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终身大事(第二十三章 摘帽平反)

时间:2019/9/29 作者: 丁新举 热度: 184022
  第二十三章 摘帽平反

  历史在不断进步,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全会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开始了系统地对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工作,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79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将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印发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决定》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为首要出发点,制定了包括建立生产责任制在内的发展农业的25条政策措施,强调要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保证农民的民主权利,保护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

  同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宣布:除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的以外,凡是多年来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主、富农分子一律摘掉帽子,给予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待遇。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社员的子女,他们的家庭出身应一律为社员,不应再作为地主、富农家庭出身。??

  两个月后,根据上级精神,张洼大队贯彻落实了地主、富农分子摘帽工作。当时大队召开大会,会场设在大队部西侧。大队部在张洼村的西北角,会场经常设在那里,其原因一是大队部里有桌子和大喇叭等开会用的必需品,那里靠近大队部,便于就近使用这些东西;二是大队部的西边有一个大起土坑,坑不深,但是坑底很平,这样不要搭会台,领导和发言人站在岸上讲话,下面尽管仰面聆听。

  和往常一样,这次开会的时候靠近坑的地方放着高脚的话筒,两边的树杈上系上了大喇叭,那是为发言人发言准备的。话筒后面的不远处摆放着三张桌子,桌子前分别坐着支书张乐意,公社派来的坐队干部王怀轩,大队会计王铁汉,副支书刘奎,民兵营长赵喜军,还有赵前生产队队长王世柱。按照道理,上面坐的应该都是大队干部,生产队长没有这样的份儿,可是因为王世柱的妹夫杜银海在公社是副书记,所以每次大队开会王世柱都坐在那里。

  他们前面两侧的条凳上,分别坐着被称为地主和富农成分的社员。当然这里面有李明忠,也有赵海彬。

  坐队干部王怀轩宣读了党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然后强调:从今日起,凡是多年来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主、富农分子,一律摘掉帽子,给予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待遇;从今往后,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社员的子女,他们的家庭出身应一律为社员,不再作为地主、富农家庭出身。?

  他宣读文件刚一结束,台上的地主和富农代表,以及台下他们的家人和亲近人纷纷鼓掌,其中有几个还激动得小声哭泣起来。

  周玉英也在,她站在人群的最前面,边掉着泪拍着手,边笑着往后看。

  之后,大会进行第二项:由摘帽翻身的地主分子代表李明忠发言。

  李明忠当年曾受过很深的私学教育,他发言不仅不用草稿,而且随手拈来,滔滔不绝:“作为一个地主分子,今天,能在这个大会上发言,我万分激动和高兴,我代表全大队地主、富农分子深深地感谢党中央,感谢华主席和邓副主席,他们是我的再生爹娘,是我的救命恩人。

  “党中央让我翻身重新做人,我像六月的天脱下一直箍在身上的棉袄那样高兴。从今往后,我将认真听从党中央的号召,一心一意跟党走!”

  会台下,人群中的李雪燕更是热泪盈眶,想起父亲被打和自己因为是地主成分和蔡留记那样的男人订婚,以及赶集时被羞辱的事儿,她轻轻地拭去的眼泪。她决定和蔡留记退婚,以前和他订婚是因为自己是地主成分,现在自己平反了,无论如何不能再将就了。

  讲完话后,因为心里激动,李明忠又来到在座的领导面前双手合十作揖,从张乐意开始,他先往左作,后往右作,他边作揖边说道:“谢谢领导。”王世柱坐在最右边,当他作揖昨到王世柱面前的时候,不禁想起儿子被打被逼走的事儿,内心一烦,扭身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因为害怕和王世柱对视,他眼也没有抬。

  李明忠的这一细节王世柱已经感觉到了。他认为,众目睽睽之下,李明忠这样做是故意让自己丢人,是对自己挑衅。但是他又不好发作,他暗自想到:“老东西,帽子还没摘掉就跟我翘尾巴,你等着!”

  李明忠他们终于迎来了平反,为此一家人喜上眉梢。李书香外出之后还一直没有回来过。回到家里,李明忠让李雪燕给李书香写信,告诉了他地主和富农摘帽平反的事儿。

  李雪燕暗自打算和蔡留记退婚,但是世上的事儿往往是事与愿违,事儿没等她说出口的时候,奶奶的一场病让她不得不改变了这一打算。

  这天早起,奶奶脸色焦黄,胃疼得难受,他们都知道,奶奶的老胃病又犯了。吃过早饭,李雪燕和爷爷就用架子车拉着她去了村卫生室。三胖给她打了一针后,他们回了家。到家之后,李雪燕将奶奶扶到床上上工去了,因为上学,雪颖和李宇都没在家,她让爷爷在家好好照看奶奶。天气暖和了,眼下正是栽植春红芋的季节,王世柱安排大家栽红芋。当雪燕正忙着的时候,爷爷李明忠来了,让她赶快回家,说奶奶胃疼得很厉害。

  来到家中,李雪燕见奶奶正捂着胸口在床上打滚,她脸色煞白,脸上满是虚汗。刚才打的针没起任何作用,李雪燕匆忙带上一些钱,找来架子车将奶奶送到了马侯卫生院。到了卫生院,透视后医生说奶奶是胃穿孔,要动手术。李梅氏被送上了手术台。

  手术结束了,李梅氏需要继续住院治疗。虽说奶奶的生命危险消除了,但是雪燕和爷爷愁坏了。住院看病需要费用,奶奶每天得打吊针,她年纪大了,病情恢复得又很慢。这样以来就延长了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也就随着增加了。院里是每天一结账,这钱到哪里去弄啊。

  医生说了,奶奶这次看病最低得四百块钱。

  家里本来就穷,再加上雪颍和李宇都在上学,所以经济收入一直是紧顾紧,一家人不知道什么是存款。当年大姑赌气离开家乡,嫁到运城后并没有留下准确的地址,父亲到了运城之后,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并没有寻到大姐的下落,之后在外流窜了一个多月也没有找到活儿干,后来在那边找到了搞建筑的活儿,每天才一块钱。他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过一次,除年关给家里寄了一百五十块钱外,他年后还一分钱没寄来。年关收到那些钱后,家里过年得花钱,弟弟和妹妹上学得花钱,到眼下家里还剩七八十块钱。

  救人要紧,拿出家中仅有的积蓄之后,爷爷回家四处借磨,他先找了自己的女儿,也就是雪燕的三姑,之后又找了侄子李书贵和其他邻居,最后只凑了了九十来块钱。李明忠带着七拼八凑来的钱来到医院,可没过几天这些钱就花完了。医院院长是个快要退休的男人,他黑着脸,催着他们缴钱,说不缴就出院走人。面对院长那阴沉沉的脸和奶奶的病情,李雪燕、三姑和爷爷心如油煎。三姑家也穷,再加上她是地主成分,姑父一直对她不放在眼里,所以拿出了三十块钱后就不愿意再出钱。雪燕打算写信给父亲,可是即使李书香有钱也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寄到家。她和爷爷在医院里发起了愁,自己从小就没有了娘,奶奶像亲娘一样拉巴着他们姐弟三个,万一奶奶有个三长两短,那不等于塌了天吗。爷俩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两天下来,李明忠瘦了一圈儿,李雪燕也明显憔悴了不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