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已过了十二点,夜已经很深了。未班电车东奔西颠地跑了一整天,摇着破旧不堪的车厢,回到了库房,终于下了班。
黎府。客厅里烟雾腾腾,三个人都在腾云驾雾。缕缕烟雾,飘过黎副政委的坐椅,摇曳到天花板上的顶灯玻璃罩下盘旋,交熔,化成浮云,在各处漫游飘浮。玻璃缸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烟头。
警备区黎副政委、民兵指挥部头头尚某、钟某正在按照徐景贤、王秀珍的密秘指令,挑灯夜战,进一步密谋反革命武装暴乱的具体计划。
黎副政委实际上是第二武装的军师。尚、钟先向他汇报第二武装的情况:“我们从八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就突击发了步枪七万三千多支、机枪二百挺、八二迫击炮三百门。毛主席逝世的第二天,从凌晨三时到二十三时,又发了各种子弹六百余万发,炮弹一万五千多发------”
钟某最后作了补充:“现在,战备值班队伍一直保持第一批应急力量二千五百人,第二批应急力量一万三千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与枪弹配套、通讯联络、指挥点、联络员等问题。”
黎副政委听得很仔细,并不时在绝密本上做好记录。“好,下面我们一个一个问题具体研究。先说展备值班队伍,我看,单位和兵力要相对集中,形成力量并枪弹配套。”黎副政委劲头十足,老谋深算。
钟某见战备方案初步形成,便提出要向王秀珍汇报。接通电话后,王秀珍要他们三人立即赶回民兵指挥部,此刻,已是深夜两点钟了。
尚某三人赶回指挥部,就向王秀珍等人汇报了密谋的作战方案,王秀珍表示同意,并指示要抓落实。
凌晨,上海街头冷冷清清,静寂无人。三时左右,钟某和尚某等人又进一步研究了暴乱的方案,把昨晚的方案更加具体化:
第一、抓好战备兵二千五百人和一万三千人的落实,对十个区和有关五个直属师团提出了战备值班人数的具体要求。
第二、要求区指挥部领导成员全部值班在位。
第三、值班队伍要求作到人、枪、弹药和车辆配套。
第四、交运局一百辆汽车值班待命,每区十辆摩托车值班待命。
第五、确定了指挥点。
第六、各区要恢复原来使用的电台。
第七、确定了指挥员人选。
凌晨四点,忙了大半夜的王秀珍、冯国柱要离开民兵指挥部,钟某和尚某立即赶往送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反革命暴乱的计划正在逐步实施。
早上八点半,尚某和钟某主持召开了指挥部工作人员会议,接着召开了十个区、五个民兵师的紧急战备会议,以“加强战备”为名,要求各区指挥部和五个民兵师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倾刻,会议一结束,上海就进一步笼罩在杀气腾腾的恐怖之中。
一批批荷枪实弹的民兵被部署在市区各战略要地,
还有一些民兵头戴钢盔,手持武器,黒洞洞的枪口正对准一个预先确定的“专政对象”。
反革命武装暴乱计划已经准备就绪,只等电话机一响,就开始全面实施。
暴乱的指挥官------徐景贤此时正坐在市委康平路办公室的转椅里,香烟一支接一支地换,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敢下达实施的命令。他知道严峻的形势已把他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前进危险,后退无路了。
怎么办?
一向泼辣的王秀珍这时显得格外谨慎:“还是请示一下马老再做决定!
徐景贤立即与北京的京西宾馆三楼挂了电话。电话接通了,但马天水没接电话。
徐景贤脑瓜一转,有了话题:“请问马老,中央发了两个决定,上海该怎样表态?”
过了一会,话筒里传来秘书的声音:“马老说,对中央发出的两个决议,要热烈欢呼,坚决拥护!”
王秀珍一听是秘书的声音,一把抢过话筒:“马老呢?让马老接电话!”等了好久,话筒里才传来马天水的声音:“我见到了王、张、姚三位首长,他们身体很好,主要是因为工作比较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