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尼采自述(编译者前言)

时间:2019/10/22 作者: 黄忠晶 热度: 165607
  多年前,在为自己写的一本尼采传作序时,我曾回答了一个虚拟的读者所提的问题:尼采是一个哲学家吗?他是属于20世纪的人吗?我们有什么理由称他为20世纪的哲学巨匠?

  我的回答是,的确,尼采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哲学家;在许多人眼中,他更像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个教主式的预言家。除了一篇生前未发表过的片断《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可以算作专门的哲学研究外(即使是这一篇,其风格和文字也让那些读惯了黑格尔的人感到别扭),尼采的作品大量的是那些警句、格言、随笔、杂感、寓言式的东西。作为哲学来说,这些东西既无体系又无范畴,简直可以用“杂乱无章”4个字来形容。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理论形态作品的人,我们怎么可以称他为哲学家呢?

  但尼采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哲学家。这且不说他曾花费很大气力专门深入研究哲学史和哲学问题,作了大量有独到见解的笔记,决不是外行侈谈哲学;从根本上说,他具有哲学家也就是思想者的气质:对一切人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偏爱寻根究底。

  正因为不把哲学与任何理论形态联系在一起,尼采构造了他独具特色的哲学。尼采哲学是诗歌、是寓言、是神话、是艺术、是音乐、是气候、是摄生、是吃饭……它什么都是,只不是理论、不是科学、不是逻辑、不是人们通常认为哲学所应该是的那些东西。也许正如罗素所评论的,尼采“在本体论或认识论方面没有创造任何新的专门理论”,但这恰恰是尼采带给哲学的革命性的东西,不仅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

  尼采恰好逝世于19世纪的最后一年。而在此之前10多年,也就是在1889年初,他就精神失常了;人虽然活着,与死去无异。从这个意义来说,他是属于19世纪的人物。

  但他又的确是属于20世纪的。一个哲学家属于哪个时代,不完全以他的生卒年代而定,主要应该看他的思想影响:它是某一旧思想的延续,抑或是一个新思想的开端。尼采的影响无疑是属于后者。虽然在19世纪,在他的肉体还没有灭亡时,他的思想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影响,但他的精神生命只是到了20世纪,才真正得以高扬,成为一股巨大的思想旋风。

  可以说,在20世纪,几乎没有哪一个主要哲学流派,跟尼采的名字没有关系;也可以说,在20世纪,几乎没有哪一个重要人文科学领域,没有尼采思想的影响。一部不谈尼采的20世纪哲学史和思想文化史,是不可想象的。

  尼采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哲学家,一个思想者。在他看来,哲学具有一种“自我消费”的特点,也就是它不一定要拿出作品来;哲学家本人的生活方式或生命,这就是哲学本身。尼采这个人和他的哲学,是根本无法剥离开来的。

  哲学和哲学有不同。黑格尔的哲学、康德的哲学,我们要把握它们,不一定要过多地联系其作者的个人生活;它们自成体系,逻辑的线索把一切串联起来。而尼采的哲学思想,如果不联系到他那极具个性特征的生活,就几乎是不可理解的。也就是说,它是无所不在的,从文字上说,包含在尼采所有的作品之中。要真正了解尼采的思想,就必须从总体上把握这些作品。

  我们编译这本“尼采自述”,是奉献给这样的读者:他们希望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尼采,但由于没有时间等原因不可能去通读他的全部作品。我们从尼采大量的作品中摘译出那些最能反映其思想、生活的内容,按照尼采个性特征、其主要作品介绍、对人类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对道德的看法、对基督教的看法、对女人和爱情的看法、对艺术的看法、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等九个方面予以编排。

  本书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可理解的尼采形象。所谓可理解,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同我们一样的人──以天才和高贵血统自诩的尼采如果不死,听到这样的评论,不知会不会因愤怒而谩骂起来?──他那种种古怪、狂放、不合时宜的言行,如果放到他的生活环境中去,放到他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去,就显得很自然,一点也不怪诞,在有的时候甚至是不得不如此。

  所谓天才,所谓出类拔萃,只是说他比一般人更加有个性一些;也就是比我们更能体会生之痛苦和欢乐,更能大喜大悲,更能大彻大悟。我们同他之间并不是人神阻隔,无法逾越;恰恰相反,通过天才人物,我们能更敏锐地感受人生和时代;从他身上更深更广地看出自己,无论是好是坏。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灿烂辉煌,也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登月、火星探索、电脑、互联网、克隆……这样一些成就是人类此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世界大战、核弹、爱滋病、生态危机、……人类自我毁灭的能力也是空前的。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大发展与大倒退交错在一起的时代里,人类将何以自处?人和世界应该是一个什么关系?人怎样来看待世界和自身?处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之末,有幸或不幸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免要回首过去,在有意无意之间,给它作一番总结。我们想要做的,是在绝望中寻求希望,在希望中破除虚妄,在勘破中仍然努力,在沉沦中务求超越,在倒退中奋力前进。而听听尼采这样的哲人之声,或许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

  今年是尼采逝世一百一十周年,仅以此书作为对他的纪念!

  黄忠晶

  2010年1月15日于无锡静泊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