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2015.11.25

时间:2016/11/25 作者: 风的一半 热度: 110977

  当更多的东西被定义成一个又一个的链接,或者像百度上的某些相关消息的时候,一个人个性的东西可能早就所剩无几。

  

  所谓规律准则,掌握熟练的标志就是把自己也变成另一个人,寻找同类的过程中你一味地改变,最后往往会看不清自己。

  

  职场规则,如何交流,如何与更多的人打交道,都被写成一条一条概念性的文字,结果是更多的人只懂规则,却失去了原则。

  

  就像一说读大学有人想到的就是文凭,就像一说工作有人提到的就是工资,就像一说相亲有人想到的就是车房。早就成为了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嘴里说着顺其自然,其实是把自己当成跳入水中的青蛙,慢慢把自己做成一道任人挑选的小菜。

  

  有的人不敢谈曾经是不敢去面对那些曾说过的诺言变成一个个谎言的现实。于是把自己从里面分离出来,这就活在当下了。那也只是活在当下,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那些网站推送的消息大都是负面的,不是谁又裸了就是一些猥亵事件,看的很无聊。那么是网站有毛病?还是更多的人对这样的消息感兴趣?如果他们明知道推送了也没有点击率干嘛还推送。好奇和幸灾乐祸的心理又总会出现,所以就连推送也成了套路。

  

  渐渐喜欢的东西的类型被固定下来,学着去选择自己想要靠近的那些人。于是对离开的那些人抱着不屑的态度,曾说那些离开过的人都不是重要的人,可我也知道有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人最后也离开了。

  

  天气冷的很,我就把自己整个藏在被子里面,要是方便的话真想连饭都在里面吃。只是时间一到还是会立马从里面钻出来去上班,晚上街上再冷我都要回宿舍,街上黑的什么都看不见,就用手机当电筒一个人走回来。

  

  下载的电影不想看,倒是很喜欢看一些纪实一点的节目。上次看完了《美丽乡村》,近几天翻出之前的节目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那里面的人有梦想,但一定不会称之为欲望。

  

  可能是自己是在农村长大,很多东西自己也有自己的理解,从小看见的是那些庄稼人身上的坚韧,一年四季如此,一代一代如此,他们只谈柴米油盐,却比一些人所谓的追求更有意义。

  

  好多东西都很难有一个标准,可现在总有人试图找到那个标准,然后把自己活成一个样子,在他们看来生活就像有一套程序,他们不过是在完成一些指令。看似运行自如,实则身不由己。

  

  我也不例外,就像今天的我多少能够想到多年后自己的样子,不是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而是知道自己会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在面对生活。

  

  未来再不确定,我都知道我喜欢的是什么,在听怎样的歌曲喜欢怎样的人,又或者怎么去在乎身边的朋友关心自己的家人。一路上我们会变很多,变得事故了变得老练了变得不再那么热诚了变得更看得开了,我同样相信自己身上有不会改变的东西,而那些不变的东西才能让我们多年后在人海里一眼就可以辨认出对方。说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多好。

  

  —————————————————

  

  在床上躺了半天,看了几页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我当然是看过一遍的,再看一遍是想对比着之前的理解重新感受某些文字。里面有谈到爱情和婚姻,问男女之间有没有纯友谊,讨论幸福的存在,很多生活里困扰过我们的问题。

  

  至于纯友谊,其实我更相信里面也有性的引导,人与人之间总会因为某些东西从而建立一种关系。无论有没有性的因素,只要在一定范围之内,结果终究是好的。

  

  包括“幸福”。

  

  人人都想要得到幸福,可他们不知道幸福是什么。这很尴尬。我觉得幸福就是渴望不可得,也是得到时一瞬间的感受。其实没有谁比谁幸福,就像其实没有谁比谁更轻松一样。

  

  你永远无法完全清楚一个人身上承受的重量,你看见的只是他走在路上的坚持,他自己感受到的可能是双腿的酸痛。你看见他笔下的文字天马行空,他自己的感受可能是脑海里早就一团乱麻。

  

  一抛开文字,我们会意识到自己其实足够普通。哪有那么多爱恨分明,哪有那么多的感受理解,有的全是一个人的内心戏,时而烦躁不安,时而平静下来又像水面一样不起一丝涟漪。

  

  经过加工的文字表达出来的本来就是处理过得情绪,所以你不懂也很正常,毕竟那是别人的东西。“感同身受”这个词前提其实是身受。本就经历不同的两个人,你让他们讨论同一种遭遇,没经历过得觉得那不可能,经历过的觉得不过如此。那他们谁对?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