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的生活是不可能丰富多彩的。他一生只爱自己,所爱的对象没有任何变化,最后他必定会因为单调乏味而烦闷不已。一个饱受罪疚感折磨的人,必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他看来,自己品德上的纯洁要比世界上的一切都重要。我们传统宗教最大的问题就是鼓励了这种特殊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一个有着多种爱和广泛兴趣的人很自然地会成为他人热爱和发生兴趣的对象,而这就可以让他感受到幸福。一个人只有给予他人爱,自己才能得到爱;不过他不应该为了他人的爱才去爱他人,因为这样爱就不真诚了,有着算计的成分。
如果一个人已经陷入自我之中而感到不幸,他应该怎么办呢?要解脱出来,只有一个办法:要培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为了“治疗”而去培养虚假的兴趣。虽然难度很大,一个人如果搞清楚了自己问题之所在,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例如,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那种有意或无意的罪疚感,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明白,他认为自己有罪是毫无道理的,然后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那些不涉及罪恶问题的活动上。如果他确实消除了罪疚感,那种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兴趣就会自然产生。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顾影自怜,他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明白,其实他并不是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不幸,然后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外部世界上。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恐惧感,他首先要做的是进行一些有助于培养勇气的训练。作战时的勇敢行为历来被看作一种美德,社会对青少年男性的勇敢训练,也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进行。相对而言,人们对道德和追求真理上的勇敢则重视得不够。其实这一方面也有培养的方法。例如,他可以每天直面一个让自己感到痛苦的真理,逐渐体验到,即使自己在道德或才能方面不如自己的朋友(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经历一回人生还是很值得的。这种训练如果能够坚持数年,就一定会让他坦然面对各种事情的真相,并彻底消除心中的恐惧。如果一个人能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其天性和外部环境自然会让他产生种种客观兴趣。我们不要一开始就固定在某种兴趣之中,例如说:“如果我能成为一个集邮迷,一定会很幸福。”接着就开始搜集邮票,最后发现自己对集邮并没有真正的兴趣。只有真正的兴趣才是对一个人有好处的,当他学会不再以我为中心时,这种兴趣就会自然产生。
幸福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快乐地生活。那些道德家过于强调自我克制,这是十分错误的。一个人总是着意于自我克制,就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总是以为自己在作出牺牲,最后的结果是,不但当前的目标总是失败,其终极目标也必然是无法实现的。当前人们所需要的并不是自我克制,而是目标朝外的兴趣;这种兴趣导致的行为是自然产生的,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而那些专注于自我的人只有通过自我克制才可能做到这一点。我写这本书时,是作为一个享乐主义者在写,也就是说,我是感受着写作的快乐而写,而这就是幸福。而道德家同样可能写书,但他们只重视行为本身,而不考虑其心理状况。实际上,相同的行为之所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就是因为行为者的心理状况不一样。例如,一个孩子要淹死时,你去救他,是凭着自己的情感冲动而为,那么这事结束时,你在道德方面并没有遭受任何损害。如果你在救他前对自己说:“救一个人是有道德的体现,我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因此我要去救这个孩子。”那么,在事情结束后,你的道德会变得更坏。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可以适用于其它许多情况。
我跟那些传统的道德家在人生态度方面有着许多差别。例如,他们通常说,爱情不应该是自私的。这话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在爱情的问题上,一个人应该把自己的自私性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但爱情无疑具有自私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从爱情中获得幸福。如果一个男子之所以向一位女士求婚,只是为了对方幸福,而自己能够得到的是一种自我克制的机会,我认为,这位女士肯定是不会感到满意的。我们确实应该希望所爱的人幸福,同时不应该拿它来代替我们自身的幸福。实际上,只有在我们对他人和外部世界发生真正的兴趣的时候,那种作为自我克制思想之基础的自我与他人的对立才能消除。有了这种兴趣,人们才会感受到自己是大生命流动的一部分,而不是像一个坚硬的台球,除了跟别的台球相碰撞外,不会有其它的关系。一切不幸都是源于某种分裂: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分裂,自我的分裂。而自我和社会的联系也要靠这种客观兴趣和爱情的力量,缺少了它们会导致自我和社会的分裂。一个幸福的人是不会感受这两种分裂带来的痛苦的。他的人格不会分裂开来而对抗自我,也不会分裂开来而拒斥世界。他会感到自己是世界的公民,他能自由地享受世界种种壮美的景象和无数快乐的时刻,他甚至不会因死亡而烦恼,因为他觉得自己和后来者之间并没有一道真正的鸿沟。
朋友,把你的自我完全融合到生命的洪流之中吧,那无比美好的幸福正在迎接着你!
——幸福之路
(黄忠晶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