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医的愿望促使我在高考志愿的填报中清一色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同时放弃了所有调剂的机会。正是这份对临床医学的执着,使我有幸被南昌大学临床医学与生物医学的中英联合培养项目录取。现在我是一名医学专业的大二本科生。
“权威医生”
小孩子总爱幻想自己成为大人的样子,我的小时候总幻想自己长大后要成为医生。在与小伙伴们的游戏中,我总是要扮演医生,而我们的游戏内容几乎总围绕着医生和病人的那些事。
为了体现角色的真实性,我的道具是从妈妈的科室里拿到的纱布、拔了针头的针管和听诊器。小伙伴们则从家里拿来常用的药品和用来固定针管的胶布。我笨拙地穿上妈妈淘汰的废旧白大褂,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百玩不厌的打针游戏与奇形怪状的包扎造型是我童年回忆中的经典场景。
作为“资深演员”,我深知,游戏要逼真,少不了专业名词的“扶持”。我疯狂翻找妈妈的各种工具书,其中《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是我作为“权威医生”的撒手锏。这本书中有一些略带恐怖的图片。我时常会在我们的游戏中说出书中的一些专业名词,然后再颇有自信地翻出对应的照片,“病人”看到照片后的反应是无一例外地跑开。
从幼儿园到小学,我的生活里总有新事物不断出现,但唯一不变也不可或缺的是在妈妈所在的科室陪伴她上班。其实说陪伴也有些牵强,说等待可能更为恰当,但这种等待无意间拉近了我与医生的距离。
一次,一位阿姨带着一个看上去跟我年龄相仿的小朋友来看软骨。我偷偷听到路过的实习医生说道:“那个小朋友的软骨和正常小朋友的不一样。”小朋友的软骨与成年人的软骨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治疗小朋友的软骨症就需要对照小朋友的标准。于是,一个想法在我心里萌生,我和那个小朋友差不多大,我不就是最好的参考标准吗?找了一个妈妈休息的间隙,我偷偷溜过去问:“妈妈,我可以作为正常孩子软骨的对照标准吗?”
妈妈当然拒绝了我,原因是作为医生,她明确地知道小朋友正常软骨的标准。“医生可真厉害!”当时我的脑子里只有这一个想法。
小小的我,心里认为的对照应该是一会儿看看我的,一会儿看看那个小朋友的,才可以进行比较,殊不知医生对人体的熟悉早已超出我的认知。
在患者等候区掌握电视遥控器的“霸主”
我在医院待久了,总会为自己找点事情做,那时的我在患者等候区承担了一份极为重要的任务——操作电视遥控器。我成了患者等候区的“霸主”。
等候区电视的存在是为了让患者在漫长的等待中打发时间,遥控器也并不完全由我掌控,而是由于长期待在那里,我对那里每一个物品的位置摆放都无比熟悉。
小小的我坐在那里,一坐就是一天。和妈妈同一科室的医生总会开玩笑,说我老是让许多病人陪着我看动画片。其实,对于电视的掌控我有自己的小秘密。当看到有漂亮姐姐无聊地等待时,我会把电视频道调到湖南卫视,让“肥皂剧”陪伴她;当看到有和我同龄的小朋友时,我会调到少儿频道;其余时间调到中央一台,迎合大众口味。
与其说我是在控制遥控器,不如说我是在观察这里的人。每一个患者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但如此不同的他们却为了同一个目标坐在这里——健康。我见过带着孩子心怀忐忑、坐立不安的母亲,我也见过为陪伴老人难忍泪水、不知所措的子女。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80多岁病重的老人由自己的儿子背到等候区,因为疼痛难忍所以一直在痛苦地呻吟。
我至今都无法忘记那位老奶奶的脸色,那种异于常人的土黄色让我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痛苦的存在。
不管先前对医生的理解是“过家家”的游戏也好,还是崇拜也罢,如果说想成为医生的想法确实是在某一特定时刻滋生的,我想大概就是那个时刻。
成医则勇
医学生的考试月常以背诵为伴,医学生的周末常以上课为主,尽管过得辛苦,但一直以来,我想当医生的决心从未动摇过。
我在高中阶段曾有幸走入实验室,在那里我见到了小白鼠的脑缺血模型。作为脑缺血模型的小白鼠会做出不断追捕自己尾巴的特殊行为,我对其印象深刻。这一次与小白鼠的初相遇,使我在日后作为医学生与小白鼠再见面时,比我的同学都多了一份熟悉感。这种熟悉感也让我在医学实验中得心应手。
对小白鼠的恐惧并非人人都可以克服,与我同组的伙伴对小白鼠就有一种无法摆脱的恐惧。她原本有低血糖症,一次练习给小白鼠灌胃的操作时,因操作不当,她手中的小白鼠突然开始口吐鲜血,受到惊吓的她也因低血糖而昏倒。从那以后,同时“抓捕”两只小白鼠到实验台以及适时“处死”两只小白鼠,成了我的常规操作。
我常常想,医生真的是无所畏惧吗?有人说“为母则刚”,我说“成医则勇”。哪有人天生勇敢,只是心中的信仰让自己无所畏惧吧。尽管我现在还在攀登医学高峰的路上,是一名“小”医生,但我将永葆信仰,励志成为日后危机事件中冲到最前线的“大”医生。
赞(0)
最新评论