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回来的有沙会计的儿子鹏程,尤连长的儿子树海,还有一个给部队食堂做饭的张师傅的女儿淑琴。
三分场不校在水井房东面、北面一趟房,南面一趟房,南面房的西侧是卫生所。卫生所的门朝南开,学校的门朝北开。门外有一个门斗,西趟房中间是一块平地,这就是操场。操场东面是一个大坑,这个大坑就是盖这趟房取泥时留下的,坑边立一个木杆子,上面绑了一截火车的铁轨,上下课不敲这块铁疙瘩当钟了。
五六年级一共11个人,在一个教室上课,分两边坐,五年级上课,六年级做题;六年级上课,五年级做题。我感到很新奇。老师布置的题很少,我很快就做完了。老师讲五年级的课我听,讲六年级的课我也听,也没什么难懂的,我觉得都差不多。
教我们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人长得很帅,课讲得也好,还是学校负责的,不知为什么他经常不来,常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这个年长的老师姓殷,好像也改造过。他老婆刘老师也在这个学校教一二年级,没多久,原来那个年轻的老师就调走了。
这里校舍虽和大刘家村差不多,可老师不一样了。大刘家村的老师都是正规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而这里的老师都是东找西找凑合的。音乐课就教唱唱歌,也没有琴,有时干脆不上了。体育课就在外疯玩,图画课就打开书自己照着画就完了。渐渐的学生多起来。林业局的、老三站的、一分场、二分场、蜂场等远处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他们在学校住宿,有男女宿舍,吃职工食堂。老师也不够用,领导认为谁有文化,就把谁派到学校里代课。少会计的老婆和女儿都在这儿干过,不行再换。郭老师和欧阳老师都是这时候进来的。后来,派出所所长的老婆隋老师从绥化调来了她是正规的师范毕业生,学校渐渐步入正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