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美食——粘火勺
满族美食是一门学问,是清朝之后智者、饱学们倾心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满族后代为之推崇并接续考证的重要史料。
满族美食是一个总概念,它包括宫廷美食和民间美食两种。在宫廷美食当中,当推闻名中外的满汉全席以及满族贵族所享有的饭菜。满族的民间美食是中华美食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美食文化里面散发着奇异的光彩,其中包括满族美食——粘火勺。
粘火勺的来历很不平凡,这个圆圆的食品,曾经救过努尔哈赤一营兵马的性命,具有皇帝敕封的美誉。
1594年,努尔哈赤破九部联军之后,乘胜指挥大军东进,征服了朱舍里、讷殷二部,力量迅速壮大。是年冬季,讷殷部一个降将突然来到努尔哈赤的兵营,密报在黑龙江讷河一带有大批讷殷部残余起兵集结,打算在明年夏天攻击努尔哈赤大军。努尔哈赤大怒,亲率五百兵马,火速向讷河进发,北进平定叛军。临走前,火头军连夜为北征将士准备了干粮,其中就有二十袋圆圆的粘粘的带馅的烙饼。数日后,努尔哈赤的兵马赶到了讷河,讷河叛将衣诺古闻讯逃进了深山,准备与努尔哈赤在密林里周旋。此时已经是隆冬季节,气温骤降,天气严寒,努尔哈赤的兵马在森林里搜寻了半个月也不见叛军的踪影,由于天寒地冻,努尔哈赤军队所带干粮全部冻成了冰嘎哒,根本吃不了,士兵们个个饿得晕头转向直打晃,战斗力急剧下降。就在这时,衣诺古突然率军包围了努尔哈赤的部队,士兵死伤不少,努尔哈赤面临绝境。这时,努尔哈赤的弟弟苏尔哈赤对哥哥说:“这里有得是树木,何不拢火烤干粮呢?”努尔哈赤允准。随即,森林里便拢起了火堆。但是,干粮上火一烤立即融化,根本擎不住手,能吃上几口,口感也极差。只有那种圆圆的烙饼上火一烤却是软软的粘粘的十分好吃。士兵们吃了一肚子这种东西,马上来了精神,奋起抵抗衣诺古的部队,很快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努尔哈赤感到很神奇,也很感恩,他说这东西圆圆的有点像火勺,粘粘的还挺好吃,就叫粘火勺吧,从此这个名字就叫开了。当时,努尔哈赤的部队虽然击溃了衣诺古的进攻,但仍被团团包围,突破包围圈得数日之久。粮食的问题又一次摆到了努尔哈赤的面前。他当即命令苏尔哈赤,封存剩下的粘火勺,有计划分给各营,每天每人只有半个。就是靠这剩下的粘火勺,一直坚持到收兵凯旋。努尔哈赤回到安土瓜尔佳城,对救了自己在内的一营兵马的粘火勺大加赞赏,敕封为贡品,后来在宫廷饮食的点心里,就有制作精良的粘火勺,民间的普通小吃竟然走上了宫廷的餐桌。
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满族民间的粘火勺变成满族人过年必备的小吃,成了年货。
粘火勺的制作很复杂,分选米,泡米,磨面,做馅儿,包馅,烙制等几个步骤。
粘火勺的主要原料是高粱米,高粱米分饭高粱米和粘高粱米两种,饭高粱米是用来做饭吃的,不能制作粘火勺,制作粘火勺必须是粘高粱米。做粘火勺的原料一定要选无壳粒大上等粘高粱米,而且必须是当年产的新米;将一定量的粘高粱米洗净后放到小缸里,添上水,水的位置高出高粱米两公分为宜,泡半天时间,米粒涨大为宜;泡好后的高粱米上石磨碾成面,放到大铝盆里,上面盖一层纱布,纱布上面摊一层硝灰,把面里的水巴干后备用。烙粘火勺的面不能用磨米机加工,只能用石磨推;将红小豆烀熟揣碎,放若干红糖,馅就做成了;将一团面揉圆拍成饼装上适量的小豆馅包成团,再拍成直径十公分的饼,就准备烙制了;烧热的锅里用肥猪肉檫油,把做好的饼放到锅里反复烙熟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烙粘火勺时不能用豆油,只能用猪大油檫锅润滑,这是粘火勺制作的特殊之处。烙好的粘火勺有层次地装进筐里,放到苞米仓子里冻上,吃的时候放到锅里馏一下就可以了。
直到现在,辽东的满族人家仍然延续着过年烙粘火勺的风俗,以此来纪念满族祖先努尔哈赤,传承着亘古不变的满族人的生活习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