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催使文学转型,这间接导致之后出现了将文学商品化的荒唐举止,文学开始为了满足消费而存在,而为了满足消费,作品也开始变相追求大众审美口味,创作理念也开始由感悟创作变成需求创作。
被换植“文学消费观”灵魂的作品,我的价值呢?
一看到一些文章心情难免郁闷,跟过去的文学作品相比,这些文章缺失了一股严肃感,这种严肃不是要求一概作品一定要具备学术性,而是深刻在作品里的那颗说事、谈情感的灵魂玩笑话了,而它这种不严肃不像喜剧的文章一样,轻松氛围下表达有意义的观点。
大概喜欢电子书的读者更有体会,涉阅量越大就越有发现,譬如有些文章空有一个好标题,但其内容极其不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被修修改改的文章,它不像一篇文章更像一块被东削西削的木头。
这种死在文学消费下的牺牲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不减反增,而且还火起来了;大概是听不见奚嘘的好评,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听见了一个个被换植了“文学消费观”灵魂的作品在哭诉,它们为消费丢失了一颗健全的心啊!
文学的消费值得被推崇吗?衡量价值是什么?创作源于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我可以直接说不!文学的诞生绝非是为了消费,它也不是为了成为消费品才会被创作出来的;文学的创作源于对眼见的事物的尊重,以各类外界因素加以分析并结合自己的见解、三观创作出来的财富,它不仅仅是说一件事情,感情、伦理、道德、处世、感悟、心得、寄托……这些都是一篇文章同时能反映出来的。而这些恰恰就是文学的价值所在,金钱衡量文学,只能说这是对文学的一种亵渎;
对比往年作家,当代作家的迥异之处
虽然说不上栽培,但自己也算在文学氛围里耳濡目染长大的,特别喜欢70年代的文学,不论是从表达形式还是内容上,你都可以读出一种细腻的感觉,非常舒服;那种气息一读就感受到年代,体验到瓦房青苔的味道,也能读到带着一颗旧思想的灵魂;我想这就是那个时代作家的修养吧。而如今的作家,临摹的成份太高,而且绝大多数喜欢模仿,所以读到一些作品你会觉得像突然间嚼了一个生硬的面包一样,那种感觉就是涩。
大体谁说的记不得,原话是这样的“写自己年纪里能写出来的文章。”的确,如今的作家越来越喜欢挑战,喜欢以成人的口吻写一些自己目前本就不懂的东西,少部分更是迷之自信,“细口汲汪洋”最后猴急呛到自己。
记得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发文表示过,先生觉得80代作家是煎熬的,90后大体显得有些无知。不得不说一代一代对于思想的教育变宽松,然而这才是致命的点,由于对于文学定位模糊,认为会写就是作家,而这不是一个概念,本人觉得会写是技能,成就作家最重点的是他的思考能力!是他们偶尔会打架的三观啊!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