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不似飞鸿踏雪泥

时间:2014/5/26 作者: 季节之鸟 热度: 313313

不似飞鸿踏雪泥

 

以前最爱苏轼的这一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总觉得人生,或许就是那样轻飘飘,如同飞鸿雪泥,如同雁过无迹,如同泰戈尔曾经有两句很有名的诗:“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可看了这则材料,却发现,人生,其实真的不应该只如同飞鸿雪泥。雪化了,泥也不见了,好像没有真正留下什么东西。不,不是的。人生真的可以留下很多东西,真的不是飞鸿雪泥。

91岁,他还能够走在山上,还能够种树。这得益于41年的辛苦劳作,得益于50万棵树,得益于2500亩绿色山林的滋养,更得益于那一那一份质朴、自然,不计得失,只愿意造福后人的美丽情怀。

他使我想起了好几个人来。

云南原保山市市委书记杨善,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

日本农学博士远山正瑛,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恩格贝一直种到97岁,每天在中国的种树10小时。在他的影响下,日本7300志愿者来恩格贝种树,种下树木300万棵,染绿黄沙4万亩。1个人,20年,让茫茫的沙漠一角,奇迹般地冒出绿洲!

在他们面前,一切的溢美之词都已经黯然失色。

他们不会说华丽的言词,他们也不会作哗众的表演,但是,他们需要这些吗?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

他们的意义,难道仅仅在于绿化了多少山林,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多少贡献吗?不,绝不仅于此。他们的意义,更在于他们知道,人,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人生难道真的如苏轼所言的“飞鸿雪泥”吗?等太阳一出来,雪化为水,连一点点痕迹都不能留下吗?

不,不,真的,人生,真的不似飞鸿踏雪泥!

他们身后,那郁郁葱葱的山林,怎么会是“飞鸿雪泥”?!

他们身后,那实实沉沉的脚步,怎么会是“飞鸿雪泥”?!

他们身后,那恢恢宏宏的精神,怎么会是“飞鸿雪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当我们迷茫,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处时,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当我们空虚,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时,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当我们在社会的森林里找不到归路时,让我们回头,找一找,他们留下的痕迹!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46938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