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想比较起来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年左右出生的人算是比较幸运的。 一是三年自然灾害末期,虽然也吃了点苦,但期间家里的还是尽量会向小孩子倾斜,更何况幼童时期何知苦耶;其二初萌年龄遇到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世事百态、天下汹汹、云扰幅裂、社会乱象,是人小开眼界,对人生的影响未必比多读一些咬文嚼字文竹竹的之乎者也,多看一些古装反映才子佳人的戏曲坏到哪里去;三是十几岁的少年能够出门不要车船票,吃饭不要钱,周游大世界,开眼界、长见识,也难说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差到哪里去;四是虽然学校对学习分数要求不严,但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的课还是包揽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俄语,历史,地理,而且要求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如果按这样子的提法要求做下去,也难说比大多数小孩子都戴上眼镜,十几岁了还天天由爷爷奶奶接送上学喂饭好吧……。作为那个年代出生的人,上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压力,虽然对一些社会现象纳闷中带有模糊,但在学校里教育的方向是积极向上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主席的这句话语录对青少年是多么的鼓舞。学工、学农、向解放军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红领巾脖上带,看谁能去使坏,鲜明、正向的教育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思想的形成必然是正向的。之所以有上述感慨,亦是自身的体会,没有掺杂任何政治恩怨情仇。经历是财富,但只可惜人的生命太短,那能够有那么多的时间什么都去经历体会一下呢?更何况许多那是要冒生命之险的。社会纷繁乱杂,沧海横流,各色人等,人物九流的形成,有其基因自然所带,更多的是后天环境影响,也有为生存所迫。所以,童年时期的教育养成的习惯,少年成长过程中耳闻默然教育,对一个人思想、性格,乃至人生命运起决定性的作用。正向、积极、向上,乐于奉献,扎实肯干不计较,谨小慎微严谨有余;担当不够,是这个时期比较大的一部分人的性格写照。
郧阳师范学校是知识分子集聚的地方,一九七三年以后,逐步有一些五十年代被打成右派坐牢、下放农村的老牌知识分子解放回到了学校。这里云集了本地知识精英。有解放前、解放初、文革前、文革中的大学以上文凭的文化人,也有留校搞教学以外行政后勤工作的学生。虽然,在当时知识分子被排成“臭老九”,生活中这个环境的我还是感觉到人们内心依然崇尚知识,仰慕文人。作为教工子弟,虽然父亲在校内校外是公认有名的能人,自己任然感觉到一种被歧视的压力。知识分子的清高,文化人是眼神;专业人士的执著;谦谦恭恭的留校生;工农兵学生的傲慢;经历政治运动中,大浪淘沙,伪君子也不乏其人。在这样子的环境里,人小虽然难辨是非,但也略知人事。学习不好不坏,是因为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玩耍不落人后,象棋扑克、铁环游戏做迷藏总还能带个头;乐善施好,爱打抱不平,在家属区娃子圈子里,虽然不是最大的,伸张正义,主持公平出力在先。在学习上,平时家长虽然没有要求什么,但象买字帖、小人书、杂志、学习用具等方面有求必应,图书室里藏书还是不少,也专门办了借书卡,只可惜打大好的时光,优越的条件,没有把握,也不知道把握,浑浑然然,也借了一些《老残游记》、《西游记》之类,说实话也看不懂,看不进。学习成绩忽高忽低,偶尔会一篇作文作为范文被老师指定站起来宣读,如描写未来新农村”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语句。没有装满的书包里除课本外,《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是少不了的。尽管当时学习成绩高低不是评价一个学生的最终标准,内心里对高分还是向往的,,喜欢和成绩好、字写的好、聪明有特长的同学凑在一起就证明了这一点。有时候总是在想,为什么自父辈们的智商、技能可以说均在同辈人之上,为什么自己总是不行?成绩不稳定,技能上也不突出,经常也剖析自己,是天生的原因?是所处环境的影响?还是自己努力不够?潜在的争强好胜意识隐藏在自己灵魂的深处!没有高考,高中以后只有从工农兵中推荐上大中专学校。虽然讲的是"出身不由己,道路靠自己选择“,实际上在那个年代出身不好受歧视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无疑给出身不好的人心灵上留下阴影。记得有一个地主成分的同学无意中说了一句“长大以后挣当毛主席的接班人”,这还得了,被一帮贫下中农的同学群起而攻之。每学期报名时明着填“职工”成分,实则同学们心知肚明,老师曾公开讲过此事,吃商品粮的娃子在农村学校上学还是有优越感的,但耳濡目染,一些“小地主”同学被欺负,内心里也有被褥的同感,有时候不知道是同情他们还是伶惜自己。内在的争强好胜宠宠欲动,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开地种菜浇水买粮;干家务带弟妹;放学的路上下水田捉几个青蛙,剥皮去头带回家,撒点盐干饭锅里一蒸,白嫩的大腿,真是个香。小儿不知苦和愁,只怕心里有疑惑。
茫然莫名童心依然,天真依旧。做行政后勤工作的父母与做老师的父母相比,八小时工作满满,母亲在教师食堂负责小卖部,吃饭时间不能回家做饭,平时他们更无暇过多的管我们姊妹三个。这也无形中给我们创造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做完家务事,拱铁环打弹珠,拍四角弹玻璃珠,藏猫猫无所不玩。当然扮《平原游击队》李向阳,打鬼子是傍晚经常做到游戏。这也是那些被家长逼着学习的同伴所羡慕的。清晰的记得一个初夏的傍晚,后来是著名的郑教授五个子女,围坐在门前给一个吃饭的小圆桌,安排做同样的算数题,日头快落西山了,没有一个人把题作对,正好我们其他的几个小弟兄准备做迷藏。本人被他叫过来,把题递给我看看能否会做。三下五去二我就把答案给写出来了,带深度眼镜的郑教授用疑惑的眼光,问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先乘除后加减”,我脱口而出,看来不是懵出来的结果。嗨,那五个姊妹惨了,每个人屁股挨上一竹片子打,是没有想到的。郑教授何许人也?誉满全球的陈景润揭破的著名“哥特巴赫猜想”难题,证明的是1+2。而研究郑教授潜心的是证明1+1 ,后来被著名的数学家李国平教授专门调动到武汉大学,据说他的十四个论据只有一个没有得到公认而未能被数学界全部认可。后来由于子女就业问题又回到了郧阳师专。潜心的教育必然有结果,从网上搜索他的二儿子现在已是海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著名的教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贫要学俭,贫更要学勤;贫更要勤学苦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