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骑马沿着城墙由北门向西绕了半个临安城,始终没找到进城的办法。一路来,都是人烟稀少,听不到任何消息,早已心急火燎。天渐渐黑了,看来今夜是进不了城了。他沿着西湖,放马来到西湖东南面的南屏山,卸下马鞍,手拍拍马的脖颈,亲昵道:“红弟弟,辛苦你了。” 然后放它进了浓密的草丛,一路上他无亲无友,马就成了唯一能听他说话的对象,亲切的称它红弟。
找了一处平坦的地方,在身下铺好从辽南带来的毡皮,没有一点儿饿意,便抱着剑躺下。一直以来他都是露宿野外,没有换洗的衣服,身上已脏的不成样子。如今背负冤案,孑然一身,惆怅凄凉,令他难以入眠。与城中府邸仅隔着一座高墙,却难以逾越,不知家中是何境况。也许家人已被解往京城,生死难料,还有岳父一家是否也受了牵连?
少华一时辗转反侧,心中挂念,索性坐了起来,望着远处的雷峯塔、眼下的长桥,在夜色中映着微弱的月光,显得格外孤独。那雷峯塔下的白娘子,可也像他这样无助么?隔着三里长桥,他却与君儿咫尺不能相见。平日传说的美丽故事,陶师儿荷花池畔殉情,祝英台长桥十八相送,今日想来却是凄凉的很。他实实感受到了生离死别的心境,阵阵酸楚,湿了眼眶。他不断在心里骂着自己,可眼泪还是止不住流了下来。
东方欲晓,天色微明。少华猛然醒来,那枣红马正刨着前蹄,用头拱他的肩膀。他摸摸它的鬃毛,放上马鞍,收好东西,看看山下有了行人,城门也已开启。这临安西面水门多,进去也难,还是只能在东面的几处城门找机会。他松了松缰绳,把马留在原地,和它亲了一下道:“不要乱跑,在这等我。”说完,提剑向东走去。
自那日皇上的圣旨在刘府宣读后,刘奎壁终于一桩心事尘埃落定,自是喜欢。连日来,府里大小人等忙着大婚的筹备,出来进去纷纷扰扰,只有刘捷阴着脸,心事重重。自从上次让辽阳省东宁府的表弟彭如泽上了皇甫敬叛变投敌的奏章后,经他推波助澜,终于扳倒了皇甫敬一家。
说来他与皇甫一家并无深仇大恨,只是朝廷当年启用皇甫敬时他就不悦。自己祖上世代追随元祖南征北战,一个前朝降将的后代竟与他同朝为官,且战功赫赫。心中不平,便想尽办法,把他调出京城,镇守江浙海域。让自己的的义子统领了中书省的宿卫军,在枢密院也有他的党羽,全国的军队几乎都在他的掌控之内,且贵为国舅,封侯拜相。这等荣耀,为何又与皇甫一家过不去?
此事还是由次子刘奎壁孟府花园射柳引起。那天,刘奎壁赌射输与皇甫少华,郁闷之气不消,一天不吃不喝把自己关在屋里。这下疼坏了生母顾氏,劝他说道:“我儿是堂堂定国候之子,又是当今娘娘的亲侄儿,什么样的女子娶不到,会在乎一个前朝南人的女儿。”
奎壁说道:“在我眼里,只有才貌双全的孟丽君才是最好的,他皇甫少华算什么,凭什么他能娶,我却娶不得。”
顾氏不说自己儿子无理,反而说道:“这有何难,写封信与你爹爹,哪怕那皇甫家不让你,我儿自等消息即可。”
一句话提醒了奎壁,他立时提笔铺纸,修书一封,里面他们娘俩更是添油加醋,说什么皇甫家好生无礼,明明输了,还强行定下婚约,视刘府声誉如草芥,至爹爹的颜面何存。
一纸书信激怒了权倾朝野的刘捷,正值高丽兵侵辽阳,一道奏折,拉开了这场阴谋的序幕。
如今半年过去,皇甫府俱都败落,辽南却传来消息,皇甫父子一俘一死,独逃走了皇甫少华。一个多月的追捕,毫无音信,刘捷大为恼火。毕竟他头上还有高高在上的皇上,一旦留下活口,事情败露,他也罪不可赦。
前几天,他秘密让人给邬必凯送去书信和银子,让他务必斩杀皇甫敬以绝后患,此事也无消息。一时心烦意乱,心不在婚事的操办上。那顾氏可是忙的欢天喜地,还埋怨老爷不上心。
刘捷斥道:“你懂什么,尽是妇人见识,为一个区区南人的女儿,竟去赌射婚姻,不说丢侯府的颜面,还惹下这种气来,无事还可,倘若出事,娘娘也保不得。”
一边说着,一边叫人去找燕玉小姐,仆人回说,小姐刚刚出去,不知去哪儿了。气得他把奎壁叫来,一腔的怒气发在了他的身上。说他已过弱冠之年尚无建树,说他浑浑噩噩不知好歹,堂堂侯门公子竟不能为祖上争光,最后道:“马上找你妹妹回府,看住她,不许再出门。”
父亲披头盖脸的训斥,给刘奎壁满心的兴奋泼了一盆凉水,唯唯诺诺而出。出来后,又冲着随从们撒了阵气,才带人出了家门。
带着家丁在街上游来荡去,哪里找得到妹妹。不知不觉,来到孟府的街口,一阵神思荡漾,对娇美佳人的思念,竟引他催马便走。家丁们拦住说道:“主子忘了,孟小姐在大婚前是不让打搅的。”
他叹气想道,真是好事多磨,偏偏推到十日,明日便是,看你能躲到哪去。想到这儿,他打马离了这里,准备回府。恍惚间发现十字路口的人群中有个熟悉的面孔,是皇甫少华。自花园射柳后,这张面孔便再也忘不掉了。转眼再看时,已不见人影,他带人找了几条街才算作罢。
刘奎壁看到的确是皇甫少华,他顺着临安城转悠,终于在嘉会门找到机会。南宋时这里是通大内的御道,后来元军一把火把皇宫烧成了废墟,这里走的人就少了。
等了半天,他见有五辆送粮草的大车,前面两车粮食,后面三车草料。他悄悄跟着,寻机藏到了草垛里。看门的大概与他们很熟,看都没看便放了进去。在拐角处下来,直奔城中而去,沿途的废墟上长满荒草。少华想道,南宋皇帝在此醉生梦死,西湖歌舞几时休,现在终归还是休了。一朝暖风没有吹醉老百姓,倒熏倒了那些昏君庸臣,实是可悲。
临安长大的少华,对路很熟。他穿小道,走胡同,又从那粮草车上拿了顶草帽,遮着脸。一路顺利的到了总兵府,却见府门封条交叉,官印赫然。
他曾想到过这个结果,可还是凄惶的望着,呆呆伫立。冷不防被人抱住后腰,捂住嘴,同时说了句:“少爷别出声,我是吕忠。”
少华被拖到树后,发现确是自己府里服侍了三代人的家奴吕忠。不禁气道:“你怎么从背后抱我,不怕我伤了你。”又问道:“你快把实情讲给我听。”
吕中知他心急,又不敢在此耽搁,说道:“这里不能多呆,开始的时候,这里全是埋伏的兵士,现在不见了,可也不能大意,随我来。”
说完,领着少华穿街走巷,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进了屋,关了门,这才放心的细看少华。见他面容憔悴,一身落魄的打扮,哪里还有一丝当年风华绝代的少年公子模样。不禁落泪道:“少爷终于活着回来了,夫人小姐让我守着府门等少爷,怕一回来就被伏兵抓住。我白天晚上的转啊看啊,总算把你等来了。”
吕忠抚摸着少华的脸,无限痛惜。他从小就生活在皇甫府里,两个少爷都是他看着长大,虽是主仆,可他的疼爱不亚于父亲。皇甫一家也早把他看成了家人一样,所以这次就把少华托付于他。
少华耐心的听他哭着说完,才问道:“您别难过,我挺好的,快说府里的事吧。”
吕中这才说道:“自那天表舅老爷派尹贵送信来,小姐夫人就发银两遣散了府里所有仆人,还派人通知了族长。只有小姐夫人的侍女锦瑟、瑶琴和那些从小的家奴愿舍命陪同上京,其余都逃命去了。小姐还把少夫人安排了去处,说要为皇甫家留一条根。这事她办的机密,谁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少华问道:“钦差几时到的?”
吕中回说是第二天,走了快一个月了。少华凄然泪下,哽声悲咽。吕中收泪劝道:“如今少爷活着,就不怕没有昭雪平冤那一天,还应保重才是。夫人小姐对老奴千叮万嘱的,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保着少爷报这不白之冤。”
少华擦了泪,对吕忠说道:“老人在我家三代为仆,忠心耿耿,少华焉能不知,只是这次不比以往,伸冤昭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岂能连累年迈之人。”
吕忠慌得跪下说道:“老奴从小被太爷收养,一生衣食无忧,皇甫一家忠孝仁义,厚待下人,今遭劫难,老奴万不能背主弃信,独自逃生。”
少华忙把他扶起坐好,说道:“老人忠心事主,少华不再推辞。如今我是钦犯,不能用真实身份,以后我们就叔侄相称,勿再提主仆之义。同甘共苦,情同父子,我化名王华字少甫,您就叫我少甫吧。”吕忠听了,点头道:“老奴遵命就是了,如今少爷定是饿了,我去弄点吃的,少爷一定不能出这屋子。”
少华笑道:“你又叫我什么。”
吕忠一楞:“忘了,慢慢再习惯吧。”
吕忠出去不大会儿,便怀揣三个热腾腾的饼子回来,递与少华。少华又问到孟府的情况,吕忠说好像没有受牵连,这一阵光顾着记挂少爷,没怎么留心,明天就去打听一下。
少华又嘱咐道:“记住,不要让岳父小姐知道我回来,以免他顾及翁婿反遭连累,只打听得他们一家平安就好。”
晚上,吕忠帮少华烧了一大盆热热的水,洗着满身风尘。几个月来,少华第一次像在家里一样感受这样的温暖。吕忠帮他往身上撩水,搓洗,抚着他身上初愈鲜红的伤痕,又用梳子理顺他湿漉漉乱蓬蓬的头发,像对儿时的他一样。在经历了数次劫难、隐忍、痛苦,又远离所有亲人之后,这种感觉,让少华卸掉了情感的闸门。他蓦然搂住吕忠的手臂,一阵痛哭。
这一夜,情同父子的主仆二人,痛痛快快的让眼泪流了一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