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关于诗歌的浅见

时间:2012/5/14 作者: 笑云天 热度: 79339

《关于诗歌的浅见》

 

    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几十年来,我断断续续地也写了不少诗,偶尔也发表一些诗作。但是对于当今刊物发表的诗歌作品我几乎不去读了,因为我读他们会感到头疼。我真的是读不懂、猜不明、想不通,那云里雾里的描述、晦涩难懂的语句,离奇古怪的话语、毫无韵脚的句式难道这就是当今追求的“喜闻乐见”的诗歌吗?因此,很多年来,我几乎不买诗歌杂志,(偶尔猎涉也是到图书馆翻阅一下吧。)但是我的爱好仍未衰减,我仍坚持写诗。偶有激情和灵感也会写下自己的的真情感受,也许我的诗作有一些直白、浅薄,没有深奥莫测的意境,但我表达了一种真挚的情感,这正如恩格斯的名言:“愤怒出诗人”。我喜欢激情洋溢的诗句,它给我力量,引我奋进,这也许是当年拜读“臧克家、郭沫若、贺敬之、郭小川、田间、柯岩、闻捷、袁水柏、普希金、泰戈尔、海涅、马雅可夫斯基”等诗界前辈的影响所至吧,读他们的诗,我振奋感动,那些名言警句,至今难忘。如贺敬之的《雷锋之歌》:“假如现在/我还不曾/还不曾在人世上出生/假如让我再一次开始/开始我生命的航程……”感人激奋的语言多么真切、多么质朴;又如闻捷的《我思念北京》:“我思念北京/像白云眷恋山岫/像清泉向往林中……”读来是那么清新、那么自然;再如马雅可夫斯基的“我赞美祖国的现在/更三倍的赞美祖国的未来/……”这些诗句是多么令人兴奋啊!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旳变迁,诗歌在变化,诗歌的表达形式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多种流派的出现这本来是一个好现象。然而,另一个现象让人们惊叹、困惑,当前诗歌反映的内容远离了我们的时代。在改革的大浪潮中每天有多少振奋人心的大事需要我们去反映,可是,至今有多少诗歌力作能在人们的口中传诵?我们的诗歌远离了社会,远离了人们的需求,诗歌步入了小胡同。除了少数人咬文嚼字、自命不凡的低吟外,还有多少人在关注它?就连今年高考语文的作文题也摒弃了诗歌写作体裁。

   笔者曾经参加过一些诗歌讲座,收效甚微。几年前聆听了青年诗人哑石的讲演发言和读了他在《十月》杂志上他发表的几首诗作,我感到茫然和晦涩难懂。就连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沙汀也不读新诗。(他在一次演讲中的发言。)何况一般读者更是读不懂现代诗。诗歌需要多种表达方式,(正如青歌赛上音乐的五种演唱方法。)但是,现在我们的诗歌刊物几乎发表的都是隐晦难懂的无韵诗作,而对那些“直白、激情”的诗作却少有发表,到处都是一个面孔,一种形式,另类诗作只好扔进垃圾堆了。这与刊物编辑喜好引导有关。(倘若你的诗作被选刊入书,还需自费掏不少的钱,本人深有体会!)

    诗歌要繁荣,要发展,要创新,必需走大众化民族化的路线,当前网络诗歌的兴起,5。12汶川大地震给诗歌的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诗歌创作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时代,反映人民的疾苦,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写人民所思,讴歌新时代,用诗歌表达人们的心声意愿和喜怒哀乐。“诗言志,歌咏言”。现代诗歌应当起到投枪、匕首、号角的作用。而不是少数人无病呻吟、故弄玄虚、卖弄文藻的梦呓。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诗歌经久不衰,正是我们前辈诗人们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欣喜中国第二届诗歌盛会在西安成功召开,我们期盼着中国诗歌有一个新的气象,新的开端。让我们为诗歌的振兴,献计献策,摇旗呐喊:人间要好诗!诗人努力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3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