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个辽西人的成长足迹(第六章:来自身边的感动)

时间:2019/10/28 作者: 景信 热度: 176665
  第六章 来自身边的感动
  
  夜冷
  平息着以往的喧嚣
  月明
  点缀着浩瀚的星海
  那是明月对黑夜的感动
  让夜不再黑而变得的光明
  有一种感动叫亲情
  来自亲人身边的感动
  当领悟了给予的力量
  心就长上爱的翅膀 飞翔
  
    【我要做妈妈的“保护神”】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一年中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过年的那段日子,从每年的腊月初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腊八”,就开始有年味了,一直到年后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年才算过完了。而就在年要过完的农历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的傍晚时分,那时候我们的老家有一个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叫“打花脸”,也叫“打花眉”。就是村子里青年男女之间的一种娱乐活动。最早的活动就是村子里年轻的小伙子们在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晚上,给新结婚刚过门的叫嫂子的新媳妇们“打花脸”。具体做法是,年轻小伙们把大萝卜用刀削成两半,再把平面部分在烧火的锅底上蹭黑,然后用手拿着这个一面是黑色的萝卜,如果看见叫嫂子的新媳妇,就突然上前把蹭黑的萝卜往新媳妇的脸上蹭,将她的脸蹭黑,顾名思义“打花脸”。然后小伙们就跑,新媳妇们被打成花脸岂能甘心?于是,就开始在后面追。此时,村里的人们也会走出家门看热闹,有的还跟着起哄,唯恐不热闹。一时间,小山沟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习俗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后来就演变成了不管是新媳妇还是老媳妇、不管是叫嫂子还是叫婶子都加入到了“打花脸”的队伍中来,这样一来习俗也就失去了它本来愉快欢乐的意义,以至于最后都变成了人们感到厌恶的一项活动,不常见的甚至有因此而翻脸的情况。

  我从小就十分厌恶这项活动,打心眼里讨厌把人家如花似玉的脸硬给弄成像个包公似的,我总感觉那是对人格的侮辱、是对人的尊严的挑衅。所以,我从来没给嫂子们打过花脸,而恰恰相反,我却让嫂子们给我打成过花脸。真就应了那句话,人都是专捡软柿子捏,她们看我老实就欺负我,可是,每当有这种情况发生时,我选择不还手,也不报复,只是毫无反应的回家把脸洗干净。再后来,我干脆每年正月那两天都躲在屋里不出去,也不出去看热闹。说起我对这个活动的的反感,源自于在我很小的时候,看着与我妈妈叫嫂子的人们给我妈“打花脸”,每次我都被吓得“哇哇”大哭,总以为那是他们在欺负我妈妈。可那时候我太小,没有力气帮助我妈,只能眼看着我妈“吃亏”,那时我就曾暗下决心:“等我长大有能力了,一定要帮助妈妈讨回公道。”其实我这么说并不完全是小孩子那种天真幼稚的想法,而是真的有抱打不平的情绪在里面。并且,随着我慢慢长大,这种情绪在我的骨子里越来越厉害,终于在1974年正月十五那天的晚上爆发了,我用我的力量为妈妈“讨回了公道”,捍卫了“公平正义”。

  事情是这样的,那年的正月十五晚上和往年一样又要开始“打花眉”了,我就对妈妈说,咱们哪也不去就在屋里呆着,他们爱给谁打就给谁打去。可我想的还是太天真了,咱们不出去不代表人家不上我们家来,就在我们吃完晚饭,我妈去喂猪的时候,我的一个叔伯哥叫赵景才,小名流枕,推开大门慌慌张张就进来了,看见我妈拎着喂猪的泔水桶朝屋里走,就冷不防从我妈身后窜过来,拿着黑罗卜就往我妈脸上蹭,事发突然,等我妈反应过来的时候脸已经被蹭黑了。按理说这个流枕和我一样,都是“景”字辈,得管我妈叫婶子呢,不应该与我妈取笑,可由于这项活动近些年来有些违背常理,个别人把它当成是一种普遍现象,扭曲了当初风俗的宗旨,有的甚至变得很低级庸俗,所以,才出现很多本不应该出现的场面。

  流枕给我妈打完花眉转身就要跑,我妈上前抓他一把也没抓住,他照样回头回脑地往前跑,他给我妈打花眉时我正在外屋厨房干活,听见院子里有动静我就急忙往外看,正看见流枕往大门外跑,我妈在后边追,我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我是血往上涌,怒发冲冠,不顾一切地就像一阵旋风一样冲了出去,还没等流枕跑出大门口,我就把他抓住了,并且死死地抱住他的腰,一用力竟把他活活地摁在了地上,同时我还喊道:“妈!快,把他的黑萝卜抢过来朝他脸上蹭,让他尝尝黑脸包公的滋味!”

  要不咋说人急了的时候力气也大,会有超乎寻常的事情发生。就拿这件事来说,当时我还是一个十六周岁都不到的大孩子,竟然能把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棒小伙子摁倒在地,并切还把他弄成了黑脸,这难道说不是一个奇迹吗?其实细细想一想也不奇怪,因为,那不单纯是身体的力量,不单纯是体能的作用,那里面有一个儿子对他妈妈的爱心,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一转眼1974年的春天来到了,这时候奶奶的身体已大不如从前,自己做饭都非常困难,于是,爸爸和妈妈商量后就决定把奶奶接来与我们一起住。但奶奶家的院子很大,能种很多蔬菜,妈妈就利用我星期日在家的时候去种园子。可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奶奶不让我们种,还恶狠狠地对我妈说,就是宁可让别人种,也不让你们种。当时我听了以后肺都要气炸了,可我妈却不生气,还给我解释,说:“你奶奶岁数大了,有的时候犯糊涂,现在说不让种,过几天说不定就让种了。”妈妈就是这样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奶奶可不像妈妈想的那样,还没到种地的时候,就提前对我们说,那园子她已经让别人种了。

  妈妈听了以后虽然当时没说什么,可心里也很不高兴。有一天早晨刚起来,我妈就和奶奶说了这件事,就听妈妈说:“那园子你咋还让别人种了呢?知道的行,不知道的以为我们不给你种,好像咱们家不和似的。”按理说,妈妈这么说话没毛病,合情合理,可奶奶不这么认为,她认为这是妈妈在质问她,在和她顶嘴,就见她听了以后开口就骂上我妈了,不仅如此,竟然下地举着拐棍还要打我妈。这时,我也已经穿好衣服下地了,奶奶的举动我实在看不下去,就一个箭步冲了过去,站在了奶奶与妈妈的中间,在奶奶举起的拐棍还没落下来的时候,我用手抓住了,并且还大声的说道:“奶奶请不要打我妈了,难道我妈说的不对吗?今天你要打就打我吧!”我一边说着一边把奶奶手里的拐棍夺了过来,那拐棍也不是正规的,就是一个临时的木头棍子,有大拇指那么粗,因为我在气头上,拿过来以后两只手一用力就听“咔嚓”一声让我给折断了,之后,愤愤地扔在地上,嘴里仍然大声说:“以后有事说事,别动不动就打人骂人,以后谁也别想欺负我妈!”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针对我早晨的表现进行了教育,只听她语重心长地说:“今后不准你们对奶奶使性子,更不要冲她发脾气,奶奶是长辈,我们怎么可以顶撞长辈呢?”这话不仅是说给我一个人听,是同时说给我和弟弟、妹妹三个人听的,我深深地懂得那是妈妈在教育我们,在孝敬父母的同时更要尊敬长辈,不能图一时的痛快而做出有损于长辈尊严的行为。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和文化知识的积累,让我慢慢懂得孝敬父母也好,保护妈妈、做妈妈的“保护神”也好,不能单凭匹夫之勇,依靠自身的力气,而是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会用智慧化解矛盾,用头脑统一分岐,只有这样才配做妈妈的“保护神”,才能保正妈妈不受伤害。

  【爱心在坚守,孝心在接力】

  古人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认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有资格说爱心和良心。而孝的一般表现形式为孝顺和孝道。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样的儿女,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都是非常有孝心的人,在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这方面是我们这些儿女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我的奶奶脾气非常糟糕,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骂人,没完没了的骂。记得我小时候怕奶奶怕得不得了,有时候奶奶如果大声喊一嗓子,我都会被吓得激灵一下浑身发抖。可妈妈对我说,奶奶对我的态度就算不错了,比对待别人强得多。不有那么句话嘛,“老儿子、大孙子,妈妈、奶奶命根子”。我是奶奶的大孙子,所以她对我和对别人不一样。

  等我后来长大点了以后,对奶奶的骂人就有了反感情绪,有的时候还埋怨妈妈,说妈妈太老实,连一句都不敢反驳。这时,妈妈就会对我说:“奶奶骂两句就骂两句吧,骂两句她心里就痛快了,其实你奶奶也不容易呀!”于是,妈妈怕我们不理解奶奶,更怕我们不听奶奶的话而顶撞了她,就给我们讲奶奶过去的历史。

  妈妈说,奶奶有今天这样的脾气和性格与她的经历有关。刚建国那会儿,奶奶曾经在区政府做过法官,断过案子,审过犯人,因此养成了刚正不阿、冷面铁心的性格。再加上我爷爷去世早,据说爷爷去世时我爸爸才十五岁,而我老姑都没看见过我爷爷,也就是我老姑是在我爷爷去世以后才出生的,农村把这么出生的人叫“梦生”。当时就奶奶一个人带着爸爸他们哥仨和两个姑姑,最后都把他们养大成人。在解放前的那乱世之秋,一个女人带着五个孩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所以这让奶奶的性格变得孤僻、冷漠,脾气暴躁,遇事沾火就着。

  其实妈妈这么做的目的我们岂能不知,就是想让我们通过了解奶奶的过去而增强对奶奶的理解,以达到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目的。妈妈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1974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老舅来我们家,给我们送来了粽子。当时我们别看生活在农村,可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没吃过几回粽子,原因只有一个:太穷,不是没有黏米,就是买不起粽子叶。

  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妈妈为了让我们吃上粽子,把老舅家用过的粽子叶拿回来,由于用过一次的粽子叶没有了之前的筋骨,变得很脆弱,所以,不能再用来包粽子。于是,妈妈就把粽子叶铺在一个铁盆里面,再把泡好的黏米放到粽子叶上面,最后,在黏米的上面再盖上一层粽子叶,然后上锅去蒸,等蒸熟了以后就可以吃了,虽说也有粽子的味道,但是,终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粽子。

  现在,老舅送来的才是真正的粽子,可老舅家人口也很多,能给我们的也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当时还不到十岁的妹妹景玲看见粽子高兴地拍着小手喊:“吃粽子了!妈!我要吃粽子。”弟弟当然也想吃,他不错眼珠的盯着看。就见妈妈分给我们一人一个后,把剩下的三个粽子装进了一个大碗放进了碗橱柜里,就出去干活了,临出门口的时候还嘱咐我们,说:“你们仨快点吃,吃完了好帮妈妈干活。”我非常知道妈妈下一步想干什么,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她是想把那三个粽子送给奶奶呀!因为,我太了解她了。

  我当时手里拿着粽子想着心事,妹妹景玲看我没吃还问我,说:“大哥,你咋不吃呀?你不爱吃吗?”“爱吃,大哥一会就吃。”我笑着回答她。但是,我没吃,也把它放进了碗橱柜里藏了起来。

  果然让我猜对了,过了不大一会,妈妈就回来开始喊我的名字了,我来到妈妈跟前,就见她从橱柜里拿出那个盛着粽子的大腕看着我,说:“国民,来,你把这三个粽子给你奶奶送去,正好要过节还没啥给她呢!”我不情愿地接过碗,看着妈妈,说:“妈!这粽子是老舅给你拿的,可你连一个都没吃,你吃一个吧!送两个不行吗?”“快都给你奶奶送去吧,她最爱吃粘的,我还年轻,吃的时候在后边呢!”妈妈一边用毛巾擦着汗一边说。我虽不情愿,但母命难违,也只好照办。

  送粽子回来就要吃晚饭了,我在往桌子上拿碗的时候把之前分给我的那个粽子端了上来,放到了妈妈的跟前,用眼睛看着她,嘴里还说道:“妈!给,吃粽子!”妈妈先是愣了一下,但马上就明白了,她轻轻地摇了摇头,说:“看你这孩子,给你的你就吃吧!”“妈!你吃吧,我还年轻,吃的时候在后边呢!”我用妈妈刚才对我说过的话回答她。她笑了,她明白我说话的意思。就见她拿起粽子吃了一半,把剩下的一半放到了我的碗里。嘴里还小声地叨咕着:“明年妈也给你们包粽子,今年我就是偷懒了!”说这话的时候,我看到妈妈的眼睛湿润了,好像马上就有泪水流出来,我不想让妈妈伤心,就急忙打圆场,眼睛看着弟弟和妹妹,说:“明年我去整粽子叶,让妈给咱们包大粽子,一人一个就够吃,你们俩说好不好呀?”“好呀!好呀!太好啦!大粽子更好吃!”景玲妹妹应声附和着。

  妈妈作为母亲和家庭的女主人,因为没包粽子而说的那句话,既像是在安慰我们,又像是在自责,其实我更清楚那不是她在偷懒,而是妈妈实在无奈!

  要说孝敬老人、尊敬长辈,爸爸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和妈妈一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用说在我们马友营农村的老家,我爸爸孝顺老人、孝敬父母那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就是后来我们连同奶奶一起搬到我和爸爸工作的单位──北票和尚沟煤矿去居住,我爸爸也是出了名的孝子。每当说起我爸爸来,人们都会伸大拇指称赞说那老赵师傅可是个大孝子啊!

  1978年11月我参加工作,在年末的时候我们家就从农村老家搬到了煤矿,连同患脑血栓病的奶奶一家六口住在一起。

  来到矿山以后,矿上的职工食堂凡是改善生活,爸爸都要想方设法给奶奶买回一份来,就是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给奶奶买。不仅如此,爸爸和妈妈还坚持每周给奶奶擦一回身子。当时矿上的职工俱乐部每个周末都放电影,在农村老家时奶奶虽然也看过电影,可那都是看的露天电电影,像城市电影一样的职工俱乐部那样的室内电影奶奶却从来没看过,可是,奶奶还脑血栓走不了路,于是,有一天,我爸就背着奶奶去俱乐部看电影,观众看了无不被爸爸的孝心所感动,以至于后来矿青年团还根据爸爸的事迹编排了一部话剧,话剧的名称就叫《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孝心》。这个感人的事迹在我们矿区传为佳话。

  俗话说的好,有其父必有其子。也正是爸爸和妈妈天长日久、潜移默化的行为方式影响着我们,让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扎下了根。让我们懂得了孝敬父母、善待老人是被众人称赞的事、是光荣的事。在这方面,我弟弟景儒比我做得好,比我优秀。

  在我还没正式到和尚沟煤矿上班之前的1977年的春天至1978年11月,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和妈妈、妹妹就在煤矿与爸爸住在一起,马友营老家就只有当时才十五岁的弟弟景儒在家和奶奶过,那时奶奶就已经患脑血栓病了,下地行走很不方便,景儒既要上学,还要料理家务,又要照顾奶奶,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有一天傍黑天的时候,奶奶突然发病,吓人的是从鼻子眼往外流血,拿东西堵都堵不住。没办法,景儒连鞋都没顾得穿,光着脚就往外跑,他一口气跑到离我们家三里多地的下打草沟,去找“赤脚医生”。等把小王大夫请到家给奶奶看完病、止住血,他才发现自己的脚在流血,于是,小王大夫又给他包扎了伤口。即便是这样,他还坚持下地,一瘸一拐地给大夫做了一碗面条。据后来他自己笑回忆说,当时光顾着忙了,面条里都没放盐,只好拿来咸菜汤给大夫泡面条吃。

  要说起我和弟弟在性格上有很大差异,脾气秉性也不一样,我胆子小,办什么事比较细致,好多愁善感;而弟弟则不同,他从小就胆子大,为人仗义、性格豪放,好交好为。虽然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啥也不在乎,可就是心眼好,爱打抱不平,尤其是在赡养老人、孝敬老人上是我们赵氏家族“景”字辈中的榜样。他先后侍奉和赡养过奶奶、爸爸以及他的岳母三位老人,曾亲自为爸爸和他岳母养老送终,但他从没流露过半句怨言。

  别说对待长辈,就是对待我这个兄长他都是尊敬有加,从不与我顶撞,遇事都要先征求我的意见。用他的话说就是:“现在父母都不在了,大哥就是咱们的主心骨,凡事都得听我大哥的。”我深深地懂得,他说这话不是随便说说讨我喜欢,而是在传递着一个信息,那就是尊敬师长、孝敬老人的中华美德!

  【一夜牙疼,两次就医】

  人的一生总是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人们由于个人观点不同,文化水平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对人类从生到死的认识也不同。在生老病死这四大阶段中,病和死往往紧密相连。无论地位多高,官坐多大,都逃脱不了病痛的折磨,更逃避不了死亡,这是物质不灭的自然规律。当然,人类病痛有轻有重;而对死亡的认识更是不尽相同。

  台湾现代著名小说家,今年七十九岁的琼瑶女士,最近通过网络平台发表了她对自己得重病和死后的安排和嘱托,她笑看人生,也笑看死亡。她说:“我已经七十九岁,明年就八十岁了,这漫长的人生,我没有因为战乱、贫穷、意外、天灾人祸、病痛等原因而先走一步。活到这个年纪,已经是上苍给我的恩宠。所以,从此以后,我会笑看死亡。谈到生死,我要告诉你们,生命中,什么意外变化曲折都有,只有死亡这项,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也是必然会来的。当然,如果横死、夭折、天灾、意外、战争、疾病等等这些因素,让人们活不到天年,那确实是悲剧,是生者和死者最大的不幸”。

  琼瑶女士的话其实就是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人活在世上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会经受包括病痛在内的各种各样折磨,而且必须得死亡。只是看你怎么去面对死亡。

  说起病痛的折磨,相信哪个人都经历过,在我已走过的六十年人生旅途中,和琼瑶女士经历一样,没经受过战争之苦,没经历重大天灾人祸,迄今为止还没有重大疾病折磨,也算是很幸运、幸福的人。当然,这不能说我的前大半生就万事一帆风顺,没有任何身体伤痛。小病小灾也曾在我身上多次光顾,病痛的痛苦折磨也是让我刻骨铭心!但是,好在每当病痛来临时,都有身边亲人的眷顾和好心人的给于的温暖,正所谓:病魔无情,人有情。也正是由于有亲人和好心人的亲情与热情、爱心与关心,才使得我减少了病痛的痛苦折磨;才使我一次又次战胜病魔,尽快地恢复了体能,有了继续前行的机会和本钱。

  “牙疼不算病,但是,疼起来还真要命。”这是流传在民间的一句顺口溜,是对牙疼这个不算大的疾病的一个非常形象的描述。可能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牙疼的痛苦,都领教过它那虽说威胁不到生命,但也会把你折磨得生不如死;虽说不撕心裂肺,但也痛苦难耐,滋滋啦啦疼痛的滋味实在是难以承受。

  凡是牙疼的人,都是扁桃体发炎形成症结引发口腔神经紊乱,近些年来医学研究发现扁桃体炎症疾病,与人类日常营养学有密切关系,经常性营养不良,身体机能得不到足够的像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再加上超负荷的体力劳动,这样,扁桃体就容易出现毛病而直接引发牙神经痛。

  我小时候农村生活艰苦,家境贫寒,连最起码的温饱都无法保证,还谈什么食物营养呢?能填饱肚子都很不错了。而要说超负荷体力劳动,体力透支,那我可是经常的事。

  繁重的体力劳动,困难的家庭生活,让我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单薄、瘦小,以至于后来住在我们家东院的大娘与我妈拉家常时,就说:“你们家国民硬是干活累的都不爱长个,可得注意别以后变成矬子。”每当听到大娘说这样的话,我妈妈都会惭愧的低头不语,其实她心里明白得很、内疚的很。

  我不仅体格单薄,而且身体免疫力也很差,感冒每次都能找到我。感冒直接导致我扁桃体发炎,嗓子疼。妈妈治疗嗓子疼有专门方法,就是把鸡蛋打碎上锅用油煎,不放任何调料,然后让我把煎好的鸡蛋趁热放进嘴里大口的吞咽,功效就在于利用鸡蛋的腥味和刚出锅的热劲来缓解嗓子的疼痛感。在当时医疗条件和经济条件都十分落后的背景下,这种土方法也曾经发挥过很好的作用。可这是嗓子疼,而牙疼就不行了,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记得在我十四岁那的秋天,随着气候的变化,我又感冒了,而且这次还与以前不同,除了嗓子疼以外,牙还疼上了。开始几天还勉强能支撑,可就在第三天快要掌灯的时候疼痛加重了,当时连吃饭、睡觉都无法正常进行了。于是妈妈就想领着我去看医生,可看医生得去离我们家六、七里地远的大乌兰,当时弟弟、妹妹都还很小,把他们俩扔在家里妈妈很不放心,再加上她自己患有严重的气管炎病,走起路来气就不够用。最后实在没办法,妈妈只好求助别人。

  赵景春,我的一个叔伯二哥,和我们家是邻居,由于他们家我大爷,也就是赵景春的爸爸,解放前给我们当地的“胡子”头领外号“邓三炮”当过枪手,那在“文革”时期可是重点的专政对象,是典型的“四类分子”之一(四类分子是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这四类人的统称)。而作为”四类分子“的子女也都会受到牵连,当时影响最大、最明显的就是这样家庭出身的男青年都娶不上媳妇,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四类”家庭呢?所以,我这个二哥尽管当时已二十七、八岁了,可还是光棍一条。

  别看他没念几天书,可是他穿着打扮很洋气,干净利索,平时爱唱歌跳舞。最主要的是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会有求必应,绝不会袖手旁观。

  情急之下,当天晚上我妈就找到他。跟他一说这种情况,二哥满口答应,并且向我妈妈幽默地打着保证,说:“大婶,放心吧!坚决完成任务!”

  我现在仍然记得二哥抓着我的手,借着满天的星光朝大乌兰杨大夫家走的情景,只见他迈着大步往前走,晚风吹拂着他那乌黑的大背头,他一边走,嘴里还一边唱着小曲:“痛苦地生活折磨着我呀,让我一天一天瘦下去,哎呀呀!一天一天瘦下去!”我当时牙痛心神不宁,也没心情欣赏他的歌唱,只顾跟着往前走。等我们到了杨大夫家后,他首先给我行了针灸,牙立刻就不疼了,真可以说是立竿见影;随后他又给我拿了药,我们就原路返回了。还不到晚上十点钟就到家了。

  二哥还有一个嗜好就是爱喝两盅,当时妈妈看着我们俩回来了,尤其是看我牙不疼了,心情好了很多,就给二哥炒了菜,还烫了一壶酒,我给二哥把酒满上后就自己先吃了。可还没等二哥喝完酒呢,我的牙又疼上了,而且比之前疼的更厉害了。这下我妈更着急了,在地下来回地走,被急得团团转,嘴里还小声地叨咕着:“这可咋办呢?要不再上小王大夫那看看去?”

  妈妈所说的这个小王大夫就是我们大乌兰河南五个生产队的“赤脚医生”,别看医术不怎么高,但是,看一些地方性常见疾病倒还有些方法。妈妈叨咕的话二哥听的一清二楚,就见他将刚倒满的一盅酒端起来一饮而尽,然后将酒盅重重地掷与桌子上,说:“走,去小王大夫家。”

  说走就走,这回还是二哥抓着我的手朝前走,但是,他明显没有了之前的风采,我也没再听他唱那小曲。小王大夫家离我们家比较近,二十多分钟我们就赶到了,进屋后,王大夫家的挂钟正好敲响十二下。

  小王大夫也是同样给我针灸,也同样给我拿了药,而不同的就是行完针以后,当时给我吃了两片药,而就是这两片药起了大作用,半小时后牙不疼了。但是,我很困,就是想睡觉,以至于再回来的路上,与其说是我走回来的,还不如说是二哥把我架着回来的。

  当我们回到家时,东方天空上的启明星已经在向我们眨眼睛了。那一夜,我就是在好心的二哥与我牵手中度过,感受着二哥手心里的温柔、温暖和温馨!

  那件事过去两个多月以后,二哥由于无法忍受自己是“四类份子”狗崽子的羞辱和痛苦生活的折磨,离家出走了。据说开始去了阜新清河门他的大哥家,再后来说是去了北大荒,从此,我再也没和二哥见过面,也没有听到过他的消息。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有他那乌黑的大背头和那听起来有些伤感的小曲:“痛苦的生活折磨着我呀,一天一天瘦下去,哎呀呀,一天一天瘦下去……

  【蓝色的制服裤子】

  爱美、爱打扮是人的天性,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说到美当然离不开穿戴,人的穿着打扮、外在的美与穿衣戴帽息息相关。

  但是,讲究穿着打扮、追求衣着华丽,与个人成长的年龄和生活条件密不可分。处于孩童时期的人,虽然也知道穿一件好看的衣服很美,而那只是初始阶段朦胧的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的感受。真正让人追求外在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慢慢成熟,对美的追求也会越来越强烈,此时他会注重自己的举止言谈和仪容仪表以及衣服对自己的影响。

  想一想我自己真正懂得美、追求美是从十七岁开始的。那年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革命。而那次所谓的革命,是从我老姑给我做的制服裤子开始的。

  1975年的春天,春暖花开,百花齐放。我和每年的春天一样,上山挖野菜。当时,挖野菜是我们那些农村孩子们每天必须完成的一门功课。

  有一天,我正在我们村子的北山上和几个同伴一起挖菜,当我直起腰歇着的时候,突然,看见我老姑从山坡下走上来。老姑的家就住在这山北坡下面大乌兰往东五里地的马架子,101国道从老姑家的门前通过。今天,老姑上午回娘家看奶奶,吃完中午饭这是要回家。由于老姑的婆家姓王,并且人也长得小巧,再加上她说话办事快人快语、干净利落,所以,方圆附近认识她的人,都管老姑叫“小老王”。老姑平时走路就快,好像一阵风似的说到就到。当她看见我以后,直接朝我走过来,等到了我跟前,她先用手量了我的腰围,然后又量了腿长,就听她嘴里好像是叨咕着记着什么,转身与我打一声招呼就又风风火火地走了。当时弄得我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老姑这是在干什么。以为老姑是在量我的个头,看看长多高了呢!因为,当时妈妈、东院大娘,也包括老姑在内,都担心我长不高,变成小矬个子而说不上媳妇。

  一周以后,证明我的想法是错误的,而且连点边都不沾,那结果让我根本就没想到,使我惊喜连连。

  那天也是下午,我放学刚到家,看见妈妈正和老姑说话呢,看见我进屋俩人就停住不唠了。就听妈妈叫着我的小名,说:“国民,看你老姑给你做新裤子了,快过来试试吧!”此时,我才看到老姑手里拿着一条崭新的蓝色裤子,当时人们都叫土布裤子,我木然地站在那,一时不知道做什么,任凭妈妈和老姑帮我把新裤子穿上。这时,就看妈妈一边抻着裤脚一边称赞:“做的还真不错,穿着挺合适的。”“当然,我之前用手量好尺寸了,能不合适吗?”老姑用得意的口吻说。我这才明白那天在山上,老姑是准备给我做裤子,而在用手量我的腰围和裤长,可不是在量我的个头。

  真像人们说的那样,人是衣服马是鞍呢!我当时穿上那新裤子真是一下子帅气了很多;个头也觉得长高了很多。原因是以前我穿的都是那种手针缝制缅褶便服的大裤裆裤子,裤腿子肥肥大大,裤裆挺长。而现在老姑做的裤子是缝纫机缝制的制服式的。制服与便服两种裤子最大区别就在于,制服裤子有前开门,一条裤腿两侧都带裤缝,而且裤腿前后都有像刀一样的裤线,看上去非常挺拔,非常有立体感。而这些都是便服所不具备的。

  我从此告别了大裤裆裤子,开始进入了穿制服衣服的时代。在那之后,老姑又相继给我做了好几件衣服,用她那灵巧的手和滚烫的心,为我制作了一件件衣服的同时,也编织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这件事到如今已经四十多年过去了,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年老姑用手量我腰围和裤长的情景;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我穿上新裤子对着大镜子那一刻的激动心情。公元2011年,在爸爸八十岁寿辰宴会上,有机会与老姑相见,姑侄共同回忆了昔日的快乐,彼此之间心情都非常激动,我看着满头白发的老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走路如飞的“小老王”了,但是,老姑的心没有变,仍然和当年一样善良;老姑的心也没有老,仍然是那么的温馨,永远年轻!

  人啊,就是这样,有好多事情想要好好记,可偏偏记不住,最后竟成了过眼的云烟;而有的事情不用特别地去记,却能牢牢的记在心里,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那不是简简单单大脑神经储存的符号,而是爱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心灵的土壤中,会生长出新的生命。

  人啊!就是这样,在短暂的一生中,总会有很多呵护和爱戴你的人,也都有很多值得回味和感动的故事。人也会在这呵护和感动中成长,让人活得像个人样,从而学会去感动别人、关爱别人!

  【老舅的善意谎言】

  人是不可以说谎的,但是,有些谎言也是美丽的,那就是善意的谎言。

  虽然说谎不好,可是,瑕不掩瑜,聊胜于无。有的时候,父母的一句谎言,会让涉世不深的孩童脸若鲜花,灿烂辉煌;老师的一句善意谎言,让彷徨学子不再困惑,更好成长;医生的一句善意谎言会让恐惧的病人由毁灭走向新生……

  说起善意谎言,首先就会想到雨果和巴尔扎克这两位世界文坛巨人摔坏笔筒的故事。有一天,巴尔扎克去拜访好朋友雨果,刚到雨果的豪华寓所,巴尔扎克就感觉到了大宅的富豪气派,屋里不仅有豪华的装饰品而且还有很多雕饰物品。巴尔扎克饶有兴起的参观了书房,结果不小心,把桌子上的笔筒碰到了,而且还掉在地上打了个粉碎,巴尔扎克一时心中紧张起来,因为,他知道这是雨果非常喜欢的笔筒。所以,当时就一脸的歉意,请求雨果的谅解。谁知,雨果却一点没生气,还笑着对巴尔扎克说:“你不必内疚,我最近才这道,这是一件很普通的用梨木做的赝品而已,我恨不得早点扔掉它呢!”听了雨果的话,巴尔扎克这才如释重负,心里感觉轻松多了。

  其实那是一个制作精良、考究、年代久远的真品,而且价格不菲,即便笔筒摔坏了雨果还是舍不得扔掉,等巴而扎克走了以后,他就把残缺的笔筒和碎片全都拾起来并把他么们精心珍藏。

  原来,那是雨果不想让巴尔扎克有顾忌,有压力,所以,才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因为雨果明白:笔筒有价,而朋友的友谊是无价的。听完这两个名人的故事,我们也就懂得了为什么说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我们会为那些表达善意而说谎的好人们点个赞,为善意的谎言鼓掌喝彩!

  其实,我么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类似的事,都接受过别人为自己制造的谎言,或者自己就是谎言的制造者。只是因为谎言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向你说谎的人其目地就是不想让你当时就知道真相,当善意的谎言被拆穿,当初好像是被谎言欺骗的人不但不会怪罪,反而还会加倍感谢,因为,此时他已经知道当初制造谎言的人真的是用心良苦,在谎言中也珍藏着爱。

  编排制造善意谎言的人,往往都是你身边最亲近、最了解和最爱你的人,而不想如实相告的事,也都是你最想实现、最想达到目地的事。在我十九岁的时候,我老舅对我就曾编造了一个“谎言”。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悲哀声中。当时我在马友营中学念九年级刚要毕业,我是九年一班的班长,按着老师的安排我正在写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稿。突然,学校的广播喇叭传出了一阵阵刺耳的哀乐声,紧接着就听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男播音员,用极其低沉的声音播报了毛主席逝世的《告全国人民书》。当时学校是哭声一片,我更是哭得泣不成声,心里就感觉天要塌下来一样。学校决定,毕业典礼延迟,以班级为单位准备参加毛主席的追悼会。第二天下午三点整,我们参加了在公社礼堂举行的悼念仪式。我手里拿着之前为毕业典礼写发言稿而临时改写的悼词,虽然没有机会念,但是,它会牢牢记在我的心中,寄托着我对毛主席的哀思!

  在毛主席逝世的日子里,人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化悲痛为力量,永远跟党走,将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当时,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深情怀念伟大领袖的同时,也都在各条战线上努力的工作,用实际行动悼念毛主席,报答他老人家的恩情。我作为刚刚初中毕业的热血青年,理所当然在积极寻找报效祖国、报答毛主席的机会和门路。而正在这时,一年一度的冬季征兵工作开始了,我一看机会来了,况且,我当时初中才毕业,正愁报国无门呢!响应祖国召唤,积极报名参军正是有志青年的明智选择,我又怎么会放弃这样的大好机会呢?于是,我就去大队报名准备当兵去。

  可是,我还是想的太天真了,当时那年代,参军的条件很苛刻,可不是谁想去就去的。除了身体条件达标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政审必须得合格。

  当时,政审非常严格,主要看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我们家是贫农,我是贫农出身,这一条没有问题;而至于社会关系主要看“三代宗亲”即爷爷辈、父亲辈和自己这辈,这条我也没问题,我爷爷和奶奶都是正经过日子的庄稼人;建国初期我奶奶还在区政府当过干部,算是老革命;而我爸爸就更别说了,一大堆光荣称号:共产党员、复员军人、当过革命干部,当时还是最革命的工人阶级。剩下的叔叔,老舅,也都当过兵,有的也是党员,我就认为,我这样的条件当兵是不成问题的。可是,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报名七天以后,大队负责征兵工作的治保主任张军就通知我们家,说我政审不合格,不用参加下一轮的身体检查了。我听了以后,感到莫名奇妙,于是,我就和妈妈一起去了大队征兵办,找张军问个明白。结果他告诉我们,是家住黑龙江的我二叔赵喜和因为生活作风问题,正在监狱服刑。当时我一听脑袋就是“嗡”的一声,心里就想:“这事我们家都不知道,黑龙江那么远,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是不是糊弄我们呀?”张军可能看出我的心思了,就进一步告诉我们,说外调人员刚从黑龙江回来,带回来了外调材料,不会有假。

  看来这事是真的不会有假了。从大队出来,我低着头垂头丧气地往家走,又联想到了小时候说我命运不好的事了,让我感到一阵阵的心痛,不知不觉中有眼泪流出来。妈妈看在心里,急在心上,就上前安慰我,说:“先不用着急,明天我去你老舅家,看看他能不能帮帮咱们。”听完妈妈的话,我似乎又看到了一线希望,因为,早就听说过老舅和公社武装部长季宝忠关系密切,而且还都姓季。想必这点事如果老舅肯帮忙,那就有成功的希望了。我当时就来了精神,连家都没回,直接去了老舅家。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当天老舅正好在家,而且也听说了我当兵受阻的事,正要找我们呢,我和妈妈就去了。老舅听了我的情况之后,当时就对我和妈妈说:“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明天我就去找季部长。”

  等我和妈妈从老舅家出来和他告别时,他还幽默地说:“这大外甥的忙我得帮呀!要是将来当上个军官什么的,我还能沾点光呢!”

  按着老舅的吩咐回家听信,那几天,我的心情就别提有多着急了,早晨刚起来就盼着天黑,恨不得催着太阳快点下山,因为老舅说过,三两天就能有信,所以,我是掰着手指头算。

  一天过去了,没有信;两天过去了没有信;一连七天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我坐不住了,就央求妈妈又去了老舅家。可这次老舅的态度与上次截然不同了,对我和妈妈也不是很热情,看我和妈妈去了,也没正眼看我们,只听他冷冷好地说:“看你们家多困难呢,现在初中毕业了,快在家上班挣工分吧,也让你妈轻快轻快,当那兵干啥呀?当兵有啥好呀?”我当时睁大眼睛看着老舅,觉得他变得很陌生,心里就想:“这还是之前的那个支持我当兵、希望我当上军官还能沾光的老舅吗?还是那个平时喜欢我、什么事都护着我、有啥好的东西都舍得给我的老舅吗?”

  就在我胡乱猜想的时候,听妈妈问老舅了,说:“哥!前几天你不是同意国民去当兵吗,而且你还说去找季部长求情,那你没去吗?”“没去,去了也没用,人家当那么大的官,咱们一个普通老百姓求动人家了吗?”老舅说这话时连头都没抬。我听到这,再也不想听了,一气之下转身就从屋里跑出去了。心想:“完了,一切都完了,终究还是我们家太穷了,连老舅也瞧不起我们呀!”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我参军的梦也随着老舅对我的“带搭不理”的态度而宣告彻底破灭。之后,我真像老舅说的那样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再后来被大队领导看中我有初中文化,就让我当了一名挣工分的小学老师。从此我立志扎根农村干革命,用所学知识报效家乡,一样可以报答毛主席的恩情,一样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贡献!

  在我当兵的这件事上,老舅对我“带搭不理”态度,着实让我很生气,让我耿耿于怀,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去老舅家,一直到两年以后,我表弟,也就是我老舅的二儿子季青春当兵要走我去欢送他的时候,我才知道当初老舅是在对我撒谎。

  那天看着表弟穿着新发的绿军装,我异常羡慕。想起当初如果老舅能帮助我,去找武装部长求情,我也会和表弟一样威风,说不定现在都已经是军官了。可我没有那个命啊!想到这,就在没人的地方,和妈妈发牢骚,说:“妈!你看着了吧,我老舅对咱们还是不行啊!看对他儿子啥样呀?听说青春政审时不也差点什么事,人家我老舅就去找武装部长求情。青春就当上兵了。真是隔一层肚皮隔一层山哪!”我妈听了我的话,脸色马上严肃起来,就听她厉声说道:“不许瞎说,你老舅不是那样的人。”随后妈妈道出了老舅当初在我当兵那件事上的真相。

  原来,那天我和妈妈走了以后,当天晚上老舅就去找了武装部长季宝忠,而且还自己花钱买了很重的礼物去了他的家,但是,季部长考虑到问题的原则性,没答应老舅的请求,老舅当时很不满意,就连最后季部长留他吃晚饭他都没吃,临走时还不高兴地对他说,还说是老朋友呢,求你这点事都不行,这我回去咋和外甥说呀!让我这老脸往哪搁呀!说完,一转身,头也没回就气呼呼地走了,就连季部长和他说“再见”,他都气的没搭理。

  老舅是怕我知道我二叔的问题很严重,在当时属于路线斗争问题的真相以后,给我今后的生活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又怕此事传出去,由于我有一个劳改服刑的二叔而当兵都不要,担心我会因此而娶不上媳妇。思前想后,还是把坏事都揽到自己身上,就编造了“没去给我求情”的谎言。虽说当时对我打击很大,可由于对老舅的“忌恨”,就减少了因为没当上兵而带来的痛苦,长痛不如短痛,从此也就不再指望能当兵了,而安下心来扎根农村干革命。

  想一想,老舅当初可真是用心良苦,编的那谎言竟然天衣无缝,让我恨他两年多。在那以后,使我懂得有时谎言的里面也藏着爱,但那必须是善意的谎言!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