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名王嫱,字昭君,西汉元帝宫女,晋代为避讳司马昭之名而被称为明妃,约公元前52年生于南郡香溪边一个家道中落的仕宦家庭。到了其父王襄这一代已失去了祖荫,彻底成了只能自给自足的小地主。但是,封建知识分子的投机思想在王襄心里没变,所以,天生丽质的王昭君成了她的掌上明珠和重点培养对象。为了家族的飞黄腾达,王昭君拥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那种进入上流社会的特种教育。王昭君自然也遵循父意努力朝这方面发展,她聪慧好学思维敏捷,仅仅十六岁的年纪便以美丽,才艺名传香溪两岸。公元前36年,王昭君终于得乡梓推举应元帝诏,告别父母离开养育了她十六年的故乡,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穿秦岭,历时三个月到达长安,成为掖庭待诏,迈出了她振兴家业光宗耀祖的第一步。当然,这个情窦初开的十六岁美丽女孩对爱情也充满了期待,虽然她的期待只是对天子完全倾倒服从式的莫拜与好奇,但毕竟是她善良美好的愿望。
史书上已把她入宫到远嫁凶奴之前的这段故事写得很清楚了,只是有一些小小的疑点与出入。
疑点一:关于画师毛延寿。
毛延寿真的因王昭君不肯贿赂于他而把王昭君画得很丑吗?王昭君真是因此无缘得见天子吗?这是很耐人寻味的。中国画简称国画,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写意的多变的抽象的线条来构画人物,花鸟与山水,它的立体感不象西方油画那样立用色彩的多变光线的反射而突出的那么强烈,特别是人物画,多缺乏背景的衬托而显得缰硬呆板。所以,历代画家很少画人物画,得以流传的《洛神图》以及《仕女图》也不过物以稀为贵罢了。毛延寿乃天子近臣,汉元帝让他把关选美说明他能体度君心尽心尽力,更说明他与汉元帝的关系非同寻常。但是,人物画对毛延寿来说也有攻不破的难题,他没画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王昭君也是在所难免,再说十六岁的王昭君未必象史书传言的那么美艳动人,那时她毕竟才十六岁,缺少成熟之美,缺少女人韵味也在情里之中,她还只是一个美人坯子而已,所以她只能待诏而养在宫里。王安石在《明妃曲》里为毛延寿主持了公道,他这样写道:……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由此可见王昭君当时并非是被埋没的美女,她离真正的美女还有一段距离,因为她还是个孩子,毛延寿只是秉公办事而已。毛延寿事件只是一个历史的炒作,是那些所谓的正统文人对和亲嗤之以鼻对昭君出塞耿耿于怀罢了。
二、关于昭君和亲的真相。
史料上皆传王昭君因无缘天子之面积怨难平才自荐和亲,果真是如此吗?咱们先看看和亲的背景。自从汉武帝施行军事打击的强硬国策以后,匈奴遭受多次挫败开始北撤,至西汉宣帝时,纷争不断的匈奴与西汉王朝再无抗衡之力。宣帝在位末年,匈奴终于四分五裂,由单于乎韩邪率领的一支向汉朝边境靠拢并向汉朝称臣服拜。这一时期西汉与匈奴时战时和,和亲政策一直与强军政策时续时断的交织在一起,不过,大汉天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下嫁公主了,而是从后宫选宫女充当和亲的对象,王昭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远嫁匈奴的。《后汉书》里曾提到汉元帝意欲挽留王昭君被王昭君严词拒绝的情节,在那个君王至上的时代里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汉元帝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帝王,他会给后人开这样的玩笑吗?开玩笑的只有那些心怀叵测的文人!
每一个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女人包括皇家的公主都是忍悲含泪远离故土而去,王昭君也不例外,和亲路上她反弹琵琶幽怨重重,以致从空中飞过的大雁被她凄婉的琴声感动得忘记了扇动翅膀而猝然落地。王昭君怀着振兴家业光耀门楣的希望以及少女对幸福的渴望对君王的尊崇十六岁入宫到成为乎韩邪这个老男人的女人年仅十九岁,十九岁的女孩正是蓓蕾徐开怀春多梦的年纪,北上摧毁了她的一切,她怎能不流泪不悲伤?只是汉元帝善于做思想工作,王昭君才在落寞与无奈中洒泪而去。事后,汉元帝应王昭君的要求接王襄夫妇入长安养老并加封他的两个儿子做官,这也算是圆了王昭君振兴家业光耀门楣的愿望。这些细微的史料说明王昭君并非心甘情愿的去和亲,就别说自告奋勇了。
另外一个事实也佐证了这一点。从公元前33年春王昭君历时一年多到达漠北,被乎韩邪封为宁胡阏氏,开始了她屈辱的艰难的难为他人所知的生活。嫁个老男人也就算了,可这个老男人只陪伴了她一年光景就呜呼哀哉了。于是,王昭君破灭的梦想又复活了,她立刻上书刚刚接任的汉成帝,备诉自己怀念故国怀念家乡的凄切心境要求西汉当局赎她回归汉庭。然而,她没有蔡文姬那么幸运,更让她倍受耻辱的生活开始了。满脑子汉女伦理道德的王昭君被迫下嫁乎韩邪的儿子雕莫陶皋,那时那地谁又会体谅她任人宰割的无奈与悲愤呢?11年后,年仅32岁的王昭君带着屈辱和无法释怀的思乡情怀离开人世,只留下青冢一堆,让后世人为她伤感为她嗟叹。“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诗人李白与杜甫以客观的态度和
真挚的情感为王昭君的一生画上了让人流泪的句号。
三、关于王昭君的《五更怨》与《王嫱报汉元帝书》。
一《五更怨》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二《王嫱报汉元帝书》
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
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
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耳。
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
这些是昭君所著吗?我们从中读出了什么?我们况且视为王昭君所著,毛延寿之事属实。它表达了什么呢?一句“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一句“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只能说明和亲匈奴并非昭君自愿,不然,她恨什么?又感叹什么呢?如果纯属后人伪作更说明了史书的可疑,我们从中似乎隐约看清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那就是:一个弱女子先是被强行选入后宫,又被威逼利诱代皇家女儿去那黄沙漫卷的不归路!
四、关于王昭君的历史作用。
董必武在他的《谒昭君墓》里这样写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翦伯赞在他的《王昭君》中这样写道:“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是显而易见的,但她的功绩并不是消除了战争而是传播了文化。战争在历史的角落里无时不在,一直到今天,因为有时战争是实现和平的唯一途径,因为战争与和平既对立又是统一的。和亲消除不了战争,最多让各种文化进一步融合。其实,当时的和亲也只是一张停战协议,战争已经过去,和平已经到来,王昭君所扮演的角色也只是文化大使,每一段和平时期无一例外的都是文化交流的繁盛时期。
我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诋毁董必武与翦伯赞先生的高论,每个人对历史的认识都有自己的角度和见解,我只是不敢苟合他们的诗作水准与写作时的内心感触。“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我看李白与杜甫的悯惜之情与嗟叹没有徒劳,他们的诗作因为王昭君而名垂青史,王昭君的故事也因他们的诗作更感人,更让我们珍惜美好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也看到汉武之皇并没有什么雄图,他们只是明白一些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和平的道理,如现代的朝鲜战争与中越战争,战争实现了和平,虽然我们不想这样实现和平。
古来圣贤皆寂寞。王昭君用孤独与寂寞用委屈的泪水完成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任务,虽然我们不想回望她那凄切与寂寞的短暂的一生,但我们渴望她的回归!回归到当代文化繁盛民富国强的大时代背景下,把这些所谓的连文理都不太通的赞美之词扔进文化的垃圾捅里,自由自在地做一个文化明星去旅行世界传播灿烂的中华文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