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小五?因为他父亲哥三个,在叔伯兄弟排行中,他是老五,所以大排行叫小五。
在家中他是独子,还有两个姐姐,可想而知,他在家中能不幸福吗?娇生惯养对一个人的成长其实是没有好处的,小五在家中当然也是娇生惯养的,所以小时候在外边玩儿,他也是颐指气使的。
他家庭经济条件好,父母也是能行的人,在邻居中是公认的拔尖户,再加上小五是独子,人非常聪明,长相和口才也出众,在孩童时期,小五自然是邻居当中小伙伴们的佼佼者了,很受推崇,小五自然也就是春风得意,玩什么都拔尖儿。
但也有嫉妒的,邻居老张家的小魁和老曲家的小强就非常嫉妒他,后来两个人竟合谋收拾小五。
要说完全怪小魁和小强嫉妒也不对,娇生惯养的小五到处颐指气使的,小伙伴们有甘愿顺从的当然有,而不忿的当然也是有。
那时候的孩童游戏玩什么呢?跟现在可不一样,男孩子主要是玩“抓人”游戏。就是分两伙人,各有各的大本营,人如果在本大本营里面待着,另外一伙人是不能进里面抓人的,人要在大本营外边就随便抓,最后被抓光的一伙人就算失败了。这个游戏运动量很大,也很具有刺激性。
刚开始由牵头的两个人猜拳,每猜拳赢一次,就可以先选择参加游戏的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主要是强壮和活跃与灵活能力的区别,先选择人,当然就是挑选强壮或特别活跃与灵活的人了,所以两伙人的实力一般总是不均,至于总人数没有限制,一般十人或二十人都可以玩儿。
小五小时候个头并不大,但相对非常机智灵活,特别是跑得飞快,自然是玩这类游戏的佼佼者。
还有“踢破盒子”游戏,跟“抓人”游戏既有区别,又有类同。就是也分两伙人,也有各自的大本营,但大本营以划个两米方圆的圆圈为阵地,圈里放一个破铁皮罐头盒,对方的人每通过搏斗将罐头盒子踢出圈子一次,就等于俘虏一个人,而且被俘虏这个人,还必须成为这伙人的新成员,反过来跟原来那伙人战斗,这游戏甚至更具有刺激性。
小五当然也是这个游戏的佼佼者。
还有“打旮(是旮这个音,不见得应该是这个字,旮就像是圆柱形橡皮那样形状的木头棍)”游戏,也是分两伙人,但没有各自的阵地,只有一条共同使用的直线,两伙牵头的人猜拳,赢的一方占主动,先用像做饭铲子那样形状类似的木板将旮击打得越远越好。另一方得出一个人,用一只腿弯处着夹住,单腿往直线处跳,如果能跳到直线处,把旮放在直线里面,就算取胜,反过来变成主动方。如果跳不到直线处,旮掉在地上,还要接受惩罚,对方要在旮掉处再击打一次,旮就被击打得更远了,然后还是单腿夹着旮重新往直线处跳。
这个游戏特别累人,有时候需要单腿跳一百多米,而小五玩这个游戏能力最强。
当然还有很多游戏,就不一一说了。但再说说小游戏,主要就是弹玻璃球和玩纸牌,也叫“扇片剂”(片读pia,是一种老式的带人物画面的薄纸壳圆形牌)。玩这些小游戏小五就更厉害了,在上衣两侧的兜里,玻璃球和纸牌经常赢得满满的。
小魁和小强玩各种游戏的能力也不弱,但照比小五就差多了,比如玻璃球和纸牌,经常被小五赢得干干净净,还经常被小五贬得够呛,小魁和小强就商量找人报仇。
小魁和小强也有叔伯兄弟,有一天就找来了几个人,把小五的玻璃球和纸牌赢了不老少,临走都给了小魁和小强。
也叫三偏激。玩这些小游戏小五就更厉害了,以后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