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到了,来谈谈它吧!
端午节是快乐的。在我的家乡海南,过端午节是快乐的。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还有很重要的内容便是洗“龙水”。海南人端午节洗“龙水”,这些怕是海南最有本地特色的古老习俗了。海南四面环海,老百姓们对屈原诗人投江寄予了美的愿望,总认为屈原先生是当龙神去了,靠近海边或者河边的大人们便带着孩子到水边洗澡,海南人相信,经过“龙水”洗浴的孩子会得到龙神的保佑,身体健康不长热疮热痱,也能保护一年的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我是相信的。小时候,家人为帮我求到平安,每到这一天,都会给我准备“龙水”的,当时,我那里没什么海,也没有河,只有一两口水井,再加上,我不习水性,只能在家的水龙头或者父母准备的大水桶里洗“龙水”了,不过这样也是很好玩的,跟弟弟打水战,把父母弄得像“落汤鸡”,现在想想,还蛮怀稚气的。
端午节是忙碌的。因为这个时候不是逢上收割稻物就是碰上插秧时节。记得儿时,父母叫去割稻或者插秧,一听到“割稻”跟“插秧”就讨厌,那么脏而且又不好玩。于是便找各种借口不去,他们无奈只好作罢。现在想想那时候太不懂事了,父母那么辛苦,都不懂得帮他们分享。不过,再忙碌这一天吃过中午饭都要放下手中的活,总不能身披一身稻灰或者两腿沾满泥巴来过端午节吧!乡下过端午节是自己提前他、一天包粽子的,这天妈妈要静下心来,拿过一只小板凳,坐到商务浸泡好的耨米盆前,那耨米被泡得滚圆滚圆的,好似一颗颗白色珍珠。她首先将已经煮了一下的芦苇叶用剪刀剪掉根部,顺便比划一下宽窄,再将茅草剪成40cm左右,然后拿起几篇芦苇叶一卷便成了锥形的芦筒,用勺子盛大约百分之五处的耨米,随手塞进猪肉、花生、鸡蛋黄…….再有规则地绕上几圈,一个粽子的雏形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每逢这时妈妈常会拿着第一个粽子引逗我;拿去吃吧!我明知这时不能吃,但总是忍不住地流一下早已忍着的口水。
端午节是历史悠久的。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南方有很多传说;古越民族图腾祭说,纪念春秋时期伍子胥说,战国时期纪念屈原说,东汉时期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端午节的起源到底由哪个传说形成的,这个问题也有历史记载,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援能,富国强兵,后被奸人所害,被赶出出国,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出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放不下自己的祖国,于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寻死。屈原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这就形成了今天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另一个传说;纪念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国人,父兄均被楚王所杀,后来他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纣为虐。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便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后来被吴国军士谗言陷害,伍子胥从此消失。伍子胥本位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旁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吴王闻言大怒,今取伍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还有其他的什么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什么古越民族图腾祭,说实在的,关于端午节的这么多传说,我还是相信屈原传说,他的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太让我敬佩了。试想,在现在这个现实社会有哪个人会这样做你?不管端午节到底源于哪个传说,只要你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传说,这么一个人物就行了,还有,在端午节玩得开心快乐就行了。
永远的端午节。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不管你人到了哪里,你都会知道中国有这么一个节日,因为它已经在你的记忆中刻上了不朽的印记,如果你非要把它忘记,那你可以尝试一下“格式化”你的记忆,但以目前的科技来看,这项功能是无法实现的。既然你忘不了它,那干嘛不继续追求它、爱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呢?如果你还知道有屈原这么一个人物,如果你很崇拜他,知道他是端午节的起源,那你干嘛不宣传它,把它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个人都知道他呢?
你要知道,这个节日在中国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原因是它无法改变的,因为它是永远的!
2013年6月10日撰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