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长篇文革纪实小说连载《原谅,但不能忘记》第一部《白土地》(卷一 第六章)

时间:2014/1/16 作者: 于艾平 热度: 86531
  卷一 晴天霹雳
  
  第六章 眼泪救不了我们
  
  一
  
  邻居家的小公鸡打鸣叫醒我,天快亮了。
  
  我起来到院子里撒尿,西下洼欢叫一夜的蛙鼓歇息了,四周阒无声息,一片死一般寂静。不知为什么,我觉得今天早晨的这种寂静跟过去的寂静比起来有点奇怪,甚至显得很是恐怖。菜地里一溜溜排列的大葱生机勃勃,翠绿欲滴。小白菜快一巴掌高了,蓬松的青叶子上挂满晶莹的露水。那十几棵高大的向日葵也迎着东方舒展开金黄色的花瓣,圆圆的花盘上结满颗粒饱满的葵花子,风沙沙地响着,掀动着花盘下肥大的叶子。我睡眼惺忪地把着小鸡鸡,对着小白菜撒出一泡长长的尿水,尽管母亲说过,往菜根上撒尿会烧死菜苗的。
  
  小公鸡因我出来撒尿暂时停止打鸣儿,这会儿以为没事了,又伸开脖子“叽够够”地叫个不停。它的叫声极为难听,像有东西掐住喉咙似的上气不接下气。我走过去踢了隔壁鸡窝两脚,小公鸡吓得又不出声了。我想起头天晚上的斗争大会,返回里屋看父母是否回家了。父亲的炕位空着,他还没有回来,只有母亲睡在妹妹身边,脸上还残留几点墨迹,可能昨晚太累了,仓促之间没洗干净。她沉重地呼吸着,时而说出几句含混不清的梦话。我悄悄退出来,回到小屋躺下,忽然听到窗外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前趟房杨明利家的苏联猎狗狂叫起来,有几道手电筒光柱闪来闪去。我惊恐地抱住被子,以为他们又来揪母亲去参加批斗大会……路上奔跑的脚步声不停,人们在喊叫,外面的手电光透过玻璃射进屋里,在我和姐姐身上照来照去,刺得我眯缝起眼睛。窗外一个粗嗓门问:
  
  “有没有?”
  
  “这屋也没有……”另一个人答,“是两个孩子。”
  
  “奶奶的,家里没有,他能跑到哪去?”
  
  “再到前面看看。”
  
  脚步声绕过房头,有人推开院门,手电筒光柱又在厨房扫来扫去。
  
  “都看遍了,他没回家。”
  
  “你们在这儿看着,”粗嗓门恨恨道,“折腾大伙都睡不好觉,逮住这家伙饶不了他!”
  
  他们不再说下去,嘈杂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我走到门口朝外窥视,见两个人在院门旁抽起烟卷,烟头在夜色中一闪一亮,显然有人监视我家的情况。家里人都在熟睡不醒,我没有惊动她们,忐忑不安地躺在炕上,睁大眼睛望着天花板,怎么也睡不着了。一会儿功夫,我又听到更多的脚步声由远而近,爬起来扒着窗户向外望去,发现一大群人匆匆走来。守在门口的人问:
  
  “喂,你们找到于渭生没有?”
  
  “没有,连个鬼影都没找着……”粗嗓门气呼呼地说,“他回来没?”
  
  “没有。”
  
  “妈的,客气个屁,搜。”
  
  有好多人来到守在门口的人那里,响起剧烈的拳头砸门声:
  
  “孙志刚,滚起来,开门,你们都死了吗!”
  
  母亲被敲醒了,她打亮电灯起来开门,用身子挡住来人惊恐地问:
  
  “你们有事么?”
  
  “于渭生在不在家?”
  
  “他被你们带走了,怎么能回家……哎,别惊醒孩子!”
  
  一群人涌进屋里,气氛相当紧张,灯光下一目了然,他们都感到非常失望。
  
  “告诉我,于渭生他怎么了?”母亲沉不住气了。
  
  “他跑了,”粗嗓门说,“孙志刚,我们要你提供他逃跑的线索,带罪立功。”
  
  “他跑到哪里去了,我还想问你们,管你们要人呢……我回来前跟你说过,你们不许于渭生回家,也不许我送衣裳和铺盖,就得为他的安全负责。他人没了,我不找你们找谁。”
  
  “斗得你轻,胡搅蛮缠。”粗嗓门色厉内荏地说,“这能怨我们吗,看他的造反派睡着了……他长着两条腿呢!”
  
  “还我丈夫……我把人交给你们了,你们答应过于渭生不出意外,保证他的安全!”母亲反复强调着造反派押走父亲时作出的保证,因为过去的经验使她担心,许多人在运动中被抓走后便永远没再回来……但我看得出,父亲跑了,起码没出安全问题,她一时间轻松了许多。
  
  “妈,”妹妹惊醒了,哭着跳下炕,抱住母亲问。“他们干什么?”
  
  我也跟着跑进里屋,推着来人喊叫:
  
  “你们出去,凭啥到我们家欺负我妈……出去,出去,这是我的家!”
  
  母亲紧张地沉默着。
  
  孩子一闹,大部分人都心软了,往外退去。
  
  “孙志刚,于渭生跑不出造反派手心,”粗嗓门训斥母亲道,“你等着瞧吧!”
  
  “我不管什么瞧不瞧的,你们听好了,我要求你们还我丈夫。”母亲追出门外说,“不把丈夫还给我,就没完!”
  
  粗嗓门领着人群离去了,门口仍然留下两个人监视我家。天大亮了,母亲返回来安慰我们:“睡吧,睡吧,孩子们,没事了。”我们谁也睡不着,坐在炕沿上发呆。窗子外面,有人不断地走动,屋里却平静得让人说不出的恐惧,感到有某种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母亲洗掉脸上的墨点,生起灶眼的火,做了一碗鸡蛋汤端起走出门外,守在院门口的人不许她出去。母亲据理力争:
  
  “我要给于渭生送饭……他该吃早饭了。”
  
  “不能去。”
  
  “为什么?”
  
  “没找到人,你送什么饭,你不能出去。”
  
  “那我也得去,我要和你们一起找于渭生。”
  
  “回去。”外面的人不耐烦了,“少罗嗦。”
  
  母亲退回家,心里乱得很,连门也忘了关。她往灶眼里塞把柴火,把鸡蛋汤放在大锅里焐上,一会儿出去看看一会儿又走进屋里,焦虑不安。屋门大敞四开着,邻居家的小公鸡又“叽够够”叫起来,家家户户的烟囱冒起炊烟,响起“呱哒呱哒”的拉风匣声。早晨7点多钟,母亲正在侍候孩子们吃早饭,外面忽然人声嘈杂,脚步很乱,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大帮人再次闯进我家,他们的眼神冰霜一样冷酷,其中一个是斜眼,还有一个学校的女老师。记得母亲以前跟父亲提起过她,说她这个人爱打小报告,阶级斗争的嗅觉比狗还灵敏。室内一阵寂静,谁也不首先开口。母亲以为他们抓到逃跑的父亲又要来惩罚她,抖抖地放下盛稀饭的勺子,靠在炕沿旁的墙壁上沉默。
  
  “孙志刚……”斜眼大口地吸着香烟,他的脸色很不好看,露出红色的牙床开口了。
  
  “你们找到他了?”母亲竭力保持镇静。
  
  “我是这个意思……让孩子回避一下,我们单独谈谈。”
  
  “大人说话,你们到外屋去。”母亲撵我们道。
  
  我和姐姐妹妹慢腾腾地走到外屋,惊恐地听着里屋的动静,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屋里挤不下,先来的人陆续出去,好让别的人进来。
  
  “找到他……让他好好认罪。”母亲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感谢组织上的关怀……”
  
  “晚了……于渭生他……”
  
  “他怎么了?”母亲以女性特有的敏感一下就意识到出事了,她把手挡在胸前,似乎想抵抗什么灾难,急切地打断斜眼问。“怎么啦,怎么啦?”
  
  “他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畏罪自杀了!”
  
  “什么……我不相信……你们留下他时还是好好的……他没有死,那不可能!”
  
  “他上吊了。”斜眼冷冷地说,“我们在三楼厕所里找到他,人没气了。”
  
  “这是怎么发生的……他怎么死的?”
  
  “用裤腰带挂在下水管道上,跪着吊死的。”
  
  “不——不是真的……他还有气,还有气,还能抢救!”母亲的身体触电似地抖了一下,心里一时还是拒不承认,她紧紧地靠在墙上以免倒下去,抱住脑袋喊道。“那不是真的……他不会自己死的,这不可能!”
  
  “人已经死了,你必须面对现实……孙志刚,我们通知你收尸。”
  
  “不——还能抢救!”
  
  母亲猛地跳起来,要夺门而出,马上有几个人堵在门口,不让她出去。
  
  “你们让我出去,抢救于渭声!”
  
  母亲哀哀地求道,拼命挣扎着去推堵在门口的人。她怎么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并且竭尽全力不去相信它,好像始终都不明白自己说了些什么。她的脸颊已经失去血色,墙壁一样白,连嘴唇都白了。
  
  大祸从天而降,妹妹听到噩耗“哇”地大哭起来:
  
  “我要爸爸!”
  
  家里已是一片呜咽,姐姐也啜泣起来。
  
  我没有流泪,一瞬间竟觉得痛快许多,父亲再不能打我了。
  
  “不许哭,于渭生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反党分子!”有人不耐烦地喝道,口气相当粗暴。“你们要端正态度,跟他彻底划清界限,站到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一边来。”
  
  我僵直地站在门口,只觉得他们是不通人情的冷血动物,人家死了亲人还不许流泪!“孩子,不哭……不哭!”母亲似乱箭穿心,她全身颤抖拼命抑制住呻吟,颤颤地走出来搂住我们。“可怜啊……你们都变成……没有爸爸的孩子……你爸爸以后也不会管咱们了!”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出眼角,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但是眼泪救不了我们。
  
  二
  
  天塌了,地陷了。
  
  造反派离开我们家后,母亲一屁股坐在炕沿上,两手哆嗦着搁在膝盖上,眼睛茫然地直直地望着窗外,老半天没动地方。姐姐哭得跟泪人似的,摇着她的胳膊说:“妈,妈妈,你怎么啦!”母亲这才呻吟了一声清醒过来,她的脸上既没有悲哀,也没有痛苦,只有愤怒和不平。但随便哪个人都可以看出,悬在她上面就要压倒她的是一生中最大的不幸,一种她还不曾体验过的无法补偿的不幸——天底下她最爱的人的死亡……母亲强忍着巨大的打击打开箱子,找出块黑布撕成黑纱戴在我们的胳膊上,又翻出父亲节日里穿的一套毛料中山装,一套衬衣衬裤,一双咖啡色皮鞋,一瓶茅台酒,包在一个小包袱里让我拿着。自己再拉开写字台抽屉,找出父亲的剃须刀和一把剪子揣在衣兜里,她的眼泪爬满了脸,声音颤抖着对姐姐说:
  
  “爱丽,你留下看家,谁来也不给开门。我领你弟弟、妹妹送你爸爸去。”
  
  姐姐哽咽着点头。
  
  从窗口可以看到,院墙周围聚起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人,挤得门口水泄不通。母亲临出门前擦去脸上的泪水,对我和妹妹说:“送你爸爸走,谁也不准哭,让人家看笑话。”我扯着母亲的衣襟走出院门,看热闹的“呼啦”一下向两旁退去,让开一条通道。人群里一阵惊讶,有人朝我们指指点点地冷嘲热讽: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于渭生老婆也有倒霉的时候!”
  
  “活该,谁让他们当官啦!”
  
  “瞧她家人,连颗眼泪都没掉……”
  
  母亲拉起我的手,紧闭着嘴唇走过房头,妹妹慢慢地跟在后面,穿过那些冷冷的目光和幸灾乐祸的嘲讽。她走着,照女人所能有的样子镇静而庄严地走着,外表上越是镇静庄严,内心的痛苦就越大。她慢慢地走着,哪儿也不看,什么都听不见,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她领我走着,一只臂弯里搭着父亲的衣裳,兜里揣着剃须刀和剪子。街上站满了人,我们必须从人群中穿过,好些人跑在我们前面,大家都朝一个方向奔去。母亲痛苦地昂首一直向前走着,脚步有千斤沉重,竭力把哽咽压在喉咙里,领着我和妹妹向三楼方向走去。我们无声地向前走着,没有眼泪,没有希望,没有思想,脑子里一片空白。越往前走,我觉得她手上的分量越重,脚步就越迟缓,身子也越来越重地倚在我的身上,压得我的胳膊又酸又麻。最后到达三楼锅炉房前人们围观的地方,母亲重重地抓住我的胳膊,抓得我骨头都疼了。为了不让人家看笑话,她几乎是倚在儿子的肩膀上才勉强支持住的,我真怕她一下子跌倒,再也爬不起来……我默默地分开围观的人,等我们母子走进去,他们再次团团围过来。悲剧正式上演了,人越聚越多,大家都很有耐心地等待着,谁也不想放过看戏的机会。
  
  父亲的尸体放在一张门板上,一个破草帘子盖在凸起的身体上,两只脚还露在外面,鞋子不知哪里去了,光着脚丫儿没穿袜子。我有些胆怯,不敢上前。母亲一下子瘫跪在门板前,窒息一般揪住自己的衣领,脸颊微微仰起,泪水在眼角转来转去,她是在拼命吞咽着泪水不让它流下来。“艾平,帮我一把。”母亲蠕动一下嘴唇,让我拉开草帘子。由于遏制着哭泣,她的喉咙里一阵阵痉挛。我俯身掀去草帘子,吓得倒退一步,围观的人都不约而同向后闪去。父亲大瞪着眼睛仰望苍天,惨白的脸颊肿胀得扭歪着,脖颈下有一道皮带宽的紫印,大张着的嘴巴流着一缕黑色的血迹,像是在呼喊什么。他的头发乱蓬蓬地披在一边,满是灰土的米黄色中山服敞开着怀,有3个衣扣掉了,裤子也退到膝盖间,露出肥大的裤衩……我突然觉得两腿发软,几乎挪不动身子,捂住脸颊不敢再看下去。
  
  “不许哭,我说过,不要让人家看到我们哭。”母亲说,“孩子……不怕,再看看你爸爸,不怕……他是你们的爸爸呀!”
  
  我从没有见过死人,大人吓唬我们:“小孩子看死人,夜里走道会遇到死鬼,被鬼抓去!”是的,我听了以后害怕极了。我非常害怕藏在夜晚深处的鬼魂,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是每个孩子的头脑里都存在的,而且是到处都看得见的。这种想法一出现,忽然有一种恐惧像冷风似的吹进我的心里,我感觉到身上发冷,一阵冷汗浸透了全身,手脚都有些冰凉……蓦然间,我又回到现实,妹妹都没怕我倒怕了,真丢人现眼!我恨自己软弱,觉得惭愧,况且他是父亲晚上也不会抓我的……我放下手愣愣地站在母亲身边,克制住自己装出坚强的样子,希望不被人家看出来。同时我也不能理解死亡,相信这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命运。我记得当时在我幼稚的心灵里产生一系列问号,什么是死亡?什么是以死亡结束的生命?而我得不到答案,竭力想忘记死亡,仿佛死亡不存在似的。母亲的神色变得异常冷静,她竭力镇定起来对付这从天而降的横祸,慢慢直起身子,手颤颤地伸向父亲的脸颊,试图合上他的眼睛和嘴巴。但没有用,母亲刚抚上父亲的这只眼皮,那只又睁开了。“于渭生啊,你想再看看孩子们吗?”母亲温柔地喃喃道,像低低地吟唱。“那就看吧……不过得听话,闭上眼睛吧,总不能死不暝目呀……相信我,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无论如何会把他们带大的,你放心……”我的泪水猛然涨出眼眶,冰凉凉地流下面颊,头脑怎么也清醒不过来,但我不能哭,男子汉就应该有个男子汉的模样!父亲的眼皮听话地合上了,嘴巴依旧倔犟地张着怎么也不肯闭上。母亲掏出手帕擦拭父亲嘴角上的血迹,血迹干涸了,凝结在唇边擦不下去。母亲转过身来对妹妹说:
  
  “爱华,你回家取盆水和毛巾来……快去……”
  
  妹妹取水的时候,母亲拿出剪子跪坐在父亲身边,拿起他的手仔细地剪起指甲,又取出剃须刀刮起父亲胡子拉碴的脸。她用手指梳拢父亲的头发,剪下一小绺,收集起剪下的指甲和头发,用手帕包起来揣进衣兜里。妹妹打来一盆水,母亲投洗好毛巾,对我说:“艾平,你爸爸爱干净,帮妈给他擦擦身子。”我壮着胆子把住父亲的腿,开始给他脱衣服,以掩饰内心的胆怯。父亲的四肢软绵棉的,还有点温热,似乎全身都变得比过去瘦小。母亲抱起父亲的肩膀,让我给他脱掉上衣,拽掉裤子,死人比活人听话,你让他的手脚怎么动就怎么动。父亲的身上只剩条裤衩,裸露的躯体触目惊心,肩膀上、胸膛上、腿上到处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好地方。母亲背过脸去,伸直了腿,眉毛愤怒得拧在一起,走向一旁监视我们的造反派,声音不大,却斩钉截铁:
  
  “我要求组织上请法医来,检查于渭生尸体……为什么有这么多伤痕?”
  
  “我答应不了,得请示领导。”监视我们的人说。
  
  “我再重复一遍,我要求组织上请法医来,检查于渭生尸体……那你就去吧,把意见反映上去,没有法医的鉴定,家属不能同意送火葬场。”
  
  那人请示去了,母亲耐心地为父亲擦洗身子,等待着答复。
  
  监视我们的人领来一大群人。
  
  “还有什么事?孙志刚。”斜眼又露面了,双手背在身后口气生硬地说。“我们要求你尽快收尸,去火葬场,不要干扰文化大革命运动……听明白没有?”
  
  “法医来了么?”母亲不为所动,坚持道。“我要求对于渭生的尸体进行检查,看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于渭生明明是上吊自杀的,他以自杀抗拒运动,性质严重,情节恶劣,证据确凿……还用什么法医鉴定。”
  
  “他身上为啥有这么多伤痕?”
  
  “我怎么知道……”斜眼闪烁其词。
  
  “我知道,”母亲怒不可遏地握起拳头,把每一个字都说得清清楚楚。“有人打的!”
  
  “你看到了?”
  
  “人是你们留下的,我要求保证他生命安全,你们答应过。”
  
  “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别人不知道,我最了解我自己的丈夫……他枪林弹雨都闯过来了,怎么会自寻短见……”母亲的嘴角直打哆嗦,由于屈辱,由于悲怆,由于忍无可忍,她竟咬破哆嗦的嘴唇,一道细细的血流淌下嘴角。“是不是别有用心的人打死了于渭生,没办法交代,把他挂上了呢?”
  
  “你说什么?孙志刚……你血口喷人,无中生有,污蔑革命造反派。”斜眼丢开一成不变的腔调,作了个手势,提高声音吹胡子瞪眼。“你吓不倒心明眼亮的革命群众……我告诉你,公检法都被砸烂了,哪来的法医?你不按工作组的指示办,抵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们就要采取行动……何去何从,你自己看着办吧?到时候就由不得你了,还要你承担全部的政治责任!”
  
  我的父亲被关进牛棚时是个活人,抬出来的却是一具尸体,按理说母亲的要求无可厚非,但那个年代按法律办事无异于白日做梦。难道不是吗?公、检、法机构早被砸烂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暴力就是法律,强权就是真理。暴力强奸了法律,我们的法律还得说干得好,干得有理。造反派说得出做得出,母亲气馁了,深怕他们夺走送父亲的最后机会。她不再据理力争,返回父亲身边要我帮他穿衣服。也不知母亲哪来那么大的力气,一个人架起父亲沉重的身体,我强忍着泪水站在那里,手忙脚乱地给父亲一件件套上衣裤。造反派头头狞笑了,经过一番针锋相对的较量,孤儿寡母全面败退了,革命阵营又一次取得伟大的胜利。开来一辆解放牌大卡车,众人七手八脚打开车厢后挡板,抬起门板,扔死狗般将尸体抛到车上。我抱起父亲换下来的衣服,上衣口袋里掉出一个皮夹子,打开看了看,皮夹子里面有一张两个戴红领巾的男孩相片,那是我的同父异母哥哥,他们正朝我微笑,笑得自然、幸福、甜蜜……母亲抹去嘴角的血迹,让妹妹回家和姐姐做伴,将我抱上车厢,自己爬上来坐在门板边上。押送母亲的人坐进驾驶室,我们娘俩单独面对父亲了。母亲怕汽车颠醒父亲似的把住他的胳膊,我依偎在母亲身边,身子随着车身左右晃动……
  
  三
  
  卡车驶向东八里岗子火葬场,尾部扬起柏油马路上的阵阵烟尘,呛得我连连打起喷嚏。母亲目光直直地盯着父亲的面孔,一点不为周围的情景所动。我摸摸父亲的身体,已经变得冰凉僵硬,他扭歪的脸颊显得更加迷茫和悲愤,嘴巴仍旧固执地大张着。
  
  父亲你为什么不肯闭上嘴巴,你想告诉我什么?
  
  你在想我们于氏家族揭竿而起,誓死不做亡国奴,英勇地向同胞们呼吁:“不自由,毋宁死”?
  
  你在想你的游击队长,终于和他九泉之下相会了?
  
  你在想我的两个哥哥,你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他们会活得好么?
  
  你在想你的妻子,能经受得住如此残酷的打击么,我们能长大成人么?
  
  你在想“士可杀,不可辱”……而你为什么最后时刻保持沉默,连一个字都没有留下来?
  
  你在想自己为什么,能成为齐齐哈尔市第一个游街示众的走资派,第一个被迫害致死的共产党的当权派,第一个“文革”祭坛上的牺牲品,第一个抵制错误路线的勇士?
  
  你在想自己历尽坎坷,甘洒热血写春秋,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的是什么……
  
  你想知道你的儿子,一个13岁的孩子在想什么吗?
  
  我想起我们一家人来糖厂之前,你在从喇嘛甸开往齐齐哈尔的火车上对我们说过的话:“历史的悲剧再也不会重演,大家总算过上安稳日子了!”那正是3年自然灾害的恢复期,也是我们全家人最幸福最愉快的一段时间。你的问题甄别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帽子摘掉了,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离开你的流放地喇嘛甸。那时候好比窗子打开着,初春的气息充满了屋子,你自己也由鬼变成人,难免不有点得意忘形。父亲坐在车厢的小桌边,在车轮均匀的节奏声中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白酒,吃着母亲带来的炒黄豆,醉醺醺地向我透露他入党时心里的秘密:“那时候我单纯,比你现在知道的道理多不多少,我举着右手向党旗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可是我怎么动员别人参军呢?你讲大道理没鸟用,人家也听不懂……谁让你是共产党员了,部队一不打仗,我就得带头在驻扎的村子里宣传:‘谁是条汉子就站出来,怎么能老窝在家里受鬼子汉奸气,有种的跟队伍走。把鬼子从家乡赶出去,我保你们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那时候这么好当兵?”我问。
  
  “好当什么,碰上个不愿参军的我也不能走。”
  
  “为什么?”
  
  “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我磨破嘴皮子也得把他从家里动员走。”父亲得意地笑了,转动着大茶缸里的老白干酒,又抿下一口。“进城前更有意思,好多人都不愿进城,要我兑现当年的诺言,你猜爸爸怎么说?”
  
  “快说呀。”我容不得他卖关子。
  
  “我说我还没保证完呢……咱们打下大城市,我保你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顺手一拧,自来水哗哗……不比你要的那头牛强多了!”
  
  “别跟孩子瞎讲,”母亲插进来说,“当心他说出去。”
  
  交错而过的列车发出轰隆隆的呼啸声,淹没了母亲的声音。
  
  “我说的都是真的……儿子。”父亲沉默了一会儿,认真地转向我。“不过你知道就行了,我是3杯酒下肚,说话不算数。”
  
  “差不多了,少喝点。”母亲劝父亲,“免得人家来接你酒气冲天。”
  
  “爸爸,别喝了。”妹妹鹦鹉学舌,“免得人家来接你酒气冲天。”
  
  “好好,”父亲酒兴正浓,答应着灌下一口酒。“听老婆话,跟党走,多吃菜,少喝酒。”
  
  一边说着,一边让我吃他的小菜。我不喜欢吃炒黄豆,肚子胀胀的净放连珠屁。父亲好像特别喜欢吃豆制品,夜深人静放的大屁震山响,我都替他脸红。
  
  “渭生,快到了吧。”母亲抢走酒瓶子问。
  
  火车在荒草甸子上风驰电掣地行驶着,不时掠过一团团灰色的烟雾,仿佛在匆匆追赶着前方飞奔的地平线。一侧是点缀着红花的绿色原野,另一侧是白茫茫的伸展到天际的盐碱地,两边的景色泾渭分明,把人带进一个无法实现的幻觉世界,叫你那么不可思议。车窗外掠过一根根电线杆,一排排老榆树,掠过信号灯、道路、桥梁、扳道岔人的小屋。火车头发出一阵拖长的汽笛声,放慢速度驶过大民屯,快进齐齐哈尔车辆段了。一些性急的旅客已收拾好行李走出车厢,在过道里等候下车了。
  
  “糖厂在那儿。”父亲指着车窗外说。
  
  “在哪儿?”
  
  我们都扒住窗口,脸蛋贴在玻璃上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头一个是糖厂的大烟囱,没冒烟的……冒烟的是造纸厂的烟囱。”
  
  远处,满天燃烧的红霞下,一片高大的厂房遥遥在望,朦朦胧胧。有两个高大的烟囱孤零零地耸立在天地之间,造纸厂的大烟囱吐着浓浓的黑烟,没冒烟的那个大烟囱下就是我们的新家。“噢,我们到啦!”一家人的眼里放出光彩,拍手欢呼起来,好像久别多年似的。糖厂来接站的是辆解放牌大卡车,也许就是眼下的这辆大卡车,我们欢天喜地地爬上卡车,空空的车厢里几乎没什么家具,只有几个简单的行李卷上坐着我们全家5口人……可是现在,我们只剩下4口人,并且我和母亲是在送父亲去火葬场的路上。父亲扔下我们独自走了,他走了,走得那么早,走得那么突然,走得那么默默无声,留下我们孤儿寡母送他去那永恒的归宿!母亲告诉过我,父亲的问题甄别后一度心灰意冷,曾去黑龙江省组织部找他的老战友要求调回山东工作,为此半年多时间没离开喇嘛甸。省里的一位负责同志说:“你想回老家,我们何尝不想……我们都是共产党员,为了建设祖国边疆,个人受点委屈算什么。希望你能服从组织分配留下来,过两年我会把你调回省里工作的……”
  
  父亲不再固执己见,党的需要就是他的需要。
  
  那位负责同志并没有忘记我的父亲,两年后,省里调父亲回省商业局工作,却遭齐齐哈尔市委的拒绝。那时候父亲是市里带头“下楼洗澡”的好干部,报纸电台正在大张旗鼓地宣传他这个典型,市里向省里强调糖厂的领导班子尚须加强,待有得力干部接替于渭生的工作再走不迟。父亲再一次服从了组织的决定……母亲终生遗憾,如果市委放人,父亲也不会惨死在齐齐哈尔糖厂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