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积发走在楼梯上,又静悄悄的。人都上班了。
一楼二楼……一楼的两家,一家春联掉了一联,一家两联都掉了。
二楼的对联很大,几乎盖满了整个门。
四楼一家,长年人不在家,对联明显破久了。
孟积发的六楼,春联是,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
孟积发很喜欢这副对联。
说来也巧,去年的对联也是这一副。不过,那个字体是行草,行云流水,起转承合,风流潇洒。
今年,在一次活动中,主办方送大家春联,孟积发也得了一份。
当时没打开看,等到过年时候,贴春联的时,打开一看,才发现和去年的一样。
孟积发去年看这副对联,由欣赏书法,到喜欢意境。
今年是正楷,虽不如去年的字体风流潇洒,但是,却多了端庄优雅。
孟积发独处雅室,沉默静思。
早晨是晨读,五点半出发。
到了湖畔中学,学生陆陆续续从食堂往教室走。
孟积发拿着手机,浏览新闻。
古巴客机失事,一百多人遇难。
美国校园枪击案,八人遇袭身亡。
新闻不断,每天都有。
孟积发如同一只小鸟,躲在树林间,每天观察不断变幻的世界。
六点十分,晨读开始。
学生站立,读书。
班长管理纪律,语文课代表来回巡视。
班主任也来了。
孟积发在教室来回走动,监督学生读书。
学生在背诵古代诗词。
孟积发拿起学生的书,打开看到
《鹊踏枝》,这是五代时期冯延巳的词。
“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春愁黯黯独成眠,以为愁绪会随风而逝,一切的事情都会过去。
可是,春天来了,心底依然会愁绪满怀。
春愁春梦,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还是如长江之水,日夜东流不绝。
孟积发也经过“看落花感伤,听鸟语惊心”的年龄。
对于诗人的感怀,孟积发颇有同感。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诗人很有意思,经常喝的酩酊大醉,酒醒之后,又后悔自己的沉湎其中。
更有趣的是,诗人还时常对镜自怜,一会说自己瘦了,一会又感叹自己老了。
用今天话说,就是有点自恋。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河畔青青草,杨柳依依。
见到如此美景,我忧伤地暗自思量,为何年年都会新添忧愁?
孟积发仔细想想,心道,也是,为什么我的愁绪那么多呢?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小桥流水,炊烟袅袅,薄雾朦朦。
我独立在小桥的桥头,清风吹拂着衣袖。
诗人表现风,表现风的形态,用“风满袖”。
孟积发觉得,真是妙极了。
既写出风的形态,又写出诗人的感受。
平时,大家都会写衣服被风吹过的夏天,都会写树枝在风中舞动,都会写树叶在风中飘落,都会写树叶沙沙响。
孟积发反复玩味,“风满袖”,诗人是怎么想出来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佳人是没有的,只有远处那一排排树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绰绰,与我相伴。
本词抒写了一片难以指实的、浓重的感伤之情,大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那种对于整个人生的迷惘和得不到解脱的苦闷。
词中也同时包含着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以及他甘心为此憔悴的执着感情。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表现了主人公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状,语淡而意远。
孟积发让学生递一支笔,又找出一张白纸,把这首词抄了下来。
好詩不厌百回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孟积发自去年以来,读书方式变了许多。
读小说,不再只注意故事情节了。
以前的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虽然看了许多事,除了走马观花浏览一遭,没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东西。
年前年后,孟积发把小说《国画》又读了一遍。
官场是个神秘的地方,前几年,官场小说流行。
权力崇拜,是自古有之。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本位,导致权力成为众多人的信仰,甚至成为图腾。
前几年,社会风气不好,官场内幕,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给人的印象是无商不奸。
孟积发身处其中,谨慎观察,觉得这样的风气不会长久。
孟积发从小就接受正面教育,接收的都是正能量。
他的家风就是以善为本,耕读为本,诗书传家。
孟积发祖父九十六岁了,忠厚为本,以善待人。
孟积发的父亲,紧跟领袖,忠诚为本。尤其重视子女的教育。
孟积发继承祖训,修德进业,诗书传家。
新时代以来,社会风气为之一振。
拨乱反正,惩恶扬善,扎紧制度的笼子。
孟积发觉得真的到了新时代了。
一大批贪官污吏得到应有的惩罚。
新的时代,新的气象。
去年浏览的官场小说,大都昙花一现。
唯有《国画》,孟积发觉得还有反复阅读的味道。
孟积发以前是书生意气,有点像国画中的李明溪,还有点像早期的朱怀境。
孟积发读书,觉得总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读鲁迅,读巴金,读沈从文,读金庸,包括多女性作家的文章,比如读冰心,读池莉,读龙应台等等,孟积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孟积发读了多年的书,他是在获取知识,还是在滋养心灵?
孟积发喜欢读中国传统典籍。
从《论语》中,孟积发找到修身的原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找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找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找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找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孟积发阅读《曾国藩家书》,阅读《曾国藩日记》。
孟积发从中找到了这些原则。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4、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5、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6、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7、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8、人生莫惧少时贫。
9、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10、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1、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2、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13、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5、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孟积发读金韵蓉《先斟满自己的杯子》,从中找到了这些原则。
要宝贝自己
先学会宝贝自己,让自己幸福快乐,就不会因为匮乏而没有能力去爱别人,去照顾别人,也没能力去把握或吸引应该拥有的爱和幸福。
不要等待别人来宝贝自己,也不要一味地无私奉献。
先将自己心里的需要填满,心满意足得幸福快乐了,自然就能将满溢的福分再分享给周围的人,也能快乐地接受别人的给予。
爱自己并只是舍得给自己花钱买东西或任性地自以为中心。
爱自己代表了一种宽松惬意的状态,你不觉得疲倦委屈,不觉得被苦苦相逼,不觉得心灵匮乏的状态。
其实就简单地落实在我们的转念之间。也就是认知我们的主权之上。
所谓主权,就是勇敢地为自己做选择;选择之后,再勇敢地为所选择的负责任。
将自己的福祉交在自己手中,而不是等待别人来决定我们的幸福。
如果我们知道所有的选择都是自己在自由意志下衡量情况后所做的决定,就不该觉得委屈,也不需要自认伟大,更不需要别人不断地感恩,也不会因为别人不感恩而觉得伤心。
一生只爱一个人----自己。
孟积发感觉,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这几本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