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对故事创作的思考——写给某个笔会的祝贺词

时间:2015/3/19 作者: 春天的信息 热度: 83404

     我对故事创作的思考

 

        ——写给某个笔会的祝贺词

 

(这是我在病中口述记录下来的一些即兴式发言。为什么在病中还要口述?因为我觉得“不得不说”, 这都是故事创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为什么叫“写给某个笔会的祝贺词”?因为笔会是专门研究故事创作的,我提出来供“潜心研究故事创作的朋友们”探讨。这里要说明一下:我所说的“潜心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故事创作的作者、编者、读者,当然,前提是一定要“潜心”,不“潜心”就无所谓探讨了。

还有几个问题没有写,主要是自己的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现在,我先把已写好的几个问题汇集起来,就叫《我对故事创作的思考》吧。遗憾的是:这些“思考”,虽然把问题提出来了,但远远还没有充分阐述够,有的几乎只是一个提纲。好在提出来是供大家研究的,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纪念”,就保持这个“原样”吧,能潜心研究就潜心研究,不能潜心研究就让历史留下这个“脚印”。我相信这些观点是不会被抹杀的,认真重视和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是迟早的事。)

 

           故事创作不要“规范化”(之一)

 

工业生产需要“规范化”,统一标准,才能保证提高产品质量;军事动作需要“规范化”,整齐划一,才能准确有效地打击敌人。但是,故事创作是属于艺术范畴的事,艺术范畴的事讲究的是生龙活虎、丰富多采、百花齐放,所以,故事创作是不能“规范化”的,一旦“规范化”,就会使故事创作失去了生命力。

这和要求故事创作应遵循故事创作规律并不矛盾。遵循故事创作规律是一些原则要求,是客观真理,而不是规定故事创作的一些具体写法。比如:“故事是情节的艺术”,这是故事创作必需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而情节本身就是丰富多采的,它就要求我们面向生活,去写出很有生活气息的情节来。所以,遵循故事创作规律,并不会限制故事创作的发展。

这和运用某些故事技巧也是不矛盾的。故事创作的重点是发掘生活,故事技巧是要适合生活内容而灵活运用的;如果忽视生活,把故事技巧放在第一位,按某些技巧的要求去生编硬造故事内容,那就本末倒置,使故事创作走进了“死胡同”。

这和发展个人创作风格、发展故事创作流派也是不矛盾的。创作中的个人风格或创作中的某个流派都是独树一帜,有明显的“个人特点”;这种“个人特点”,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不同的作者是按自己的不同的艺术才华去创造自己所满意的“艺术天地”,这种创作上的“个人特点”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但并不能因此而要求所有的故事创作都以此为标准去创作作品(事实上,即使已经形成个人风格或已经形成的创作流派,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并不是简单的“照套”,也并不是按一个模式制作出来作品,而是艺术风格的自然流露)。艺术领域需要无数“个人特点”,故事创作才会“百花齐放”。

故事创作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它将会吸引无数有才华的作者投身到这一极具魅力的事业中来。故事创作归根到底是靠两条:一靠认识生活的深度;二靠表现“情节艺术”的才华。祝愿故事作者们写出好作品来。

 

           故事创作要把生活的“深度”写出来(之二)

 

搞故事创作,没有故事技巧不行,但是,只凭那点故事技巧,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

什么是故事?故事就是艺术化了的人生感悟;在生活中,作者有了人生体会,有了人生认识,然后,把这段精彩、浓缩的人生经历讲出来给别人听,这就是故事。所以,故事是从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技巧只是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那么,所谓生活的“深度”又是指什么而言呢?那就是指作者在生活中对人生感悟的认识深度、感受深度。认识深、感受深,讲出来的那段人生经历才会精彩,才会有人生启迪意义,才会使人开阔视野,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创作的意义也就在此,不然就谈不上叫“创作”。

现在有些故事作者的创作水平不能更快地提高,好作品未能一篇接一篇的问世,主要原因是向生活的深度发掘不够。如果一个作者,老在原地绕圈子,不是生编硬造,就是陈腔老调;不是陈腔老调,就是只靠那点故事技巧在那里闭门造车;忽视生活,想凭空就编出好故事来,这怎么能提高自己的故事创作水平呢?

前两年,我看过一篇故事作品,说匾上有四个字,放正了,这四个字就是很好的意思,可放错了,就变成很不好的意思了,这样的经历,写成一篇作品,虽然有点故事味道,但太老太老了,简直老掉了牙。把精力花在这样的创作上,是很难写出好作品来的。

也是在前两年,我还看过另外一篇作品,叫作《你的裸体真美》(《故事会》2003年十月上)。这篇作品,虽然也有一点编造的痕迹,但由于整篇故事生活气息很浓,很有时代感,情节和人物都写得很生动,那点编造痕迹也就不那么刺眼了。两篇故事一比较,使我坚信:从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故事作品,比陈腔老调的故事作品要感人得多。好的故事作品一定是要从生活中去提炼出来的。

我们来开笔会,就是专门研究故事创作的,因此,我向潜心研究故事创作的朋友们提这样一个问题:可不可以这样说,“生编硬造”、“陈腔老调”、“只凭那点故事技巧在那里闭门造车”这三点,几乎已经成为妨害我们提高故事创作水平的主要“毛病”了?

如果可以这样说,那么,我们一起在故事创作中来纠正这些“毛病”;如果不可以这样说,那么,我们大家再进一步思考思考,进一步寻找一下提高故事创作水平的途径。

 

           关于故事情节的真实性问题(之三)

 

故事情节的真实性问题,是故事创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说这句话是有针对性的,因为现在有些故事作品,忽视这一问题,以至引起读者强烈反感,指责说:“你是在糊弄人!”面对这样严厉的难堪,我们这些热爱故事并积极参与故事创作的朋友们,能无动于衷吗?

故事本来是一种很有魅力的文体,怎么会落到这样一句指责呢?那只能怪我们在创作中,没有把情节的真实性这一问题处理好;本来是要以情节来感动人的,结果却成了“以情节来糊弄人”,这不得不说是我们创作中的失败。

失败就要找原因,不能让它这样“失败”下去。故事情节的真实性问题,归根到底,是考验我们有没有把“生活真实”变为“艺术真实”的本领问题。故事是情节的艺术,大家就“挖空心思”在情节上作文章,想把情节编圆,想把情节编得更有趣些,想把情节编得更离奇些,结果,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情况,情节是编“圆”了,故事的真实性却“失”掉了。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根本原因是两条:一条是缺少生活基础;第二条是缺少表现生活的本领。前一条是根本,对生活没有分析透,就无法表现;后一条是技巧性的问题,但在有了一定生活积累后,熟悉表现技巧,却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分析生活、表现生活。

我想,多看点“名著”,对我们处理好故事情节的真实性问题是很有帮助的。《西游记》里写了那么多“离奇古怪”的情节,《三国演义》里写了那么多谋略故事,《水浒》里写了那么多人物传奇,从古至今,人们都看得津津有味,叫好不绝,有人说不真实了吗?有人指责说“你是在糊弄人”了吗?没有!我们既要佩服“名著”里所表现出来的生活功底,也要好好领悟一下“名著”里把“生活真实”变为“艺术真实”的本领。

文学创作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前人已经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关于处理好故事情节的真实性问题,我认为有三条原则是必须遵循的:第一条是三句话,即故事情节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经得住生活的检验”;第二条是故事情节是故事作者创造出来的“艺术天地”,在这个“艺术天地”里发生的事情,必须按这个“艺术天地”里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去判断真实不真实;第三条是属于技巧性的删繁就简、“省略不计”等,那是为了更好、更集中地去表现故事情节,并非是情节不真实。

理论上讲清这些问题是容易的,但在创作实践中,却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因为作品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作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把故事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写好;其实这个“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很重要的,它也可以帮助我们“把关”,如果作者在“身临其境”中已经感到不怎么真实了,那写出来的故事情节一定是不真实的。

 

           故事创作中情节和人物的关系问题(之四)

 

故事创作要不要把人物写好?回答是肯定的:要!一切文学作品都是写人的,小说是用所有的文学手段来写人,戏剧是用矛盾冲突来写人,诗歌是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激情来写人,散文是用抒情来写人,而故事则是用情节来写人。人是生活的主宰,文学作品要反映生活,就必须要把人物写好。可以这样武断地说:在故事创作中,如果人物不真实,故事情节必定也不真实;如果人物干瘪,故事情节也必定干瘪;如果人物缺乏时代感,故事情节也必然缺乏时代感;如果人物没有人生意义,故事情节也必然没有人生意义。人物和情节是紧密相连的。在这个问题上,有两句话我想提出来,供潜心研究故事创作的朋友们思考:第一句话是“情节是人物的活动史”;第二句话是“人物是情节的制造者”。这两句话,是我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至于对或不对,当然可以进一步探讨。

以前我说过自己的一种感觉:看一篇故事作品,当时还觉得有点故事味道,可看完马上就忘了,为什么?那就是这篇故事作品,没有把人物写出来。故事是文学作品,只有一个干巴巴的故事架子是不行的,还要有“血肉”,要有人物形象,要有细节,要有生动的语言。

现在有些故事作品,把人物当为情节的陪衬,人物随情节而摆布,看不见人物的精神面貌,没有个性特点,人物在情节中“跑龙套”,结果,人物没有写好,情节也没有写好,“两败俱伤”,这样的教训,对我们应该是有启发的。

 

           故事创作不能缺乏文学性(之五)

 

有朋友对我说:“现在有些故事作品实在读不下去。”我问:“为什么?”朋友说:“太干瘪了,简直没有文学味道。”这话引起了我的深思。前两年,大概是在2008年底吧,我把自己读有些故事作品的感受归纳成了三种情况:一曰读不下去,因为缺少生活气息;二曰太陈旧,因为缺乏时代感;三曰看了就忘,一点印象都没有,读的时候好像还有点故事味道,可为什么看完后,就像喝了一杯白开水一样,一点感受都没有了呢?当时我还确实没有想透,现在经朋友这样一说,我想明白了,这第三种情况,就是因为这些故事作品缺乏文学性。缺乏文学性的故事作品必然会使人读后就忘的。

故事作品要不要文学性?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故事既然是文学作品,怎么能没有文学性呢?所以,我不赞成有种说法,把故事创作归纳成“叙事”。我赞成“故事是情节的艺术”,“故事的主体是情节”,这样说比较合理。“情节”和“叙事”是有区别的,“叙事”用叙事文来表达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故事这一文体呢?“情节”就不同了,“情节”是要把“人物、事件、环境”完整、完美地表达出来,要用文学手段来表达。新闻报道也不能缺少“人物、事件、环境”,但它主要是把发生的情况如实地报道出来,它讲究的是真实性,而不是文学性,所以新闻报道不是文学作品。

在故事创作中,还有一种作法我也是不大赞成的,就是只追求“故事架子”,而忽略“有血有肉”的表述。“故事架子”要不要?肯定是要的,没有故事的框架,怎么能成为故事呢?但是,只有一个“框架”,而不能“有血有肉”地表达出来,就不能成为文学作品。也是在前两年,有朋友讲了生活中发生的一件真事,他说有个明星,出名了,有钱了,可道德低下,没有法制观念,结果不但自己吸毒,还买凶杀人。有朋友认为这情节很生动,完全可以写成一个中篇故事。我想,这个“架子”是可以的,甚至可以写一个电影剧本,但是,关键不在于这里,关键是要看我们作者有没有这方面相应的“生活功底”,当你要把这个“架子”变成文学作品时,你就要作许多“有血有肉”地描写,光把这个“架子”讲出来,是不会成为好的故事作品的。

这样讲,并不是要求故事作者把故事写成小说。小说的重点是写人物,作者可以用一切文学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故事的重点是情节,故事作者就要在情节上多下工夫,把情节写得丰满点,生活气息浓一点,不要只停留在“叙事”和“交代”上,让“情节塑造人物,人物推进情节”表达得更完美些,同时,再注意故事的语言,要把“讲”的艺术表达出来,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有一定的人生感悟意义,那样,故事作品的文学性就会增强了。这样说对不对?这是我的思考,请潜心研究故事创作的朋友们考虑吧!(故事作品的文学性是个大话题,远远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谈清的,正因为如此,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

总之,故事作品是必须要有文学性的,我为现在有些故事作品缺少文学性而感到遗憾!

 

            故事创作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情节”(之六)

 

故事创作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写出好情节来!”但是,这句话又太简单了,因为它没有说明白“故事创作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情节”。什么是好情节?在文艺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尽管不同的作家、艺术家可以有多种追求,但我想,其中的基本道理大致是一样的吧?现在,我只说故事创作;在故事创作中,要写出好情节来,有哪些基本道理?

故事已经流传千年,受到老百姓的喜爱。总结历史就可以看出,故事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用“情节”来征服人;二是用“讲给你听”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魅力。后来,文艺理论把故事的这两个基本特征归纳为“情节性”和“口传性”。总之,这两个基本特征,既是故事的主体,也是故事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标志。我们搞故事创作,是不能忘记故事的这两个基本特征的;沿着这两个基本特征去创作,才会写出好情节来;离开这两个基本特征,写出来的作品,很可能不成其为故事。牢记故事的两个基本特征,这是一。

故事还有一个基本属性,那就是:故事是“属”文学的。文学创作的一般原理,故事创作都要遵守,这是故事的共性,然后,才是故事的特殊性。也可以这样说:故事是用文学形象的手段来表达“情节”的;故事是用文学形象的手段来“讲给你听”的。什么是文学手段?比如:用形象思维来反映生活这是文学手段,所以故事就不是“叙事”。再比如:“以情感人”是文学手段,所以故事就不是“说理”。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文学,那是因为文学能把生活反映得更集中、更精彩,能更感动人,能给人以更多的人生启迪,还能给人以艺术享受,这些,都是故事创作应该遵循的。如果故事创作离开了“文学性”这一基本属性,那故事这一文体就会枯萎了。牢记故事的一个基本属性,这是二。

构成故事的主体是“情节”,现在对故事的“情节”有多种说法,比如:“叙事”就是故事所需要的情节吗?“离奇”就是故事所需要的情节吗?“只要写得好看、好玩”就是故事所需要的情节吗?写出“让你想象不到的事情”来就是故事所需要的情节吗?等等,这些说法,都不全对,因为有的说法没有接触到故事情节的实质,有的说法没有把故事情节的全貌概括出来。前两年和朋友聊天,我曾说过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故事所需要的情节,就是一段精彩、浓缩的人生经历。”回顾起来,这段话的大意是对的,但没有把什么是“精彩、浓缩的人生经历”的含义讲透。我想,所谓“精彩、浓缩的人生经历”:一是要有人生启迪意义;二是要有时代感;三是要有人物个性;四是要能把老百姓的理想、愿望和意志表现出来;五是要有中国的文化底蕴,要有中国的特色。把这样的“人物、事件、环境”完整、完美地用一段“人生经历”表现出来,这就是我对故事所需要的“情节”的理解。上面所说的五点,也可以把它称为是构成故事情节的五个因素。牢记构成故事情节的五个因素,这是三。

要想把故事情节写好,还必须遵循故事创作的客观规律。有朋友说,故事创作有客观规律吗?我肯定地回答说:有!有人说:故事创作靠“天赋”。我想:“天赋”是有一点关系的,但“天赋”也必须“纳入”“故事创作的客观规律”。不要闹唐.吉珂德的笑话。遵循故事创作的客观规律才能把故事作品写好。故事创作的客观规律不是由哪个人制定出来,而是客观存在。“顺其者昌,逆其者亡”。故事创作到底有哪些客观规律,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去发现、去探索。谁也不能硬性规定说就是这几条或就是没有这几条。现在已经被历史经验证明是对的,大致有这么几点:一,故事创作不能脱离生活;二,故事的主体是情节;三故事是要能“讲”的;四,故事的本色是“人民性”;五,故事要“用情节来塑造人物,用人物来推进情节”;六,中国故事要有“中国特色”,等等,我们可以不断深入探讨。总之,牢记故事创作是要遵循故事创作的客观规律的,这是四。

故事创作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情节”?显然是一个大题目,远远不是一篇短文能阐述清的。但既然我们参与了故事创作,总不能“盲人摸象”,既要在创作实践中去体验、探索,也需要在理论上去总结、提高。我这篇短文,就“抛砖引玉”吧,大家探讨,内容自然也就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接近真理了。

 

           故事的语言力量(之七)

 

“故事的语言力量”这句话通不通?我是故意这样说的,目的是引起大家注意:怎样才能在故事创作中,把“语言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
  故事文体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标志是“故事是以情节为主体的”,或者说“故事是情节的艺术”;另一个标志是“故事是要能讲的”,或者说“故事是一种能讲的语言艺术”。这两大标志缺一不可。“故事的语言力量”,就是为这两大标志服务的,就是要把这两大标志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等都充分发挥出来,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曾经有一种误解,认为故事对语言的要求很低,只要通顺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故事的“能讲”,对我们这些搞故事创作的作者来说,是一门“必修”的语言艺术专业课,里面是有很多学问的。

“故事的语言力量”首先一条是要从故事的构思、结构、情节安排等开始的,能讲的“情节”和不能讲的“情节”大有区别。故事创作一开始就要考虑到:“我写这篇作品是要能讲给别人听的”,是要把能讲的“情节”特点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会有故事作品中的:或者“气吞山河”、或者“情意绵绵”、或者“津津乐道”等语言的力量。这是“故事的语言力量”的第一要素。

“故事的语言力量”第二条是要表现在对人物的表达上。故事创作是离不开写人物的,但是,又不能离开“情节”去单独形容人物。因此,在以“情节刻画人物”时,一定要用最能表达人物心情、最能表达人物性格、最能体现人物在“情节”中的作用,而且,又最能适合“讲”的语言来进行故事创作。真是要“惜墨如金”,“画龙点睛”,“活灵活现”。不如此,就不能显示出“故事的语言力量”来。这是“故事的语言力量”的第二要素。

“故事的语言力量”第三条是要把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体现出来。这有三点内容:一是语言是有时代性的,语言要把时代特色体现出来,故事作品的内容、故事作品的时代特点、故事作品的语言要相吻合。二是广泛吸收和运用民间语言,这是故事创作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包括吸收和运用地方语言、时尚语言等在内)。三是故事作者的语言要有自己的特色,创作总是有“个人特色”的,不然怎么能叫“创作”呢?要有“创造性”,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见,才能把“故事的语言力量”充分体现出来。这是“故事的语言力量”的第三要素。

“故事的语言力量”第四条是要有中国的文化内涵,包括中国式的表达方法,符合中国式的语法,有中国的文化底蕴,要有艺术概括力,既要形象生动,又不累赘罗嗦等。这是“故事的语言力量”的第四要素。

仅这些吗?还有第五、第六等等要素吗?肯定是有的的。我是“抛砖引玉”,先把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探讨。我确信,“故事的语言力量”是故事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值得我们故事作者去深思。把“故事的语言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故事的创作水平才会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世界观指导故事创作(之八)

 

“世界观指导故事创作”,这句话,是客观真理,不管你认同不认同,它都会在故事创作的实践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为什么有些故事作者的创作水平提高得不够快?为什么有些故事作者写出来的作品不够“厚重”?关键的原因之一,还是认识生活、分析生活不够。

文学创作的第一步是要有“人生感悟”,这“人生感悟”从哪里来?首先是要从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开始的。文学创作的第二步是要用一定的艺术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对我们搞故事创作的来说,就是要在情节上下功夫,把我们感受到的“人生感悟”变成“情节的艺术”。文学创作的第三步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才能,内容和语言要紧密结合好,要会选择语言,要会运用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的第四步是要表现个人的特色,把自己的“人生感悟”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我这样讲,有点“机械化”,在创作构思中,并不是这样“死板”一步一步分开的,但“认识生活”确实是文学创作的开始,而后这几步却是相互促进、逐渐深化的。有创作体会的朋友都会感受到,文学创作是一项“相当费脑子的劳动”,要想提高自己创作水平,就必须提高自己认识水平,作品中的人物命运、生活情趣、时代特点、社会关系、环境、语言等等,要把这些在作品中“活灵活现”表现出来,哪一样都和作者的“思想认识”有关。作者的世界观对作者的创作起着支配的作用。

认识生活是第一步,艺术表现是第二步。认识生活不深刻,艺术形式就表现不出来。当然,艺术和生活是要“有机结合”的,在深刻认识生活的前提下,再把生活“艺术化”、“情节化”,这就是我们故事作者的创作才能。

有几种误解:明确“世界观指导故事创作”和“主题先行”是两回事。“主题先行”是按主题要求,公式化、概念化创作作品,使作品失去了生活气息,不能把丰富多采的生活“活灵活现”地反映出来。

明确“世界观指导故事创作”和“突出政治”也是两回事。“突出政治”是要求文学创作去“图解”政治,混肴了“反映生活”和“说教”的两个概念,不但抹杀了文学创作的性质,同时也使文学创作失去了文学的“魅力”。

明确“世界观指导故事创作”的核心是:要求故事作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去看待生活。这是创作的前提。不能深刻认识生活,怎能深刻反映生活呢?现在有些故事作品不“厚重”,都是和我们作者在认识生活、分析生活上下功夫不够有关的。

提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就可以使我们故事作者更好地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提倡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就可以帮助我们故事作者更好地去掌握文学艺术这一形式。这是一门基础课,一项基本功,打好这一基础,才能在故事创作上“大展宏图”。

(补白:有没有这样的文学现象?作者的世界观有一定的局限,可写出来的作品却反映了先进的人生哲学观点;还有没有这样的文学现象?作者的世界观很先进,可写出来的作品却流露出了错误甚至阴暗、没落的东西。这两种现象虽然不普遍,但却是存在的。文学创作有它的复杂性,“人生哲学”也是一门从社会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学问,并且,它也在不断发展、提高。作者的文学创作也是在生活中不断发展、提高的。前一个现象表明:作者在认真研究生活的基础上,客观地写出了“人生哲学”的必然规律;后一个现象表明:世界观不仅仅是一个“口头革命派”的问题,它是要深入到内心深处的,同时,有时也会受到学识的局限、环境的影响等原因,作者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也会在作品中流露出来。这两种现象并不能说明世界观和创作无关,恰恰相反,更强调说明了“世界观指导故事创作”这一原则的重要性。)

 

            故事是能写出伟大作品来的(之九)

 

故事是能写出伟大作品来的!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点刺耳,其实不然。文学能写出伟大作品来吗?肯定地回答说:能!既然文学能,故事也就能。故事是情节的艺术,是以情节为主体的文体,这种文体,是不会限制我们去反映生活的。把生活的伟大写出来,作品的伟大自然就显示出来了。(可能要说明一点:这里讲的“伟大”,并不是说我们篇篇创作出来的故事作品,都会达到这样的水平,只是说:只要我们认真去反映生活,又能熟练运用故事技巧去表达,故事就可以写出好作品来。所讲“伟大”,是一个借用词,说“故事能写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来”,甚至说“故事能写出传世名著来”,似乎更恰当些。)

现在故事有“伟大”作品吗?这正是我们要努力的。故事作者一辈子在追求“情节”,怎么能不想让“情节”所包含的内容发出“异彩”来?历史上有过这样的语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可以引用到我们故事创作中来。

故事的“伟大”作品,就是说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很好地把握时代特点,有娴熟的故事技巧,能充分运用语言的艺术,加上还有个人的创作特色等,我想,这些大致都是写出“传世名著”故事作品来的必要条件吧?作为故事作者,既然有志于故事创作,就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故事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历史上有过很多史诗般伟大作品在老百姓中流传,故事就是其中的一种。长篇有,短篇也有,关键是内容。高楼大厦是怎么耸立起来的?一砖一瓦添上去。珠穆朗玛山峰是怎么登上去的?一步一步走上去。

艰难何所惧,奋力去攀登。

 

           “生编硬造”是故事创作的死胡同(之十)

 

反对“生编硬造”,已经说了好多年了,可在不断发表的故事作品中,还是仍然不断看到“生编硬造”的痕迹。要再反对多少年才能改变这一面貌?大概谁也回答不了这一问题。

为什么在故事创作中,“生编硬造”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我想,大致有这么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的“生活功底”不够,不能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发掘情节,就只好求助于“生编硬造”,这是主观原因,是故事创作的致命伤;二是客观原因,故事需要精彩、有趣的情节,生活中发掘不了,那就“闭门造车”吧,结果想写得有趣点,读者读后却觉得很没趣,不合生活逻辑,不合情理,甚至违反常识,让人看后觉得虚假、浅薄、哭笑不得;三是故事理论方面还存在一些含混不清的观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怎么个高法啊?“艺术夸张”,能夸张到离开生活本质吗?“技巧重要,生活更重要”,可光凭那点故事技巧,不是照样编出故事作品来了吗?到底应该怎样去提高故事创作水平啊?等等,“生编硬造”蔓延,是和故事理论探索不够有关的,所以,加强故事理论建设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这三方面要齐头并进,下一番大功夫,“生编硬造”的故事作品才会慢慢少起来。作者是关键,编者也是关键;作者不“信”这个“邪”,编者不欣赏这个“邪”,“生编硬造”的故事作品还会不断让读者感到反感吗?

最后说一点:“生编硬造”不仅会妨害我们故事作者去提高自己的故事创作水平,阻碍我们写出好的故事作品来,而且,如果我们把“生编硬造”、“闭门造车”也当为故事的一种“创作方法”去遵循,那么,长此下去,必然会毁坏了我们自己的故事创作才能。

“生编硬造”是故事创作的死胡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