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漫说作家持笔书写的“心理动力”

时间:2014/6/23 作者: 司跃双 热度: 88127

                     

                       漫说作家持笔书写的“心理动力”

 

                        

                             司   跃  双

 

 

 

 

作家持笔书写的“心理动力”是什么呢?

也就是说,其写作的目的、激情是因了什么呢?!

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最先想到了曹雪芹。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中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那话是很值得思量的,曹雪芹持笔书写的“心理动力”,其写作目的,也隐隐自在其间,透过那些可爱的、清灵的女子的爱恨情仇,是可想可知的。

曹雪芹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住在北京的西山,连喝上一顿薄酒,都要去典当家里的物件儿。但,就是在那样困顿的境况下,他却还是醉心持笔的写出了《红楼梦》。当时,只是知己间的传阅、把玩,有人说,或许,只因有了脂砚斋的陪伴,曹雪芹才全情的投入。在曹雪芹归于黄泉、长眠地下很多年后,《红楼梦》才传播于世,成为世人传阅的“好书”。那一切,曹雪芹是不曾设想的,也是全然无知的。一部《红楼梦》,对于曹雪芹来说,只是情怀的宣泄和表达,而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和作用的。

随后,我又想到了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和川端康成,都是热衷描写自杀和死亡的作家,对生命中的美和恶充满了幻灭感,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自恋着,忧郁着,纠结着,挣扎着,表达着,最后都选择了以自杀了结一生。

另外,还有海明威,因精神抑郁,将他的双筒猎抢塞进了自己的嘴里,然后扣动了扳机。

也还有王国维、顾城、三毛、诗人海子等一些很有才华的作家们,一一以自杀的方式而结束了生命。

透过这些作家们那样的一种“生存现象”,或是“文化现象”,以及他们对生命的那样的一种特殊的“观照方式”,是很值得思考的,他们的写作目的什么?写作的原初欲念又是什么?又为什么而“殉道”呢?其持笔书写的“心理动力”是什么?

但,的确很不好回答。

疑惑?————精神的特质性:敏感,多愁,抑郁,偏激,以及一些善良、唯美、幻想的性格品质和底蕴,是作家持笔书写的“心理的动力”之源,或是舍命奔赴的“心灵的居所”么?

很不好做肯定的或是否定的回答。

先离题思考一些,作家是些什么人呢?

有人问我。

作家是人群中的“异类”么?

我不加思索的说,是,如果作家没有超出常人的观察和体味,思考、行为和语言都是流俗的、庸常的,就不会有好的文学作品,也就不会有对现实的一切充满理想化的描摹和梦幻般的构画了。

又有人再问我。

政客、官员以及画家,还有妓女是人群中的“异类”么?

我哑然,思考着:其实,一类人对于另一类人,又有哪一类人,不是另一类人的“异类”呢!

我想,宣泄和表达是人的一种心理,只是不同的人,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罢了。

有人以醉酒作为宣泄和表达的载体,有人以享受消费做为展示自我的表达。

而作家呢?只不过是拿起了笔,书写出了心里的一些想法、心酸和苦痛,或是为了宣泄或是表达而写作,或许也就是如此的吧!

不妨走近作家卡夫卡,他生前立下遗嘱,将他的所有文稿和书信都交由马科斯,要求烧掉。因了他一贯主张写作不是为了生存和发表,而只是为了释放内心能量......,马科斯不忍埋没它,保存了书稿,呈现给世界文坛,直到2010年7月,在以色列和瑞士,10个神秘的保险箱才被同时打开,里面是卡夫卡未曾面世的书信和手稿。继而,因了这些作品的巨大价值,卡夫卡的名字才闪耀在世界文坛。

作品是写给自己的,写作是个人某种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而不是去发表给什么人阅读或是欣赏的,那是卡夫卡式的书写信念。再仔细的品味一些作家的生命的际遇和创作激情,感悟他们用行动给予人们的答语,理解着:写作,是一种自我情怀的宣泄和表达的写作。

那样的回答是实际的,它呈现了一些作家们持笔书写的内心主张。

我国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吟咏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缓缓的,淡淡的,抒发着恬淡的情绪,自然而然,一派静美,真实的体现着心魂深处的某种存在。

那是另一类作家们的生存和写作的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文学观。

还有一些作家说,写作,是为了抵抗遗忘,是对逝去时光的深刻的回望和修复,是对过往了的一切的复制、描摹、咀嚼,是对生命短暂流光的刻意挽留、观照。

于此之外,再看看鲁迅、郭沫若、闻一多等一批左翼作家,以唤醒民众思想、推翻旧社会观念的束缚为己任,持笔如刀,呼号呐喊,又呈现出一种呐喊和承担的文学观。

由些,会感知到另一些作家们持笔写作的“心理动力”。

最近,我看到当代作家凌翼在他的一段文评中写到:“一万年以后,过江之鲫般的富翁们成为过眼云烟,而诗人的作品存留在课本中,供咿呀学语者吟哦不绝......”。

作家们的作品,不经意间,担当了文化传承的重任。

我想,这是更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的一些作家们,对于写作目的的,又一种真诚的思考和回答吧!

作家刘震云在北大一个讲座中谈到:“写作让清朝的黛玉和宝玉,一直鲜活的活在了当代的今天。”

那是曹雪芹以及其他作家在写作时,没有预想的,也是始料不及的。尽管初念是书写个人的悲愤情怀,不经意间,却也对社会、人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而那些“心系天下”深怀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作家们的写作,也将更加具有意义了。

我想的是:这就是作家以及写作的价值所在吧!

有人问我:那你写作的“心理动力”是什么?

我笑了,想:我思故我在,因此而写吧!

更具体些,只是想把生命里过往了的一切和将在梦幻着的一切,沉淀、酝酿成酒,装在一些坛坛罐罐里,无论好坏,都留给自己,慢慢的去品味罢了!倘若不经意间也能为社会、为人群的喜怒哀乐,贡献一些有意义的“服务”或是“帮助”,那也将是很欣慰和很快乐事情了。

此外,别无其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3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