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满族习俗里的重要角色
在满族习俗里,好多地方都涉及到灯,民间祭祀要点灯,大年除夕要亮灯,正月十五上坟要送灯,甚至老人去世也要有个长明灯,灯在满族民间生活里有着相当多的讲究,意义也多种多样。
在清代,满族的祭祀分两大类:一类是宫廷祭祀,叫正祭,主要是满族贵族们的祭祀仪式;一种是民间祭祀,叫萨满祭,是满族民间的祭祀活动。两类祭祀各有特色,宫廷祭祀讲究的是形式,追求祭祀活动的场面和程序,是给别人观赏的,所以宫廷祭祀虽隆重但影响面不大。民间的祭祀则相当普及,形式多样,程序复杂,由始至终都充满了萨满教的思想。如在祭祀的现场,供桌上必须点上早就做好的灯,摆在供桌的四周,远远看去,一片光明。过去祭祀、过年、过节点的灯都是自己用面做的,先把白面和好,做成灯碗,把棉花捻成绳放进碗里,然后倒进豆油,待豆油把灯捻浸透,用火柴把捻点着,灯就亮起来了,根据需要,要多少就做多少。
祭祀必须点灯是一种习俗,是说祖先在天堂也需要光明,他们生活的环境亮堂了,心情豁亮了,就会保佑自己的子孙后代平安幸福,万事如意。
满族人过年过的是除夕,而不是初一,年三十晚上一定要灯火通明。这个习俗来自一个故事:传说在上古时代,有一个不祥之物,名叫“年”,这东西每到365天就要到民间吃人,已经有好多人命丧“年”口。但“年”有个致命的弱点,怕光,怕响,怕色彩。为了躲避“年”的祸害,除夕这天晚上,人们都不睡觉,叫守岁,防止“年”在人熟睡的时候被吃掉。不仅如此,还在自己家的窗台上,西墙下的供桌上,厨房里的锅台边都点上自制的灯,让屋里屋外光明一片。同时,要放鞭炮,让夜空里轰隆作响。按习俗,三十晚上大人孩子都要换上色彩鲜亮的新衣。这一切都说明,人民追求的是那样的美好,愿望是那样的朴实、真挚。
正月十五送灯是满族人的大习俗。正月十五晚上必须到祖坟坟茔去点亮几盏灯,习俗叫送灯。值得一提的是,正月十五的灯和祭祀、过年的等的用途不一样,有其独特的意义。如果说祭祀和过年点灯的目的在于祈求平安的话,那么正月十五送灯还有祈福的意思。这种习俗来源于“放哨火”。“放哨火”是上古传下来的风俗,正月十五在春耕前后,各地都忙于备耕,一些人把枯枝杂草拢在一起,放火点着,以除虫害,祈求本年有个好收成,这就是“放哨火”。后来,正月十五晚上人们就到荒郊野外去烧一堆火,上坟时点几盏灯,寄托着自己的美好愿望。
后来,灯在民间有了新的发展,每到春节来临,举国上下到处都是红灯笼,除了还保留着民间的的一些原始的元素外,主要是渲染了一种喜庆的气氛,烘托了民众生活无忧无虑,红红火火的内在寓意。在灯的材质上也有了变化,由原来的自己制作的面灯,到后来的煤油灯,再到各种各样的蜡烛,以至里面装着蜡烛的红灯笼,又发展到现在的电灯笼,不管怎样变化,灯始终为人们祈求着顺意和平安,呼唤着和谐和幸福,寄托着无限美好的企盼和愿景!
联系电话:0415—8132348
联系人:李茂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