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们这一辈子(十二、大跃进)

时间:2019/7/18 作者: 黄忠晶 热度: 256458
  来应城石膏矿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矿里分给我们两间房,是办公室改的宿舍,没有厨房、厕所,甚至连水管都没有,用水还要到食堂里面用桶去提。这里不靠近县城,也不靠近任何集镇,就是农村,什么都没有卖的。没有煤供应,也没有柴火,更没有肉供应。只有一个矿区商店,商品极少,有时商店门口有点菜卖,就忙坏了家里两个老太太,我妈还是小脚,走路都很困难。我们两个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只是端碗吃饭,百事不问。没有煤烧,矿里的家属们只好到矿里自建的发电厂门前拣那些还未完全烧透的煤核,或者是筛一些还未完全烧尽的煤灰,弄回家后再和些黄泥做成煤饼,晒干后烧。尽管这样做出来的燃料烧起来火势很小,也没有办法。我们家里也是一样。

  这个矿行政上属省里管,党的关系在孝感地区,而生活供应在应城县的农村,实际上是三不管,除了每月还能领到粮油票,其余的什么都没有。其实这时还没到三年大饥荒时期,但生活条件已经是很差了。不过我们一心寄托在工作上,认为这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经历的,总比住茅草房要强一些吧。为了改善生活,母亲买了一头猪娃自己喂养,除了喂米糠外,还得喂猪草和一种当地称为“枸树”的叶子。儿子放学回家后就去水塘里捞猪草,去枸树上摘叶子。一次他摘树叶时惊动了藏在树中的马蜂窝,脸上被马蜂蜇了,回家痛得直哭。当时我还留着一对长辫子,就赶紧拿起辫子给他擦,因为我听说这样就可以去掉马蜂扎进去的毒刺。后来这猪长大了,也长肥了。儿子很喜欢它,有时还把它当马骑。到快过年时母亲请人把猪杀了,有一百多斤。猪被杀后,儿子很不高兴,猪肉做的菜他也不肯吃,他跟喂养的猪有感情了。

  1958年4月,一分矿井下西斜上山,检查时发现有俗称“冒汗”的情况,这意味着前面可能出现水情。老黄在会上提出用50米探水钻探水前进。一分矿矿长极力反对,说分矿技术人员认为没有多大问题,水还很远,等等。当时总矿任经理就责问这位分矿长:“如果不采用探水前进,出了问题你能负全责吗?”在任经理的支持下,还是采用了安装50米探水钻探水前进的办法,只前进了50米就穿了水。由于及时加大排水泵,利用水仓储水外排,人员、井筒、巷道等毫发无损。这个水仓是老黄来石膏矿后才修建的,1957年反浪费时还有人写大字报说修建水仓是浪费国家财产,这时却正好派上用场。如果没有这些措施,这次穿水会造成人员伤亡、井筒被淹,国家财产会遭受巨大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平时都很忙,只有吃饭的时间交谈一下,边吃边谈。在跟他交谈中,我也学到了一些采矿知识。他自己说,他一生中除了钻研业务,就是做事认真谨慎。我开玩笑说,诸葛一生唯谨慎,你不是成了诸葛亮了吗?记得他还跟我谈起两件事。一件事是,一次他跟一分矿姓詹的矿长一起下矿井检查工作,走到一个工作面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他走在前,就在一个支柱边坐下来。詹矿长却在两个支柱的空隙中间地带坐下了,这在安全规程上是不允许的。他就叫詹矿长过来坐。詹矿长听他叫,就站起来往这边走,刚刚坐在老黄旁边,就听见哗啦一声巨响,他原先坐的地方掉下一大块顶板岩石。如果詹矿长刚才没有动,大概会被压成肉饼。另一件事是,一次二矿检修井筒,老黄去检查时发现一个测量工竟然没有戴上保险带工作。其实像这种比较重大的检修都安排有专职的技术人员负责,但他不放心,总要去现场检查和指导。他很严肃地对这个工人讲,这样不行,极不安全,决不允许,以后一定要系上安全带。第二天这个测量工规规矩矩地系好安全带上班工作,而且还真的的“吊了猴子”(这是工人们的俗语,就是被吊在安全带上的意思)。如果没有老黄的提醒和要求,这个工人就会从一两百米的高空直接坠落到井底,他还会有命吗?所以在老黄负责石膏矿生产技术工作期间,很少出现重大事故。

  我还是改不了爱读书、爱看小说的习惯。石膏矿有个图书馆。我借的小说有《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拖拉机站站长和女农艺师》、《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等。同时还全年订阅了《小朋友》、《儿童时代》、《红领巾》、《少年文艺》、《人民文学》等刊物,有的是小孩看的,有的是我自己看的。

  我看书的时间只有每个星期六晚上,单位不开会,我可以一直看到半夜。书中的人物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保尔。柯察金和女农艺师,我很佩服他们的精神;特别是那位女农艺师,她能够坚持原则,勇于同她的领导作斗争直到胜利,她成了我以后工作中的楷模。

  平时只有星期六晚上单位不安排任何活动,偶尔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老黄口琴吹得不错,儿子会演相声,不过只有他一个人说,是模仿数学老师很滑稽的当地方言,说得大家捧腹大笑。大女儿一边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一边舞蹈,很好看。二女儿唱的是幼儿园教的歌,也不错。小女儿还没有上幼儿园,她唱的是二嫂教的儿歌“小板凳,里边弯 ”,活泼可爱。这是我们一家人最为快乐的时候。许多年过去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仍然感到是那么温馨和欢乐。

  1958年,华中工学院开办了第一期函授班,有两个专业,一个是电力方面的,一个是机械方面的。来石膏矿后我一直在计划科搞统计,根据我的调查和统计数字分析,对生产影响最大的是机械故障;如果能够在机械方面加以改进,就可能较大地提高生产能力。因此我产生了报考该校机械专业的念头。经石膏矿同意,连我一共有5个人报名参加入学考试,被录取的有3人。这一届华中工学院共招生400人,每个专业200人。学生每月集中学习一天,平时按照布置的学习资料进行自学;每年集中学习两次,一次一个月,分别在寒暑假中进行,还要进行期末考试。我们3个人中,在第一学期就有一人因高等数学不及格而退学,他是一个男同志;一年后另一个男同志因两门课不及格也退学了。这一届函授班连我总共只有两个女同志,另一个女同志在学习一年后也没有坚持下去,只剩下我一个还在坚持。到毕业时这一届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到1965年我顺利完成学业,拿到毕业文凭。当然,这一过程也是十分艰难的,不过我能够吃苦,有坚持下来的恒心,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支持我完成学业的动力很简单,就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有了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这里完全没有个人利益方面的考虑。说起来现在的年轻人恐怕不会相信。

  1958年开始大跃进,应城石膏矿也不例外。为了宣传和鼓劲,矿党委宣传部要办一份《膏矿工人报》,调我来当编辑兼记者。除了上面还有一个主编,具体办报的就我一人。尽管这跟我以前的工作完全不沾边,但那时我是党指向哪儿就奔向哪儿,叫我干啥就干啥,根本不会讨价还价。这报纸从组稿、审稿、编稿到刻钢板、印刷,乃至发行,都是我一个人。而主编只负责在终审时看一下,通过后交给我,他就没事了。这份报纸隔日一期,数量有几百份。我从未办过报以及类似的工作,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我不但接了,而且把它干好了。事后回忆起来,我想有两个因素,一是我能吃苦,拼命干;二是有创造精神,迎难而上。每天一上午我得走到各个分矿去组稿,各个分矿的秘书、区长、队长都成了我的通讯员,由他们提供信息或新闻线索,回来后审稿、写稿、排版,交由主编审查通过后,我还要刻在蜡纸上,版面相当于《参考消息》那么大,然后油印几百份。这些活儿干完后,已经过了转钟时间,往往是凌晨两三点钟才能回家睡觉。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早上九点钟以前还得把报纸分好,交给通讯员送到各单位。然后我又下到各单位组稿,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这样高度紧张的工作,一般人是难以承受的。不过我的精神还不错,身体也挺得住。我想,大跃进,我们都应该多出力不是吗?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领导看我太辛苦了,才又调了一个人来刻蜡纸和油印,我负责组稿、编排、分发等等。这样才稍微轻松了一点。听说武昌造船厂的厂报办得最好,我到这个厂去取经。接待我的办公室主任是熟人,见面非常亲热。他们办报的情况跟我们有些相似,但不是刻蜡纸,而是铅印的。造船厂的生产也是热火朝天的。这儿是我工作数年的地方,也算是我的第二故乡,来到这里我特别高兴。后来我们的报纸也改为铅印,每次由我送到应城县印刷厂去印制。

  1958年,石膏矿是一片繁忙景象。除了勘探出大范围丰富的石膏外,在老黄的要求和协商下,地质部门同意在应城地区加大勘探范围,竟发现了丰富的盐矿藏。这一结果报上去后,省里决定打井开采盐矿。老黄将整个矿区作了全面规划。这一年石膏矿又进行了直井的兴建,顺利通过流沙层;还兴建了一号斜井,就是后来的三分矿。他也是日夜奔忙。为了改变落后面貌,三分矿实行高门开采,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这一年云梦县发现石膏,着手打井建矿,但打到流沙层时水流过大,无法通过,于是向应城石膏矿求助。矿里派老黄带队去帮助云梦矿攻克难关,顺利通过流沙层,建成矿井。后来建工部指定老黄到北京制订石膏标准,大约半年时间完成任务。

  矿里要求干部跟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原先住在办公室附近的干部都要搬到岗上职工家属宿舍去住,那里离办公室较远,房屋也比原先的简陋很多,没有自来水,吃的是井水,得自己放桶到井下去,接满水提起来,再挑回家。周围都是农田。这时我们一家有八口人,给了我们三间房,算是比较优待的了。母亲在房屋边的空地上种了菜,还养了一群小鸡。她立的规矩是,父母没有回家,孩子们不能吃饭。通常情况是孩子们比我们早到家。两个小一点的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在屋门口翘首以望,只要看到我们出现在通道的转弯处,就马上跑过来迎接我们。而那一群小鸡也紧随其后,展开双翅扑拉拉飞奔过来。每每见到这一情景我都有说不出的欢喜和愉悦,这是真正的天伦之乐。

  那时我们一心扑在工作上,也没有时间过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儿子上学后我只跟他说过,有不懂的就问妈妈,他说他懂;他的成绩很优秀,没有让我费一点心。大女儿人很老实,但觉得她智力上差一点,怕她功课赶不上;结果还好,她非常勤奋,成绩也不错,每学期都在班上前三名之中。他们让我免除了后顾之忧,可以一心去工作。

  石膏矿周围的农村,大跃进更是搞得轰轰烈烈的。到了夏秋之际,各地都是捷报频传,人民公社纷纷成立,粮食亩产量不断上升。应城县最有名的是红旗人民公社,好像是周恩来总理还陪同金日成来参观过。于是矿里邀请这个公社的书记给全体职工作报告。这个书记很能说,讲得头头是道:农民参加公社,大家共同富裕;农民吃饭不要钱,甚至老了都可以进公社办的养老院;将来公社不仅有公路相通,还要建立飞机场;等等。听了他的报告,我真有社会主义就要建成,共产主义即将到来的感觉;同时感到十分惭愧:农业已经发展到工业前面了,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农民吃上食堂,很多东西都不需要了,就拿到矿里来卖。有人拿了一个石磨到我家兜售,母亲很喜欢,就买了。以后生活困难时它还起了一些作用。母亲还买了一个大木桶,请木匠用它的材料做了一个木箱和一个小桌子。这个小桌子用了几十年,直到现在还在用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