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半路出家——权借三教话西游》之四“洒心更始”

时间:2014/3/28 作者: 燕赵弘毅 热度: 85443

  
  洒心更始
  《西游记》前七回,写了“孙悟空出世”到“五行山被困”这一阶段的失败。从第十四回“两界山脱难”,开始写孙悟空是如何觉悟修行,成就正果的过程。那么故事的中后期孙悟空为什么能够成功呢?
  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条可圈可点,先从悟空本心本身上来看:
  一、幡然省悟,重新定位人生坐标
  五百年,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天天在干什么?打开中国历史看看,这五百年多年,从王莽篡位(公元8年)到贞观之治(公元640年),乱世风云,英雄辈出,孙悟空一次都没赶上。一个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深深思考,手动不了脚动不了,只能活动活动心眼呗,干什么呢——“反省”,浪子回头,找回自我。这五百年对孙悟空而言或许一时不幸,但对整个人生是幸运的。
  禅宗指出: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在前头执迷不悟,佛和众生也没有区别;在后面一旦转迷开悟,众生就是佛。《西游记》开篇就说: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打破虚幻假相还需要自悟悟空,悟空之时自然回归真无本性。
  在《西游记》第八回“奉旨赴长安”:
  大圣睁开火眼金睛,点着头儿高叫道;“我怎么不认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承看顾!承看顾!我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你从哪里来也?”
  菩萨道:“我奉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从此经过,特留残步看你。”
  大圣道:“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挣,万望菩萨方便一二,救我老孙一救!”
  菩萨道;“你这厮罪业弥深,救你出来,恐你又生祸害。反为不美。”
  大圣道:“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
  ——人生难得一个“悔”字,更难得一个“悟”字。
  每经过一个时期,人生就需要一个冷静思考的阶段;每经过一段征程,团队就需要一个深刻反省的总结,这叫做“阶段性调整”。儒家说“闭门思过”,为是自我批评反思三省;道家说“虚室生白”,清静明亮的心境就产生了;佛家说“反观内照”,观照什么,闲观一片心,照见自性体。或许是老天预先设定了这个天大的灾难,齐天大圣死了,斗战胜佛活了,大路朝天,一篇壮丽的前景就在脚下。
  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西游取经历时一十四个春夏秋冬,悟空交过手的妖怪一共是二十九处,一路下来,边走边学,心智也成熟了,道路也宽广了,那只调皮捣蛋不谙世事的猴子逐渐长大,已经是一位有胆有识有勇有谋有思想有责任的准佛陀了。曾子,曾参,孔子的关门弟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生来本不是享受的,还有数不尽艰难困苦等待去闯,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当责”。
  学习,向谁学,向天学向地学向师父学向同事学向敌人学向竞争对手学。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人人都可以成为学习的榜样,事事都可以汲取有益的经验。没有人生来就是领导,没有人生来就是统帅,更没有人生来就是佛祖,佛祖是修行出来的,统帅是冲杀出来的,领导是实践出来的。
  《西游记》有八十一难,人生路难道没有八十一难吗,只多不少,每一难都会催人奋进,一百难就会百炼成钢。什么是魔,魔就是磨,魔鬼就磨难。不要光看到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绣花针藏进耳朵眼里,《西游记》里的原意不是这样讲的,仔细思索一下,从金箍棒到绣花针不是变出来的,而是磨出来的,要想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三、谦虚谨慎,虚心请教
  西天取经路上,悟空偶而也会拿出棍子吓唬吓唬小山神、土地爷,但对那些大仙大神,基本上是以礼相待,特别是对观音菩萨简直是执弟子礼恭敬有嘉,有难处寻求支援,有委屈请求帮助。取经团队路过号山火云洞,师父被陷取经被阻,小红孩三昧真火高超毒辣,孙悟空三战三输束手无策,万不得已纵身形南海搬请观世音,《西游记》第四十二回“收伏小红孩”:
  孙大圣十分欢喜,请观音出了潮音仙洞。诸天大神都列在普陀岩上。
  菩萨道:“悟空过海。”
  行者躬身道:“请菩萨先行。”
  菩萨道:“你先过去。”
  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
  ——多好一个孩子,又会说话又懂礼貌,与当年那个不可一视的毛头小霸王判若两人,孙悟空确是渐渐成熟长大了。
  偶而的时候,悟空也学会了拍马屁,恭维一下别人。取经团队路过金兜山金兜洞,师父师弟被一网打尽,孙悟空独斗青牛老怪,金箍棒被劈手夺走,没奈何转天宫请求玉帝帮忙,《西游记》第五十一回“大战青牛怪”:
  当时四天师传奏灵霄,引见玉陛。
  行者朝上唱个大喏道:“老官儿,累你累你!我老孙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一路凶多吉少,也不消说。于今来在金山兜山金山兜洞,有一兕怪,把唐僧拿在洞里,不知是要蒸要煮要晒。是老孙寻上他门,与他交战,那怪却就有些认得老孙,卓是神通广大,把老孙的金箍棒抢去,因此难缚妖魔。疑是上天凶星思凡下界,为此老孙特来启奏,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剿妖魔,老孙不胜战栗屏营之至!”却又打个深躬道:“以闻。”
  旁有葛仙翁笑道:“猴子是何前倨后恭?”
  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
  ——好话谁不愿意听啊,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投人泥巴手被弄脏,拜年的话多念叨两句,有百益而无一害。
  《尚书﹒大禹谟》上说,谦受益,满招损——谦虚叫人受益,自满招致灾祸,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易经》上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有一言能够受益终生,就是“天地鬼神人都喜欢谦虚”。
  四、把事业当正途,把同事当亲人,把团队当家
  孙悟空本来是个没爹没娘的孩子,认天作父拜地作母,只到唐僧从五行山救他出来那一刻,师父就是重生父母再造爹娘,是师父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还给他人身自由,师徒从此如父子。取经团队路过镇海禅林寺,唐三藏偶感风寒一病不起,自以为命在旦夕,就要留下绝命遗书,《西游记》第八十一回“病卧镇海寺”:
  三藏道:“我如今起坐不得,怎么上马?但只误了路啊!”
  行者道:“师父说那里话!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等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又说道,养儿不用阿金溺银,只是见景生情便好。你既身子不快,说甚么误了行程,便宁耐几日何妨!”
  兄弟们都伏侍着师父,不觉的早尽午来昏又至,良宵才过又侵晨。
  到唐僧真要撵孙悟空走的时候,悟空愿意走吗,不愿意走,86版电视剧《西游记》里怎么演的,最后都跪下了吧,恳求师父留下自己。按说,这小子到哪儿都能混完饭吃,上千年的工龄何必跟一个小和尚混呢?这里面除了团队的凝聚力,最大的原因还有——感情。
  中国人有句古话“孩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再不好也是你的师父,再不好也是你的兄弟姐妹,再不好也是你的家。正因为这个团队有不足之处,所以才有你的用武之地;正因为这个家残缺不全,所以才需要你重整河山。
  想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温”: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紫金冠、黄金甲、步云鞋、金箍棒,“我乃齐天孙大圣,历代驰名第一妖”。
  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西游记》第十四回“五行山拜师”: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当唐僧救他出来的时候,哪里还有齐天大圣的影子?天壤之别,今非昔比。残酷的事实证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人生选择是完全错误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是正确的呢?历来众说纷纭。中国儒家给出了一个方向和步骤,这就是《四书·大学》中讲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八目”之道。《大学》是中国古近代学生“初学入德之门”,曾经被视为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帝王之学”。但它更是中华民族有识之士的理想模本,适合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进德修业。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叫“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叫“外王”。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上,才能外王;外王实现了,内圣才能最终有成。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须先修己,这不带错误的。
  孙悟空正好相反,先是称“王”,美猴王,所王不过花果山,所霸不过水帘洞。后来又称“圣”,齐天大圣,倒行逆施,颠倒倒颠,夜郎自大,盛名难副。《西游记》的作者在创作时用心良苦,决非是简单地取悦大众,随便编写一部戏谑小说。
  “内圣外王”不独属于一家一派,它出自于道家,成书于儒家,流传于华夏。从先秦至今,两千年来,时代在变,诠释在变,万变不离其宗,“内圣外王”的大道自始至终在经久运行。
  西天取经一路上,哪些人是诚心诚意帮助悟空?哪些人成为悟空终生不弃的朋友?是大家成全了悟空,还是悟空成全了大家?请看下集,《半路出家——权借三教话西游》之五“同舟共济”!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