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文革纪实小说连载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用血和泪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小说从一个城市的普通家庭展开,真实地记述了中国60年代末的那一场疯狂的运动。在少年的眼中,幸福的生活秩序突然被打乱了,世界成了一座刀光剑影鲜血淋漓的战场。一夜之间爸爸妈妈变成了坏人,大哥哥大姐姐们变成了红卫兵,自己也变成了任人欺凌的狗崽子。运动中的各类人物粉墨登场,形形色色的造反派构成了红色政治最基层的主流。街道上的早请示,晚汇报,市场里的背语录,跳忠字舞,以及虔诚的愚昧,庄严的荒诞,含泪的惨笑——人造的神像愚弄着芸芸众生,芸芸众生也嘲讽着人造的神像……作者的经历让人不寒而栗,如同一鞭戒尺,警醒后人的灵魂。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
以及帮助我活过来的善良的人们。
——题记
目录
序 野莽
卷一 晴天霹雳
第一章 山雨欲来…………………
第二章 我“光荣负伤”了………………
第三章 “窝里斗…………………
第四章 打倒走资派于渭生………………
第五章 “活着的烈士“………………
第六章 眼泪救不了我们………………
第七章 他是在进行凤凰涅槃的仪式…………
卷二 老子反动儿混蛋
第一章 “向日葵事件”………………
第二章 他们为什么不许我革命…………
第三章 “漏网之鱼”………………
第四章 走向荒野…………………
第五章 就地闹革命…………………
第六章 北大荒,我心中的花园…………
第七章 蹲宿儿……………………
卷三 走资派的狗崽子
第一章 拉煤……………………
第二章 我对那一代人不可思议…………
第三章 早请示,晚汇报………………
第四章 搂草……………………
第五章 不是故事的故事………………
第六章 血的洗礼…………………
第七章 北京之殇…………………
第八章 泪洒天坛公园………………
卷四 腥风血雨
第一章 邻居们…………………
第二章 复课闹革命…………………
第三章 遭遇老头鱼………………
第四章 “文攻武卫”………………
第五章 救救孩子…………………
第六章 傻大胆…………………
第七章 “小会帮助”………………
第八章 重落虎口…………………
卷五 画地为牢
第一章 低头认罪…………………
第二章 走向特殊监狱………………
第三章 熬鹰……………………
第四章 批斗大会…………………
第五章 奸细大眼贼………………
第六章 深夜潜逃…………………
第七章 束手就擒…………………
卷六 在特殊监狱里
第一章 李疯子失踪了…………………
第二章 我被押上死刑场………………
第三章 刑讯室的秘密…………………
第四章 狱友小石头…………………
第五章 “车轮战术”…………………
第六章 悲剧仅仅是开始………………
后记…………………………
序
野莽
因为一个彼此意会的秘密,于艾平这部长篇的副书名不得不被我“野蛮”地删去,于艾平很伤心,却也只好依从。所幸正式书名还在,而且是《牛棚杂记》的作者季羡林老先生病中挥笔题写的,据说挥笔之时甚至泪流满面。作为职业读者,本书我是一个字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从头读到尾的,包括那篇作者忍不住挺身而出的后记。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读书态度,当读到于艾平母子在天坛公园连椅上的一段对话时,泪水终于涌上眼眶。我明知道它是一部小说,是我们这样的人坐在电脑桌前敲出来的字,但是它太真实了,真实得流血。它使我想到自己,想到那个时代无数和我们一样无辜而不幸的中国少年。那段情节诚实极了,平白而又安祥,是这么写的:
“艾平,”母亲蠕动一下嘴唇,“妈要走了……你想么?”
“你走,我留下干啥?”我随口答道。
“你不生妈的气吧……”
“没事,我也走。”
“不,你还小……”
“妈,你又要回老家吗?”
她望着我微微摇头,一只手紧紧攥住书包。
“想姥姥啦?”
母亲抓住自己的胸口,痛楚地眯缝起眼睛,眼圈红了,她不知道怎么办,怎么向孩子说清楚。尽管没有别的出路可走,还是没有勇气和儿子谈,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念头。这个想法真可怕,她不能完全告诉自己,儿子将面临的是什么,只能默默地和儿子告别。然而她告别的时间越长,采取最后一步就越发困难,越发痛苦。如果说以前没有想到这一点,那只是因为没有想到的缘故。
“妈,你怎么啦?”我问。
“没……没什么,孩子。”
“你冷吧?”
“啊,不……”
“浑身都抖……病了吗?”
“没……只是太累了,想在这儿好好睡一觉!”
“那就回旅店睡,回去躺一会儿嘛。”
“不,就在这儿。”
“外面冷,这怎么行,要冻死的。”
“一死……什么都不用考虑了!”母亲从包里掏出一个小瓶,那是医生给我开的安眠药。“要不,你也跟妈睡……先吃点东西。”母亲低低地说着,实际上自己在问自己,她笑了一下,笑得十分坚定。
“妈妈,你不能吃……”我突然明白,糖厂的王厂长不就是吃安眠药自杀未遂的吗?“姐姐妹妹怎么办,她们不得哭死!”
母亲没有对不起儿子,走资派丈夫早已死于无休止的批斗,她独自用流血的心灵和肉体护佑着两眼迷惘的儿子。对不起他们母子的是那个年代,那个永远不能忘记、何时想起就会颤栗的年代。
经过了40年的思考,昔日的少年从痛苦的记忆中挣扎出来。于艾平已逾不惑之期,儿子也正好是他当初的年龄。正如他的后记所写,面对一代从浩劫中侥幸活下来的白发苍苍、生命将逝的叔叔阿姨们的催促,他不能再等,应当写了。泪水洗涤了陈年的怨恨,他撕裂伤口,用滴落的鲜血写下了这部小说。
《圣经》上说:“原谅吧,因为他们不明白。”善良的、宽容的、伤痕累累的作者平静地引用了这一句话。这是圣哲慈悲的劝诲,人生至高的境界,作者对于历史的理解自然应当得到我们的理解。人类挂历上最沉重的一页,是从东方的墙壁上揭过去了的。逝者如斯,荒诞不再,宽容和善良是伟大的。然而我却知道,假使鲁迅来写这段非常的史话,分明不会采取这样的态度。
小说从一个城市的普通家庭展开,记述了中国60年代末的那一场疯狂的运动。在少年的眼光中,随着一句口号,一声锣响,和平而幸福的生活秩序突然被打乱了,世界成了一座刀光剑影的战场。一夜之间爸爸妈妈变成了坏人,老师变成了造反派,大哥哥大姐姐们变成了红卫兵小将,自己则变成了任人欺凌的狗崽子。少年天真无邪的目光由此变得惊恐不安、迷惑不解。忍辱负重的母亲是他唯一的亲人,忠心耿耿的小狗虎子是他唯一的朋友,和北大荒的流放者一起钓鱼、摸蛤蜊是他唯一的快乐。他憎恨这人间屠场,希望永远地逃离它,但是因为课堂的诱惑,苦心的母亲却害他重又落入陷阱。
运动中的各类人物粉墨登场,落井下石的同学,见风使舵的老师,形形色色的造反派、红卫兵,构成了红色政治最基层的主流。当然除了血腥的恐怖,也有人间的温情——北大荒流放地的“老头鱼”、黑子,是他们为于艾平开放了一座饶有情趣的世外桃源。
《白土地》于凄凉悲怨的整体风格之中,仍没有放弃令人忍俊不禁的黑色幽默。街道上的早请示,晚汇报,市场里的背语录,跳忠字舞,虔诚的愚昧,庄严的荒诞,含泪的惨笑……人造的神像愚弄着芸芸众生,芸芸众生也嘲讽着人造的神像。崇高与媚俗,天使与恶魔,这之间的差别只有一步之遥。毕竟是13岁的少年,在熊熊的火焰、烈烈的血光中,却也能寻到水上的快乐。冬天的冰封的嫩江上,孩子们暂时摆脱了苦难的阴影,滑冰、滑爬犁、抽冰猴,寒风中“咯咯”的稚笑,与身后的愤怒的呼喊、残暴的殴打,凄惨的号叫融会在同一片苍天之下。
显然,《白土地》已经涉及到“文革”的本质,如同一鞭戒尺,警醒后人的灵魂。于艾平开始质问这场劫难,并把那个年代特有的荒谬在烈日下曝晒,无情地鞭笞罪恶,热切地赞扬美好,让读者看到极端的美与丑、善与恶是怎样生长和斗争的,用强烈的对比震撼我们的大脑……但于艾平最终还是原谅了,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他无法向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追讨公道。而这种追讨,可能比“文革”本身更为残酷和悲哀。
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做出全面否定“文革”的决议之后,这场重大的历史事件却似乎成了一个讨论的禁区,除个别像于艾平这样的作家声泪俱下的口诛笔伐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真实面目已一点点隐去。我想于艾平是对的,一代人的历史,只能靠自己写,不能指望别人帮忙。且“文革”的幽灵不会因忘却而远去,它正通过国民的潜意识顽强地把病菌播撒到今天的土壤上,以至于经历过这场劫难的人们——冤死的永远沉默,幸存的不愿染指。季羡林老先生呼吁得何等好啊:清算“文革”,深究灾难的根源,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意义太重大了,重大到无法回避的程度!
一口气读罢《白土地》的时候,我禁不住急于告诉大家,如果40岁以上的人读过本书不动情落泪,那么就请把它退还给作者吧。而我再一次翻到书中的某些篇章时,却想到了,应该建议年轻的朋友们都读一读《白土地》。无论是好奇,惊讶,还是满怀狐疑、无法相信,他们都比父辈们幸运,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了解书中那段对他们来说完全是迷一般的历史。
所以我说,直接的、自始至终地记述那个年代的长篇,记得这还是第一部。作者的勇敢、责任心和使命感,于历史和直面人生的文学观,迫不及待的先行姿态,仅就这些品质而言,应当是中国当代现实主义作家的榜样。生活在同一国度的有良心,明是非,记忆未曾失常的人们,没有理由不敬佩于艾平,不感谢于艾平,没有理由不打开这本沉重的小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用血和泪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小说从一个城市的普通家庭展开,真实地记述了中国60年代末的那一场疯狂的运动。在少年的眼中,幸福的生活秩序突然被打乱了,世界成了一座刀光剑影鲜血淋漓的战场。一夜之间爸爸妈妈变成了坏人,大哥哥大姐姐们变成了红卫兵,自己也变成了任人欺凌的狗崽子。运动中的各类人物粉墨登场,形形色色的造反派构成了红色政治最基层的主流。街道上的早请示,晚汇报,市场里的背语录,跳忠字舞,以及虔诚的愚昧,庄严的荒诞,含泪的惨笑——人造的神像愚弄着芸芸众生,芸芸众生也嘲讽着人造的神像……作者的经历让人不寒而栗,如同一鞭戒尺,警醒后人的灵魂。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
以及帮助我活过来的善良的人们。
——题记
目录
序 野莽
卷一 晴天霹雳
第一章 山雨欲来…………………
第二章 我“光荣负伤”了………………
第三章 “窝里斗…………………
第四章 打倒走资派于渭生………………
第五章 “活着的烈士“………………
第六章 眼泪救不了我们………………
第七章 他是在进行凤凰涅槃的仪式…………
卷二 老子反动儿混蛋
第一章 “向日葵事件”………………
第二章 他们为什么不许我革命…………
第三章 “漏网之鱼”………………
第四章 走向荒野…………………
第五章 就地闹革命…………………
第六章 北大荒,我心中的花园…………
第七章 蹲宿儿……………………
卷三 走资派的狗崽子
第一章 拉煤……………………
第二章 我对那一代人不可思议…………
第三章 早请示,晚汇报………………
第四章 搂草……………………
第五章 不是故事的故事………………
第六章 血的洗礼…………………
第七章 北京之殇…………………
第八章 泪洒天坛公园………………
卷四 腥风血雨
第一章 邻居们…………………
第二章 复课闹革命…………………
第三章 遭遇老头鱼………………
第四章 “文攻武卫”………………
第五章 救救孩子…………………
第六章 傻大胆…………………
第七章 “小会帮助”………………
第八章 重落虎口…………………
卷五 画地为牢
第一章 低头认罪…………………
第二章 走向特殊监狱………………
第三章 熬鹰……………………
第四章 批斗大会…………………
第五章 奸细大眼贼………………
第六章 深夜潜逃…………………
第七章 束手就擒…………………
卷六 在特殊监狱里
第一章 李疯子失踪了…………………
第二章 我被押上死刑场………………
第三章 刑讯室的秘密…………………
第四章 狱友小石头…………………
第五章 “车轮战术”…………………
第六章 悲剧仅仅是开始………………
后记…………………………
序
野莽
因为一个彼此意会的秘密,于艾平这部长篇的副书名不得不被我“野蛮”地删去,于艾平很伤心,却也只好依从。所幸正式书名还在,而且是《牛棚杂记》的作者季羡林老先生病中挥笔题写的,据说挥笔之时甚至泪流满面。作为职业读者,本书我是一个字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从头读到尾的,包括那篇作者忍不住挺身而出的后记。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读书态度,当读到于艾平母子在天坛公园连椅上的一段对话时,泪水终于涌上眼眶。我明知道它是一部小说,是我们这样的人坐在电脑桌前敲出来的字,但是它太真实了,真实得流血。它使我想到自己,想到那个时代无数和我们一样无辜而不幸的中国少年。那段情节诚实极了,平白而又安祥,是这么写的:
“艾平,”母亲蠕动一下嘴唇,“妈要走了……你想么?”
“你走,我留下干啥?”我随口答道。
“你不生妈的气吧……”
“没事,我也走。”
“不,你还小……”
“妈,你又要回老家吗?”
她望着我微微摇头,一只手紧紧攥住书包。
“想姥姥啦?”
母亲抓住自己的胸口,痛楚地眯缝起眼睛,眼圈红了,她不知道怎么办,怎么向孩子说清楚。尽管没有别的出路可走,还是没有勇气和儿子谈,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念头。这个想法真可怕,她不能完全告诉自己,儿子将面临的是什么,只能默默地和儿子告别。然而她告别的时间越长,采取最后一步就越发困难,越发痛苦。如果说以前没有想到这一点,那只是因为没有想到的缘故。
“妈,你怎么啦?”我问。
“没……没什么,孩子。”
“你冷吧?”
“啊,不……”
“浑身都抖……病了吗?”
“没……只是太累了,想在这儿好好睡一觉!”
“那就回旅店睡,回去躺一会儿嘛。”
“不,就在这儿。”
“外面冷,这怎么行,要冻死的。”
“一死……什么都不用考虑了!”母亲从包里掏出一个小瓶,那是医生给我开的安眠药。“要不,你也跟妈睡……先吃点东西。”母亲低低地说着,实际上自己在问自己,她笑了一下,笑得十分坚定。
“妈妈,你不能吃……”我突然明白,糖厂的王厂长不就是吃安眠药自杀未遂的吗?“姐姐妹妹怎么办,她们不得哭死!”
母亲没有对不起儿子,走资派丈夫早已死于无休止的批斗,她独自用流血的心灵和肉体护佑着两眼迷惘的儿子。对不起他们母子的是那个年代,那个永远不能忘记、何时想起就会颤栗的年代。
经过了40年的思考,昔日的少年从痛苦的记忆中挣扎出来。于艾平已逾不惑之期,儿子也正好是他当初的年龄。正如他的后记所写,面对一代从浩劫中侥幸活下来的白发苍苍、生命将逝的叔叔阿姨们的催促,他不能再等,应当写了。泪水洗涤了陈年的怨恨,他撕裂伤口,用滴落的鲜血写下了这部小说。
《圣经》上说:“原谅吧,因为他们不明白。”善良的、宽容的、伤痕累累的作者平静地引用了这一句话。这是圣哲慈悲的劝诲,人生至高的境界,作者对于历史的理解自然应当得到我们的理解。人类挂历上最沉重的一页,是从东方的墙壁上揭过去了的。逝者如斯,荒诞不再,宽容和善良是伟大的。然而我却知道,假使鲁迅来写这段非常的史话,分明不会采取这样的态度。
小说从一个城市的普通家庭展开,记述了中国60年代末的那一场疯狂的运动。在少年的眼光中,随着一句口号,一声锣响,和平而幸福的生活秩序突然被打乱了,世界成了一座刀光剑影的战场。一夜之间爸爸妈妈变成了坏人,老师变成了造反派,大哥哥大姐姐们变成了红卫兵小将,自己则变成了任人欺凌的狗崽子。少年天真无邪的目光由此变得惊恐不安、迷惑不解。忍辱负重的母亲是他唯一的亲人,忠心耿耿的小狗虎子是他唯一的朋友,和北大荒的流放者一起钓鱼、摸蛤蜊是他唯一的快乐。他憎恨这人间屠场,希望永远地逃离它,但是因为课堂的诱惑,苦心的母亲却害他重又落入陷阱。
运动中的各类人物粉墨登场,落井下石的同学,见风使舵的老师,形形色色的造反派、红卫兵,构成了红色政治最基层的主流。当然除了血腥的恐怖,也有人间的温情——北大荒流放地的“老头鱼”、黑子,是他们为于艾平开放了一座饶有情趣的世外桃源。
《白土地》于凄凉悲怨的整体风格之中,仍没有放弃令人忍俊不禁的黑色幽默。街道上的早请示,晚汇报,市场里的背语录,跳忠字舞,虔诚的愚昧,庄严的荒诞,含泪的惨笑……人造的神像愚弄着芸芸众生,芸芸众生也嘲讽着人造的神像。崇高与媚俗,天使与恶魔,这之间的差别只有一步之遥。毕竟是13岁的少年,在熊熊的火焰、烈烈的血光中,却也能寻到水上的快乐。冬天的冰封的嫩江上,孩子们暂时摆脱了苦难的阴影,滑冰、滑爬犁、抽冰猴,寒风中“咯咯”的稚笑,与身后的愤怒的呼喊、残暴的殴打,凄惨的号叫融会在同一片苍天之下。
显然,《白土地》已经涉及到“文革”的本质,如同一鞭戒尺,警醒后人的灵魂。于艾平开始质问这场劫难,并把那个年代特有的荒谬在烈日下曝晒,无情地鞭笞罪恶,热切地赞扬美好,让读者看到极端的美与丑、善与恶是怎样生长和斗争的,用强烈的对比震撼我们的大脑……但于艾平最终还是原谅了,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他无法向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追讨公道。而这种追讨,可能比“文革”本身更为残酷和悲哀。
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做出全面否定“文革”的决议之后,这场重大的历史事件却似乎成了一个讨论的禁区,除个别像于艾平这样的作家声泪俱下的口诛笔伐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真实面目已一点点隐去。我想于艾平是对的,一代人的历史,只能靠自己写,不能指望别人帮忙。且“文革”的幽灵不会因忘却而远去,它正通过国民的潜意识顽强地把病菌播撒到今天的土壤上,以至于经历过这场劫难的人们——冤死的永远沉默,幸存的不愿染指。季羡林老先生呼吁得何等好啊:清算“文革”,深究灾难的根源,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意义太重大了,重大到无法回避的程度!
一口气读罢《白土地》的时候,我禁不住急于告诉大家,如果40岁以上的人读过本书不动情落泪,那么就请把它退还给作者吧。而我再一次翻到书中的某些篇章时,却想到了,应该建议年轻的朋友们都读一读《白土地》。无论是好奇,惊讶,还是满怀狐疑、无法相信,他们都比父辈们幸运,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了解书中那段对他们来说完全是迷一般的历史。
所以我说,直接的、自始至终地记述那个年代的长篇,记得这还是第一部。作者的勇敢、责任心和使命感,于历史和直面人生的文学观,迫不及待的先行姿态,仅就这些品质而言,应当是中国当代现实主义作家的榜样。生活在同一国度的有良心,明是非,记忆未曾失常的人们,没有理由不敬佩于艾平,不感谢于艾平,没有理由不打开这本沉重的小说。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