女朋友的才买大伞。他马上反驳说,你都不给别人机会,你怎么会有女朋友。我笑了笑,心想竟然还有点道理。想到自己还用着三年前的雨伞,它的支架已锈迹斑斑,心疼自己几秒……
其实有过多次这种想法,在突然下雨的时候,恰好自己带了伞。很多姑娘都没有带伞,这时候会想着充分发挥一下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挑一个落单的姑娘送她去她要去的地方。可惜都没能实现,后来我总结了一下为什么这事没做成呢?要么你不够善良,要么她不够漂亮。再一细想,这是个美女遍地的时代,我不可能承认别人不是美女,那就只能是我不够善良了。所以这么多年,当我独自走在风雨中时,也没有美女给我打伞。我总算知道了真相,恶有恶报。好吧,我不喜欢下雨天。
记得小时候,有时天朗气清也会突然下一场雨,那时别提有多高兴。如鱼得水,欣喜若狂。在雨中狂奔、旋转和呐喊,小伙伴们相互追逐和嬉戏,下得太大了就跑回堂屋里,用双手去接屋檐上流下来的雨水。有时候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下雨,我们跑着、喊着,哪怕全身湿透,也不在乎。
小时候,我们可以因为任何事情笑得很开心,也可以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哭得很尽兴。
后来长大了,笑也可以很牵强,哭变成了不可告人的秘密。每个人,都学会了隐藏。
如今下雨再也没有那种意境,雨没变,是人变了。说到意境,不自觉想起江南水乡的古街巷陌,想起那个只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既然如此雅兴,再赋小诗一首吧。
我曾是一个浪子
半生漂泊
天涯孤旅
我曾路过河流
路过山川
路过所有
我以为这仍是我的余生
直到遇见你
我不为过客
是归人
好吧,我不喜欢下雨天。这不是强调,为了掩饰上面那首不完整小诗的尴尬。毕竟随性所写,做不到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也没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坚持。我没有让人惊讶的才华,我就是我,转瞬即逝的烟火。
在大雨中呼喊,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当然是点题了,要不然能喊什么呢,我不喜欢下雨天?卢梭早就说过:“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就像我曾不喜欢写作文一样,但不管怎样总得有所规矩,哪怕是现在的笑谈。
我确定,我不再喜欢下雨天。因为没有与谁曾躲过雨的屋檐,也没了小时候的天真烂漫。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