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晓华挎着一个由花布缝缀而成、色彩可艳丽的书包,站在院门口,面部表情带出好多好多的凄婉。
“唉,华子儿,这么早就放学了?”邻居本家的大爷手里拎着一把镰刀,从地里走了回来,走到晓华的跟前亲切地问询道。
晓华没有吱声,低垂着头,眼神里一片茫然。
“这孩子,准是被老师批评了。“邻居本家的大爷补充了一句,停顿了一下,向自家的庭院走去。
晓华的父亲驾着农用三轮车,“突,突——”地向自家院门行进了过来,车上坐着晓华的母亲,父亲看到晓华异样的表情,不解地问:“华子,怎啦?”
晓华没有应声,而是双手捂着脸面,抽泣了起来。晓华的母亲急忙从车上跳了下来,怜爱地抱住晓华,用粗糙的手轻轻地擦着女儿留出滚烫的泪滴。晓华的父亲在匆忙中将车灭了火,气吁吁地向学校走去。
学校位于月牙湾村的东面,坐北朝南、阔檐高台的三层砖混结构的小楼,在村里是最好的建筑,校园里面有两排杨树,郁郁葱葱。杨树的中间是一个篮球场,场地是沙石的,篮球场的一边错落有致地布置着几个乒乓球案,校园质朴而整洁。
晓华的父亲,见到小王老师,匆遽地问道:“王老师,华子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啦,一见面就哭?”
“晓华爸爸,别急,晓华作业没有做完,今天早晨上课时,我批评了几句。”小王老师和容悦色、快言快语地说道。
晓华的父亲带着腹诽之言,掉转头走了,小王老师有些愕然。
初秋的月牙湾,高粱涨红了脸,谷子笑弯了腰,玉米直挺的身姿,结实的棒子悍然地露出半边容颜,豆子夹和着风敲出叮铃声,一窝窝土豆挣脱了土地的羁绊,现出忸怩的笑脸。
晓华的父亲回到了家中,晓华和她母亲正吃着午饭,晓华的父亲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在唉声叹气中说了一遍,听后,晓华低头无语,晓华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服她了一顿。
日落西山,暮色蔼然,小王老师手里拎着教科书,步履轻盈地走进了晓华家的院门,来给晓华补课了。
小王老师名叫王韶涵,省师范大学毕业后,他积极响应组织上的号召,来到了月牙湾村小学支教。
晓华的父亲一边是感激,一边是愧疚,不知如何是好……
二
第二天,东方拂晓,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呼唤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晓华一家人,晓华的父亲在朦胧中穿上衣服,待打开院门一看,邻居本家大哥和嫂子焦急地站在面前,家里的奶牛犯病,急着跑来求救。
晓华的父亲仔细地察看着口吐白沫、浑身发搐的奶牛,沉吟了片刻,忽然想起了小王老师,便脱口而出:“去村东的学校里找新来咱村的小王老师,人家是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肯定会知道牛得的是啥病。”
说完,晓华的父亲疾步赶到了学校,叫醒了小王老师,须臾,小王老师出现在病沉沉奶牛的躯体边。
小王老师凭借着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给奶牛进行诊断着,使劲地按着牛的胸口,接着给牛喂灌凉的白开水和鲜牛奶。红日当头,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了,小王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但还没有奏效,于是,主人电话联系了邻村的兽医,半个小时后,徐兽医驱车过来,看到奶牛苟延残喘的情景,眼疾手快地开始给奶牛输液、打针,但是,亡羊补牢,奶牛终究没有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经历了一个晚上和一个上午的病痛折磨,在午后时分,奄奄一息了。
男主人一筹莫展,精神恍然,女主人两眼发红,渗出亮晶晶的泪花,徐兽医在一边收拾器具,一边怪怨地说:“早干吗不给我打电话,这么晚了,怎能治好?”小王老师蹲在一棵小杨树的旁边,低着头,沉默不语,男主人顿时怒发冲冠。
“你这个小崽子,没本事就别下手,这不耽误了吗?死啦。”
小王老师带着负疚的心情,走出了院落,本来,想利用大学的生物知识,来换取农民大伯的一缕希望,可是事与愿违,弄了个一败涂地,他悔恨自己,回到了学校,沮丧地推开宿舍小窝,重重地仰面躺在床上。
因小王老师的耽搁而导致奶牛死去的消息不胫而走,霎时,全村人沸沸扬扬,嘘声一片。
李村长听到村里人们对小王老师的蜚短流长,因为他深知小王老师刚来到村小学时间不长,再者,又考虑到他青春年少,怕他心里滋生顾虑,于是,俄而时间就赶到了学校小王老师的住处。
“王老师,快坐起来,大哥跟你谈谈心。”
“是村长大哥来了,唉,今天上午做了一场孽事,心里难受,我对不起咱村里的父老乡亲啊。”
小王老师在恍惚中坐起身,深情地注视了一眼村长大哥,然后缓缓地将目光移向窗外。
李村长一脸的温情,讲述着村里发生的“葛望猪死、润华脚趾腐烂、辘轳井上吊”旧事,推心置腹地劝说小王老师不要自怨自艾,村里人有知识的不多,绝大部分人胸无点墨,说话干事儿就是一个淳朴,来不了半点挤眉弄眼的,望小王老师不要放在心上,好好教孩子。
出门在外,就怕遇到伤心地事儿,村长的一席话,好似一把火,融化了小王老师心头的那块坚冰,从里到外感到热乎乎、暖融融的。
三
天色微明,小王老师就起床了,伏案备课,准备给学生们上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数学课在第二节,铃声响过,小王老师开始讲课,十分钟过后,教室后排的一位同学在半睡半醒中前俯后仰,盎然的兴致立刻嘎然而止,小王老师停止了讲课,脚步沉重地走到了这位学生——张筱雨的身边。
“大上午的时间,瞌睡成这样?”小王老师语气中夹杂着烦恼。
“王老师,昨晚帮我妈干活儿了,睡觉的时候有点晚了。”张筱雨从朦胧中苏醒,站起来,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着。
下课了,小王老师让张筱雨去办公室,小王老师的脸色阴沉了下来,放大声音批评起来。
下午,应小王老师的要求,张筱雨的妈妈来到了学校。小王老师把张筱雨在校的表现,详尽地讲给了张筱雨的妈妈,张筱雨的妈妈缄默不语,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着,禁不住眼眶湿润,一滴泪花滚出了眼眶,停留在拂着浮土的脸颊上,小王老师停止了讲话,注视着,张筱雨的妈妈低下了头,黯然神伤地说道:
“我一个人,带着雨雨,不容易啊。”
一句话,象一枚尖针,砭着小王老师的心。
“那筱雨的爸爸呐?”
“筱雨不满一岁的时候,就去死了。”
小王老师对张筱雨的命运深感痛心和同情,深深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还敢打我,打呀,打呀——,你这个没爹的孩子。”
一阵叫嚷声,循着声音,小王老师走了过去,原来是张晓华和张筱雨发生了“冲突”,筱雨不小心弄脏了晓华的衣服,晓华生气后,骂了筱雨两句,不甘示弱的筱雨,伸手推了晓华一把,于是两个人反目成仇。
“晓华,你不能这样说话,衣服脏了,回家洗一下就可以了。不能揭人家的短处吗。”小王老师至诚的说着气在心头的晓华。
“他弄脏了我的衣服,还打我呐。老师,你可得公道,不能偏三向四。”张晓华严肃着直言不讳地说道。
小王老师今年才二十多岁,话语中还带着一些稚气,他本来从心里歇斯底里地体恤着张筱雨的不幸遭际,可是现在有点言过其甚,学生张晓华的话语,使他有些抓耳挠腮。
张晓华回家,将今天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讲给了父母亲,晓华的父亲气咻咻地向学校走去。台灯下,小王老师正在备课,晓华的父亲没有推开房门,刚才的怒气涣然冰释,心灵的感动使然,镇静了几分钟,转头回去了。
四
月牙湾村秋收时节来临了,人们早出晚归,忙碌在田间地头。小王老师从老乡的话语中得知:村中的习老太太独身一人,六十多岁的高龄,还耕种着十亩水田,这几天习老太太中午还在地里干活儿,饭是以馍充饥,人人都惊叹老太太的硬骨头。
下午两节课是劳动课,小王老师提前通知学生们下午带上劳动工具,去帮习老太太收割高粱。
秋风送爽,四个年级共计三十多人,在小王老师的带领下,列队来到了习老太太的高粱地头,习老太太不晓得此事情,在与高粱地相邻的土豆地里刨土豆,看到学生们来给自己割田,喜不自胜,连声赞叹小王老师的好。
高粱田割到一半,南北分畦的田里,红彤彤的高粱穗傲然挺立在枝头,割倒在地的一捆捆高粱整齐地摆放着,东边一朵朵白云飘渺地徜徉在天际,西边一轮红日挥洒着金灿灿的光芒,小王老师从挂兜里掏出相机,把自己置身在其间的美景以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通过相机的咔嚓声,定格在永恒中。
夕阳西下,落日的霞光照在月牙湾,劳动课在田间下课,小王老师谢绝了习老太太盛情力邀的晚饭,乐此不疲地回到了学校。
小王老师没有做饭,而是将今天下午的相片拷贝到笔记本上,欣赏着,摘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张,发邮件给自己的好友,以此作为自己到农村支教的实践素材。
“咚,咚——”,一阵敲门声,李村长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
“王老师,今天咱学校的学生帮习老太太秋收了?”
“嗯,今天是四个年级的劳动课,于是就帮习大娘收割高粱去了。”
“王老师,你真聪敏,真好!咱家在村东的玉米早该收割了,我寻思,也让学生们去帮着掰一下玉米棒子就可以啦。”
“村长,劳动课一个月才一次,待到下一个月去掰,那不就晚了吗?”
“哦,一个月不能安排两次劳动课吗?”
“这样一弄,文化课就得赶课,再说,让学生家长知道,这不太好,村长,你说呐?”
“唉,那就别了。”说着,李村长无可奈何地走了。
时间已到夜晚,皎洁的月光透过窗玻璃泻在散着书香小屋的地上,小王老师合上了教案,关上了灯,上床准备入睡,可是难以成眠,刚才李村长的话使他内心增加了一种难为情的愁绪。
期中考试已迫近,小王老师一边忙着指导学生复习功课,一边忙着讲解新课内容,临近中午时分,习老太太端着一饭盆饺子走进了教室,学生们看到此景,有的是噱然大笑,有的是瞠目结舌。
“王老师,特给你包了一顿饺子,快吃吧,还热着哩。”
习老太太的进来,打乱了学生们考虑问题的思绪,影响了课堂的秩序,小王老师在腹诽中接纳了习老太太的热情。
天道酬勤,小王老师所带四年级和六年级班的期中数学成绩喜人,尤其是一些平时差的学生,成绩立竿见影,小王老师倍感慰藉。
那是一个接近仲秋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寥廓的天际,小王老师坐在月光下校园里的一颗老槐树下,来月牙湾村已有几个月的时光了,来的时候正值初秋时节,万物峥嵘,满腔的热情被乡亲们各种薄物细故的纠结,弄得他有些心灰意冷。今天,孩子们的成绩代表了一切,胜利了!美妙的月光下,小王老师的心情格外熨帖,这心情如同这美妙的月光,泻在扶疏的枝叶上,泻在萋萋的草木上,泻在小王老师那澎湃的心田上。
五
早上,天色隐晦,飞起了绵绵的细雨,村西的李晓乐父亲怀揣着一大摞东西走进了小王老师的屋。
“王老师,晓乐这次成绩不错,上学后就从来没有考出这样高的成绩,家里的甜玉米熟了,早晨专门给你煮了一锅,热着呐,快吃吧。”晓乐父亲言语质朴,在小王老师连连的客气声中,匆匆了走了。
小王老师拿了一个热乎乎的玉米棒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村南的吴文珍和田静的父亲相跟着,轻声地敲开了小王老师的门。
吴文珍的父亲带着一包刚摘下的蔬菜和水果,田静的父亲拿着一条香烟,答谢小王老师来了。
小王老师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忽然间,想到自己不抽烟。“田静的爸爸,我不抽烟,这香烟你无论如何也得拿回去,你的真诚心意我是彻底领了。”
在小王老师虔诚地谢绝下,田静的父亲在尴尬和无奈中拿起了这条烟。
小王老师的劲头更足了,上课时热情流淌,课下和学生们相处得温暖如春。
一时间,村里的男女老少对小王老师是赞不绝口,纷纷要求推荐他当校长。
月牙湾村小学有三名教师,校长兼老师是村里执教十余年的史老师,村民们换校长的鼓噪声,使这个校长有点不寒而栗,他在提心吊胆中来到了村长的家。
“李村长,小王老师这几天收了村民们好多的礼,你不知道吧?”
“史校长,那不是要的,那是小王老师带的学生出了成绩,人们自发地去感恩的。”
“李村长,听村里人说要撤换我这个校长,让那个城里来的小崽子当呀?”
“史老师,那是风言风语,别听信那些,即使要撤销你,那是乡教委的事,并且经过村委会同意才行,回去好好干吧,多向小王老师学习学习,你看人家,来咱村时间不长,学生们的成绩一下就起来啦。”
史老师深情地端详了李村长一眼,欣欣然地离开了村长的家。
一片柳叶落地悄无声,两朵红花败谢总关情,小小的校园,秋意阑珊。
“唉,奇怪,教案怎么浸过水了?”小王老师惊愕地自言自语道。同屋的赵老师看了一眼,没有说话,伏案批改作业去了。史老师走了进来,看到小王老师的嗔怪表情,又走出了办公室。
中午时分,小王老师饭后在校门后散步消遣,恰巧遇到了史校长的爱人。
“王老师,你会弄电脑吗?我家电脑出了点故障。”
“还可以吧,那我下午放学后去检查一下吧。”
“那给你添麻烦了。”
下午放学后,小王老师如约而至。
“哎呀,王老师来了。”史老师对爱人惊讶地说。
“我让王老师来给咱家弄一下电脑的。”王老师的爱人说完,推开家门,热情地迎接王老师的到来。
史校长内心忐忑不安,看着小王老师熟稔地操作着,站在一旁不知所云,一个小时过去了,故障的电脑修复好了,同屋的三个人笑容绽放。
史校长的爱人忙着去下厨做饭,小王老师在电脑旁指指点点,教着史校长如何杀毒,如何处理电脑的日常故障等知识。
日暮低垂,几盘丰盛的菜肴摆上了餐桌,史校长从橱柜里拿出一瓶烧酒,两个人酬酌起来,酒至半酣,小王老师讲述了自己来到月牙湾村遭遇的一幕幕旧事儿。
史校长深深地同情这位年轻人的内心苦衷,真挚地感喟小王老师的抱负和襟怀,也扪心自问自己的私心和狭隘。
史校长不胜酒力,喝了二俩酒后,就有点头晕目眩,他今天亲历体验到小王老师的热情助人、乐施好善的好品质,顿时自惭形秽,想到自己心胸狭隘,以至于干出那种对不起小王老师的行为,他趁着酒劲,一板一眼地将前天的那桩丑恶的事,向小王老师说了起来。
“老史,你说你多恶心,你竟干出这丢人现眼的事,我还今天让小王给咱修理电脑,我咱怎么蠢,多丢脸。”
“嫂子,别说了,我们既是同事,又是好友,今天,史校长能说出此事,说明对我是仁慈宽厚的,说明我们的心与心彼此是近的。”
晚上,月朗星稀,小王老师独自踱步在校园的林荫下,簌簌的凉风吹来,葱葱郁郁的枝叶在地上洒下婆娑的树影,草丛中鸣啭的小生灵们,千呼万唤着叫个不停,教室送走了百日朗朗的读书声,只有那间小王老师卧室煌煌的灯光,才能诠释出时间在走动。
多么惬意的夜晚啊!小王老师的心情格外的快慰,校长的坦诚,使她力量倍增,抱定信心好好干,无悔自己支教的青春。
小王老师回到屋里,准备挑灯夜战,批改作业、整理教案。
六
暮秋时节,天气渐变阴冷,万物开始败谢,预示着冬快要来临。学校的经费有限,需要学生们到田地里捡生火炉的柴木,学校决定,利用一周的时间,上午上课,下午到田野拾柴。
小王老师从小生活在城市里,从来没有从事过农活儿,更没有田间劳作的经验。领着学生们来到了田间地头,向男学生学习镰刀是怎么个握法,半个下午过来,腰酸腿痛,浑身困顿,来不及准备明天的教案,就囫囵吞枣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第一节是他的数学课,他突然发现,方刚同学今天没有来上课,课后,他急不可耐地向方刚的同桌询问,正在这时,方刚奶奶憔悴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
方刚的奶奶是来告诉小王老师的,方刚的父亲多年外出打工,母亲在家里有了外遇,方刚由年迈的奶奶带着过着布衣蔬食的生活。
小王老师的心在微微震颤了一下,他深深地怜悯方刚同学的多舛命运,同时也对近在咫尺这位老奶奶的惨苦表示敬意。
他随着老奶奶来到了方刚同学的家,方刚不在家,去野外放羊去了,家里养着五只羊,是他和奶奶的生活来源,每年买上两只羊,够得上一年的花销了。炕上放着一只木头桌子,桌子上放着方刚的书和一支笔,书的中间夹着半个颜色黄白相杂的馒头,老奶奶说,这是昨晚上,方刚看书时吃的剩下的半个馒头,屋内光线暗淡,仅有的几块玻璃还有残缺,用胶带粘连着,屋内只有一个古旧的黑白电视机,算是家里唯一的值钱的家什了,虽简陋,但收拾得有条理,干净而整洁。
小方刚放羊回来了,推开家门看见了小王老师,立刻难耐地低下了头,凄恻地慢步走到奶奶的身边。
“方刚同学,明天回学校上学去吧。”小王老师亲热地摸了一下方刚的头。
“王老师,俺奶奶的腿痛,不能放羊了,我得去放羊,学不成了。”
小王老师走到老奶奶的身旁,仔细打量着老奶奶的腿。
“老奶奶,你的腿有什么毛病?“
“唉,腿麻木好长时间了,差不多快一年多了,可最近麻还不说,还庝得要命,早上睡起来就庝,不知是啥病?”
小王老师对医学知识不甚了了,他急忙给远在城里的母亲打了电话,让他母亲去医院咨询一下,需要什么药物,买上寄过来。
“王老师,这可给你添麻烦了。”说着,老奶奶从柜子里端出一个碗,碗里盛着十多个鸡蛋,在小王老师的谢绝没有奏效的情况下,一盘香喷喷的炒鸡蛋端上了桌子。
方桌上摆着炒土豆片、炒鸡蛋和一盘咸菜,主食是馒头,方刚的奶奶的热忱分外周到,端起炒鸡蛋的盘子,往小王老师的碗里盛去大多半,剩下的少许倒进方刚的碗里,自己倒了一碗开水,夹进一些土豆片,伴着咸菜,吃了起来。
小王老师吃着难以下咽的感动,饭后,小王老师坦诚规劝方刚明天返学,家里的困难他会帮着去克服,临走时,小王老师从上衣袋里摸出一百元钱,在与老奶奶的推诿中,装进了老奶奶褴褛的衣衫口袋中。
第二天,方刚上学了,中午放学后,小王老师来到了李村长的家。
一进门,李村长就盛赞王老师的大方和品格,在李村长的滔滔话语之后,小王老师向李村长提出了解决方刚家庭困境的想法,集合村委会的力量,尽快找到方刚父母亲的下落,说服让他们重归于好,家和万事才能兴,这是第一步,接下来,他已经告知了母亲在城里打听治疗老奶奶病的诊所或医院,条件允许,立即赴城里治疗。
小王老师的意见,得到李村长的首肯,行动在秋风飒爽中开始了。
日出日落,在这个萧瑟的深秋,方刚终于见到了久违的爸爸和妈妈。在小王老师母亲的指导下,方刚的奶奶在方刚的爸爸带领下,终于走在去城里看病的路上。
小王老师的赞叹声在月牙湾村不绝于耳,正在这时,一位佳丽悄悄地敲开了小王老师房间的门。
七
秋后的黄昏,晚霞映照下的月牙湾是五谷丰登,羞红了脸的枣儿,傲岸地挺立在枝头,秉性倔强的海红果象火红的小灯笼,挂在枝叶调零的树上,全身金黄色的枸杞星罗棋布地点缀在枯枝败叶间,月牙湾村里最富有齐褀昌的爱人端着一箩筐红枣径直地向学校走去。
小王老师对这位阿姨的热情感到有些意外,中年妇女从小王老师的房间出来,来到了办公室,史校长见到了村里阔女士,立刻面带笑容逢迎而来,齐夫人是让史校长作媒来了,将自己的女儿介绍给小王老师,史校长欣然应允。
齐家闺秀,天生丽质,秀外慧中,高考落榜后,在城里学完电脑知识后,应聘到一家电脑销售公司,年龄与小王老师相当。傍晚饭后,史校长来到了小王老师的房间,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齐家女儿的照片,小王老师豁然明白史校长的来意,也清楚了上午那位阿姨用意,照片的女子端丽、雍容,小王老师看着有些心仪了。
周日,齐家的女儿回到了月牙湾,史校长领着小王老师走进了齐家阔檐高台、富丽的庭院中。
小齐姑娘与小王老师是一见钟情,小王老师倾心小齐的貌美,小齐仰慕小王老师的才华,在彼此交谈的话语中,荡漾出“格格”的笑声,很快,小王老师将桩婚事告诉了父母亲,父母亲既欢喜又担忧,欢喜的是儿子找到了合心的女友,担忧的是对方提出想迎娶儿子到女方家,也就是当地所说的倒插门,那样儿子未来的路将何去何从?
小王老师的父母亲来到了月牙湾村,与小齐的父母亲座在一起,齐家主人叫来了媒人史校长,在推杯换盏中,史校长开门见山,拉起了小王老师和小齐媒灼之约的话题。
齐家家道富裕,只一个女儿,打算着让未来的女婿继承家业,做个过门的女婿,这个意思一下为难了小王老师的父母,他们含辛茹苦,希望儿子待在身边尽享天伦,再说儿子支教后,自然回到城里的学校执教。
在矛盾的挟持下,双方中断了今天的谈论,分歧搁浅在月牙湾的深秋的夜晚,月朗星稀,冷气袭人。小王老师的父母亲回到了学校,父亲坐在椅子上沉思不语,母亲在屋内忙碌着,收拾着屋子,小王老师的父亲今晚喝了点白酒,有些昏昏然,到里屋的床上睡觉去了,小王老师的母亲给伏案备课的儿子和自己各倒了一杯开水,笑盈盈地跟儿子攀谈起来。
“儿子,你心里是怎样想的,跟妈妈说说。”
“妈,我与小齐接触并相处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小齐倒挺好的,心地善良、聪明、落落大方,他的父母亲勤劳致富,是远近闻名的大好人,可我在琢磨小齐她爸,执意让我接续他家的产业,不让我去教书代课,我觉得教书是件非常适合自己的事情,继承齐家的产业,我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再说,违拗了你和我爸的心愿。”
“儿子,现在关键是你和小齐俩人感情的事,这是当务之急,如果你俩感情相投,其余就顺遂心愿吧。”
“妈,其它的事情也不得不考虑,婚姻不是俩人在一起就可以了,家庭的和谐和殷实是建立在俩人在对事业不懈追求的基础上,匍匐在艰难困苦中创造幸福的坎坷道路上,可得有责任啊。”
小王老师的父亲已酣然入睡,夜深人静,母子的爱还在静静的流淌,第二天早晨,小齐、小齐的父母亲来到了学校,欢送小王老师的父母亲踏上了返城的归程。
八
村委会低矮的平房里,村长和几位老党员正开会研究村里自来水改造的事情,小王老师轻轻地推开门。
“小王,咱村里改造自来水管道,我们的文化不高,请你过来,写一下改造的方案。”村长语重心长的说道。
两天后,月牙湾村的自来水改造方案出来了,还是在那间村委员的办公室里,村长、村委会成员与几位老党员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小王老师的方案介绍,小王老师深入浅出,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细节和过程,最终博得了各位的喝彩和赞许声。
小王老师的赞美声,又一次萦绕在月牙湾的村头和巷尾,小齐听到这个好消息,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从城里赶了回来。
月牙湾的暮秋,乍冷乍热。小王老师与小齐晚饭后,徜徉在蟾光皎皎的夜色中,小齐轻柔地将手放在小王的臂膀上,小王下意识地用手攥住那只炽热的手,两个人的手在这月圆的夜色中握在了一起。
方刚奶奶的病情在逐渐痊愈,在城里看病的时候,得到了小王老师父母的热心关照,知恩图报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着半袋红枣,走进了学校办公室。
“小王啊,你爸妈人真好,这不,大娘拣了个头大熟透了的栆,带过来,让你爸妈尝尝咱乡下的鲜。”老奶奶满脸堆笑,精神气也分外矍铄。
“大娘,帮了这点忙是应该的,客气干啥,栆不能要,心意领了。”
“不行,这是给你爸妈的。”老奶奶语气坚定,带着欣慰走了。
“王老师,王老师,有你一封信。”一个男生手里举着一封信,连蹦带跳地跑了过来。
“啊,是我爸的信。”小王老师愕然,忙拆开了信笺。
儿子:
市教育局招聘中学教师,爸给你报上名了。本次招聘对在农村支教的师范类毕业生享受加10分的照顾,并优先予以考虑,这是一件大好事。
爸上次从月牙湾返城后,最担心你的婚事,不尊重你的选择,做父母亲的,就错了。可要尊重你的选择,心爱的儿子找上一个农村姑娘,摆脱不了要去农村受那尘土飞扬环境的苦,爸认为,咱家的条件也不错,在城里找一个要好的女子是绝对可行的,这是爸不给你打电话为什么要写信的缘由。
儿子,婚事是人身大事,需三思而后行。
最后,祝儿子天天进步,快乐!
爸
即日子夜
小王老师掩卷沉思,将信纸折叠好装在信封里,然后重重地压在枕头下面。
天蒙蒙亮,小王老师还在朦胧中,校园里传来了学生们的打闹嬉戏声,小王老师从床上起身,穿上衣服,拿着钥匙,箭步打开了教室,接着,学生们进入埋头复习,准备迎接今天的月度考试。
考试在进行,一辆白色的轿车停在了校门口,乡教委李主任从车上走了下来,学校所有的老师亦惊亦恐,原来李主任是按照上级精神来学校检查、评价小王老师的支教情况,考试结束后,李主任将所代班级的卷子带走,将试卷的成绩作为评估、检查的依据。
小王老师心如火燎,担忧的是学生成绩如果不理想,会给自己的支教生涯勾上不详的一笔。
两天后,乡教委来消息:小王老师所代的班级成绩在支教的八位老师中名列第三,属上中等。
小王老师的心情格外得沮丧,他知道最近为恋爱而分心,减少了花在教书上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了孩子们成绩的不理想。
九
天空飞来了雨线,打湿月牙湾的枯枝败叶,俄而时间,晶莹的雪花飘了下来,婀娜着羞答答的身姿,悄然着地,呼朋引伴地打开了冬的这扇门。
小王老师全神贯注,一腔热忱扑在教书上。
小齐多日未见小王,牵挂的心难以成眠,思念的日子实在难熬啊,趁着工作不太忙,怀着炽热的情回到了家中。
“小王,我回来了。”小齐一脸灿烂,一双明眸闪烁,传递着爱的情愫。
“小齐,工作不忙啦?你没干几天活儿就回来了。”小王心花怒放,克制着热情带来的冲动,给小齐倒了一杯滚烫的开水,挑了一颗硕大的栆,接着,房间里一会儿是心痛着热的话声,一会儿是甜甜美美的笑声。
小齐看到床单有好长时间没有洗了,于是忙着收拾起来,与小王相跟着向自己家走去。
一封信从裹着的床单里掉了下来,小齐拿了起来,一看原来是小王父亲来的信件,她抽出信纸,念了起来。
小齐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了起来,洗衣机发出的轰隆声揶揄着她那颗千刀万剐的心。
晚饭的时间到了,小齐竭力抑制着心中的不快,表现得落落大方,但细心的小王却总是感到有种不祥的预感,饭后,小王回到里屋,炕边的那封信,立刻映入他的眼帘,他恍然大悟了。
小王与小齐两人走在月牙湾村的泥土小路上,任凭无情的风吹拂着面颊,小王沉吟着,小齐谈论着自己在城里发生的一桩桩奇事,小王平息着内心起伏的波澜,认真而严肃地倾诉着自己内心深处爱她的情怀。
十
天气渐冷,小河冰封了,田野冻僵了,月牙湾的冬来了。
小齐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到自家的厂房,在父亲的指导下,把学到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运用到自家企业的管理中。
小齐与小王的距离近了,接触的机会也就多了,小齐给予小王的爱更多了,更醇厚了,与此同时,小王偿还小齐的情也更真挚了,更深邃了。
披着熹微的晨光,值日生钟磊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在当啷声中生起了火炉,红色的火苗在炉内乱舞着、张狂着,钟磊关闭了教室的灯,天已佛晓,但教室里光线却很黯淡,钟磊从书包里摸出半截蜡烛,点了起来,伏在桌边,读起书来了。
“钟磊同学,你怎这么早就到校了?”小王老师十分惊讶地问。
钟磊同学没有应声,低着头,神情有些茫然。
“王老师,我想爸爸、妈妈。”钟磊同学说着,吐字中带着强烈的、深沉的眷恋。
“哦——。”小王老师欲言又止。
中午,放学后,小齐执意让小王来家里吃饭,小王顺便领着钟磊同学,不一会儿,小王老师和钟磊同学座在了丰盛的餐午餐边。
“韶涵,你过来一下。”随着小齐的轻声呼唤,小王走进了里屋。
“你不知道吧,这孩子他爸与咱家大吵大闹过呢,我看着这个孩子就心烦。”
“今天,钟磊老早就去学校了,我问他的时候,他说他想爸爸和妈妈了,我看见好可怜,中午领过来,吃上口好饭,开导开导,咱家是君子,不计小人前嫌。再者,我下不为例了。”
“他爸爸和妈妈不是个好东西,在外面打工两年了没有回家了。快点吃完,让他回家吧。”
午饭后,小王老师和钟磊走在灰石铺就的狭窄的小巷,钟磊向小王老师讲述他和奶奶孤苦伶仃过日子的事,现总是盼望着爸妈早点回家,多多买上好吃的东西,好好饱餐几顿,在不知不觉中,小王老师与钟磊同学走到了他的家中。
锅里做熟的午饭在翘首企盼着主人,钟磊的奶奶在屋里干着杂活儿,当听说钟磊吃过午饭,老人急匆匆地揭开锅盖,盛上饭吃了起来。老人边吃边叙述着触目惊心的往事。
钟磊的爷爷得了重病,东挪西借,还是没有医治好。为了尽快还债,一家人节衣缩食,钟磊的爸爸和妈妈在外打工,两年没有回过家,不知道这苦日子到何时结束。
小王老师听着,他深深哀怜这个懂事、和善的好孩子,也由衷地体恤这位老人的凄苦遭遇,临走时,他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二百元钱,拿了一百元,在缄默无言中,塞到了老人千缝百衲的口袋中。
来到月牙湾村,小王老师目睹了三位学生的可怜命运了,张筱雨、方刚和钟磊,是需要同情和爱去浸透他们的心灵。
夜里,天空飞来了雪花,小王老师披着一件棉衣,独自一个人徘徊在静寂的校园里,雪花无声息地落下,打湿了发尖,他爱月牙湾,因为这里有爱他的人,他更爱这里需要他付出大爱的那些蹙额无语的学生们。
钟磊踏着薄薄的雪,又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今天,小王老师也早早地起床了,用扫帚打扫着校园里的积雪,钟磊看见王老师在干活儿,忙着过去,从王老师的手中拿过扫帚,认真地扫了起来,雪扫完了,钟磊回到了教室,从书包里掏出半个玉米面窝头,吃了起来,小王老师看着那块吃得越来越少的窝头,心中好像火燎刀剐似的恻隐难忍。
上课铃响了,小王老师在课上尽心地关注钟磊的眼神,尽最大努力地让他理解所讲的知识,用知识去修补生活、精神上的缺憾。
钟磊那颗冰心渐渐地被小王老师的爱消融了,笑容绽放了,笑声出现了,小王老师关爱钟磊的好事,象一股劲风,掠过校园,吹进街角巷尾。
下午放学时分,小齐平静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王老师的卧室。
“韶涵,放学了,我爸妈叫你到我家吃饭。”
饭菜摆了大半桌,小齐的爸爸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啤酒,给小王和自己各倒了一杯,对饮后,小齐的爸爸开始说话了。
“小王啊,从今开始,你可别关照那个钟家的小孩子了,他爸那年因在咱家干活儿,完了给了工钱,还大吵大闹,讹了咱家好多钱,那人家不地道,是咱家的仇家。”
小王沉默不语,低着头,吃着饭。
小齐给小王碗里夹了一块鱼肉,乐呵着说:“少喝点啤酒,多吃些饭。”
小王端起酒杯,彬彬有礼地敬了小齐爸一杯。
“老头子,过几年了,还提那旧事有啥用,韶涵是老师,当老师得教书育人,小王,你可别听小齐他爸的话,自己爱怎么弄就怎么弄。”
饭后,小齐和小王去一起看电视,饭间发生的情景,还在小王的脑海里历历再现,他以一位教师的身份,悉心培育着钟磊,尽力促使钟磊学业有成;他以一颗淳朴、笃厚的良心,溶解着钟磊的愁容,而今天,钟磊的父亲先前与齐家的恩怨,而使他不得不予以考虑,但是这两者之间畸轻畸重,也使他未置可否,心情是一片惆怅。
“笃、笃、笃”,清早时分,小王老师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忙去开门,“啊——,原来是钟磊同学”。只见他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是熟的煮花生。小王老师掰开一颗花生,吃在嘴里,花生泛着咸味,心里边泛着苦去悲来的滋味,他不去顾及小齐爸爸的那番话,盘算着如何呵护好这颗需要阳光照耀和雨露滋润的幼苗。
十一
凛冽的寒风簌簌地吹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本学期也即将结束,学习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小王老师夜以继日伏案整理着经典的习题。本次期末考试,是由县教育室出卷,全县统考,如果本次考试名列前茅,肯定会给应聘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王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迎考的备战中。
铃声已响过,却不见晓帆同学,同桌也茫然摇头,正在这时,晓帆的爸爸出现在教室的门口,原来,晓帆同学昨晚不慎让开水烫了,晓帆同学是班里各门功课的尖子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王老师满脸怅惘,看着晓帆的父亲,双目释放出心急如焚的光芒。
“晓帆能参加期末考试吗?”
“我也不知道,烫了以后,没有找医生,只是涂了一些药膏。”
“快去找医生看怎么治疗,我中午去看看晓帆。”
晓帆的父亲感激的目光炯然有神,朝小王老师颔首示谢。
中午饭后,小王老师走进了晓帆家的院落,当他推开房门的时候,小齐正全神贯注地给晓帆搽药,小王老师见此情景,脱口而出。
“你怎么来了?”
“韶涵,晓帆是咱学校的尖子生,好学生自然是老师的掌中宝,晓帆同学早日好了,回学校期末考上个好成绩,岂不美哉。”
一席话,说得小王老师心里暖暖的,两颊绽放开解颐的笑容。
晓帆同学的烫伤痊愈并返校了。期末考试如约而至,本次期末考试监考老师各校互换,考后不久,成绩与想想的如出一辙,小王老师的名字在全县的教育系统一片蜚声。
期末考试以后,学校该放假了,小王老师做着回家的准备工作。
十二
一场厚雪降临,整个月牙湾村被白色覆盖,清晨,小齐踏着皑皑白雪,轻轻地敲开了韶涵宿舍的门。
“韶涵,行李收拾好了吗?准备什么时候回家呀?”
“行李不去收拾了,明年春天开学还来了,没个啥准备的,下周五回家。”
“韶涵,咱俩相处这么长时间了,该确定关系了吧?”
“是啊,晶琼,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中,半年过去了,我们从相识到相知,现在我心里头已装进你了,可是我不得不尊重我的父母,言听计从他们的意见,昨天,我父亲来电,让我没事快点回家,并且说要尊重现实,决不能去继承你家的事业,那样,几十年的书就白读了,晶琼,我心里矛盾极了,我们的父辈成了我们爱情的绊脚石,或严重的就是我们爱情的深渊。”韶涵说着,眼神凝重而迷惘。
晶琼下意识地紧挨着韶涵坐下,情不自禁地抓住了韶涵的一只手。
“韶涵,只要咱俩的心相通,息相连,手相牵,纵然有千山万壑,会使天堑变通途,我现在回家,说服我的父母亲。”
晶琼情绪激动,话声变得微颤,轻轻地将手从韶涵的手中挣脱出来,一鼓作气向自家疾步而去。
晶琼的父母深深地理解女儿的心,遵从女儿的心愿,不再要求家族的事业薪火相传,期盼着女儿花好月圆的时刻。
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着,小王老师早早地起床了,收拾起被褥,打扫了房间,把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正在井然有序地干活儿的时候,小齐和她父母亲敲门走了进来。
“呵,小齐,收拾得多干净。”小齐的父亲乐呵呵地说道。
“小齐,别干了,到家里吃早饭吧。”小齐的母亲热忱地说道。
“韶涵,还需要收拾、整理什么,我帮你干。”小齐急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边说边干了起来。
“晶琼,别干了,甭收拾了,吃完早饭我就回家了。”小王老师用毛巾擦去额角的汗滴,露出一张兴高采烈的笑脸。
吃过早饭,韶涵提着一个包,晶琼提着一个包,里面全是月牙湾的特产,晶琼的父母跟在后面,与他俩有着一定的距离,不愿打搅他俩的离愁别绪,他俩默不作声地走着,在沉寂中彼此体味着心灵的碰撞声,以及此起彼伏的情愫波涛声。
“唉,这不是王老师吗,回家呀。”晓华的爸爸牵着两头牛,沿着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向自家走去,须臾,晓华的爸爸将这个消息告知了村长。
村长听后,思忖道:莫非小王老师支教结束,不再给月牙湾的娃上课啦,要不老齐全家欢送呢,我得去挽留一下。
“小王,王老师,等等——”李村长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李村长,别急,有什么事?”
“小王啊,王老师,咱月牙湾的娃娃离不开你啊,你可不能走啊。”李村长脸上写满焦急,语重心长、一字一句地说道。
“李村长,想到哪里了,这不放寒假了,明年春天开学,我就又来了。”
“哦,是这样就好了。”李村长舒展开一脸的焦躁,现出难能可贵的喜悦。
一辆浅蓝色的客车,停在月牙湾村的车站上,王韶涵上了车,平静的坐下,从窗玻璃探出一张刻满眷恋的脸,晶琼含情脉脉地凝视了一眼韶涵,沉吟地低下了头,客车徐徐到开动了,一阵喇叭的尖叫声,撕裂着这两颗依依惜别的心。
十三
腊月来临,乡亲们忙碌的身影活跃在各家的院落里,做着过年的准备。
晶琼长时间没有见到韶涵了,闲暇之余,独自去那个孤零零的乡村小站,向路的远方凝神远望,在心里头一遍遍地呼唤恋人的名字。
韶涵给晶琼寄来了一封信,晶琼迫不及待地拆开,字里行间洋溢着蓬勃的、昂扬的青春朝气和纯真的爱慕之情,看后,晶琼按捺不住一起一伏的激情,决定第二天起身去城里,一则购买年货,二则想见见梦里思念的恋人。
韶涵知道晶琼来市里,就早早地等侯在汽车站的出站口,当晶琼出现在他的视线里的时候,他目不转睛、笑容可掬地凝视着晶琼,晶琼扑过来,与韶涵来了一个亲热的拥抱。
在人流熙攘的市里,两个人谈笑风生,晶琼叙说着近日月牙湾村发生的琐事,韶涵惦记着几个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吩咐晶琼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帮助帮助。
一天的忙碌,晶琼购买了好多的年货,也给韶涵买了一件得体的上衣,还给韶涵的家里买了一盒礼品,傍晚时分,两个走进了韶涵的家门。
韶涵的父母亲,见到晶琼,忙着问寒问暖,忙着张罗晚餐。饭间,大家推杯换盏,韶涵和晶琼更是相敬如宾,其乐融融。饭后,一家人瞻望着成家后的未来生活。
第二天,晶琼启程返回月牙湾,韶涵体贴在心,提着大包年货,与晶琼一同乘车也来到了月牙湾。
“王老师,你回来了,咱村里人想死你了。别走了,在咱村里过年吧。”李村长紧握着韶涵的手,一脸的热忱。
“村长,在村里呆几天还得回城里,过完年就回咱村里了。快过年了,我回咱村里看看。”韶涵边走边说,村里的人们看到小王老师回来了,都纷纷驻足表达一番热情,感动得小王老师说不出话来,连连点头致谢。
小王老师在月牙湾村呆了两天,没有回学校,而是看望了使他牵挂的张筱雨、方刚、钟磊、晓帆同学,并且还看望了习老太太,习老太太见小王老师来了,喜上眉梢,激动着手足失措,连忙招呼着小王老师吃着吃那。
寒气袭人的月牙湾,银装素裹。小王老师在李村长家吃过早饭后,就来到了村北的小站,不一会儿,小齐走过来了,她绷着一脸的阴沉,小王老师一下就读懂了小齐的内心,原因是昨晚他刻意谢绝了小齐留宿她家的热忱。
方刚和晓帆同学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了,方刚同学拿着一袋红枣,晓帆同学拿着一袋小红豆,面对两位学生的炽热之情,冰释了小齐和小王寂寞的气氛,小王老师激动着,只是用炯炯的眼神打量着两位可爱的学生,小齐急忙迎上前去,用嘴里吐出的热气,呵着四只冻得通红的小手。
客运班车停靠在车站,小王老师走上了车,车子缓缓启动了,忽然,隐约传了一个声音,小王老师循声极目一望,原来是习老太太,习老太太拄着一根拐杖,渐渐地停止了匆匆的脚步,伫立在寒风中,小王老师澎湃的心里又一次激起眷眷情深的狂澜。
十四
春节一天天地临近,喜庆和热闹也愈来愈烈。在欢乐之余,在深夜人静的时候,或者在忙碌了一天即将入眠之余,他总是想起月牙湾的人和事,总有让他扼腕地叹息,总有让他回味那悠长的事,总有让他感激涕零的人,总有让他魂牵梦萦的情,他总是向着月牙湾的方向,用心在虔敬地呼唤。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开学的日子到了,王韶涵又回到了月牙湾。
早春的月牙湾,乍暖还寒。田地还没有解冻,月牙湾村里到处都是消闲的人们。学校里,老师和学生们忙着清扫卫生,准备以崭新的环境进入新学期的到来。
“王老师,忙着呢?”
“哎呀,是晓帆的爸爸。”晓帆手里拿着一个簸箕,站在不远处,看见爸爸和王老师说话,低着头,用眼神的余光看着,用一种拘谨听着。
“王老师晚上没事吧,我请你去咱家吃饭,好好地喝上几盅,过几天,我要去城里打工了,要么就没有时间了。”
“晓帆的爸爸,今晚要备课,明天第一节课就是我的数学课。”
“咱们早点吃,吃完饭后,回来备课也不晚。”话音刚落,晓帆跑了过来,娇憨地拉着王老师的手,抬起头,一双明眸闪着真挚。
“王老师去吧,王老师去吧。”
同学们有的还在继续干活儿,有的被此情此景触动了,停止了手中的活儿,安详的看着。
“好,好,晓帆,王老师今晚去。”
“王老师,那我回去准备晚饭。”
“晓帆的爸爸,带着兴致快步走出了校园,小齐的妈妈满脸堆笑,走进了校园。
“韶涵,昨天回来的?”
“啊,齐阿姨,昨天来的时候有点晚了,没有去看小齐,小齐在干什么呐?”
“唉,小齐前天让开水烫脚了,倒是不太厉害。”
齐阿姨的一席话还没有说完,小王老师就放下手中的活儿,不久思索的向小齐家跑去。
“晶琼,你怎么啦?难受吗?”
“韶涵,只要你来,我就好受了,快坐下,自己倒水喝,这有水果,爱吃什么,自己挑着吃。”
短短的一句话,平抑了王老师内心的波澜和担忧。
“韶涵,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昨天回来的,进村时,天色已晚,房间收拾后,晚了,没有来得及看你。”
“那今天在吧,一会儿,我妈就回来了,年刚过,来顿珍馐美味。”
“晶琼,不行,今晚答应去晓帆同学家,他爸和他都再三吩咐了,不去,不太合适吧。”
“唉——。”晶琼一声叹息,脸上扫过深深的期望。时针指向六点,韶涵喝了一口水,站起身,用脉脉含情的目光凝视着小齐,祈愿得到小齐的理解,缓缓的放开脚步,走出了家门,走出了庭院。
十五
灯光下,韶涵在全神贯注地批改作业,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的深思。
“喂,老爸。”
“涵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市二中招聘一批农村支教老师,初选有你,下周二到二中参加文化课考试。”
听后,韶涵的心情分外激动,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小齐。
第二天,小王老师与校长请假后,就匆匆地赶回了省城。
二中是全省的示范重点中学,那在全省城是首屈一指,韶涵焚膏继晷,做着充分的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二中招聘教师的名单中,赫然有着王韶涵的大名,韶涵看后欣喜若狂。
小齐听到这个消息,既高兴又担心,韶涵在城里上班,而自己还在村里,这难道能走在一起吗?
小齐的家底殷实,父母亲托亲靠友帮着小齐在城里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很快,小齐也来到了城里,而且提前小王一步,因为小王开始上班的时间在秋季开学。
小王老师尽管知道在月牙湾小学执教的时间不长了,但是仍旧在全身心、一丝不苟地投入到教学中。
“王老师,你教出这么多好孩子,你给咱月牙湾办了这么多好事,唉,月牙湾真的需要你呀。”村长的脸上浮着酒气,声情并茂、用深邃的眼神说着。
“李村长这是喝好酒了吧,你这就看到王老师好的一面,难道你不知道王老师给我家奶牛看病死了的事儿吗?大家伙一提到王老师,我就心烦,唉——。”晓华的大爷站在李村长的一旁,穿针引线,提及王老师往日那不堪一击的伤心事儿。
晓华大爷的一番讥讽的话语,象一股风,立刻刮入小齐的家里,小气一家没有剖析、评判孰是孰非,开始对晓华的大爷产生了刻骨铭心的恨。
十六
明天就是小王老师结束支教返城的日子,李村长以村委会的名义,在学校的办公室,摆了一桌,盛宴欢送小王老师。
大家在边吃边啧啧赞誉小王老师的聪颖,回忆着在月牙湾渡过的往事。
“笃——,笃——。”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他们的尽兴。村长推开房门,原来是小齐的父亲,手里提着一个包,包里是小齐的衣服,让小王返城捎着,他没有预料到屋内的情景,此时,站在屋里的一角,脸上现出忸怩的表情。
“齐老弟,来喝俩盅。”接着,村长拿来一个酒盅,斟满了醇香的烧酒。
酒至半酣,小齐父亲开始话里话外说起晓华大爷的不好,还说,某年某月某日,晓华大爷欠了他二斗谷子,并声称近日索要。
在座的大伙不知为什么小齐的父亲与晓华的大爷有如此的仇和很,只有小王老师的心里最明白,小王老师默不作声,心里对这位未来的岳父爱戴有加。
月朗星稀,大伙儿依依惜别了这场晚宴,向自家走去,小齐的父亲却脚步铿锵地踏进了晓华大爷的院门。
“老云贵,记不得那年借了我俩两升谷种吗?”
晓华的大爷大名叫云贵,皮肤有些黑,村里人却叫他老云贵。此时老云贵有些莫名其妙,他顿时在记忆的长河里竭力搜索。
是的,前些年,两家人处的关系相当不错,你来我去,不分彼此,当时,他是送给我的两升谷种子的,况且,我还给他家免费犁了二亩田,今天,这是怎么啦?——老云贵心里思忖着。
“是的,当年你是送给我两升谷种子。”老云贵郑重其事地说道。
“可,今天来要啦,谷子行,小米更行。”小齐的父亲语气有些坚硬。
“今天,这么晚了,明天一早,你过来拿,或者我也可以给你送去,都可以,但是,话得说清楚,当年我家老头子还给你免费犁了二亩田呐,你可别忘记了。”云贵的老婆从沙发上坐起来,一本正经地说道。
“犁了二亩田?我有些记不清了。”
“老天可以作证,村东头的贵锁可以作证,不过,你齐家有钱啦,财大气粗了,我们穷,不计较这些了,明天一早还给你两升谷子。”云贵的老婆语气犀利地说道。
十七
此时的月牙湾,桃红柳绿,姹紫嫣红。
王韶涵早早地起床了,因为今天他要回城了,农村支教的生涯今天就结束了。
“咚——,咚——。”一阵响亮的敲门声,韶涵推开房门,原来是习老太太来了。
“小王啊,你快给大娘看看这个说明书,这个药怎么喝?”
习老太太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叠着的说明书,递给了小王老师,小王老师用通俗的话语给习大娘一字一句地讲说着。
“韶涵,快吃早饭吧。”
王老师转睛一看,啊,是晶琼的妈妈,用竹篾盛着冒着热气的早饭,揭开一看,原来是香喷喷的包子。
“王老师,收拾好了吗?”
韶涵吃着早饭,村长走了进来。“啊,是李叔,昨晚喝了点酒,前半夜睡得还香,后半夜怎么也睡不着了,来月牙湾近一年了,没少给乡亲们添麻烦了啊。”
“你可说到哪里了,以后寒暑假的,回月牙湾看看,可别说,这里还有你未来的岳父、岳母呢。”
一句话说出,小王老师的脸有些赧色,未来的岳母低着头,心里倒是美滋滋的。
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金色的光辉洒满校园,教室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李村长和王韶涵相伴着,步履轻盈地向村里的小站走去。习老太太拎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去年的大红枣,拄着拐杖匆遽地向那个小站走去。
下课的铃声响了,该是课间操的时候了,小王老师曾经代课的全班同学没有去上课间操,向着王老师的身影跑着过去,接着其它班的学生紧随其后,月牙湾小学仅有的三位老师关上校门,也急匆匆的走来。
学生们走到王老师的身边,大家围着王老师,红扑扑的脸上绽放出可爱、可亲的笑容,没有说话,只是用农村孩子那种真诚、淳朴的眼神瞅着王老师。
手提肩荷农具的乡亲们被此景吸引了,纷纷地走了过来。
“小王老师,以后要常回月牙湾看看,抽空多给咱讲一讲大田种蔬菜防虫害的知识,有什么见效好的药,及时告诉哇。”
“王老师,你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见过大世面的人,常回来指导指导咱家娃的学习。”
“小王老师回城里,给咱在建筑工地找个活儿,咱有一手抹灰的手艺,农闲时到城里挣点钱。”
面对这无数张纯真、至诚的脸,小王老师说不出半句话来,只是用饱含眷恋的眼神传送出数也数不清的感激之情。
汽车喇叭长鸣,客车停靠在乡村小站上,小齐的父亲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韶涵,把这些小米带上,你爸妈爱喝小米稀饭,代叔送给他们。”
“村长,我刚才从老云贵那里要来借我多年的谷种,结果他还了我小米”。
“这比谷种好,难怪你气吁吁的。”村长直言不讳。
小王老师拿起小米的袋子,上了车,脸上现出些微的愧疚的表情。
车子渐渐的走动了,月牙湾的人们却一动不动地站在乡村小站上,看看小王老师渐行渐远的背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