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狠是指她冷艳与阴娆。相传苏妲己目光如剑,丈远可夺人之魂,笑不出唇却能摄人之魄。她的美是青春与仇恨的结合!
关于苏妲己身世的两个版本;
版本一: 商朝未年第三十二代也就是最后一代帝王三十岁的殷子辛(即商纣,纣是周王朝以来历史对子辛的虐称,如夏桀也是如此.)登基,他是个有作为的君王,经过二十多年的文治武力,商朝的国土南临淮河北及黄河之阴,西越渭水,东至黄河之尾,成为当时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公元前约1047年或1045年,子辛北征一个苏姓部落(今河南武陟县),斩部落首领苏扈,苏扈之女苏妲己成为战利品被带回朝歌。
版本二: 商朝末年,子辛已不再是知人善用锐意进取的君王,国富民强让他日渐懈怠与骄奢且多疑而暴唳,冀侯苏扈(今河南温县人)因谏言遭杀身,妻女皆被没籍入宫;苏妲已时值青春妙龄,子辛早垂涎己久,入宫当夜便临幸了她.苏妲已以身侍仇决非情愿,父骨未安,她目光里充满了仇恨,下意识地进行反抗;史传子辛相貌俊朗身材雄伟臂力过人,常徒手进兽笼与虎熊相搏并最终获胜.妲已狠狠的凝望与无力的反抗并没有惹怒子辛,反让子辛感到了她更加楚楚可怜,因为她太美了,那种冷艳与阴娆的天然之美让子辛这个看惯了媚笑的英雄不禁砰然心动.
关于妲己身世的两个版本都说明一个问题:苏妲己出身高干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体识礼,能歌善舞,知音律,心善良,貌若仙,这些在小说《封神演义》也所有体现.至于她被九尾狐害死并灵魂附体也许是作者射影当时统治残暴荒淫又不敢明说,只是晗蓄地借妖狐鬼怪作乱来骂当时的暴政.《封神演义》作者是明代许仲琳(一说是陆西星),众所周知明朝实行的是暴政,文人骂朝多借前朝指桑骂槐来宣泄心中不满.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苏妲己被诸多文人丑化,就连司马迁也无例外.何谓灵魂附体?仇恨!事实上也是如此,苏妲己与子辛有不共戴天的杀父灭门之仇,而且时子辛已年过半百,一个垂暮老朽用权力武力颠覆了少女美丽的梦想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当时的社会是个很开化的社会,在孔老二的三纲五常没有深入人心之前,年轻人的婚姻与爱情是很自由的,这些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以及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都有描述,以及后来的乐府诗中也有精彩描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朝,才成就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美丽传说.苏妲己决不会贪图富贵,因为她的家族不为子辛所灭她有的是荣华,她更不会恋上垂老的子辛,她出身游牧部落,性格张扬形象美丽可人,不缺乏帅哥追求,也许她已有过心仪的恋人,是子辛撕破了少女心中最美好的东西,她心中余下的只有恨还会有什么呢?性格张扬的她会怎么做?报复!用什么报复?又要达到什么目呢?这些不用多言了.但是,事与愿违,体格健壮的商纣王子辛并不是史书与野传里荒淫无道的昏君,事实上苏妲己也没有能力祸乱国家,因为她太渺小了,渺小的被西岐君臣随意勾画而当作攻城略地的囗实.国家兴亡犹如海浪,此起必彼伏,就个人能力而言谁都挡不住历史向前滚滚的大潮.如果商不灭,国家不统一必长期分裂战乱,苦的是百姓,无论谁胜都是百姓所愿,只可惜纣王殷子辛垂暮之躯,老化之心,战不过英姿勃发的姬发与姬旦两兄弟.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场说了这样一句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很赞同此言,商朝以四百岁之龄完结于纣王子辛之手纯属与人生老病死一样的道理,商朝老了,身体各个机能已老化,即使姬发不战,它败亡之日也不会太远;子辛努力了,在他统治商朝三十多年里整个国家物埠民丰,所谓的肉林琼池一点也不夸张。当时,社会相对安定,市场交易也异样火热,只是子辛好大喜功连年征讨,导致旷夫怨女日益增多,奴隶争取解放的思潮在物丰人闲的大背景下开始涌动.晚年的子辛雄心尽失安图享乐,开始以暴政治理各个方向涌来的暗潮,那些所谓的酷刑与苏妲己毫无关系,她从未想过国家败亡,她只想子辛早点死去以报灭门之仇且恢复自由,早日与他心爱的人相伴.任何一个与她有关的著述都出现了一个人名:伯邑考,并且还出现了苏妲己引诱伯邑考的故事情节,这不是巧合,从一个侧面不难看出苏妲己是有爱情的,只不过历代文人在“既成事实”面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苏妲己正名;苏妲己被世代丑化而成为“红颜祸水”的代名词太失公允。
她真实的下场三有个版本:一,灌醉纣王后纵火摘星楼与之同归与尽.二,被周军俘获后为姬发所杀,三,为周公旦所俘并被其纳姬为妾;至此,所有与之有关的传言嘎然而止,谎言掩盖了历史真相。值得庆幸的是如果第三种说法成立,一代妖姬的传言不攻自破,周公旦不是傻子,同时也证明苏妲己并不是妖惑君王心如蛇蝎之人,她和现代臭名昭著的川岛芳子有着质的区别.她本善良,她本温柔,只不过她犯了一个错误:个人恩怨永远都不要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连在一起!这就是苏妲己留给后世女人的启示.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